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
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记考号的对应数宇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聚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加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聚,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爻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之妻”,这是容易知道的。因为杞梁之妻哭夫崩城垦见于汉
人的记载,而孟姜之夫“范希郎”的一个名字还保存着“杞梁”二字的声音。这个考定可说是
没有疑义。
杞梁之妻的故事始见于《左传》,到了西汉的后期,刘向在《列女传》中叙迷了这个故事,
他把《左传》做上半篇,把当时的传说做下半高,说她“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一哭哭了
十天,以致城崩身死。这时,杞梁之妻的故事出现了城崩的说法。东汉初年的王充是一个大怀
疑家,他欢喜用理智去打破神话。他根本不估有崩城的事,所以他在《论衡·感虚》说“城为
之崩”是虚,至于“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欲为理性的解释,反而见其多余。但我们在
这些资料里,也可以知道当时的传说流行和大家倾信的状况。
但杞梁之妻所哭倒的城,总是在中国的中部,不离乎齐国的附近。杞梁夫妇的事实,无论
如何改变,他们也总是春秋时的人、齐国的臣民。谁知到了唐朝,这个故事竟大变了!最早见
的,是唐末诗僧贯休的《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鸣鸣。上无父兮中无
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这诗有三点可以惊人的:
(一)杞梁是秦朝人。
(二)秦筑长城,连人筑在里头,杞梁也是被筑的一个。
(三)杞梁之妻一号而城崩,再号而其夫的骸骨出土。
这首诗是这件故事的一个大关健。它是总结“春秋时死于战事的杞梁”的种种传说,而另
开“秦时死于筑城的范希郎”的种种传说的。从此以后,长城与他们夫妇就结成了不解之缘了。
这段故事所以会如此转变,当然有很复杂的原因在内。就我所推测得到的而言,它的原因
至少有两种:一是乐府中《饮马长城窟行》与《杞梁妻歌》的合流:一是唐代的时势的反映。
《饮马长城窟行》的曲调是三国、六朝以至唐代一直流行的。他们所咏的大概分两派,雄
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第1页(共8页)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