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作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作业试卷

资源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作业试卷
(2024六上·兴化期中)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内蒙古草原____!草原上空,云朵又多又大,列队而行;草原深处,河流清澈迂回,明如bō li____;草原上,马tí____轻疾,欢呼飞驰;马背上,我们五彩衣 shang____, yǎ____致华美; 丘陵上, 线条柔美, 羊群给绿tǎn____绣上了 sù____ 洁的白花。风起的时候, 我们 huǎng____ 若置身 xiōng yǒng péng pài____的绿海,草原,真让人____!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内蒙古    (méng měng) 迂回    (yǚ yū)
2.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写出汉字。
3.请根据语境,在文段中填入恰当的成语。
4.阅读时,我们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上面的文字让你想到的与草原相关的诗句是:   (写一句即可)
5.(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钱塘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刚刚还是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C.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灵隐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
6.(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上的野花,争奇斗艳。
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D.那里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大地是那么辽阔。
7.(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诗句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景色描写运用的方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那朵朵盛开的玫瑰,花瓣层层叠叠,色泽艳丽,仿佛片片燃烧的火焰。放眼望去,整个花园都被这样的色彩点缀,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B.森林广阔而深邃,在这片绿意盎然中,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歌唱,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给这静谧的森林又添了几分生机。
C.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波浪。走近一看,每一颗稻穗都沉甸甸的,粒粒饱满,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D.西湖的南北西三面都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9.(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谷地的“观瀑台”上抬头仰望,那瀑布就好像从九天落下的银河射入深潭,又好似千万匹雄狮冲出山冈。
②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阔而大”,实不虚夸。
③崖下“犀牛潭”激起团团水雾,宛如簇簇云霞升腾,为瀑布披上一层层柔曼的轻纱。
④它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十五千米的白水河上,由于河床断落,形成了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八十米,从七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飞跌而下。
⑤跌入深潭的瀑柱,好似蛟龙入水,就地一滚,又倏地昂头飞起,带着劈天裂地的吼声,向南疾驰而去。
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②④①③⑤ D.②④①⑤③
10.(2024六上·兴化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说”,也可以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示“说”的意思。请将下列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国庆小长假,安安想约好朋友欢欢和乐乐一起去登泰山。欢欢   :“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那么雄伟壮观,我们赶紧预约门票吧!”乐乐   :“我真的很想去可我要利用假期准备舞蹈比赛,没办法去了。”安安   :“没事没事,我们把登山见闻拍下来,上学后与你分享。下次我们再一起出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个小伙伴   :“一言为定!”
(2024六上·兴化期中)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绚丽瑰宝,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1.    ,我无令人。
12.北方有佳人,    。
13.曲径通幽处,   。
14.    ,人间能得几回闻?
15.   ,坐看牵牛织女星。
16.君问归期未有期,   。
(2024六上·兴化期中)饮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请回忆《新语文》选择。
17.作家丰子恺不能忘却的儿时的“风雅”之事是全家人一起吃 (  )。
A.腊八粥 B.螃蟹 C.小笼点心 D.桂花糕
18.作家朱自清带我们逛了扬州茶馆,以下(  )是茶馆的特色小吃。
A.馄饨 B.煮干丝
C.炒白果 D.汤包
19.(2024六上·兴化期中)交流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动力,请回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回答。
《童年》前半部分的故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请简单分享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由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他什么特点?
(2024六上·兴化期中)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核心的核心,请阅读小古文回答。
张旭得笔法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①、颜真卿②。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③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④而得其神。”旭饮酒辄⑤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wèn)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唐国史补》
【注释】
①崔邈:唐代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着一定的造诣和影响力。
②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创立了“颜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担夫:以挑运货物行李为职业的人。
④公孙氏:指唐开元间的著名舞妓公孙大娘。剑器:古代武舞曲名。
⑤辄:就,总是。
2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草书得笔法:   以头摄水墨中而书之:   
21.用“/”为下面这句话划出正确的停顿。
后 见 公 孙 氏 舞 剑 器 而 得 其 神。
22.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称为“唐三绝”。请阅读小古文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想想张旭的草书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两点)
(2024六上·兴化期中)研学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
【材料一】
鲁迅故里简介
鲁迅故里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市鲁迅中路,是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古宅古迹。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
【材料二】
鲁迅故里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1.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开放时间): 8: 30—21: 00, 20:45停止入园(周一17:00停止入园) 2.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来年3月 31 日采用淡季开放时间): 8: 30—20: 30,20: 15停止入园 (周一17: 00停止入园)
入园须知 1.实名参观,需预约,每人每天限约1张,每个手机号限约5张 2.推荐录人脸,快捷入园 3.未录人脸者,持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入园……
【材料三】
鲁迅故里游览图
23.为了确定大家的出行时间,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为了设计游览路线,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同学们打算从停车场出发,游览以下景点:鲁迅纪念馆、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笔下风情园、沈园,你规划的路线(尽量不走回头路)是:停车场→   →   →沈园。
24.请仔细阅读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两个重要信息:   、   。
(2024六上·兴化期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雄前赴后继,才有国泰民安。请阅读短文回答。
黎明时分
夜,黑如墨,沉如铁。
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并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逃走,然后她立刻打开电台,摁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着按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她端坐如故。
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
那张小字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被解下,丢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这次她摁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光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城外攻城指挥部内,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却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
5566 55511 231 2222 32 1567 21
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首长唱完,猛吼一声,下达指令,只两个字:开炮!
