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平塘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平塘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学期阶段性综合练习(一)
七年级语文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6页,共24道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书写水平(3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16分)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悠扬空 ① 的侗歌中传唱着《民法典》条文;安顺市镇宁县高荡村的百年石屋内,时光 ② 谧,游客正沉浸于布依族蜡染技艺的古老魅力;铜仁市松桃县大湾村的司法保护基地内,法官与村民围坐一堂,细致商讨古村落修缮方案,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 ③
行走贵州,从苗寨吊脚楼到侗乡鼓楼群,从屯堡石屋到古茶树园,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动图景徐徐散开。作为全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贵州757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12个村寨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328个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一场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深刻探索正在书写答案。
如今,贵州传统村落里,老人守着祖屋传承技艺,年轻人返乡创业拥抱新生,游客触摸历史、体验文化,这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卷,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也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深刻借鉴。唯有尊重历史、善待文化,才能在时代洪流中,守护住永恒的乡愁,让文明根脉生生不息。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沉浸 B.细致 C.散开 D.拥抱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8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天。(朱自清《春》)
②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的句子是“ , 。”
⑥《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两种手法。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汉族作家。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D.冰心,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33分)
整本书阅读
6.下列对《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朝花夕拾》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B.《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抄出来的”片段,展现了他的一段段人生历程。
C.《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全部是侧重写人的。
D.《朝花夕拾》写人时,在华丽繁复的笔墨中蕴有深厚的情感,文章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感彩。
7.人生路上最大的幸运是人生途中有师者指引,有朋友相知相携。请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他们和鲁迅的交往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现代文阅读1
我在冬天里思念故乡
谭丁录
①故乡的冬天是孤寂冷静的。夏日的热能经过寒秋的吮吸,已被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满地的苍凉。枯草、落叶、秃枝、残荷改变了故乡的模样,就连虫声也销声匿迹了。故乡的土地,骨子里透着一股不寒而栗的冷气。
②漫步在故乡冬日的土地上,这里没有了昔日的花团锦簇,剩下的只是荒烟蔓草。脚底是沙沙作响的落叶,国道两旁是褪尽了绿色的树,一根根枝条像老人瘦硬的手指,直插苍穹。远望那一望无垠的田野,被风撕裂了衣裳的稻草垛,在寒风中孤独地守卫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村里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洪流中回味着往日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如此空旷,虚无缥缈,万物归隐,一切归零。
③小时候的冬天特别残酷,一到冬天小孩子的脸总被冻得红得发紫。小手和脚也不能幸免,肿起来像个小包子,稍一挠抓就会流出血水来。那时候的我们不怕疼痛,冬天也一样很顽皮。我们会去村前的柿子树上寻找秋天遗留下来的火红的柿子,去恬静的小河里翻开石头抓过冬的螃蟹,去收完庄稼的田地里拔新鲜的萝卜。单调无聊的冬季,我们同样能寻到慰藉心灵的活动。
④冬天的太阳是故乡最受欢迎的客人,它带着温暖,十分礼貌地给村庄披上橘红色的外衣。被冻僵喉咙的小鸟也会飞上树枝,嘶哑地练一下曾经婉转的歌喉。日光暖融融地洒向大地,引来了忙着纳鞋底的妇人、提着火箱的老人、顽皮的小孩子们。老人摘下头上的棉绒雷锋帽,轻轻地挠着头皮,银色的发丝镀上了阳光的金色。老人开始给我们讲故事,我们边听边追逐打闹,清脆的笑声布满了整个山村。最冷的冬季,有了阳光,一切都有了生气,一切都那么和谐,故乡的山村宛如一片纤毫未染的净土。
⑤雪是冬天的精灵,是九天降落的仙女。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我们张开双手去捧接,一片片雪落在掌心里,瞬间无影无踪。我们在雪中奔跑,仿佛在为飘落的雪花呐喊助威。细密的雪花如千军万马,给宁静了一冬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一夜之间,大雪封山,山村一片银装素裹,远山近树、小桥流水、田园老屋都覆盖在厚厚的雪下。“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一朝醒来,开门见白雪,朔风舞清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⑥故乡的冬天,冷冽中带着温暖,孤寂中藏着欢乐,荒凉中含着生机,时常进入一个游子的梦乡,给我带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诗意与温馨。
(有改动)
8.选文中冬天里孩子们会进行一些活动来寻找慰藉。下列属于孩子们在冬天所做的活动的是(2分)
A.在结冰的河面上滑冰
B.在田野里放风筝、追逐嬉戏
C.在村前的柿子树上寻找秋天遗留的火红柿子
D.边晒太阳边纳鞋底
9.本文绘制了故乡冬天的四幅图画,请仿照已给出的标题补全下面图表。(2分)
1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1.在作者的笔下,故乡的冬天有着温馨的记忆,本文突出了故乡冬天的哪些特点 (2分)
