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垫江中学初2025级定时作业(1)
语文试题
(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任务一:欣赏山川美景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阶段我们学习了不少名家名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我们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闻到了各种酝酿( )在微微润湿空气中的花香,聆听了鸟儿清脆宛转的歌声;我们领略了老舍眼中的济南风光,那xiāng( )上银边的山尖,澄清的河水,让人感到空灵,有了着落;在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里,我们感受到了雨的不同个性——春雨柔和娇媚、夏雨热烈粗犷( )……《秋天的怀念》中,菊花也美不胜收,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吝啬;《散步》的路途中自然也少不了美景的陪衬,那里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波光lín lín( )的鱼塘。
通过领略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我们更加提高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决心。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为守护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不懈努力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①酝酿( ) ②xiāng ( )上 ③粗犷( ) ④lín lín ( )
(2)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宛转 B. 澄清 C. 着落 D. 吝啬
(3)文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帮小渝将“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就会表达清楚准确。(2分)
2. 小渝摘抄了一些好句,请你帮他判定下列句中对画线部分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风一吹,花儿就害羞地低下了头,楚楚动人极了。(将花儿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儿娇羞、可爱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花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与温情。)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连用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竞相开放的盛景,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3. 拟人化的描写,既能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特点,又能突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3分)
示例:春风,温柔地拂过山头,抚摸着朵朵桃花的脸颊,轻吻着正蓄势待发的嫩芽,再说一声:“有我,别怕!”
备选景物:细雨 海浪 梨花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阅读名家经典
4. 小渝根据鲁迅的成长阶段,梳理了《朝花夕拾》整本书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对空缺部分的补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①《藤野先生》 ②《五猖会》 ③《琐记》
B. ①《五猖会》 ②《琐记》 ③《藤野先生》
C. ①《琐记》 ②《藤野先生》 ③《五猖会》
D. ①《五猖会》 ②《藤野先生》 ③《琐记》
5. 读完《朝花夕拾》,你可能会联想到:怀念童年美好生活、批判封建旧制度和旧传统、思考和剖析人性、关注民族觉醒……请从中任选两个方面,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开展学习活动
6.小渝的班级正在筹划开展一场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1)为了丰富活动内容,请仿照示例,帮助小渝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4分)
示例:“情同手足”故事分享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正在搜集整理一些关于交友的资料,请你帮助小渝完成任务。(2分)
小渝:我搜集到一些关于友情的诗句,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来十分感动。
小垫:我也搜集到了关于交友的名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受益匪浅。
小云:我还搜集到一些名人交友的故事,如②_____、刎颈之交等,让我学到了很多交友的智慧。
(3)小组讨论时,丽丽说:“我不想参与讨论,我和我的同桌不是朋友,她每次改我的听写本时都一板一眼,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是小渝,你会怎么劝说丽丽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 小渝在整理古诗文时制作了一个鉴赏诗词策略表,请按要求填空。
策略 诗句 收获
看标题 (1)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夜发清溪向三峡,(3)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抓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4)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古人常借明月、大雁等意象寄托思念之情。
明手法 (7)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抒发游子之悲。比喻修辞,描绘边塞夜色。
总结:依据以上策略,让我明白了鉴赏诗歌的思路和方法,收获颇多。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及①遭孙恩②之难,举厝自若③,既④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⑤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欲加诛,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六》,有删改)
[注]①及:等到。②孙恩:原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四处攻州破府。③举厝自若:指言行举动如常。举厝亦作“举措”。④既:已经。⑤手:亲手。
8.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根据组词法,在文中指“儿子和女儿”。
B. 【甲】文“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拟”,以成语“无可比拟”来印证,可知其意为“相比”
C. 【甲】文“白雪纷纷何所似?”和【乙】文“事在王门,何关他族”中的“何”,都是“什么”的意思。
D. 【乙】文“为之改容”中的“容”,在字典中解释为:①容纳;②容许,许可;③神色,脸色。结合语境,此处应译为“神色,脸色”。
9.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开篇一家人雪天聚会谈论文章义理,看似简略概述,却能让人感受到古代士族家庭融洽温馨、风致儒雅的氛围。