25.这篇短小说,情节丰富,请以“她”的行动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主要情节。
   →敌人围捕,镇定发报→   →电文破译,遗言为歌
26.读小说,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品质。从小说中   、   等词语,我们感受到“她”   、   的品质。
27.用横线画出小说中与标题相照应的两处内容,结合这两处内容,你这样理解标题“黎明时分”的含义:①   ;②   。
28.(2024六上·兴化期中)【课堂演讲】日新月异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医疗、学习、工作、通信、购物……你感受到了科技带给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变化吗?请以此为话题做一次演讲,注意演讲的格式。
29.(2024六上·兴化期中)【畅想明天】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远阔,未来的世界更是变化莫测,令人神往。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成为了一个10G技术的研发人员、一名神舟三十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或者你变成了一部智能手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展望美好的未来,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měng;yū
2.玻璃;蹄;裳;雅;毯;素;恍;汹涌澎湃
3.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1)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本题考查了辨析字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内蒙古”是地名。“蒙”读měng;“迂回”意思是回旋、环绕。 “迂”读yū。
故答案为:měng; yū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蹄”不要写成同音字“啼”;“汹涌澎湃”的“涌”不要写成形近字“勇”。
故答案为: 玻璃;蹄;裳;雅;毯;素;恍;汹涌澎湃
3.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内蒙古草原”的特点是青草遍地,非常辽阔,所以可选: 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等词语。置身在草原上,令人心情愉快,所以,可选用: 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等词语。
故答案为: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4.本题考查古诗句运用。描写草原的古诗句有很多。结合自己平时积累可解答。如:出自《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出自《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
故答案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句子用来形容钱塘江潮水如千万匹战马奔腾而来的宏大场面。使用恰当,生动地表现了潮水的雄伟气势。
B: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句子中将庐山的云雾比作“九天银河”,用“一泻千里”来形容这种如瀑布般奔流而下的动态和气势。在这个比喻句中,用来形容“银河”的形态,使用非常形象、恰当。
C: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句子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变得更美。“自然景观”本身是真实的景物,不是对某物的“模仿”或“描绘”。使用不恰当。这里想表达的是景观美丽如画,可以用“美不胜收”、“风景如画”等词语。不符合逻辑。
D:坚韧不拔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句子中,小径石缝里的青苔,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这种生命力给人以“坚韧不拔”的感觉。使用恰当,这是将人的品质用于景物,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突出了青苔的生命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6.【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几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层次清晰、结构并列的分句,应该使用分号(;)来区分。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与“草原上的野花,争奇斗艳”之间不是并列关系,“郁郁葱葱”后面是逗号。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这个句子是排比句,每个分句之间应该是逗号。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理解。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8.【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仿佛片片燃烧的火焰”(把玫瑰比作火焰)、“成了一片花的海洋”(把花园比作花的海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小溪欢快歌唱”,将小溪当作人来写,赋予它“歌唱”的人类行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如同金色的波浪”,把稻田比作金色的波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山峦的景色比作山水画,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综上,A、C、D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有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B与其他三句的景色描写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②句引出了说明对象——“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并点出其特征(阔而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总起句,适合做开头。④句介绍了瀑布从悬崖“飞跌而下”,这是一个远景或总览。①句“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抬头仰望”开始了具体的定点观察,描写瀑布从天上落下的整体景象。所以①句应排在④句之后。③句紧接着描写“崖下”的“犀牛潭”激起水雾的景象,这是视线跟随水流向下移动,描写落入深潭时的状态(激起水雾)。⑤句“跌入深潭的瀑柱……”则继续描写水流在深潭中的动态(一滚、飞起、向南疾驰),是③句的延续。
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10.【答案】兴奋地喊道;遗憾地说道;安慰地说道;坚定地说道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说”,或者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示“说”的意思。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每个句子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或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示“说”的意思。
“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那么雄伟壮观,我们赶紧预约门票吧!”这句话是欢欢对安安约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欢欢的兴奋和积极。“兴奋地喊道”能够体现出欢欢兴奋的情绪,同时“喊道”也符合欢欢积极回应的语境。
“我真的很想去!可我要利用假期准备舞蹈比赛,没办法去了。”这句话是乐乐对安安约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乐乐的遗憾和无奈。“遗憾地说道”能够体现出乐乐遗憾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乐乐无奈回应的语境。
