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试卷
语 文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曹操《观沧海》
(1)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 ”。
(2)曹操的“ , ”(《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
(3)描写草木景色的诗句是“ , ”。
(4)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2.学校要组织《朝花夕拾》话剧表演大赛,班里准备演绎其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本话剧的导演和演员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12分)
导演:你好,下图是你这次要扮演的角色,很明显,他是——
演员:(1)_________。(3分)
导演:没错,要贴近一个角色一定要了解他的特征,尤其它作为鲁迅笔下的鬼,其实具备了人的很多特点。从他“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有冤的得伸,有罪的就得罚”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特点?
演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导演:很好,你再看这里,(3)_________________,(3分)这个片段展现了他富有人情味的性格特点。
演员:受教了,那我现在试着读一段他的台词,您帮我看看节奏和语气对不对。
“难是弗放者个!”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导演:节奏和语气不太对,(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演员:我明白了,谢谢导演!
3.复兴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班级发布通知,正文如下。(13分)
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班组织全体同学到县图书馆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请大家于 12月7日上午8点在学校大门口集合。
小安同学因生病请假,不了解通知的内容,你觉得其中哪三个重要信息需要转告他?(3分)
(2) 班委会已联系知名作家王德福先生12月9日下午三点给全班学生做“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讲座,安排班长小徽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你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4分)
小徽: ______
王德福:小徽同学,你好!
小徽:王叔叔,打扰了!我今天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 ______
王德福: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定会准时参加的;你放心吧!
小徽:王叔叔,谢谢您!我们期待着您的精彩讲座。
(3) 下面是小安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2分)
读书,是心灵的滋养。它像一场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甲】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使我们能够拓宽思维的局限,拓宽视野。【乙】 哲学书籍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科学书籍让我们探索世界的奥秘,文学书籍让我们感受人性的美好。“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珍惜时光,与书为伴,让书香盈满我们的人生路。
①【甲】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②【乙】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修改。
(4) 活动结束后,班委会要求每位同学发一条图文并茂的微信朋友圈。下面是小徽选的一幅图片,请你再为他配上一段精彩的文字。(30字以上) (4分)
二、阅读(55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忘本
乔凯凯
①老刘晚上准备睡觉时,手机响了一下,打开微信,是徒弟大林发来的消息:“师父,这个月干完我就不干了。”
②老刘心里一惊,因为急着打字,手机差点掉下去。“为什么啊?你这孩子干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走?”老刘问。
③这太让老刘意外了。老刘在这家模具厂干了几十年,可以算是元老级别的员工了。当初他来模具厂工作时,厂子刚开没几年,可能是因为经营不善,也可能是因为缺乏技术,总之生意很惨淡。老刘懂技术、肯钻研,经他手改进的一条生产线,不仅降低了残次率,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李老板大喜过望,给老刘开了最高的工资,还额外发了一些奖金。
④老刘读过不少书,身上是有一些情怀的,“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他懂。此后,他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生产技术,一来算是投桃报李,二来自己也喜欢琢磨这些技术类的东西。就这样,在老刘的潜心钻研下,模具厂的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效率越来越高,厂子也慢慢打开了销路,在市场占据了稳固的地位。
⑤开会时,李老板当众表示老刘是厂子的功臣,厂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老刘占一半的功劳。 老刘在台下谦虚地连连摆手,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在酒桌上,李老板也不止一次对老刘说:“从今之后,咱们就是兄弟,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老弟你。”老刘听得眼泪哗哗,感动得无以复加,有这样一个赏识自己的老板,夫复何求?
