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监测语文试卷2025.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地时间7月11日,法国巴黎传来喜讯,联合国救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甲)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层峦登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西夏陵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碑亭遗迹中发现的西夏文与汉文碑石残块,显示出两种文化在西夏都具有重要地位:6号陵出土的绿釉鸱吻,深受中原建筑文化影响,同时也融入了党项人独有的审美意趣:西夏陵区出土的婆金铜牛的铸造技术、文化内涵等均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交流:西夏陵区出土的钱币、丝绸等随兼品,揭示出西夏在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纲之路中跨区域交流活动的枢纽特征。(乙)西夏陵的选址像是一场人与大自然的默契对话。西倚贺兰山,东眺黄河,西夏陵呈背山面水之势,地势高敞,面向开阔。为顺应山势,帝陵的空间轴线与山峦呼应,借山势村托出陵墓建筑的恢宏之势。这一布局降低了山洪的威胁,既延续了中原王朝“风水堪舆”的古老传统,又巧妙融入了党项人对自然神力的膜拜。西夏陵是西夏全面继永、吸纳唐宋帝陵陵寝制度、传统木构建筑形制做法,并在儒学理念思想的基础上,融入党项人的佛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陵寝制度的见证。比如,西夏陵首次将碑亭的使用制废化,在月城南侧沿中轴线两侧建碑亭,成为其布局中的固定做法。防洪工程遗址是西夏陵遗产构成要素之一。西夏陵的32处防洪工程遗迹,见证着古人的生态智慧。防洪墙建造在地势较高、水流较为湍急的区战,阻挡和分流贺兰山山洪的冲击力:排洪沟直接在地面开挖,发挥着疏导雨水和山洪的作用。历经沧桑的防洪墙与排洪沟组成的防御体系,至今仍守护着陵区安全。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基本了解了西夏陵的结构布局、廓清了其范围、探明了建筑特点等。这为西夏陵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也为申遗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和研究保障。从2000年起,敦煌研究院开始参与西夏陵的土遗址保护。经过多年持续努力,西夏陵遗产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如今,西夏陵博物馆收藏各类西夏文物近万件,成为世界范围内收藏西夏文物种类最为丰富、展出西夏文物数量最多的遗址类博物馆。2024年,西夏陵博物馆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此驻足,透过玻璃展柜与历史对话,在光影交错间触摸西夏文化。未来,西夏陵将会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窗口”。(摘编自张影《“西夏陵”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有删改)材料二:骤雨轰轰烈烈下了两个多钟头,终于停了下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杨善龙这几天正好在西夏陵出差,雨后他走进陵区,用肉眼为西夏陵“体检”。“土遗址最怕的就是极端天气,尤其是强降雨。”站在3号陵陵塔下,杨善龙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陵塔外部有几道显眼的冲沟,从顶部贯通直下,由雨水冲刷而成。冲沟每扩大、加深一寸,陵塔本体便折损、消瘦一寸。第1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回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监测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可以通过加固夯土表面来避免遗址本体受到侵蚀,使之恢复原状”有误。2. A【解析】B项“就在于年深月久西夏陵的防洪工程逐渐失效”有误。C项“所以依据二维码来监测考古遗迹的做法不值得推行”有误。D项“缓冲区的保护主要是针对区域内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进行治理”有误。3.①防止雨水冲刷/防止雨蚀破坏 ②木锚杆锚固和裂隙灌浆/锚固加灌浆/错固/利用化学试剂增强土壤黏合力/灌入增强黏合力的化学浆液 ③设立相关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围绕“管理”表述皆可)(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甲处。①诗句侧重介绍西夏陵区的整体风貌,说明王陵的属性及数量之多,对应甲处下文陵区建筑数量与地理形势的整体介绍。②乙处后文侧重介绍西夏陵的地理形势和陵寝制度,放在此处不妥。③原文上下文衔接不当,上文是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下句是西夏陵各类型的数量,中间缺少关于西夏陵的任何过渡信息,放在此处可自然过渡到下文。(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以考古研究为抓手,持续挖掘提炼西页陵的价值内涵。②以保护为根基,守护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③以科技为手段,促进遗址保护与多元呈现。④以共享为目标,加强宣传,让文化出海。(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任意三点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6.C 文中对保安队长不是尊重敬仰,前文后文写保安队长“讹诈事情”并多次提及保安队长,其实是对他有所忌惮而逢迎。7.B 表现长顺的“炫耀张扬”不对,从前后文长顺为乡里奔走的体现他郑重其事,重视礼仪。8.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得4分。)9.①“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的使用可以看出,社戏的演出时间,演出时的热闹场景,演出的程序、打赏、点戏等都跟往年一样。表明这样的社戏每年都有,是当时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②社戏的形式、内容几乎都不变,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乡土社会,是不受外界打扰的世外桃源。③文章暗示了即将发生战争的背景,“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反复出现,暗含着作者对这片净土即将遭受战争蹂躏的担忧。(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三点得6分。)10. CGH 11. A 12. D13. (1)太子欺凌杀死我的要臣,竟不道歉就逃走了,我确实愤怒之至,便派军攻打您的边境。得分点:“陵杀”(欺凌杀死,1分);“谢”(道歉,1分);“诚”(确实,1分) ;句意1分。(2)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啊。得分点:“务”(致力于,1分);“广有其势”(扩张自己的势力,1分);“是”(道歉,1分);“所以”(“……的原因”1分)。14. ①君主昏庸;②内部不和,奸佞当道;③决策混乱,缺乏长远战略。15. C C项“与‘砯崖转石万壑雷’有异曲同工之妙”错。“竹间泉落山厨静”,以“泉落”的动态声响反衬“山厨”的寂静,是典型的以动衬静,突出寺宇的清幽与冷清;而“砯崖转石万壑雷”是正面描写瀑布撞击岩石、乱石翻滚的巨大轰鸣,凸显自然景观的雄奇险峻,是以动写动。16. ①“塔下僧归影殿空”的“空”有“空无一人”之意,诗中将以前僧归塔下与如今影殿空空相比照,充分地描写了寺宇衰败寥落的景象,传达出昔盛今衰的伤感。