B. 【甲】文写谢安时,从正面入手,由“欣然”到“大笑乐”,相映成趣,展现了他作为长辈的严厉。
C. 【乙】文划线句的朗读节类应为“方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D. 【乙】文孙恩为人歹毒暴虐,是谢道韫的言行让他改容相待,没有杀害刘涛。
11.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分析谢道韫的形象特点。(不少于两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小题。(20分)
袁隆平生平撷趣
①1997年8月,墨西哥召开了作物遗传杂交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参会的有60多个国家600多位科学家,其中12位中国人。袁隆平因签证问题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他到后,12位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此会上,有五人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除了袁隆平外,其余4人都是美国人,那一刻,袁隆平说,他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他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②袁隆平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可是他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弯腰赤脚下到田地。无论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了他的热情。农民都打趣地称他为“袁癫子”。他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可是平日不拘小节,看上去像一介农夫。有人笑他土气,他淡淡一笑说:我干农业活,穿得太讲究,会让农民生分,不会同我交朋友,再说下地干活,也不方便。正是他踏实严谨,天道酬勤。才赢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里,他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在长沙,秋在南宁,冬在海南,一年三地,不辞辛劳,奔波不息,南来北往,他在火车、轮船、飞机上,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③他节俭,花钱抠门,为此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他有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管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元,大牌服饰,他觉得昂贵奢侈,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他乘飞机,让人别买头等舱票,买经济舱,买了头等舱,也得退掉。
④袁隆平,掌握着上千万元科研经费,生活却极其简朴。事业的成功给他生活带来的改变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试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轻便快捷,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他看秧苗分蔸,抽穗扬花,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跑上马路,拐入小径,矫健的身影,闪现在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到了70多岁,他还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悠。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他才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
⑤有农民称他米菩萨,敬仰崇拜。也有位农民见到袁隆平时说:袁老师啊,我们要感谢你,又要埋怨你,你把产量弄得那么高,现在粮食都不值钱了哦!袁隆平若有所思后说,如今种粮食,确实不赚钱,但是又少不得。你可以拿一部分田出来种高产水稻,腾出一些来种赚钱的作物,既有饭吃,又能赚钱。过了两年,又见到这个农民,他激动的对袁隆平说,袁老师,按照你的方法成功了,粮食丰收了,西瓜、蔬菜也卖了好价钱,现在我们是百分之百感谢你了。袁隆平就是与众不同,他运用辩证的智慧眼光,为乡亲们解决了“谷贱伤农”的问题。
⑥有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给袁隆平写信表达崇敬,也道出了对前途的迷茫困惑。读着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写回信。对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高尚和美丽!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袁隆平的事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题目提示的角度,赏析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他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在长沙,秋在南宁,冬在海南,一年三地,不辞辛劳,奔波不息,南来北往,他在火车、轮船、飞机上,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看秧苗分蔸,抽穗扬花,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矫健的身影,闪现在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分析加点词的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省去了袁隆平爷爷给小朋友回信的内容,请结合文章内容,代袁爷爷给那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回信。(不少于3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袁隆平的精神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20分)
心的琴
钱国丹
①20世纪50年代,父母前往山区,带走了三个小弟妹,把10岁的我和8岁的弟弟阿心留在家里。
②阿心话不多,整天沉着脑袋进进出出,好像有满肚子心事。不知谁给他起了个外号——“沉头虎”。
③新学期开学了,沉头虎自作主张,非要辍学给生产队放牛去。因为放牛一天能赚1个工分。牛一天也不能挨饿,所以他一年能赚365个工分。凭这,阿心差不多能养活半个自己了。
④牧童们爱把牛放到附近的山上,山上野草丰饶,不必担心因牛偷吃生产队的稻秧或麦苗而被扣了工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山上没有大人的管束,牧童们爱怎么撒野就怎么撒野。阿心他们最喜欢的是扯着喉咙唱歌。那首后来上了央视的民歌《对鸟》就是阿心他们的杰作:“青翠飞过青又青,白鸽飞过打铜铃哎……”
⑤我家东邻是五可家,他家有二胡有笛子还有扬琴。他们几兄弟能用这些乐器奏出许多美妙的曲儿,这让阿心羡慕得不行。他很渴望得到一把二胡,然而按当时我家的条件,连一根二胡的弓毛也买不起。
⑥有一天,沉头虎带着斧子上山,砍回了一截粗粗的毛竹,放在檐廊上晾着。
⑦我家的房廊总是空着,所以木匠阿海师傅长年累月在这里做橱柜桌椅。有一天,趁阿海叔回家吃午饭的间隙,沉头虎抄起他的锯子,对着他的那截毛竹开始锯。可是竹皮很顽固,锯口一碰就打滑。结果,非但没锯进竹子,倒把阿心自己的小腿锯了个口子,血汪汪的。
⑧阿海叔饭毕回来,一看这模样,不知是心疼我心弟的小腿还是心疼他自己的锯子,对阿心吼道:“以后不许再乱动我的家伙!有活儿交给我干!”
