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学会调节情绪》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学会调节情绪》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七课 《学会调节情绪》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三年级(全)
课题 第七课 《学会调节情绪》 课时 1
课标要求 本课程需要学生区分积极与消极情绪,了解情绪对自身的影响,掌握调节消极情绪的正确方法,学会做情绪的小主人,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聚焦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情绪管理主题。教材以 “情绪认知 — 情绪影响 — 情绪调节” 为逻辑主线,先通过案例和互动区分积极与消极情绪,再分析情绪对学习、生活、健康的双重影响,最后结合具体场景教授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同时指出不当调节方式的危害,符合三年级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为后续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情绪发展关键期,已能感知快乐、愤怒、悲伤等基本情绪,但缺乏对情绪的科学分类,也不清楚不同情绪的具体影响。他们遇到消极情绪时,常采用哭闹、发脾气等简单方式应对,缺乏正确调节方法。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情景化、互动性强的学习形式,具备初步的表达和合作能力,适合通过视频、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开展教学,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情绪管理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 健康意识:明确积极情绪(如快乐、自豪)和消极情绪(如愤怒、悲伤)的具体类型,了解情绪对学习、健康、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树立 “合理调节情绪有益身心” 的观念。2. 健康技能:熟练掌握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停止 — 冷静 — 思考 — 行动” 等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能辨别摔东西、暴饮暴食等不当调节方式,学会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正确方法。3. 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先觉察情绪,再合理调节” 的习惯,能主动用正确方法应对自身消极情绪,同时学会关心他人情绪,帮助身边同学调节情绪。
教学重点 1. 区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能准确识别常见的情绪类型(如快乐、愤怒、自豪、悲伤)。2. 理解积极情绪对学习、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消极情绪的潜在危害(如影响学习效率、破坏人际关系)。3. 掌握深呼吸、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调节消极情绪的正确方法,了解 “停止 — 冷静 — 思考 — 行动” 的愤怒应对步骤。
教学难点 1. 理解 “适度消极情绪有积极意义”(如适度恐惧远离危险、适度紧张提高效率),避免对消极情绪产生 “完全否定” 的认知误区。2. 将所学的情绪调节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遇到消极情绪(如考试失利后的沮丧、与同学冲突后的愤怒)时,能自觉运用正确方法调节,而非依赖不当方式。
课前准备 1. 教师:制作包含情绪类型、情绪影响、调节方法的 PPT;准备《情绪小管家》科普视频(时长 3-5 分钟,包含情绪场景、调节方法示范);制作 “情绪气球” 卡片(写有幸福、愤怒、骄傲等情绪词语);准备深呼吸练习音频、情绪调节方法示意图、“情绪小日记” 模板。2. 学生:提前回忆最近一次让自己开心或难过的事,准备分享;带好笔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视频导入1. 教师:制作包含情绪类型、情绪影响、调节方法的 PPT;准备《情绪小管家》科普视频(时长 3-5 分钟,包含情绪场景、调节方法示范);制作 “情绪气球” 卡片(写有幸福、愤怒、骄傲等情绪词语);准备深呼吸练习音频、情绪调节方法示意图、“情绪小日记” 模板。2. 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提问导入:(1)“视频里的小朋友有哪些开心的情绪?又有哪些不开心的情绪呢?”(2)“当小朋友不开心的时候,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变好?你们平时不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呢?”(3)“有的同学说不开心时会哭,有的说会找妈妈聊天,那大家知道这些情绪分别叫什么,又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小主人。”3. 在年级跳绳比赛中,小丽因为自己的失误,使班级错失团体第一名。她非常沮丧,好几天都不开心。你知道怎么帮她调节情绪吗? 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边看边记录视频中的情绪场景和调节方法。积极举手回答教师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和自身经历分享:“视频里有快乐和愤怒的情绪”“我不开心的时候会画画”,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发现不同的情绪应对方式。带着 “情绪有哪些类型”“怎么正确调节情绪” 的疑问,进入本节课学习,对后续内容产生期待。 科普视频以儿童化的场景呈现情绪与调节方法,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直观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和调节的重要性,比单纯文字讲解更易引发共鸣。提问环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既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情绪的已有认知和应对习惯,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升课堂参与度。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为后续讲解情绪分类、情绪影响和调节方法做好铺垫,形成 “发现问题 — 探索知识 — 解决问题” 的教学逻辑。