现代文阅读2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我们往往会想到早读课,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 朗读是否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
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⑤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至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
【材料二】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材料三】
12.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朗读对记忆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朗读只能帮助短时记忆,无法转化为长时记忆
B.朗读是一种双编码过程,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C.朗读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记忆
D.朗读只对古诗记忆有效,对其他内容无效
13.观察材料三的“遗忘曲线”图表,我们可以发现(2分)
A.遗忘速度在第一天最慢
B.遗忘速度在学习后一周最快
C.遗忘速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
D.遗忘速度在学习后前几天最快,之后逐渐变慢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注意力”对记忆的重要性。请任选其中一则材料,简要说明为什么注意力是形成记忆的关键。(2分)
15.你的同学南南最近苦恼于记不住知识,请你根据材料一提到的改善记忆力的时间规律,给南南提一条具体的学习建议,并说明理由。(2分)
文言文阅读
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 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⑧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发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16.阅读选文,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2分)
人物关系 母子情深
林道人诣① ② 护子心切 家嫂辞情慷慨
17.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3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2分)
A.王夫人因自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B.因流涕抱儿以归/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C.与林公讲论/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D.遂至相苦/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代诗歌阅读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9.诗人描绘秋景时,下列对场景的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孤村落日残霞”以暖色调渲染了热闹的乡村傍晚。
B.“轻烟老树寒鸦”通过冷寂的意象营造出萧瑟氛围。
C.“一点飞鸿影下”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白草红叶黄花”用单一色彩突出秋季的单调凄凉。
20.本诗最后两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8分)
进入中学,我们结识了新的同学,开启了新的生活。贵州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请你与全班同学一同参加。
21.班级决定举办“探讨交友之道”主题分享活动,一组同学与老师围绕主题展开了讨论,请补全横线处内容。(4分)
王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交友之道。大家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小桂: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真诚相待。就像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好朋友在一起,我们会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变得更好。
阳阳:老师,我知道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年轻时一起做生意,管仲多分钱,鲍叔牙却不计较,因为他知道管仲家里穷。后来鲍叔牙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当宰相,这就是“ ① ”的故事。
王老师:说得真好!还有很多名言警句也与交友有关,例如:“ ② ”。
22.下面是二组同学搜集到的关于“交友之道”的资料,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改正。(2分)
①《论语·季氏》中这样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宽容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些都是有益的;而与脾气古怪的人交朋友、与过分软弱的人交朋友、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这些都是有害的。”
②这段话告诉我们,真正的益友,是那些愿意直言相告、真诚宽厚、并且有丰富见多识广的人。
③他们会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好。
④而损友却可能带着我们冲向偏差:有的人性格极端难以相处,有的人缺乏主见一味顺从,还有的人只会溜须拍马,从不真心为你着想。
⑤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值得交往的朋友,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23.三组同学准备在“同气相求,广寻良友”主题展板中增加一些诗句。但同学们搜集的诗句中只有一句是符合的,请你选出来: 。(2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五、写作能力(40分)
24.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
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任务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明确标题和文体,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任务 任务对象 任务要求
任务一 某个星期天发生的特别事情、遇到的特殊风景…… 根据具体的事件或风景抒发内心的感受。
任务二 与父母或亲人在某个星期天的共同经历。 根据共同经历,在平凡生活中挖掘亲情的珍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