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沁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沁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答案
一、(共 22 分)
1.(1)(2 分)mào kè (2)(2 分)骛 箴
2. D(3 分)
3.(8 分)①露从今夜白 ②月是故乡明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政通人和 ⑥百废具兴 ⑦但愿人长久 ⑧千里共婵娟
4.(1)示例一:选择甲句。甲句句式较为灵活,内容上强调实践路径。
示例二:选择乙句。乙句句式比较工整,内容上强调精神传承。(句式 1 分,内
容 2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示例:豫西英烈们以热血为笔,在历史长卷上书写忠勇;窑洞如沉默的堡
垒,承载着战士们艰苦卓绝的坚守;那些缴获的武器,似胜利的勋章,见证着军
民浴血的荣光。他们用牺牲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吾辈当铭记,以赤诚之心致敬英
烈,以担当之力护佑这盛世中华。(能结合画面内容 3 分,修辞手法 1 分,100
字左右,共 4 分)
二、(共 27 分)
(一)(共 16 分)
5.示例:①小满挖深坑种树②小满帮树扎根(细心浇水)③小满坚持种树④小
满教新兵种树(句式相似、概括合理即可。一条 1 分,共 4 分)
6.第⑥段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刘班长这一人物形象。①通过描写刘
班长“俯下身去”“抓起一把混杂着砂石的贫瘠沙土”“仔细观察”等动作,刻画
刘班长细致、认真、帮助年轻战士克服困难的形象;②通过描写刘班长的语言“这
样的土质可不行……”“别灰心……”等,刻画刘班长既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还善于做思想工作,鼓励士兵的形象。(4 分)
7.示例一:第①段和第⑩段的“目光”,交代了文章写作顺序的变化,由眼前到
回忆,再回到眼前,文章叙述层次丰富:第③段和第⑨段的“目光”,是为了展
现小满眼中的大漠风光,让读者由他的眼睛看到环境的变化,了解战士们种树的
成绩。
示例二:文章第①③⑨⑩段借小满的“目光”交代了客观环境的变化,黄沙
漫天、沙丘荒凉的景象变为黄沙沉寂、绿树成荫,让读者感受到种树的成效;这
些“目光”又表现小满的心情,他从初到军营的烦闷,变为看到绿洲的愉悦和坚
守戈壁的决心,体现小满由浮躁到沉稳的成长。(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4
分)
8.示例:文章结尾段写了成为班长的小满帮助更多新兵种树,扎根戈壁的故事
结局。在结构方面,呼应前文,有力地收束了全文,还留下了余音。在表达主题
方面,升华文章主旨,由小满的变化体现军队代代相传的坚韧意志和奉献精神;
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应不折不挠,执着坚守,扎根贫瘠之处,才能开创新成绩。
(4 分)
(二)(共 11 分)
9.D(3 分)
10.示例:首先提出本段论点“爱国主义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接着解
说青年人只有热爱祖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然后列举青年扶贫干部黄文秀带领
村民脱贫致富,以及青年官兵们坚守喀喇昆仑山脉等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再次强
调本段论点。(4 分)
11.示例一:放回文本一的 A 处更合适,因为该材料列举的“青年突击队的队员
们在党的领导下”到北大荒开垦荒地、到戈壁滩建设油田的事例,能强调党对青
年的引导作用,能够论证文本一第③段的论点“爱国主义是党领导青年运动的一
面光辉旗帜”。
示例二:放回文本二的 B 处更合适,因为该材料列举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到
北大荒开垦荒地、到戈壁滩建设油田的事例,强调他们有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
实际行动,能够论证文本二第②段“爱国要付诸行动”的论题。(4 分)
三、(共 16 分)
12. D(3 分)
13.(2 分)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告别。
14.(3 分)示例一:“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万
簌俱寂、淡洁素雅的西湖雪景图,写景流畅自然,不事雕琢。
示例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生
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水汽弥漫,冰花皎洁,
给人以天地苍茫之感,读起来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
15.(4 分)甲文中作者记叙了自己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偶遇金陵客的经过,
反映了作者高洁的人生追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情怀,寄托人生渺
茫的慨叹,同时也暗含出作者的故国之思。 乙文中作者追忆了自己农历七月
十五夜游西湖,待游人散去后才开始与好友赏月游玩,既表现了对往日繁华生活
的怀恋,又表现了作者清高自傲的思想和赏月游玩的惬意。
乙文译文:西湖七月半的时候,杭州人游西湖,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这天
晚上,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大船小
