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本单元聚焦“集体生活”,涉及学生熟悉的老师、同学、校园等元素,旨在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学会与人交往、快乐生活,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本课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老师多辛苦、听听老师的心里话、关心体贴老师。第二、三个栏目“听听老师的心里话、关心体贴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爱岗敬业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与感恩的价值观,并学会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关心与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第二、三个栏目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发现校园其他工作人员的付出,理解他们对校园生活的重要性。
2.体会教师及校园工作人员的辛劳,萌发尊重、感恩之情,认同“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3.学会用关心体贴的行动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养成珍惜他人劳动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职业责任,学会用实际行动关心老师、尊重校园里的每一位付出者。
教学难点:从“感知老师的辛劳”转化为“主动用行动表达感恩”,将尊重与感谢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4分钟)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化身成“小侦探”,观察了老师在学校的一天,发现了许多小秘密。哪位小侦探愿意分享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发现是什么?
预设回答: 老师每天都批改作业到很晚、科学老师嗓子哑了还在讲课、李老师每次帮同学解决矛盾很耐心。
过渡: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老师们默默付出的辛苦,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爱。【板书:我们的老师】但老师的心里,还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声音”,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更了不起的探险,从观察老师的“行动”,到走近老师的内心世界。【板书:走近】猜猜看,我们的新身份是什么?(出示记者证)
教师小结:没错!现在“阳光小记者团”正式成立啦!准备好最明亮的眼睛、最灵敏的耳朵,还有最会提问的嘴巴迎接第一个重要任务——听听老师心里话!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衔接上一节课、激活学生对老师付出的已有认知,通过创设“阳光小记者团”的童趣情境激发参与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观察老师行动深入到理解其内心,实现情感与认知的递进。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一:聆听老师心】(13分钟)
活动:各位小记者们,采访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好精彩的问题。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任务卡,组内合作,集思广益,设计并写下2~3个能帮助我们发现老师“心里话”的问题,并说一说原因,开始吧!
过渡:小记者们讨论得真热烈,老师发现,很多小组都特别想知道“老师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这真是一个能触摸到老师心灵的好问题,让我们先来听听老师们的心声吧!
展示预设回答:
思考:听到了这些老师们的心声,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们的快乐时刻,几乎都围绕着谁?
展示预设回答:学生。
过渡:老师的心里装满了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学生的成长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老师有很多的快乐和收获,这些都让老师更热爱工作。
活动:小记者们,通过了解老师们的心声,相信你们对探索老师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多想法。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班主任刘老师来到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开启我们面对面的深度采访。
提问: 接下来,请勇敢的小记者们拿着你们小组精心设计的提问卡,开始你们的采访吧!
(1)老师您好!请问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多久了?
(2)您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呢?
(3)在工作中,您遇到过哪些令您满意的事情?
(4)在工作中,您又遇到过哪些让您感到困扰的情况?
(5)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是谁?
思考:从老师真诚的分享中,你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展示预设回答:原来老师这么爱我们,记得那么多我们的小事,我觉得很温暖;我听到了老师也会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但他们都在想办法解决,为了我们好;当老师真的不容易,需要很多耐心和爱心。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老师的话里,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那深沉的爱、无私的奉献和对教育事业执着的信念。就像古时候的大教育家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像感动中国的张桂梅老师,用瘦弱的肩膀撑起山区女孩的读书梦,她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它的宽度。”他们身上闪耀的爱与责任,正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崇高的精神光芒。【板书:热爱责任】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设计问题、聆听心声和现场采访,切身感受教师的内心世界、真实情感与职业信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爱与责任”,理解教师的付出源于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从而激发对教师的由衷尊敬与感恩之情。
【任务二:感恩在行动】(11分钟)
过渡: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份使命,我们的老师正用日日夜夜的付出默默践行。今天,小记者们勇敢地走近老师内心,听到了他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不易。被爱包围的我们,该如何用行动温暖老师的心?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第二个任务——
辨析:出示情境图片。
讨论:看到这些真实发生在老师身上的场景,小记者们,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表达关心与体贴呢?请开动脑筋,和同桌一起讨论。
展示预设回答:(1)我要认真写字。把作业都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点;(2)看到老师不舒服,一句轻声的问候,或者默默递上一张纸巾、一杯温水,分担老师力所能及的辛劳;(3)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思考:关心老师,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藏在高举的小手里,写在整洁的作业本上,融在轻轻的问候中,更在主动伸出的双手间。小记者们,请继续用心想一想,就在今天,在课后:我能为老师做点什么呢?
