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培优期中卷】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培优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乐学培优期中卷】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中培优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培优期中卷】期中培优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8分)
照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透过镜头,我们màn yóu ;山间,欣
赏绚丽的wǎn xiá 踏入丛林,感受大自然的ēn huì ;qián
rù 海底,探索海洋的奥秘。我们可以去领略北京建筑群的金碧huī huáng
,去感受江南园林的shī qīng huà yì ……
二、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
处( )积( ) 丰( )足( ) 望眼( )( ) 呕心( )( )
流( )失( ) ( )( )其数 众( )( )月 足智( )( )
1、上述词语中,与俗语“盼星星盼月亮”意思相近的是“ ”。
2、像画“ ”词语这样形容国家太平,人们生活安定的词语还有: 、

3、正是由于工作人员 的付出,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飞速发展。(选词填
空)。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享受(xiǎng) 得罪(zuì) 擅长(shàng)
B.酬谢(chóu) 梭子(sōu) 牺牲(xī)
C.珊瑚(hú) 节俭(jiǎn) 廉价(lián)
D.竹筐(kāng) 抖擞(sǒu) 矛盾(máo)
2、对下面加点词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师北定中原日(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B.万马齐喑究可哀(灰暗)
C.九州生气恃风雷(活力,生命力) D.西湖歌舞几时休(停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中国文字博物馆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C.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D.“银发知播”群体借助互联网为大家传授天文、物理、文学、美学等知识。
4、涵涵在审阅手抄报时,发现有一首爱国诗篇的行款不规范,请帮他选出来。( )(2分)
5、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被誉为世界四大河流。
C.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飞瀑、翠竹、古松和云海。
D.他看上去十六、七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6、下列是几位同学总结的关于速读的方法,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雪:“汛期”这个词我不懂,但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没管它,继续往下读了。
B.悦悦:我在读《将相和》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以本文内容我掌握得很好。
C.晓晓:了解了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我在读课文时会读得更快。
D.小华:在读《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时,我是带着问题读的,因此读得非常快。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照样子,把下面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2分)
奋不顾身:面对滔滔洪水,战士们毫无惧色,等连长一声令下,便纷纷跳入水中,用身躯组成一道人墙,挡住汹涌的浊浪。
悠然自得:
2、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共3处错误,3分)
“斑羚飞渡”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写。它讲述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老斑羚,用
身躯架起一座座生命桥,使种群收获了生存机会的故事。老斑羚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的
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被深受感动。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在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之时,总会有爱国之士奋力呐喊。看到南宋官员们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林升发出了“山外青山楼外楼, ”的质问;面对沉闷的社会局面,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 ”的呼唤。
3、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从《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 ,其道大光”感受到梁启超描绘的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从陆游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看到了他的拳拳爱国心;从《白鹭》一文中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 之情;从《落花生》一文中明白了“
”的道理。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圆明园是一座大型的水景园林,占地约350多公顷,历史上水域面积占全园面积的4/10,约123.4公顷。目前,圆明园现有水域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其中绮春园20万平方米,福海31万平方米,长春园30万平方米,九州景区15万平方米。园内水面大小结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系。
2007年开始,圆明园对部分河湖水体进行水生态修复,增强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水质。目前,圆明园已规划了三分之一的水面,30多万平方米的水域进行水生态修复。水生态修复区水体清澈透明,生物多样性良好,水域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材料二:
材料三:
【名称】马首铜像
【规格】长40.7cm,宽27.3cm,高39.3cm
【流散地】海外及其他地区
【回归时间】2020年
此件原为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兽首人身喷泉雕像之一,乾隆年间设计制造,由意大利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整体造型集西方雕塑艺术与中国生肖文化于一体,再采用中国传统工艺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
该件文物曾流失于美英国家,后现身于台湾、澳门地区,2019年11月,何鸿燊博士正式将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20年,国家文物局将马首正式划拨至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为其历经160年的沧桑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读三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圆明园的自然生态、 、
等相关信息。(2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不能获知( )。(2分)
A.圆明园开始售票和停止售票的时间。 B.大门门票的价格和通票价格。
C.圆明园有哪些商铺。 D.圆明园的位置和展品信息。
3、 阳阳想买一些文创产品,他可以在手机上( )来获取相关信息。(2分)
A.点击“我要购票——来园路线”
B.点击“我要购票一餐饮服务”
C.点击“我要购票—其他服务”
D.点击“我要购票—我要看地图&选路线”
4、请你描述我国的马首铜像的曲折历程,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出自许地山的作品《 》,文章以 为线索,借花生的特点阐述了 的道理。(3分)
2、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得出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什么 (2分)
这些方面分别是: 。
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
3、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中“有用的人”指什么人,“体面”是什么意思,并写出句子的含义。 (3分)
4、联系社会现实,再读选文中父亲的话,你有什么疑惑 针对自己的疑惑阐明你的观点。(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我的祖国
①祖国是什么 也许是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的。小时候,祖国的概念在我幼小的心里比较模糊,直到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电影中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从此我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祖国就是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还有那些勤劳善良、热情真诚的人们。
②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驶过黄河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从天而降,奔向远方……那一刻我发现,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
③后来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生活中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缥缈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是我感受温暖与亲情的家园,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
④我在欧洲学习和工作期间,祖国更是我常常魂牵梦萦的地方。每当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仿佛黄河汹涌的涛声就在耳畔……
⑤远在他乡更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长江、黄河从青藏高原逶迤而下,不舍万里,奔向大海;珠穆朗玛峰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任凭狂风把头顶的雪雾洒向天边;太平洋的波涛轻轻拍击着宝岛的礁岩,仿佛在亲密地和大陆喃喃私语……
⑥祖国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黄河、长江,历经风雨,千回百转,一往无前。回望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
⑦当孔子面对流水感叹生命的消逝,屈原忧国忧民抚剑悲吟,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就已经被注入了永恒的力量——信仰、责任、关怀、无私。当李白畅游山水、纵情高歌,杜甫执笔沉思、仰天悲唱,他们给中华民族的子孙留下的,不仅是光焰万丈的诗篇,而且是传承千载的精神——激情、想象、热爱、博大。当李清照悲切吟咏,岳飞怒发冲冠,他们让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不是抱怨,不是叹息,不是畏缩,而是坚韧无畏、勇往直前的宝贵品格。
⑧我们有无数的词语赞颂先辈们在民族灵魂中熔铸的崇高、坚定、克己、宽容、和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瑰丽词句,是一个民族的宽广胸怀,也是我们今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念支撑!