“没事没事,我们把泰山美景拍下来,上学后与你分享。下次我们再一起出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句话是安安对乐乐不能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安安的安慰和理解。“安慰地说道”能够体现出安安安慰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安安理解回应的语境。
“一言为定!”这句话是三个小伙伴对安安提议的回应,表达出三个小伙伴的坚定和承诺。
“坚定地说道”能够体现出三个小伙伴坚定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三个小伙伴承诺回应的语境。
故答案为:兴奋地喊道;遗憾地说道;安慰地说道;坚定地说道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答案】11.母氏圣善
12.绝世而独立
13.禅房花木深
14.此曲只应天上有
15.天阶夜色凉如水
16.巴山夜雨涨秋池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1.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出自《诗经·邶风》意思是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故答案为:母氏圣善
12.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出自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意思是北方有位美丽姑娘,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雅之性超俗而出众。
故答案为:绝世而独立
13.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故答案为:禅房花木深
14.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故答案为:此曲只应天上有
15.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意思是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故答案为:天阶夜色凉如水
16.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意思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故答案为:巴山夜雨涨秋池
【答案】17.B
18.A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点评】根据课外阅读内容填空的题型既是对阅读量的考查,也是对阅读水平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读书,读好书。
17.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结合《新语文》中丰子恺的作品内容,他儿时不能忘却的“风雅”之事,是全家人一起吃螃蟹的场景。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根据朱自清对扬州茶馆的描写,茶馆的特色小吃包含馄饨。
故答案为:A
19.【答案】外祖母——给“我”讲故事 指挥救火……——温柔慈爱、遇事冷静
外祖父——讲他自己过去的故事 打外祖母……——坚强上进 暴躁粗鲁
小茨冈——跳舞 集市买货 替“我”挨鞭……——聪明能干 善良热心
两个舅舅…………
【知识点】《童年》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童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乳名)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生活,通过家庭矛盾、外祖母的温暖、底层人民的苦难等情节,展现了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成长环境。小说通过童年苦难反映人性善恶,表达在逆境中坚韧成长、追求光明与希望的精神内核。
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如:外祖母——给“我”讲故事 指挥救火……——温柔慈爱、遇事冷静
外祖父——讲他自己过去的故事 打外祖母……——坚强上进 暴躁粗鲁
小茨冈——跳舞 集市买货 替“我”挨鞭……——聪明能干 善良热心
两个舅舅…………
【点评】 根据课外阅读内容填空的题型既是对阅读量的考查,也是对阅读水平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读书,读好书。
【答案】20.掌握、领悟;浸入、浸泡
21.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22.①生活中留心观察;②心藏书法,随时揣摩;③敢于实践、尝试;④不走寻常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参考译文:张旭深得草书的运笔技法,后来他将此法传给了崔邈和颜真卿。张旭曾说:“起初,我看到公主的挑夫与行路之人争道避让的情景,从而领悟了运笔的意趣(如结构布局的避让与呼应);后来,又观赏到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态,从而掌握了书法的神韵(如笔势的流畅与气魄)。”张旭每次饮酒后便会挥毫作草书,他挥动笔墨,纵情呼喊,甚至用头发蘸满墨汁,直接书写。天下人都称他为“张颠”。酒醒之后,他再看自己醉中所写的字,也觉得精妙非凡,如同有神相助,之后再难写出同样的境界了。
20.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在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做此题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草书得笔法 ”深得草书的运笔技法。得:掌握、领悟。“以头摄水墨中而书之 ”甚至用头发蘸满墨汁,直接书写。摄:浸入、浸泡。
故答案为:掌握、领悟;浸入、浸泡。
21.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后 见 公 孙 氏 舞 剑 器 而 得 其 神。”意思是后来,又观赏到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态,从而掌握了书法的神韵。所以,节奏划分为: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故答案为: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2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文言文的翻译 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解答即可。 从“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可知,张旭生活中能留心观察。从“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wèn)水墨中而书之”可知,张旭心藏书法,随时揣摩,敢于实践、尝试,不走寻常路。
故答案为:①生活中留心观察;②心藏书法,随时揣摩;③敢于实践、尝试;④不走寻常路。
【答案】23.二;三;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
24.地点;文化地位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23.本题考查阅读策略的运用。结合材料二的“开放时间”可知,为了确定大家的出行时间,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三的“鲁迅故里游览图”可知,为了设计游览路线,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三的“鲁迅故里游览图”可知,尽量不走回头路的路线是:停车场→ 鲁迅纪念馆 → 三味书屋 →沈园。
故答案为:二;三;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
24.本题考查材料一信息的提取。“鲁迅故里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市鲁迅中路”交代了鲁迅故里的地点。“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交代了鲁迅故里的文化地位。
故答案为:地点;文化地位
【答案】25.接受情报,得知暴露;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26.端坐如故;凝神静气等;镇定坚毅;视死如归等
27.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5.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梳理。仔细阅读选文,第1-2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接受情报,得知暴露。第3-11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 敌人围捕,镇定发报 。第12-13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 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