展示预设回答:我要在数学课上更积极地思考、勇敢地发言;我要主动把讲台擦得干干净净;我放学时会认真整理好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
在你们表达关心与体贴的同时,每一位老师也深深地被你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们来看一看老师们的温暖时刻。(视频:《温暖的回应》)
提问:视频里那个关心老师手凉的孩子,她的话语为什么让老师那么感动?
教师小结:是的,正是这些日常中真诚的关心和体贴的小行动,让我们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所有的付出都充满了意义。让老师省心,就是最好的理解;用行动关爱,就是最暖的回应;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懂得感恩,就是我们收到的最棒的礼物!【板书:感恩】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情境辨析、行动讨论、视频共情,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辛劳,践行日常关爱,体会感恩之情,最终将“感恩”内化为让老师省心的理解、用行动关爱的回应、以成长回报的礼物,切实培养尊师感恩的核心素养。
【任务三:致敬守护者】(10分钟)
图片:其实,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除了亲爱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身影在默默守护着我们每一天的安全、整洁和温饱,让我们把目光也投向这些可敬的校园守护者。
提问:小记者们,这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是我们校园里重要的工作人员,你们认识他们吗?
追问:回想一下,你和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让你难忘或感动的故事吗?
展示预设答案:
星期二早上我快到学校了,突然想起来美术工具箱忘在家里了,妈妈急忙帮我送来。那天太阳特别大,门卫叔叔知道后,就站在校门口的大太阳底下等妈妈。等我拿到工具箱时,看见叔叔的额头流了好多汗,制服后背都湿了一片。他笑着对我说:“快进去吧,下次睡前记得把书包整理好呀!” 看着叔叔晒得红红的脸,我心里又不好意思又特别感动。
有一天中午我帮老师端班级的饭桶,手一滑——饭桶倒了,白米饭撒了一地!我吓呆了,脸一下子红了,怕食堂阿姨会说我。可她立刻跑过来,第一句话是:“小朋友,没烫着吧?手有没有事?”她一点都没生气,还安慰我说:“没关系,阿姨来收拾,端东西要更小心,两只手拿稳哦。” 阿姨真好!
思考:听了同学们的分析,老师也深深感动了,他们同样是辛勤的园丁,是老师们的好帮手,更是我们校园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该如何向他们表达我们的尊重和感谢呢?
展示预设答案:进出校门时对门卫叔叔主动问好;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看到纸屑主动捡起;文明用餐,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
教师小结: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这份尊重,不仅仅要献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老师,更要献给校园里每一位为我们默默付出、勤劳的工作人员,正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有我们安全、整洁、温暖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用真诚的微笑、礼貌的问候和点滴的行动,学会珍惜,把这份阳光般的温暖,传递给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板书:尊重珍惜】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跳出对“校园奉献者”的单一认知,关注门卫、保洁、食堂师傅等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通过回忆具体故事激发学生的共情,体会他们的辛劳与温暖;再引导思考具体感谢方式,将情感转化为行动;最终结合传统美德升华主题,让学生理解“尊重”的广泛性,学会珍惜多方付出,培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的意识。
课堂小结(2分钟)
今天的“小记者探秘”结束了,我们知道了老师爱教育、爱学生的初心,学会了用行动关心老师、尊重校园工作者,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用眼睛发现身边的付出,用行动表达真诚的感谢,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布置作业
小记者们,我们知道了老师和校园工作者每天都在为我们默默付出。除了日常的感谢,你们知道还有一个感谢老师的节日吗?(展示预设答案:教师节。)回家之后,请你们带着问题——国家为什么要专门设立教师节?去查找相关资料吧。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