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试卷
语 文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月夜忆舍弟》中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景物描写,渲染贾谊故宅萧条、冷落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眼前的景物来寓前途坎坷,它与李白《行路难》(其一)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5)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________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________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zhòu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________。
【乙】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yù……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指爪 zhòu 纹 颓 垣 忧yù (4分)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封锁 推搡 痕迹 B. 包围 推搡 痕迹
C. 包围 拉扯 艰辛 D. 封锁 拉扯 艰辛
(3) 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艾青诗选》。诗人在发表《 》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所选的两个诗歌片段均写于20世纪 年代,此时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2分)
(4) 读了上面两个文段,请你概括这一时期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3分)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 【任务一:揭示名句内涵】你们小组计划在班会上推荐“自强名句”,请你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 (4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______ , 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 ______ , ______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 【任务二:致敬青春榜样】小景同学创作了下边四幅书法作品,准备从中选出两幅组合成一副对联,向我们的青春榜样——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请你根据书体特点和对联知识判断,下列组合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 (3分)
A.上联:①下联:②
B.上联:①下联:③
C.上联:④下联:②
D.上联:④下联:③
(3) 【任务三:分享经典诗歌】《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请完善读书卡上的内容。 (6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意象 《我爱这土地》(节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的诗歌往往以“土地”和“① ______ ”为主要意象。“土地”寄寓了诗人② ______ 的情感。
体会情感 《黎明》(节选)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时/我只会可怜的凝视东方/……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问向东方:/“黎明你怎不到来?” 联系1937年的年代背景,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是:③ ______
品味语言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从“含着笑”“洗”“提”“切”“掏”“扇”等神态、动作描写中可看出大堰河④ ______ 、 ______ 的美好品质。
二、阅读(55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放鹿归山
金光
①山里的天气善变,昨天还是晴天,今天早晨便落了一层厚厚的雪。齐茂财扫完院里的雪,便拿了篮子到葛条沟垴的雪窝里扒些干松毛回家引火,刚拐过石鼻子就听见沟渠边有“吱吱”的叫声,走近一看,一只麋鹿正在那儿挣扎,周边的雪被它弄得一片狼藉。
②齐茂财住的七里阴在河南与陕西交界的分水岭下,沟窄而深,山上全是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很多。冬天下雪的时候,偷猎野物的人用自制的弹簧夹子放在动物常出没的地方,动物经过时就被夹住了腿。齐茂财看见被夹住后腿的麋鹿,嘴里骂了句:“造孽!” 他愤愤地丢下篮子,走上前,抱着麋鹿的头轻轻掰开铁夹子,将麋鹿的腿拔了出来。
③齐茂财将麋鹿扛回了家,自己蹲在那儿用手试着捏了捏它的伤腿,发现骨折并不严重,只要接好后再像人一样休息一段时间就会长好。但他不会接骨,于是就想到了镇卫生院,那儿有骨科医生,便又扛起麋鹿踏雪往镇上走去。
④镇子在二十里外的河川上,今天正好是个集日,一路上许多人望着齐茂财,都以为他扛着麋鹿到集市上出售,便有人问:“多少钱一斤?”“不卖。”“我给你 800块。”“不卖!”
⑤齐茂财不想搭理他们,只顾踩着积雪往前走,空中飘着两股白气。
⑥卫生院的医生说他只会给人接骨,麋鹿的骨头得让兽医接。这下齐茂财为难了,到哪去找兽医呢。医生提醒他,南梁的岳怀山春上给一只狗接过骨头。
⑦齐茂财便扛起麋鹿往十里外的南梁走。齐茂财到南梁时已是大汗淋漓。岳怀山打量着麋鹿,动了动它的右腿,说:“得动刀子。”“动吧,只要不杀它。”齐茂财喘着粗气说道。
⑧“那你得帮我按着它了。”岳怀山取出一个尖刀,挑开麋鹿腿上的皮,将错了茬的骨头对在一起,用两块桐木板夹着固定了起来。
⑨做完了这些,岳怀山将刀子往凳子上一扔问道:“你养的?”齐茂财说:“不是养的,是七里阴山上野跑的。”
⑩“哦,放别人早杀死它吃肉了,你还把它扛了二三十里地来让我接骨。”岳怀山感叹道。
“多少钱?”齐茂财问。“不要钱。”岳怀山看着麋鹿,“你不也和我一样救了它吗?”