故答案为:接受情报,得知暴露; 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2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她端坐如故”“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等神态描写可以感受到“她”镇定坚毅、视死如归的品质。
故答案为:端坐如故;凝神静气;镇定坚毅、视死如归
27.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标题直接指故事发生的具体时刻——黎明时分。黎明象征黑暗后的光明与希望。结合象征意义可画句子: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故答案为: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28.【答案】科技改变生活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科技,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它的魔法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交通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以前我们出行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网约车等。这些交通工具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环保节能。
在医疗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以前,我们可能需要跑很远的路去看病,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医疗平台,随时随地咨询医生。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医疗设备更加先进,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在学习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去图书馆借书,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学习。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学习资源更鯪绰加丰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在购物方面,科技让我们的购物变得更加方便。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去商场购物,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购物平台,随时随地购物。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购物体验更加丰富,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
科技,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它的魔法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感谢科技,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島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谢谢大家!
【知识点】演讲稿写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学生以科技对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影响为话题,写一段演讲稿。这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需要确定演讲稿的主题,即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然后,需要思考科技在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比如交通、医疗、学习、工作、通信、购物等。最后,学生需要将这些思考组织成一段连贯的演讲稿,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清晰。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9.【答案】范文:
星河彼岸的信号
2045 年 3 月 17 日,神舟三十号的舷窗外,火星轨道在黑暗中泛着淡红微光。我轻触操作屏,幽蓝的光点在屏上跃动 —— 那是地球传来的 10G 准信号,0.001 秒的延迟,让遥远的家园仿佛就在身旁。
报告指挥中心,已进入土星引力弹弓轨道。 我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模块传出,下一秒便收到地球的回应。可话音刚落,尖锐的警报声骤然划破舱内的宁静,屏幕上 “月球基地生命维持系统故障” 的红色警告刺得人眼生疼。
“神舟三十号,请求协助!” 地面指挥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焦急。我深吸一口气,指尖微颤却不敢迟疑,迅速启动远程操控程序。指尖触到冰凉屏幕的瞬间,导师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真正的航天人,要让星辰大海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
代码在屏上飞速流转,当月球基地的太阳能帆板重新在宇宙中展开时,我望向舷窗。那颗悬浮在黑暗中的蓝色弹珠,正被无数细密的数据流细线温柔缠绕。那是跨越星河的纽带,更是人类命运与共的注脚 —— 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终在同一片星辰下,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想象类作文,重点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叙事结构的完整性。需要学生在设定的未来科技场景中,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展现科技发展对社会或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点评】 这篇习作以未来太空探索为背景,通过一次紧急救援事件,生动描绘了人类在星辰大海中的互联与担当。故事从神舟三十号在火星轨道的日常操作切入,科技细节如10G信号和量子通讯营造出真实的未来感,但随即转向月球基地的突发危机,情节转折自然,紧张氛围瞬间提升。
1 / 1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作业试卷
(2024六上·兴化期中)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内蒙古草原____!草原上空,云朵又多又大,列队而行;草原深处,河流清澈迂回,明如bō li____;草原上,马tí____轻疾,欢呼飞驰;马背上,我们五彩衣 shang____, yǎ____致华美; 丘陵上, 线条柔美, 羊群给绿tǎn____绣上了 sù____ 洁的白花。风起的时候, 我们 huǎng____ 若置身 xiōng yǒng péng pài____的绿海,草原,真让人____!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内蒙古    (méng měng) 迂回    (yǚ yū)
2.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写出汉字。
3.请根据语境,在文段中填入恰当的成语。
4.阅读时,我们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上面的文字让你想到的与草原相关的诗句是:   (写一句即可)
【答案】1.měng;yū
2.玻璃;蹄;裳;雅;毯;素;恍;汹涌澎湃
3.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1)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本题考查了辨析字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内蒙古”是地名。“蒙”读měng;“迂回”意思是回旋、环绕。 “迂”读yū。
故答案为:měng; yū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蹄”不要写成同音字“啼”;“汹涌澎湃”的“涌”不要写成形近字“勇”。
故答案为: 玻璃;蹄;裳;雅;毯;素;恍;汹涌澎湃
