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经开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经开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yùn) 花苞(bāo) 莅临(lì) 应和(hè)
B. 酝酿(niàng) 棱镜(léng) 静谧(mì) 黄晕(yūn)
C. 粗犷(kuàng) 池畦(qí) 吝啬(sè) 着落(zháo)
D. 贮蓄(zhù) 高邈(miǎo) 侍弄(shì) 澄清(chéng)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群挑着花篮灯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极了。
B. 下雪了,孩子们高兴极了,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C. 这里的冷风是柔和的,不像北方冬天的寒风那样咄咄逼人。
D. 他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还是名列前茅,真令人喜出望外。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济南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
4. 下列语句没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 理想是一艘巨轮,它带领我们穿过急流,直达成功的彼岸。
B. 在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
C. 满树梨花如白雪挂满枝头,展示着人间最美的洁白。
D. 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漂亮,而且具有文艺范儿。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驻马店市第四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 通过在全市开展“法治进校园,培苗护成长”活动,使我市青少年法治意识得以提升。
C.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D. 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让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①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②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①丝纶(lún): 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②樽(zūn): 酒杯。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是元代散曲,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 【乙】是一首题画诗,巧妙地用了九个“一”,描写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景象。
C. 两首诗歌基本上都是名词联排,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又萧瑟的气氛。
D. 两首诗歌都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这个主人公的存在。
二、默写(共10分)
7. 古诗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日月之行,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⑥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古诗中有很多借助飞鸟表达情感的诗句;小禺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借飞鸟寄托归返自然理想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鸿雁寄托思乡之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子规渲染离愁别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1题3分,2题5分,3题2分,4题4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②。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④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节选自明代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政治家、军事家,著有《吴子兵法》。②止之食:挽留他吃饭。③俟:等待。④宜:应该,应当。
8. 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中不至/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C. 与人期行/期返而食
D. 待公而食/思而不学则殆
9.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0.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1. 甲乙两文都启发我们为人要________。甲文出自《方正》篇,请概括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9题每题2分,10题每题4分)
12. 阅读回答问题
散步(节选)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④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⑤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⑥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1)说说文章为什么取标题为“散步”。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词句。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赏析加点词)
②那里有金色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结合语境,理解我们“笑”的意蕴。
现代文阅读。
13. 母亲的手
燕骁
①老屋的旧皮箱里,装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中母亲乌黑的秀发、青涩的面庞、白皙的手指,满溢着青春的气息。然而照片只是过去,我懂事以来,母亲总是忙碌的。
②我参军入伍后,回家的日子一只手便可悉数罗列。偶尔回家探亲,母亲总是闲不住。我劝她:“难得周末,妈你歇会儿吧。”母亲嘴上答应,实际上,不是在厨房做饭,就是在客厅清扫。
③有一次我休假,还未到家时,母亲就打电话说准备了我最爱的辣子鸡,她和父亲都非常想念我。
④那天吃过晚饭,我们围坐闲聊,谈到了家里人谁的手最漂亮。
⑤我说:“爸的手最好看,手掌宽大有力量,指甲月牙形。”
⑥父亲说:“还是你母亲的手最好看,又细又长、又白又嫩。”
⑦“哪里好看咯。”母亲不好意思地说道,说完就悄悄把手放在了身后。
⑧“好看是好看,就是累弯了。”妹妹说话的同时,握住母亲的手。那时我没细看过母亲的手,以为父亲说的话,不过是夫妻之间相互欣赏。
⑨假期短暂,我很快就回单位了。有一天和妹妹打电话时,才知道母亲切菜伤到了手,左手食指连带指甲被切掉一大块,血流不止,疼得整晚睡不着。那时候父亲在单位驻守,我也不在身边。她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一直忍着没说,直到妹妹回家才告诉我们。
⑩我总惦记着母亲受伤的手,便让妹妹拍几张照片。起初母亲并不情愿,说自己的手不好看。我想,可能是我那晚说的话让母亲伤心了。再三劝说下,母亲总算答应让我帮她看看。收到照片后,我沉默了。母亲的手掌、手背粗糙干燥,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因长期泡水,指甲泛白变软,手指明显浮肿,两只小拇指已然弯曲不能伸直。这苍老的手,让我联想到母亲青春不再的面孔,想起她的白发。