⑨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耳畔仿佛又回荡起了那支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1、短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祖国的 ( )(多选)(2分)
A.丰富的物产资源 B.崇高的民族精神
C.壮美的山河 D.巨大的发展潜力
2、请结合短文内容,想一想“我”对祖国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3、阅读第⑤段,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3分)
(1)这段话通过列举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和宝岛,生动地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 )
(2)作者把波涛拍击礁岩写成和大陆喃喃私语,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宝岛与大陆的亲密关系。 ( )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4、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以一个问句开头,表明作者在写作时尚未得到问题的答案。
B.作者在第③段中写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表达了作者对身为祖国母亲的孩子的骄傲,以及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C.文中多次提到“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历史悠久,千回百转,一往无前,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气概。
D.作者在第⑦段中写这些历史名人说明先辈们熔铸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宽广胸怀。
5、短文列举了我国众多身上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历史名人,请你选取其中一位,先结合日常积累,说说他(她)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准备如何学习这种精神。(2分)
综合实践
九、综合实践。(4分)
第二小队的同学决定用行动创造美好,快和他们一起完成任务吧!
他们发现:一些景区在游客离开后,垃圾满地,满目狼藉。同学们要针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写一份“文明旅游公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吧!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亲爱的同学,你读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注意:故事要完整,情节要连贯,语句要通顺。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漫游 晚霞 恩惠 潜入 辉煌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二、心虑 衣食 欲穿 沥血 离所 不计 【示例】星拱 多谋
1、望眼欲穿
2、【示例一】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示例二】太平盛世
3、呕心沥血 人寿年丰
三、1、C
2、B
3、B
4、B
5、D
6、B
四、1、夏天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吃着清爽甘甜的西瓜,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好不惬意。
2、①“斑令飞渡”是书名,应该用书名号;②“身躯架起一座座生命桥”语序不当,应改为“用身躯架起一座座生命桥”;③“老斑羚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 缺少宾语,应改为“老斑羚在危难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
④删去“被” 。
五、1、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2、西湖歌舞几时休 不拘一格降人材;
3、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王师北定中原日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六、1、购票 马首铜像 泉
2、D
3、B
4、美英国家 台湾、澳门
七、1、花生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①外表和果实。
②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有用的人”是指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
“体面”是指外表的美丽。
句子的含义: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价值的。我们应讲究心灵美而不是外在美。
4、我的疑惑:现实社会中,只是默默无闻地做事,而不表现自己,是否会埋没自己的才华和成绩。
我的观点:我们既要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要适当表现自己,让别人认可自己。
八、1、BCD
2、生“我”养“我”的地方 亿万人民的共同体 “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3、第⑤段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的疆域辽阔和山河壮美,层次清晰,增强了说服力,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A
5、岳飞坚韧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要学习岳飞的这种精神,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九、1.不踩踏绿地,不攀折花木,不投喂动物
2、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
十、 《孟姜女哭长城》缩写
秦朝时期,有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家院子里救了一个名叫范喜良的男子。孟姜女与范喜良互生爱慕,两人结为夫妻。
然而,新婚不久,范喜良就被官兵强行抓去修筑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于是决定去长城寻找他。她背着行囊,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路途。一路上,她风餐露宿,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没有放弃。
经过漫长的跋涉,孟姜女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她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可得到的却是丈夫已经累死,并且被埋在长城底下的噩耗。孟姜女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她在长城边放声大哭,那哭声凄惨悲切,感天动地。
她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突然,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长城的一段竟然轰然倒塌。在倒塌的城墙下,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抱着丈夫的尸骨,再次痛哭起来。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百姓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反抗,她的忠贞爱情也令人感动至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