3.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内蒙古草原”的特点是青草遍地,非常辽阔,所以可选: 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等词语。置身在草原上,令人心情愉快,所以,可选用: 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等词语。
故答案为:翠色欲流(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4.本题考查古诗句运用。描写草原的古诗句有很多。结合自己平时积累可解答。如:出自《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出自《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
故答案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钱塘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刚刚还是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C.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灵隐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韧不拔。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句子用来形容钱塘江潮水如千万匹战马奔腾而来的宏大场面。使用恰当,生动地表现了潮水的雄伟气势。
B: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句子中将庐山的云雾比作“九天银河”,用“一泻千里”来形容这种如瀑布般奔流而下的动态和气势。在这个比喻句中,用来形容“银河”的形态,使用非常形象、恰当。
C: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句子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变得更美。“自然景观”本身是真实的景物,不是对某物的“模仿”或“描绘”。使用不恰当。这里想表达的是景观美丽如画,可以用“美不胜收”、“风景如画”等词语。不符合逻辑。
D:坚韧不拔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句子中,小径石缝里的青苔,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这种生命力给人以“坚韧不拔”的感觉。使用恰当,这是将人的品质用于景物,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突出了青苔的生命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6.(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上的野花,争奇斗艳。
C.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D.那里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大地是那么辽阔。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几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层次清晰、结构并列的分句,应该使用分号(;)来区分。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B:“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与“草原上的野花,争奇斗艳”之间不是并列关系,“郁郁葱葱”后面是逗号。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这个句子是排比句,每个分句之间应该是逗号。所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诗句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理解。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8.(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景色描写运用的方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那朵朵盛开的玫瑰,花瓣层层叠叠,色泽艳丽,仿佛片片燃烧的火焰。放眼望去,整个花园都被这样的色彩点缀,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B.森林广阔而深邃,在这片绿意盎然中,一条清澈的小溪欢快歌唱,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给这静谧的森林又添了几分生机。
C.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波浪。走近一看,每一颗稻穗都沉甸甸的,粒粒饱满,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D.西湖的南北西三面都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仿佛片片燃烧的火焰”(把玫瑰比作火焰)、“成了一片花的海洋”(把花园比作花的海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小溪欢快歌唱”,将小溪当作人来写,赋予它“歌唱”的人类行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如同金色的波浪”,把稻田比作金色的波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山峦的景色比作山水画,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综上,A、C、D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有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此B与其他三句的景色描写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2024六上·兴化期中)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谷地的“观瀑台”上抬头仰望,那瀑布就好像从九天落下的银河射入深潭,又好似千万匹雄狮冲出山冈。
②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阔而大”,实不虚夸。
③崖下“犀牛潭”激起团团水雾,宛如簇簇云霞升腾,为瀑布披上一层层柔曼的轻纱。
④它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十五千米的白水河上,由于河床断落,形成了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八十米,从七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飞跌而下。
⑤跌入深潭的瀑柱,好似蛟龙入水,就地一滚,又倏地昂头飞起,带着劈天裂地的吼声,向南疾驰而去。
A.②①③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②④①③⑤ D.②④①⑤③
【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②句引出了说明对象——“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并点出其特征(阔而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总起句,适合做开头。④句介绍了瀑布从悬崖“飞跌而下”,这是一个远景或总览。①句“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抬头仰望”开始了具体的定点观察,描写瀑布从天上落下的整体景象。所以①句应排在④句之后。③句紧接着描写“崖下”的“犀牛潭”激起水雾的景象,这是视线跟随水流向下移动,描写落入深潭时的状态(激起水雾)。⑤句“跌入深潭的瀑柱……”则继续描写水流在深潭中的动态(一滚、飞起、向南疾驰),是③句的延续。
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10.(2024六上·兴化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说”,也可以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示“说”的意思。请将下列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国庆小长假,安安想约好朋友欢欢和乐乐一起去登泰山。欢欢   :“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那么雄伟壮观,我们赶紧预约门票吧!”乐乐   :“我真的很想去可我要利用假期准备舞蹈比赛,没办法去了。”安安   :“没事没事,我们把登山见闻拍下来,上学后与你分享。下次我们再一起出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个小伙伴   :“一言为定!”
