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 A (一事无成 一败涂地)。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造成的。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我对此完全 B (赞扬 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jiàn,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6.(4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ī zī不倦( )    汲取( )
关jiàn( )     持之以恒( )
7.(2分)选词填空A. B.
8.(2分)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①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②也,弗难矣。
【注】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9.(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去国怀乡 去 ______
B.至若春和景明 景 ______
C.宠辱偕忘 偕 ______
D.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 名 ______
10.(4分)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1.(3分)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3分)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2分)诗人面对如此奢华的“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为何不能食?
14.(3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
父亲的光
①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②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③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这种变故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
④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
⑤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到处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
⑥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我们的作业做完,母亲的饭也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⑦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吃止痛片。
⑧在弄清楚了父亲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张望。
⑨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⑩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父亲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六十五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来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在中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5.(2分)文中随着父亲的情况变化,“我”的心情也发生变化。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父亲的情况 我的心情
父亲失业,家庭突遭变故 ①
② 振奋、喜悦
在寒冬和黑暗里寻找(或:找不到)父亲 焦虑、害怕
找到父亲并把饭送给父亲 放下心来
16.(6分)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
17.(3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 段画线句段画线句“父亲在中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的理解。
18.(4分)结合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写到父亲挖藕地环境中的“寒风”与“黑暗”,其在结构和主题方面的作用。
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A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文段二】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A。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A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A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只见A走到树前,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左手抱住上截,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19.(2分)上面两个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人名)
20.(3分)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参照示例,简要谈谈和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①武松(行者) ②林冲(豹子头) ③李逵(黑旋风) ④宋江(及时雨)
【示例】青面兽杨志,和他有关的故事情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人物性格:精明强悍、粗暴蛮横。
七、(43分)写作
2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加缪说:“花两年时间来想通一件事其实不算浪费人生。要把之前的那些坏习惯改掉,先全心全意地记取教训,然后再耐心地去学习。”其实,对于很多事、很多道理,与其说是“想通”,不如说是时间和精力所赐予的成长。
请以《我想通了》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默写(10 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综合题(8 分)
  6.孜;jí;键;héng
  7.A. 一事无成;B. 赞同
  8.删去 “造成的”
  三、文言文阅读(14 分)
  9.A. 离开;B. 日光;C. 一起;D. 闻名,出名
  10.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浮动的月光” 比作 “跳动的金子”,将 “平静的月影” 比作 “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月夜波光粼粼、月影皎洁的优美景象,表现出湖水的清澈和月色的明亮,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2.C
  四、诗歌鉴赏(5 分)
  13.因为诗人此时正处于人生困境中,怀才不遇,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迷茫、苦闷与悲愤,面对奢华的酒菜,毫无食欲。
  14.用典(或 “引用典故”)。引用姜太公垂钓渭水等待周文王重用、伊尹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后被商汤任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仍抱有希望、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15 分)
  15.①茫然、小心翼翼(或 “压抑、担忧”);②父亲开始挖藕,早出晚归(或 “父亲挖藕回来,与家人有说有笑,墙上记录藕的斤两”)
  16.(1)“凑” 写出父亲即使疲惫,仍急切地靠近秤杆查看藕的斤两的动作,表现出他对劳动成果的重视;“得意” 直接点明父亲的神态,将父亲记录藕的斤两比作 “拿到满分试卷”,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通过挖藕获得收入后内心的自豪与满足,体现出他对家庭的责任感。
  (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眼泪汹涌淌下”“蹲下来”“擦泥”“抹干眼泪” 等动作,生动地写出 “我” 找到父亲后的激动、心疼与后怕,以及不想让父亲担心而故作坚强的样子,表现出 “我” 对父亲的牵挂。
  16.父亲在中年遭遇失业、家人接连生病的不幸,陷入人生低谷,但他没有消沉,而是通过挖藕这一辛苦的劳动,撑起家庭,解决了生活和学费问题,还戒掉了烟瘾。他就像一盏灯,在家庭陷入困境、“我们” 茫然无措时,用自己的坚韧、勤劳和责任感,为 “我们” 照亮前路,让 “我们” 学会在困境中不放弃,用努力克服困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句话表达了 “我” 对父亲的敬佩、感激与深深的怀念。
  17.结构上:“寒风” 与 “黑暗” 贯穿父亲挖藕的情节,为下文 “我” 寻找父亲时看到矿灯的亮光做铺垫,形成对比,突出亮光的温暖与重要;同时推动情节发展,让 “我” 寻找父亲的过程更显艰难,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主题上:“寒风” 与 “黑暗” 象征着家庭遭遇的困境和父亲所处的艰难环境,而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挖藕,凸显出父亲的坚韧、勤劳和对家庭的责任,烘托出父爱的伟大,也让 “父亲的光”(矿灯光与父亲的精神)更具象征意义,深化 “困境中坚守与担当” 的主题。
  六、名著阅读(5 分)
  19.《水浒传》;鲁智深(或 “鲁达、花和尚鲁智深”)
  20.示例一:行者武松,故事情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人物性格:武艺高强、疾恶如仇、有恩必报、崇尚正义。
  示例二:豹子头林冲,故事情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人物性格:前期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后期变得果敢勇猛、有反抗精神。
  示例三:黑旋风李逵,故事情节: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怒打殷天锡;人物性格:性情急躁、勇猛好斗、忠诚耿直、重情重义(但有时鲁莽冲动)。
  示例四:及时雨宋江,故事情节: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带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人物性格:仗义疏财、有组织领导能力,但思想保守,追求功名,最终导致梁山悲剧。
  七、写作(43 分)
  我想通了
  那道数学题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已经整整一周了。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演算步骤,可最终的答案却总与正确选项背道而驰。每次拿起笔,看到那熟悉的题目,烦躁就像潮水般涌来,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没有学数学的天赋。
  上周的数学测验,这道题的分值占了十分,因为它,我的排名一落千丈。拿着试卷回家的路上,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是在嘲笑我的无能。回到家,我把试卷揉成一团塞进抽屉,对着天花板发呆,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 —— 明明上课认真听了,课后也做了不少练习,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刻意避开那道题,甚至连数学课本都不想翻开。直到周五晚上,爸爸发现了我藏在抽屉里的试卷。他没有批评我,只是坐在我身边,轻声问:“这道题很难吗?要不要我们一起看看?” 我低着头,小声说:“我试了好多次,都做不出来,我好像学不会数学。”
  爸爸没有说话,只是拿出一张新的草稿纸,把题目抄了下来。“我们不急着算答案,先把题目拆开来读,看看每个条件都在说什么。” 他指着题目中的关键词,一点一点帮我分析。起初,我还是有些抵触,可看着爸爸耐心的样子,我慢慢静下心来,跟着他的思路梳理。
  “你看,这个条件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之前你可能忽略了它和下一个条件的联系。” 爸爸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线段图。突然,我像是被什么点醒了一样,之前混乱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我接过笔,按照刚才梳理的逻辑一步步演算,当正确答案出现在草稿纸上时,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爸爸看着我,笑着说:“其实你不是学不会,只是遇到困难就先慌了神,把自己困住了。很多事情就像这道题,看起来复杂,只要沉下心来,一点点拆解,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那一刻,我突然想通了。之前的我,总是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把困难放大,却忘了真正的阻碍不是题目本身,而是自己的畏难情绪。学习就像爬山,遇到陡峭的山坡时,与其站在原地害怕,不如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遇到困难时不退缩,沉下心去寻找解决办法。
  从那以后,再遇到难题,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一点点分析、尝试。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 “难题”,终会变成我成长路上的 “垫脚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