⑤有人私下挑唆老刘,既然李老板如此看重你,又肯定你的功劳,何不去找他要一些股份?别的都是虚的,股份可是实实在在的呀!老刘一听,变了神色:“兄弟之间的情义岂能用这些东西衡量?我若干得好,李老板自然不会亏待我。”
⑥确实,李老板没有亏待老刘,给他发的工资是最高的,还经常以各种名目给他发奖金。后来,李老板不让老刘下车间干活,而是让他专心带徒弟——这些年陆续有年轻人加入,李老板挑选出一些聪明的,让老刘教他们操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创新的技术。
⑦大林就是其中一个。近些年,老刘带的徒弟也有不少,可如今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吃苦,没干多久就走了。还有一些对这个传统行业不感兴趣,嫌埋头苦干来钱又慢。有一些年轻人倒是愿意学技术,可惜缺乏天赋,老刘指给一嘴吃一嘴,完全没有灵性和悟性,让老刘无可奈何。
⑧大林却不一样。这个年轻人踏实肯干,学习刻苦,又机灵得很,很多东西一点就通。这让老刘很有成就感,也有伯乐得遇千里马的欣喜。于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把大林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 有人劝告老刘,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小心徒弟忘了本,到时候哭也来不及。老刘从不这样认为,他很喜欢大林,觉得大林是好孩子,也是难得的好苗子,不自觉地就想教给他更多的东西。
⑨可是 .现在大林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的像人们说得那样忘了本,不认他这个师父了?他在大林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啊!想到此,老刘叹了口气,痛心疾首地说:“我把所有东西都教给你了,你只要好好干下去,肯定能有大作为的。”
⑩大林半天没有回复,最后发来一行字:“李老板找过我几次,三番五次透露想让我当顶梁柱的意思……我年轻,又有技术,不愁工作……我不能忘本,抢师父的饭碗。”
老刘呆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到头来,竟是别人忘了本。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24年第11期上半月)
(1) 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以大林辞职故意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老刘因为对徒弟大林的表现很满意,所以把大林当儿子看待,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C.第⑧段画线句中写别人对老刘的劝告,运用正面描写突出老刘关爱徒弟的美好品质。
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灵活地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
(2)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老刘在台下谦虚地连连摆手,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难道真的像人们说得那样忘了本,不认他这个师父了?他在大林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啊!(从句式特点的角度)
(3) 联系全文,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林的形象特点。(4分)
(4) 文章结尾部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到头来,竟是别人忘了本”。联系全文,你认为到底是谁忘了本?请简述理由。(6分)
(5) 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出三点即可)(6分)
[二](16分)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老师的情义
①至今我仍记得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就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②他是个中等个头的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他拄着单拐,木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
③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入,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我是不行的,50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话一下子破除了我们的忐忑。
④夏老师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有强烈胜负心的教师。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别的班高还是低,他从来没有提过。他看重的,是班里的孩子是否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纯真的笑容。
⑤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他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夏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开始包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禾、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的,是我们包的那些塌扁的、化在锅里的面片汤。但夏老师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
⑥我们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风景优美但条件有限,没有除草机,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包干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拉着拐与我们一起拔,还准备了好几副粗线手套分发给大家。这是一桩苦活,与养尊处优的假日相比,尤其让人腰酸背痛,叫苦不迭。大家正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了,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然听到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一下。”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是在变幻光影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深情地说:“很多年以后,同学们,你们会忘了学校里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生活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
⑦夏老师坦白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试讲后,这位缺失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定……可是,如果他们每天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⑧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改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底部包着牛皮的单拐。