【答案】兴奋地喊道;遗憾地说道;安慰地说道;坚定地说道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代替“说”,或者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示“说”的意思。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每个句子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或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示“说”的意思。
“太好了!我早就想去爬山了!五岳之首的泰山是那么雄伟壮观,我们赶紧预约门票吧!”这句话是欢欢对安安约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欢欢的兴奋和积极。“兴奋地喊道”能够体现出欢欢兴奋的情绪,同时“喊道”也符合欢欢积极回应的语境。
“我真的很想去!可我要利用假期准备舞蹈比赛,没办法去了。”这句话是乐乐对安安约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乐乐的遗憾和无奈。“遗憾地说道”能够体现出乐乐遗憾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乐乐无奈回应的语境。
“没事没事,我们把泰山美景拍下来,上学后与你分享。下次我们再一起出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句话是安安对乐乐不能去登泰山的回应,表达出安安的安慰和理解。“安慰地说道”能够体现出安安安慰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安安理解回应的语境。
“一言为定!”这句话是三个小伙伴对安安提议的回应,表达出三个小伙伴的坚定和承诺。
“坚定地说道”能够体现出三个小伙伴坚定的情绪同时“说道”也符合三个小伙伴承诺回应的语境。
故答案为:兴奋地喊道;遗憾地说道;安慰地说道;坚定地说道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024六上·兴化期中)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绚丽瑰宝,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1.    ,我无令人。
12.北方有佳人,    。
13.曲径通幽处,   。
14.    ,人间能得几回闻?
15.   ,坐看牵牛织女星。
16.君问归期未有期,   。
【答案】11.母氏圣善
12.绝世而独立
13.禅房花木深
14.此曲只应天上有
15.天阶夜色凉如水
16.巴山夜雨涨秋池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1.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出自《诗经·邶风》意思是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故答案为:母氏圣善
12.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出自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意思是北方有位美丽姑娘,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雅之性超俗而出众。
故答案为:绝世而独立
13.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故答案为:禅房花木深
14.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故答案为:此曲只应天上有
15.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意思是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故答案为:天阶夜色凉如水
16.本题考查古诗句填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意思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故答案为:巴山夜雨涨秋池
(2024六上·兴化期中)饮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请回忆《新语文》选择。
17.作家丰子恺不能忘却的儿时的“风雅”之事是全家人一起吃 (  )。
A.腊八粥 B.螃蟹 C.小笼点心 D.桂花糕
18.作家朱自清带我们逛了扬州茶馆,以下(  )是茶馆的特色小吃。
A.馄饨 B.煮干丝
C.炒白果 D.汤包
【答案】17.B
18.A
【知识点】其他中国名著
【解析】【点评】根据课外阅读内容填空的题型既是对阅读量的考查,也是对阅读水平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读书,读好书。
17.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结合《新语文》中丰子恺的作品内容,他儿时不能忘却的“风雅”之事,是全家人一起吃螃蟹的场景。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根据朱自清对扬州茶馆的描写,茶馆的特色小吃包含馄饨。
故答案为:A
19.(2024六上·兴化期中)交流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动力,请回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回答。
《童年》前半部分的故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请简单分享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故事,由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他什么特点?
【答案】外祖母——给“我”讲故事 指挥救火……——温柔慈爱、遇事冷静
外祖父——讲他自己过去的故事 打外祖母……——坚强上进 暴躁粗鲁
小茨冈——跳舞 集市买货 替“我”挨鞭……——聪明能干 善良热心
两个舅舅…………
【知识点】《童年》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童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乳名)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生活,通过家庭矛盾、外祖母的温暖、底层人民的苦难等情节,展现了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成长环境。小说通过童年苦难反映人性善恶,表达在逆境中坚韧成长、追求光明与希望的精神内核。
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如:外祖母——给“我”讲故事 指挥救火……——温柔慈爱、遇事冷静
外祖父——讲他自己过去的故事 打外祖母……——坚强上进 暴躁粗鲁
小茨冈——跳舞 集市买货 替“我”挨鞭……——聪明能干 善良热心
两个舅舅…………
【点评】 根据课外阅读内容填空的题型既是对阅读量的考查,也是对阅读水平的考查,平时要注意多读书,读好书。
(2024六上·兴化期中)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核心的核心,请阅读小古文回答。
张旭得笔法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①、颜真卿②。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③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④而得其神。”旭饮酒辄⑤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wèn)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
——《唐国史补》
【注释】
①崔邈:唐代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着一定的造诣和影响力。
②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创立了“颜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担夫:以挑运货物行李为职业的人。
④公孙氏:指唐开元间的著名舞妓公孙大娘。剑器:古代武舞曲名。
⑤辄:就,总是。