⑨阿心比画着,说想做一把二胡,要先锯个琴筒。阿海叔明白了,三下五除二就弄妥了。我在一旁看着,心想,光有个破琴筒有什么用,离二胡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⑩阿海叔对阿心有求必应,用自己的零头碎料,陆陆续续地帮阿心把二胡的琴杆、弦轴、琴码都给弄好了。
一个雷暴天气的下午,被淋得落汤鸡般的心弟脖子上绕着一条沉甸甸的蟒蛇,连滚带爬地从山上下来。他脸色铁青,浑身淌水,我则被那条蛇吓得浑身筛糠。沉头虎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镇定地告诉我:“是我逮的,已经死了。”他把蛇皮剥了下来,又截取了中间最好的一段,蒙在他之前弄好的琴筒上。
第二天他又砍回一根小竹子,用火将两头烤了烤,弯成了琴弓。他摆弄着琴弓,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最难弄的就是马尾了。”
五可家祖祖辈辈开着大药房。自我记事起,他的父亲卓然先生和哥哥大可就是坐堂医生。因为出诊的需要,他们家养着两匹高头大马。五可放马的时候,常用一把梳子梳理马尾巴。那马尾巴自上到下都是5寸宽,质地饱满,油光水滑,像黑色的瀑布一泻到它们的后脚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阿心只要上山放牛,一准要捎上五可家的两匹马。他精心挑选山坳,让马儿吃上最肥美的青草,因此这两匹马见了阿心就喜形于色。
一日,那匹枣红马正咀嚼着鲜美的牛奶株。阿心抚摸着吃得正香的枣红马,手从它的背部滑到它的屁股,最后落在那油亮的马尾巴上。他弹琴般拨弄着那让他着迷的马尾毛,忽然一揪,一根马尾毛就到了他的手里。枣红马以为是遭了牛蛇虻攻击,只是甩了甩尾巴,继续享用牛奶株。阿心把那根马尾毛塞进口袋深处,然后移身到白马身旁,用同样的手法揪下一根马尾毛。那天回家后他找出我们家唯一的一个饼干瓶,把马尾毛放了进去。
我问揪马尾毛做什么,沉头虎回答道:“我要揪足200根,做一支正经的二胡弓子!”
时间消消停停地过去,饼干瓶里的马尾毛越积越多。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河埠头洗菜,阿心的一个牧友一路狂奔,喊道:“不得了不得了!阿心被枣红马踢了一脚,快没命了……”我一惊吓,差点一头栽到河里去。我问阿心现在在哪里,他说在五可家马厩那边。我发疯般地往五可家跑去,见到五可正把肇事的枣红马牵向远处,那马的鼻孔在愤怒地喷着粗气,仿佛被踢坏的不是阿心倒是它。阿心躺在马厩门口,满脸是血,人事不知。
大可把心弟抱回到我家床上。卓然先生也过来了,他又是掐人中,又是扎针灸,忙活了半个时辰,心弟才悠悠地醒了过来。
心弟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也吃了卓然先生半个月中药。待到他晃晃悠悠地能起床走动时,我问他:“平日里马跟你很友好啊,那天它为什么变凶了?”他说:“是我太贪心了,一下子想揪它两三根马尾毛,枣红马怒了。”
那天五可也来了,他打开了饼干瓶,数了数阿心的“收藏”,说:“还不够呢。”
第二天,五可送过来十几根马尾毛。
阿心的二胡总算完工了。虽然粗陋,但拉起“青翠飞过青又青,白鸽飞过打铜铃”,那曲调和他唱的一模一样。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6日15版,有修改)
16. 阅读全文,请补全阿心制作二胡的过程。(4分)
锯毛竹腿受伤,阿海叔帮忙制作琴筒、琴杆、弦轴、琴码→(1) →砍小竹子用火燂弯做琴弓→ (2)
17.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画线句。(4分)
阿心抚摸着吃得正香的枣红马,手从它的背部滑到它的屁股,最后落在那油亮的马尾巴上。他弹琴般拨弄着那让他着迷的马尾毛,忽然一揪,一根马尾毛就到了他的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艾认为第 段与全文关联不大,应该删除。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分析标题“心琴”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期日报有以下三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动物闲谈 (2)乡间趣闻 (3)梦途不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1.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生活中,我们常以含情之眼来观有情之物——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眼中是温晴的;遥远的月亮,在李白眼中是饮酒的同伴;萧瑟的沧海,在曹操眼中能够容纳世界万物。
请将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补充完整,挖掘你眼中某处景物的独特之处,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写景的细腻。
(2)漫步岁月长河,我们如同漂泊的旅人,寻找着生命的真谛。珍贵的往事为生命的年轮增添印记,往事中铭心刻骨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旅程。
请以“照亮生命的瞬间”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