童年的记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我们三兄妹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秋季,天气转凉,母亲每天一早独自到地里收玉米。有一天下午,天空忽然阴沉下来,转眼间下起瓢泼大雨,气温急转直下。我和妹妹围在火炉前取暖,焦急地等待着母亲。雨一直下个不停,母亲冒着大雨安置好所有粮食。等她回来时,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一双手被雨水泡得苍白浮肿……
冬天时农活虽少一些,家里却还有牲畜需要饲养。母亲自己种了几亩大白菜,每次采摘时,总是赤着手刨冰;切碎菜叶烫煮时,冰渣子与菜刀撞击的声音清脆可闻;为此,母亲的手也总长冻疮……
过往种种,让我不禁想起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时光飞逝,母亲忙忙碌碌几十年了,头上的青丝已经变得花白。父亲说母亲的手非常漂亮,肯定不是假的。她曾经也是花一样的青春少女,拥有细腻柔软的双手。只是,成为妻子和母亲之后,她日夜为家人操劳,青葱玉指早已老茧遍布。母亲的青春变成了对家人的关爱和期盼,刻在双手的每一道皱纹里。
(选自《解放军报》2023.4.21)
(1)文章围绕“母亲的手”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阅读文章,学会批注。请按下列句子后面括号里的要求完成任务。
①母亲不好意思地说道,说完就悄悄把手放在了身后。(品味“悄悄”的表达效果)
②收到照片后,我沉默了。(揣摩“我”当时的心理)
(3)有人建议将题目“母亲的手”换为“母亲的爱”,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4)同样写母爱,本文结尾画波浪线句子与下列链接材料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五、作文(共1小题40分)
14. 温暖,是每天桌上热腾腾的饭菜,是出门前母亲的目光与叮咛,是失意时家人暖暖的怀抱; 温暖,是跑道上跌倒时伸出的那双手,是夜晚楼道里的那盏灯……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温暖的美好感受。
请根据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流淌在心底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诗歌、戏剧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请不要透露个人信息;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二、默写(共10分)
【7题答案】
【答案】 ①. 客路青山外 ②. 秋风萧瑟 ③. 风正一帆悬 ④.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 若出其中 ⑥. 江春入旧年 ⑦. 乡书何处达 ⑧. 归雁洛阳边 ⑨.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⑩.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1题3分,2题5分,3题2分,4题4分)
【8~11题答案】
【答案】8. C 9. (1)过了正午(友人)还没到,太丘便丢下(他)(自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0.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1. ①. 诚信 ②.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9题每题2分,10题每题4分)
【12题答案】
【答案】(1)因为“散步”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文章围绕一家人散步展开情节,通过散步过程中的分歧与解决,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和主题,所以以“散步”为标题。
(2)
①“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度过严冬的艰难,表现出母亲身体的虚弱和年迈,以及“我”的庆幸和欣慰。
②从视觉角度描写了小路尽头的优美景色,为母亲改变主意做铺垫,烘托出一家人和睦温馨的氛围。
(3)我们“笑”是因为被孩子天真可爱的话语逗乐,这笑声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睦,一家人相处轻松愉快。
现代文阅读。
【13题答案】
【答案】(1)闲聊时父亲说母亲的手最漂亮;手受伤,母亲却一直忍着不说;冒雨置粮,母亲双手被泡得苍白浮肿;赤手刨冰摘菜,母亲双手总长冻疮。
(2)① “悄悄”是指偷偷,不让人知道;表现母亲不想家人看到自己累弯了的手,不想让家人担心。
②震惊、心疼、愧疚。震惊、心疼母亲的手变得如此苍老;愧疚自己没能发现母亲为家庭的付出。
(3)不同意。“母亲的手”是“我”对母亲情感发生变化的触动点(叙事线索),具象化的题目,未说破主旨,留给读者回味余地;而“母亲的爱”较为抽象,削弱读者的想象空间。
(4)本文结尾直抒胸臆,通过母亲手的变化,赞美母亲任劳任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敬佩之情;《秋天的怀念》则委婉表达情感,以花喻人,真正理解母亲的用心,对生命有新的认识。
五、作文(共1小题40分)
【14题答案】
【答案】例文:
流淌在心底的温暖
在我们的身边一直会发生一些事情,大大小小,习以为常的事,而在我们的心里,有时就变成了十分重要、温暖的事情。
有一次,奶奶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变得十分紧张,担心奶奶的身体,我用手机跟奶奶视频聊天,奶奶的脸色十分难看,可奶奶还是跟我说自己没事。因为我在忙着准备考试,否则一定第一个冲过去照顾奶奶。奶奶在家中对我特别好,我们都说隔代亲隔代亲的,我和奶奶还真是这样的。
一周过去了,我考试也考完了,但是奶奶还没有出院,考试后的时间,只要我一放学就跑去医院照顾奶奶并在旁边写着自己的作业,而奶奶有时看着我写作业,甚至一个人还会偷偷擦拭着眼泪,不让我看到,但是有一次还是被我看到了,我问奶奶为什么哭,奶奶只说让我回家做作业,不用每天过来陪她,“那怎么行!”我叫了起来。我看着奶奶的脸,脸色比原来差了好多,医生跟我说有可能是药物原因,但是我的鼻尖突然酸了一下,想到奶奶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还要照顾我,让我回家写作业,不用陪着她……
我没有回答奶奶,直接跑到了洗手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洗了一下脸,为了不让奶奶看出我哭过了,弄好后我直接跑回去,不让奶奶久等。我找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坐在了门口,不能让奶奶看到我,我又要时刻看着奶奶的身体状态。到了晚上妈妈来照顾奶奶让我回家后,我才开始整理弄好回家,我跟奶奶打了声招呼,就向门口走去。
在门口理东西时候,我听到奶奶跟妈妈说:“你下次让她不要过来照顾我,让她在家好好地写作业吧,我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我、送东西、照顾我,叫她不用担心了,不然她的成绩也会下降的。”“妈,你不用操心了,我叫她回去好多次了,可她就是不听,她从小就这脾气。我也知道你是为她好,但是我们也想你能快点好起来,一起出院,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奶奶听后点了点头,我在门口听后又流下了眼泪,快速地冲出了医院,跑回了家,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奶奶和妈妈的对话,一遍又一遍……
现在奶奶已经出院了,恢复的也很快,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下了,但是他们说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也擦拭不去。这段记忆我将它保存在了心底,不再提起这段感人又温暖的话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