2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草书得笔法:   以头摄水墨中而书之:   
21.用“/”为下面这句话划出正确的停顿。
后 见 公 孙 氏 舞 剑 器 而 得 其 神。
22.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称为“唐三绝”。请阅读小古文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想想张旭的草书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两点)
【答案】20.掌握、领悟;浸入、浸泡
21.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22.①生活中留心观察;②心藏书法,随时揣摩;③敢于实践、尝试;④不走寻常路。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参考译文:张旭深得草书的运笔技法,后来他将此法传给了崔邈和颜真卿。张旭曾说:“起初,我看到公主的挑夫与行路之人争道避让的情景,从而领悟了运笔的意趣(如结构布局的避让与呼应);后来,又观赏到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态,从而掌握了书法的神韵(如笔势的流畅与气魄)。”张旭每次饮酒后便会挥毫作草书,他挥动笔墨,纵情呼喊,甚至用头发蘸满墨汁,直接书写。天下人都称他为“张颠”。酒醒之后,他再看自己醉中所写的字,也觉得精妙非凡,如同有神相助,之后再难写出同样的境界了。
20.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在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字词的意思,做此题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草书得笔法 ”深得草书的运笔技法。得:掌握、领悟。“以头摄水墨中而书之 ”甚至用头发蘸满墨汁,直接书写。摄:浸入、浸泡。
故答案为:掌握、领悟;浸入、浸泡。
21.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后 见 公 孙 氏 舞 剑 器 而 得 其 神。”意思是后来,又观赏到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姿态,从而掌握了书法的神韵。所以,节奏划分为: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故答案为:后 见 公 孙 氏/舞剑 器/而得 其 神。
2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文言文的翻译 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解答即可。 从“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可知,张旭生活中能留心观察。从“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wèn)水墨中而书之”可知,张旭心藏书法,随时揣摩,敢于实践、尝试,不走寻常路。
故答案为:①生活中留心观察;②心藏书法,随时揣摩;③敢于实践、尝试;④不走寻常路。
(2024六上·兴化期中)研学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
【材料一】
鲁迅故里简介
鲁迅故里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市鲁迅中路,是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古宅古迹。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
【材料二】
鲁迅故里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1.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开放时间): 8: 30—21: 00, 20:45停止入园(周一17:00停止入园) 2.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来年3月 31 日采用淡季开放时间): 8: 30—20: 30,20: 15停止入园 (周一17: 00停止入园)
入园须知 1.实名参观,需预约,每人每天限约1张,每个手机号限约5张 2.推荐录人脸,快捷入园 3.未录人脸者,持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入园……
【材料三】
鲁迅故里游览图
23.为了确定大家的出行时间,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为了设计游览路线,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同学们打算从停车场出发,游览以下景点:鲁迅纪念馆、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笔下风情园、沈园,你规划的路线(尽量不走回头路)是:停车场→   →   →沈园。
24.请仔细阅读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两个重要信息:   、   。
【答案】23.二;三;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
24.地点;文化地位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23.本题考查阅读策略的运用。结合材料二的“开放时间”可知,为了确定大家的出行时间,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三的“鲁迅故里游览图”可知,为了设计游览路线,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三的“鲁迅故里游览图”可知,尽量不走回头路的路线是:停车场→ 鲁迅纪念馆 → 三味书屋 →沈园。
故答案为:二;三;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
24.本题考查材料一信息的提取。“鲁迅故里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市鲁迅中路”交代了鲁迅故里的地点。“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交代了鲁迅故里的文化地位。
故答案为:地点;文化地位
(2024六上·兴化期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雄前赴后继,才有国泰民安。请阅读短文回答。
黎明时分
夜,黑如墨,沉如铁。
交通员老高送来最后一份情报,并催促她赶紧撤离,说这里已经暴露了。
她撕开床单绑成绳,推老高从窗户逃走,然后她立刻打开电台,摁键发报,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
远处已经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她仿佛没听到,有节奏地敲击着按键。夜像面鼓,被清脆的键音敲击得砰砰直响。
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促。
她端坐如故。
门外传来野兽般的吼叫,屋门被踹得地动山摇。
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
那张小字条化为灰烬,随着键音飞远。窗外那条床单做的绳子已被解下,丢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冲着老高走的方向轻舒一口气,用手指理了理头发,又坐下来摁键。
这次她摁得很轻松,嘴唇翕动,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容。门轰然洞开时,她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符。
一群“野兽”闯入,窗户被砸开,光透进来。她知道,已是黎明了。
面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她坦然地笑了,说:“你们来晚啦。”
城外攻城指挥部内,译电员译完城防兵力部署分布图,并按首长指示电告给各攻城部队后,再译后边的电文,却被发报的这位熟悉的老地下党难住了,那是几组怪异的数码——
5566 55511 231 2222 32 1567 21
首长要来看过,一脸肃穆,说:“我来译吧。”
在大家诧异的目光注视下,首长放开喉咙唱起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首长唱完,猛吼一声,下达指令,只两个字:开炮!