齐茂财感激地笑了笑,扛着麋鹿回葛条沟。路上,又有人跟在他后边问:“卖给我吧?”“不卖。”“我出 1000块。”“不卖!”那人生气地说:“真是个憨子货。”
齐茂财停住了脚步,想着什么,欲言又止,就腾了一下肩膀,让麋鹿躺得更舒服些。
伤筋动骨一百天。齐茂财把麋鹿放在柴房,专门给它搭了个草窝耐心喂养。
开春,麋鹿终于能够站起来了,又过了些日子,可以在地上跑动了。
惊蛰那天,齐茂财让老伴儿做了一碗面汤喂麋鹿喝下,将它拉到葛条沟垴,解开绳子。麋鹿起初不走,定定地望着他们,齐茂财故意捡起一根树枝,装出要打它的样子,狠狠地噘了一声:“快走!”麋鹿马上就翘起尾巴,欢快地往山坡上跑去。
那天夜里,齐茂财迷迷糊糊地又听见麋鹿在叫,他猛地翻身起来,影影绰绰看见有人扛着那只受伤的麋鹿往沟外逃去,便去追,追到小龙潭不见了人影,正犹豫着,老伴儿打着手电追了过来。原来,齐茂财梦游了,灯光下,他两只脚已经跳进了冰凉的小龙潭里。老伴儿使劲儿在他脸上拍了几巴掌才把他拍醒。
重新躺在炕上的齐茂财傻傻地笑了起来,继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开篇写天气“善变”及雪天环境,交代了故事背景,为麋鹿被夹住腿作铺垫。
B.麋鹿多次被人出高价,齐茂财却不为所动,这是反衬的笔法,突出了麋鹿的珍贵。
C.小说的高潮是齐茂财的梦游,麋鹿已归山,但依然让他魂牵梦萦,令人感动。
D.小说既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与爱心,也暗含对破坏大自然之人的自私与贪婪的谴责。
(2) 齐茂财为麋鹿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3) 有人说第⑤段中的“空中飘着两股白气”太夸张了,属于描写失真,最好换成“鼻尖冒出团团白气”,你认为这样换好不好?联系语境,说说你的理解。(4分)
(4) 结合加点词含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他愤愤地丢下篮子,走上前,抱着麋鹿的头轻轻掰开铁夹子,将麋鹿的腿拔了出来。
(5) 小说的结尾写道,“重新躺在炕上的齐茂财傻傻地笑了起来,继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请你依据这句描写,用第一人称补写出齐茂财此刻的心理活动。(6分)
[二](16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本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 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 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只有好几。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 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 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文本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XX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XX省中小学生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或讨厌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9% 18%
(节选自《追寻教育之源: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审思》)
【文本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丰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劝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培养的教育体系。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
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2) 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3分)
(3) 请写出文本三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4) 针对文本一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文本三的相关内容予以反驳。(6分)
[三](16分)
6.阅读。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②。其隙③也,则施施④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同“戮”,耻辱。②惴栗:恐惧不安。③隙:空闲。④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泉香而酒洌 ______
②伛偻提携 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
④居是州 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觉而起,起而归。
(3) 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2分)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4) 【甲】文重在写众人的活动,“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突出一个“乐”字,【乙】文在交代人出游活动时,突出一个“ ______ ”字,写景则强调一个“ ______ ”字。(2分)
(5) 【甲】文写“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乙】文写“倾壶而醉”,两者都为“醉”,但在表达“醉”的方式和“醉”的感情上有一些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55分)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一块操场,一方天地,一种成长。操场,是校园中承载了最多的脚步、最多的汗水、最多的欢呼呐喊声的地方。一块小小的操场,见证了校园情谊,记录了少年成长,讲述着青春故事。毕业在即,不妨再轻轻走过校园的操场吧,在某个角落、某方草坪、某个篮球架下,定会有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试卷
语文答案
一、(35分)
1. (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5)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 (1)Zhǎo 皱 tuí 郁(4分)
(2)D(3分)
(3)大堰河——我的保姆 30 (2分)
(4)示例:这一阶段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3分)
3. (1)历经磨难,坚韧顽强(坚韧刚毅、执着坚守)
任重道远 求索不止(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4分)
(2)C (3分)
(3)太阳
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表现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光明、对黎明的渴望。
乐观 勤劳 (6分)
二、(55分)
[一](23分)
(1)B (3分)
(2)从弹簧夹子中救下麋鹿;扛麋鹿去卫生院救治;去南梁找岳怀山接骨在自己家中护养麋鹿;放生麋鹿。(4分)
(3)这样写很好。这确实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齐茂财在冰天雪地中扛麋鹿行下次的艰难,表现了他热爱动物。(4分)
(4)“愤愤”体现他对偷猎野物的人的痛恨,“轻轻”表现了他动作的轻柔和对麋鹿的爱护。(6分)
(5)示例:幸亏是个梦,麋鹿并没有受到伤害,这下我可以放心了。希望小麋鹿能在森林中幸福地生活着,不要再受到外界的伤害。(6分)
[二](16分)
(1)C (3分)
(2)①家长原因:更多的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只注服学习教育,从面忽视了劳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劳动锻炼。②学生原因: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主动性,对劳动课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的。③学校原因:很多学校对劳动课的开设不够重视,大多学校认为劳动课程没有必要作为考核科目。 (3分)
(3)引用论证引用了马卡连柯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劳动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4分)
(4)劳动教育对于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全面发展,生活实践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不光是看学习成绩,还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若没有勤俭节约,踏实肯干等优良品质,也是庸才而已。第二,出息成才,不光是靠学习成绩。还有生产技能,职业意识等实践能力。缺乏这些,无异于纸上谈兵,误人误己。第三,出息成才,还需一个强健的体魄,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综上所述,要成长成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行。因此,劳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6分)
[三](16分)
(1)①清,清澈;②儿童;③陈列,摆放;④这。(4分)
(2)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②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4分)
(3)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2分)
(4)“闲”(或:“漫”);“异”(或:“怪”)。(2分)
(5)甲文由一幅祥和的百姓游乐图写到太守酒酣而醉,太守的醉一是为山水之乐而醉,二是为与民同乐而醉。
乙文开篇以“僇人”“惴栗”奠定感情基调,又以“施施”“漫漫”写出游的漫不经心,作者虽然醉了,但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因山林美酒得到排解。(4分)
三、(55分)
7.(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