探究新知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结合导入环节学生的发言,提出核心问题:“我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就像小太阳和小雨点,有的让我们温暖,有的让我们难过。它们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2. 讲解积极情绪:(1)出示 “快乐、好奇、爱、自豪” 的情绪图片(如小朋友玩游戏时的快乐、探索昆虫时的好奇、拥抱父母时的爱、获得奖状时的自豪),讲解:“积极情绪是我们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好感受,比如考试考得好会自豪,和朋友玩会快乐,这些情绪能让我们更有精神,更愿意做事。”(2)提问:“大家平时有没有过积极情绪?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我上次运动会获奖,特别自豪’。” 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对分享生动的学生给予 “情绪小达人” 表扬。3. 讲解消极情绪:(1)出示 “悲伤、愤怒、恐惧、厌恶” 的情绪图片(如小朋友丢失玩具时的悲伤、被欺负时的愤怒、看到虫子时的恐惧、闻到臭味时的厌恶),讲解:“消极情绪是需求没满足时产生的不好感受,比如玩具丢了会悲伤,被同学冤枉会愤怒,这些情绪会让我们没力气,不想说话或想发脾气。”(2)提问:“大家有过消极情绪吗?当时是因为什么事?” 引导学生坦诚分享,如 “我上次被妈妈批评,特别生气”,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不嘲笑他人。组织 “情绪气球分类” 活动:将写有 “幸福、骄傲、烦恼、失落、羞愧、感动、满足、嫉妒、内疚” 的 “情绪气球” 卡片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合作,将卡片分成 “积极情绪” 和 “消极情绪” 两类,贴到黑板对应的区域。教师巡视指导,对分类有争议的情绪(如 “羞愧”)进行引导:“羞愧是我们知道自己做错事时的感受,会让我们想改正错误,它虽然不是‘开心’的情绪,但有积极意义,不过从感受上来说,它属于消极情绪哦。”公布正确分类结果,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词语,强化记忆。情绪对我们有哪些影响?过渡:“我们分清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那它们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是所有情绪都是‘好’的,还是所有消极情绪都是‘坏’的呢?”2. 讲解积极情绪的影响:(1)出示 “积极情绪影响示意图”(快乐缓解压力、好奇提升思考能力、爱获得友谊、自豪提高学习动力),结合生活案例讲解:“当我们快乐时,压力会变小,比如考试前开心地复习,会记得更牢;当我们对新知识好奇时,会更愿意思考,比如好奇‘为什么树叶会变黄’,就会主动查资料,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组织 “积极情绪分享会”:“请大家和同桌分享,一次积极情绪帮你做好事情的经历,比如‘我上次因为自豪,更努力地练习跳绳,最后跳得更多了’。”2 分钟后,邀请 2-3 名学生分享,教师及时给予肯定:“看来积极情绪真的能帮我们变得更棒!”3. 讲解消极情绪的影响:(1)出示 “消极情绪影响示意图”(愤怒失去理智、嫉妒失去朋友、低落降低学习效率、悲伤影响睡眠),结合案例讲解:“愤怒时我们容易说气话或打架,失去理智;如果因为同学成绩好而嫉妒,故意不跟他玩,就会失去朋友;情绪低落时,我们上课会走神,学习效率变低;一直悲伤还会让我们睡不着,影响身体健康。”(2)提问:“大家有没有因为消极情绪做错事或遇到麻烦的经历?比如‘我上次生气,把玩具扔坏了’。” 引导学生反思,如 “我上次因为难过,上课没认真听,作业错了很多”,帮助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4. 讲解 “适度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健康小博士环节):(1)提问:“那消极情绪就完全不好吗?大家想一想,如果看到路上有一只很凶的狗,我们会害怕,这种恐惧会让我们怎么做?” 引导学生回答 “远离狗,保护自己”。(2)讲解:“其实适度的消极情绪也有好处,比如适度恐惧能让我们远离危险,像看到车会害怕,就会躲开;适度紧张能让我们更认真,比如考试前有点紧张,会更仔细地复习。所以消极情绪不是‘敌人’,关键是不能让它一直影响我们,也不能用错方法应对。”组织 “情绪影响判断” 小游戏:教师说出情绪场景(如 “考试前有点紧张,复习更认真”“一直生气,和同学打架”),学生举手判断是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还是 “适度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判断,强化理解。生活小能手?过渡:“既然情绪会对我们产生不同影响,那遇到消极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变成‘生活小能手’,合理调节情绪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2. 讲解 “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1)出示 “正确调节方法示意图”(深呼吸、离开冲突场景、做喜欢的事、倾诉、运动、自我鼓励),结合具体场景讲解:① 深呼吸:播放深呼吸练习音频(引导学生 “用鼻子深吸气 3 秒,屏住 1 秒,用嘴慢呼气 5 秒”),带领学生练习 3 次,讲解:“生气或紧张时,深呼吸能让我们的大脑冷静下来,不做冲动的事。”