25.这篇短小说,情节丰富,请以“她”的行动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主要情节。
   →敌人围捕,镇定发报→   →电文破译,遗言为歌
26.读小说,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品质。从小说中   、   等词语,我们感受到“她”   、   的品质。
27.用横线画出小说中与标题相照应的两处内容,结合这两处内容,你这样理解标题“黎明时分”的含义:①   ;②   。
【答案】25.接受情报,得知暴露;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26.端坐如故;凝神静气等;镇定坚毅;视死如归等
27.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5.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梳理。仔细阅读选文,第1-2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接受情报,得知暴露。第3-11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 敌人围捕,镇定发报 。第12-13自然段主要写了 她 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
故答案为:接受情报,得知暴露; 情报发出,坦然应敌
26.本题考查描写方法、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她端坐如故”“她依然凝神静气,有节奏地敲击着”等神态描写可以感受到“她”镇定坚毅、视死如归的品质。
故答案为:端坐如故;凝神静气;镇定坚毅、视死如归
27.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标题直接指故事发生的具体时刻——黎明时分。黎明象征黑暗后的光明与希望。结合象征意义可画句子: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故答案为:她知道,已是黎明了。——经过紧张、压抑的黑夜,天亮了,她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经历无数的斗争和牺牲,革命即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28.(2024六上·兴化期中)【课堂演讲】日新月异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医疗、学习、工作、通信、购物……你感受到了科技带给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变化吗?请以此为话题做一次演讲,注意演讲的格式。
【答案】科技改变生活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科技,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它的魔法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交通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以前我们出行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网约车等。这些交通工具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环保节能。
在医疗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以前,我们可能需要跑很远的路去看病,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医疗平台,随时随地咨询医生。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医疗设备更加先进,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在学习方面,科技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去图书馆借书,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学习。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学习资源更鯪绰加丰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在购物方面,科技让我们的购物变得更加方便。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去商场购物,但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在线购物平台,随时随地购物。而且,科技还让我们的购物体验更加丰富,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
科技,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用它的魔法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感谢科技,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島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谢谢大家!
【知识点】演讲稿写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学生以科技对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影响为话题,写一段演讲稿。这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需要确定演讲稿的主题,即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然后,需要思考科技在家庭、社区、家乡或祖国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比如交通、医疗、学习、工作、通信、购物等。最后,学生需要将这些思考组织成一段连贯的演讲稿,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清晰。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9.(2024六上·兴化期中)【畅想明天】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远阔,未来的世界更是变化莫测,令人神往。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成为了一个10G技术的研发人员、一名神舟三十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或者你变成了一部智能手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展望美好的未来,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答案】范文:
星河彼岸的信号
2045 年 3 月 17 日,神舟三十号的舷窗外,火星轨道在黑暗中泛着淡红微光。我轻触操作屏,幽蓝的光点在屏上跃动 —— 那是地球传来的 10G 准信号,0.001 秒的延迟,让遥远的家园仿佛就在身旁。
报告指挥中心,已进入土星引力弹弓轨道。 我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模块传出,下一秒便收到地球的回应。可话音刚落,尖锐的警报声骤然划破舱内的宁静,屏幕上 “月球基地生命维持系统故障” 的红色警告刺得人眼生疼。
“神舟三十号,请求协助!” 地面指挥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焦急。我深吸一口气,指尖微颤却不敢迟疑,迅速启动远程操控程序。指尖触到冰凉屏幕的瞬间,导师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真正的航天人,要让星辰大海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
代码在屏上飞速流转,当月球基地的太阳能帆板重新在宇宙中展开时,我望向舷窗。那颗悬浮在黑暗中的蓝色弹珠,正被无数细密的数据流细线温柔缠绕。那是跨越星河的纽带,更是人类命运与共的注脚 —— 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终在同一片星辰下,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想象类作文,重点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科技与人文结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叙事结构的完整性。需要学生在设定的未来科技场景中,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展现科技发展对社会或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点评】 这篇习作以未来太空探索为背景,通过一次紧急救援事件,生动描绘了人类在星辰大海中的互联与担当。故事从神舟三十号在火星轨道的日常操作切入,科技细节如10G信号和量子通讯营造出真实的未来感,但随即转向月球基地的突发危机,情节转折自然,紧张氛围瞬间提升。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