②“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有“白白的”之意,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写出武侯祠庙的冷寂凄清。“空”字既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壮志未酬,也感伤后世对武侯功业的淡忘,暗含对英雄已逝、世事沧桑的沉痛与惋惜。(一点3分,两点6分。) (1)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浴乎沂 风乎舞雩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A绚丽多彩 B眼花缭乱①什么是“多巴胺穿搭”;②早已在中国风靡过(并非纯粹的舶来品);③绮丽满身的富家子弟。 (评分建议:每点2分)20. 示例:随着“画面”朦胧程度的增加,情景想象会转变成一种笼统的心理体验,这类色彩被称为感觉意象。色彩名称易于产生大小、厚薄、深浅、明暗、冷暖等感受。(评分建议:改对一处1分)21. 不相同。①“舶来品”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指“多巴胺穿搭”是从国外进口来的潮流。②“肥”引号表示突出强调,提示后文对色彩感觉意象的解释。 (评分建议:每点2分)22. 示例:红杏枝头春意闹(应是绿肥红瘦/正是橙黄橘绿时/两个黄鹂鸣翠柳/春来江水绿如蓝/梅子金黄杏子肥)(1分)联想:红杏让我们直接联想到鲜艳的红色繁花,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明媚,更能借“红”来暗示春天带给人的感觉是活泼的、热情的、新生的力量与勇气! (2分)23.这是一道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通过梁生宝为集体利益克服艰辛购买稻种的故事,体现 热情与奉献精神 ;材料二强调行动需经理性判断,且一旦认定目标便应坚持到底;材料三指出 个人行动与积累 的重要性,微小坚持终能成就广阔天地。 三句名言分别对应“热情(动力)—理性(方法)—实践 坚持(过程)”成功三要素,构成理想实现的完整路径 。热情是“内心的热火”、是瞬间的爆发,理性是客观的思考、是坚定的选择,坚持是持续的积累、是长期的执着。这三种内在品质,构成了中国青年最完整的精神图谱。可以选择其中两种品质来立论,也可以将三种品质结合起来提炼论点。三句名言,三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奋斗哲学。热情是引擎,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道义是罗盘,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实践是船桨,驱动我们抵达理想的彼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如梁生宝般,燃起对家国、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当如王安石般,以理性与道义审视自己的选择,做到“是而不见可悔”;更当如范梈所言,放下空谈,迈开双腿,在“自为”的跬步中,去丈量、去开拓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寥廓江山”。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航船,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参考立意:1.热情驱动理想,坚持成就人生。2.保持理性判断,坚守行动方向。3.伟大始于平凡,热情丈量生命。4.理想源于行动,成功来自积累。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二秦人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池。秦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您)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要的臣子,不道歉就离开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派兵攻打了您的边境。现在(我)听说大王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姻亲的关系。如果今日秦国、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相约,结盟后再离开,(这是)我的愿望。”楚怀王忧虑此事,想前往又担心被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更加愤怒。昭雎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各诸侯的心思,不可以相信呀!”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楚怀王于是到了秦国。秦王让一位将军假扮为秦王,在武关伏下重兵,楚怀王一到便闭上关门,把他劫持到了西边的咸阳。又命令怀王朝拜秦国章台宫,行属国使臣的礼节,并逼迫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怀王要求举行盟誓,秦王却坚持楚国先交出割地。楚怀王十分愤怒地斥责说:“秦王欺骗了我,还强迫我割地!”因而不再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秦人把他扣留了下来。楚国的大臣们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被用割地要挟,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雎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别的诸侯国,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旨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假称楚怀王去世,到齐国去迎太子回国。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留太子来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的丞相说:“不可。楚国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空有人质而又在世人面前做了不义的事。”那个主张扣留太子的人说:“不是这样。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他们的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您杀太子。不这么做,(我们)将会联合三国一起立太子为楚王。’”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楚国立太子为楚王。 十八年,楚怀王逃跑回楚国。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从小路逃到了赵国。(此时)赵主父在代郡,赵国人不敢接纳楚怀王。楚怀王准备逃往魏国,秦国人追上了他,抓回秦国。十九年,楚怀王生病,死在了秦国,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悲伤。各诸侯因此不再认为秦国有理。 司马光说:秦国真是太无道了,害死楚怀王又威逼他的儿子;楚国不强,忍受杀父之仇而与自己的敌人通婚。唉,楚国的国君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臣子如果能任用得当,秦国即使强大,又怎敢肆意凌辱楚国呢!所以君主不致力于治国之道而(只想)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国家处于危险境地的原因啊。语文试卷勘误(已在试卷上标出)文言文阅读第一道断句题没有在文章中用波浪线画出语言文字应用材料一括号B前面少了个“人”第20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随着‘画面’朦胧程度的增加……明暗、冷暖等。”(材料二最后一段前两句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语文.pdf 语文参考答案.docx 语文试卷勘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