船一齐靠岸,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船篱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摩擦,
脸与脸相对而已。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
一一簇拥着回去,不久就全部散去了。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
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
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
者也来了,杯筷安置。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我们
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惬意。
16.首联以“凄凉地”和“弃置身”表达了诗人长期被贬的辛酸和悲凉;颔联运
用典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颈联以"沉舟""病树"比喻自
己,不失乐观和豁达;尾联则点明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分
条作答,分析合理即可。共 4 分)
四、整本书阅读(5 分)
17.鲁智深示例:鲁智深听闻金翠莲的遭遇,出手相助,体现了他扶危济困的侠
义精神;但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处理事情过于冲动,没有考虑到通过合法的途
径解决问题,他的做法过于鲁莽,是非理性非人道的行为。
李逵示例:当宋江被打入死囚牢时,李逵毫不犹豫地参与了江州劫法场的行
动,为朋友两肋插刀,体现了他的侠义精神;但他为达目的,无所顾忌,抡起板
斧砍伤很多无辜的人,这种行为是非理性非人道的。(情节 2 分,正反两方面的
解读 3 分,共 5 分)
五、作文(50 分)略2025-2026学年上学期质量调研试题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开展“铭记历史,奋斗不止”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和同学们
参加并完成学习任务。
1,小文同学要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题为《历史不容忘记》的演讲,以下是演讲稿中的两段文字,
请你阅读,按要求回答间题。(4分)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每一寸山河都镌刻着抗日战争的峥嵘记忆。当年,无数先烈怀
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心无旁①(鸯骛)地投身保家卫国的洪流,用鲜血与生命筑
起抵御外敌的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②(珍箴)言,正是先烈们的精神写
照。他们摒弃杂念、不问归途,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饥寒交迫中坚守,让侵略者的铁蹄止步于山
河之外。如今我们纪念胜利,不仅是缅怀先烈,更要传承那份恪()守信仰、舍身报国的精神,
以赤诚与专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巍巍华夏永远安宁祥和。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段中的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你和小语同学在整理校园主题展板的文字时,发现部分内容语序错乱。填入横线处的内容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这部奋斗史的谱写者,」
每一轮科技攻
关、每一次勇攀高峰的背后,是逐梦的中国奋斗者。
①每一颗螺栓、每一个铆钉的背后,是大写的巾国劳动者;
②他们在田间地头耕耘,在工厂车间值守,在社区街头忙碌,在学校、科研机构劳作不息。
③同样,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④从无人化生产车间到火星车、月球车
A.③①②④
B.②③I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3.你作为系列活动之爱国诗文朗诵会的主持人,想用古诗文串联一段开场白。请把正确的古
诗文补充在横线上。(8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①
,②
”(杜甫《月夜忆舍弟》),每当秋露凝结、月色
满庭,总让人想起故乡土地所经历的烽火。但历史的磨难从未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我们须有
“③
,④
”(李白《行路难》)的昂扬精神,接过先辈的旗帜,乘风破浪,让民族
复兴的“云帆”,驶向星辰大海。现如今,我们的国家可谓是“⑤
,⑥
”(范仲
淹《岳阳楼记》),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兴旺发达。今晚,明月依旧,山河换新。我们这代人眼中
的“⑦
,⑧
”(苏轼《水调歌头》)早已不仅仅是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而是
十四亿同胞的同频共振。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铭记历史、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去聆听古诗
文中传递的爱国情怀。我宣布,爱国诗文朗诵会正式开始!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