⑨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野炊、欣赏灿烂的晚霞,感受少年的忧伤与幸福。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递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1) 【提炼版块标题】一篇好的推文往往会提炼能够凸显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作为版块小标题。请你通读,根据提示,完成以下推文大纲。(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语言尽量简练、醒目。) (3分)
①拄拐面见,自我介绍;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追忆往事,明白情义。
(2) 【增添推文音频】推文需增加朗读音频。文中回忆了师者的言行,请你从重音和语气的角度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3分)
“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
(3) 【学习推文技巧】推文要将人物经历展现出来,有时要借鉴一些行文技巧,请揣摩文章⑦⑧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 【赞颂师者品质】“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作为“明光之师”他们身上有着优秀的品格,请结合文章,说说夏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6分)
[三](16分)
6.文言文。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乙】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①而正②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③,夫何忧何惧?”(《颜渊》)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有道:有道德的人。②正:纠正。③疚:内心痛苦,惭愧。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愠: ______
②于我如浮云于: ______
③可谓好学也已好: ______
④内省不疚省: ______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2分)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4)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简要概括君子的美好品质。(4分)
三、写作(5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平凡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老师、同学、邻居、街边的小商贩,甚至是匆匆而过的路人。尽管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引人瞩目的言行,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温暖和触动。
请选择你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一个人物或事件,以《微光也动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细节描写;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宿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七年级试卷
语文答案
一、(35分)
1.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 (1)活无常 (3分)
(2)表现了活无常伸张公平正义,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绝不偏袒的特点 (3分)
(3)无常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3分)
(4)这几句话是说他从今往后无论是谁都不会放的了,不管是铜墙铁壁还是皇亲国戚,所以应该用急促而悲愤的节奏和语气去读(3分)
3.(1)①到县图书馆开展读书学习活动;②12月7日上午8点;③学校大门口集合。(3分)
(2)王叔叔,您好!我是复兴中学七年级(1)班的学生小徽。
明天的讲座,您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吗?(4分)
(3)①删去“通过”或“使”。
②把分号改为逗号。(2分)
(4)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书山,跋涉学海,我要向着美好的未来进发!(4分)
二、(55分)
[一](23分)
C (3分)
(2)①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出老刘为人谦虚的品质和愉快的心情。
②这里连用反问句、感叹句,强烈地表达了老刘因徒弟大林辞职而悲伤难过的心情。 (4分)
(3)①刻苦勤奋;②头脑灵活;③踏实肯干;④知恩图报。 (4分)
(4)李老板。老刘是李老板厂子的功臣,曾立下汗马功劳,李老板曾经说两人比兄弟还要亲,不会亏待老刘;可是当老刘带出徒弟大林时,李老板却多次找到大林,三番五次想让大林成为公司顶梁柱,接替老刘的岗位。据此可知,忘了本的人是李老板。 (6分)
(5)①要知恩图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②要勤奋学习,不怕吃苦,才能学有所成。③要真诚待人,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 (6分)
[二](16分)
(1)②秋游野炊,教包饺子;③操场拔草,共赏晚霞 (3分)
(2)“第一次”需重读,语气稍带温和的回忆感,突出夏老师坦诚分享自己过往的经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差不多”需重读,语气亲切自然,强调夏老师当年包饺子水平与学生相近,消除学生因包不好饺子产生的挫败感,传递“手艺从无到有”的鼓励。 (3分)
(3)插叙。补充交代了夏老师当年找工作的坎坷及老校长录用他的原因,还提及老校长为他改善环境的细节;既丰富了文章内容,让夏老师的形象更丰满,也解释了夏老师传递信任与爱的缘由,为下文他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作铺垫,使文章逻辑更连贯。 (4分)
(4)夏老师幽默风趣,初次见面用“脚步很隆重”的自嘲逗乐学生,缓解大家的忐忑;他关爱学生,野炊时先给劳动的学生盛饺子,自己吃煮烂的面片汤且毫无怨言;他懂得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拔草时让学生休息欣赏晚霞,教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幸福;他懂得感恩且乐于传递爱,铭记老校长的帮助,并将信任与爱传递给学生;他乐观坚强,虽缺失半条腿,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成为学生的榜样。 (6分)
[三](16分)
6. (1)①生气,恼怒②对,对于③喜爱,爱好④自我检查、反省(4分)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2分)
(3)①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②做到不忧不惧,这就能称为君子了吗?(6分)
(4)①宽厚待人;②讲究诚信;③安贫乐道;④敏事慎言;⑤善于反省。(4分)
三、(55分)
7.(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