② 离开冲突场景:结合 “和同学吵架” 的场景讲解:“和同学吵架时,先离开现场,去操场走一走,能避免说更多气话,等冷静了再回来解决问题。”③ 其他方法:“做喜欢的事(如画画、看书)能转移注意力,让我们忘记不开心;向爸爸妈妈、朋友或老师倾诉,能让我们的坏情绪‘变少’;运动(如跑步、跳绳)能释放压力;告诉自己‘我很棒,下次能做好’,能增强自信,缓解沮丧。”(2)组织 “调节方法模拟” 活动:设置两个情景 ——“情景 1:考试没考好,很沮丧”“情景 2:被同学冤枉,很愤怒”,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应对情景,其他学生观察并补充调节方法。如模拟 “考试没考好” 时,学生说 “我会找妈妈倾诉”,其他学生补充 “还可以做会儿手工转移注意力”,教师对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3. 讲解 “不当的情绪调节方法”:(1)出示 “不当调节方法示意图”(摔东西、暴饮暴食、沉迷电子游戏),结合案例讲解:① 摔东西:“摔玩具或文具会破坏财物,还可能不小心伤到自己或别人,不仅不能缓解情绪,还会让爸爸妈妈生气,带来更多麻烦。”② 暴饮暴食:“不开心时吃很多零食或饮料,会让肚子不舒服,长期这样还会变胖,影响身体健康。”③ 沉迷电子游戏:“用玩游戏逃避不开心,会耽误写作业和睡觉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眼睛也会受伤。”(2)拓展不当调节的后果(3)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或用过这些不当方法?现在知道它们的危害了,以后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表态:“我以后不生气摔东西了,会去深呼吸。”4. 重点讲解 “愤怒时的应对步骤”(停止 — 冷静 — 思考 — 行动):(1)分步讲解并示范:① 停止:“愤怒时,先停止说话和动作,比如握紧拳头要打人时,马上停下,避免冲动行为。”② 冷静:“做 3 次深呼吸,或慢慢从 1 数到 10,让情绪平静下来。” 带领学生模拟 “从 1 数到 10” 的冷静过程。③ 思考:“想一想‘我为什么愤怒?’‘怎么解决问题?’比如被同学抢走文具,愤怒时可以想‘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让他还给我,不用吵架’。”④ 行动:“想好方法后再行动,比如去找老师帮忙,而不是直接抢回来或吵架。”(2)设置 “愤怒情景”(如 “同桌不小心弄坏了自己的漫画书”),邀请学生按照 “停止 — 冷静 — 思考 — 行动” 的步骤模拟应对,教师及时指导,如 “冷静时可以数到 10,再思考怎么和同桌沟通”。 认真观察情绪图片,结合教师讲解理解积极情绪的特点,如 “积极情绪会让我开心,更想学习”,积极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经历:“我上次帮妈妈做家务,妈妈表扬我,我特别开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回忆自己类似的经历。观察消极情绪图片,对比自己的经历理解消极情绪的感受,如 “我丢了最喜欢的笔时,和图片里的小朋友一样难过”,勇敢分享自己的消极情绪:“我上次和好朋友吵架,特别生气,还哭了”,尊重分享的同学,不随意评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每张 “情绪气球” 卡片的感受,如 “‘感动’会让我心里暖暖的,是积极情绪”“‘嫉妒’会让我不开心,是消极情绪”,合作完成分类任务,遇到争议时向教师求助,理解 “羞愧” 等特殊情绪的分类原因。 对照正确分类结果,检查自己小组的答案,纠正错误认知,如 “原来‘内疚’是消极情绪”,跟着教师朗读情绪词语,加深对情绪分类的记忆。观察 “积极情绪影响示意图”,结合教师讲解和自身经历理解积极情绪的好处,如 “我好奇数学题怎么解,就会认真听老师讲,最后学会了,这就是好奇帮我提升思考能力”,积极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上次因为开心,很快就完成了作业”,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认同积极情绪的积极作用。观察 “消极情绪影响示意图”,对比自己的经历反思消极情绪的危害,如 “我上次因为嫉妒同桌,没借给他橡皮,后来他不跟我玩了,这就是嫉妒让我失去朋友”,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意识到 “不能一直被消极情绪控制”。思考教师的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看到凶狗会躲开”,理解 “适度恐惧能保护自己”,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纠正 “所有消极情绪都不好” 的认知误区:“原来有点紧张不是坏事,能让我考试更认真。”积极参与 “情绪影响判断” 小游戏,快速反应判断情绪影响类型,如听到 “考试前有点紧张,复习更认真”,判断为 “适度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对判断错误的场景,认真听教师讲解,理解错误原因。认真读题,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在不确定的题目上做标记,如 “第 2 题,我之前以为所有消极情绪都不好,现在要再想想”。对照教师公布的答案,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认真倾听讲解,理解错误题目的原因,如 “原来适度消极情绪有用,我以后不害怕有消极情绪了”。获得表扬后增强学习自信心,对错误题目做好记录,提醒自己以后避免类似的认知错误,如 “记住玩电子游戏调节情绪是不对的”。 借助情绪图片和学生的真实经历,将抽象的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具象化,符合三年级学生直观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清晰区分两类情绪的差异,避免概念混淆。“情绪气球分类” 活动以小组合作为形式,既能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情绪类型,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 “羞愧” 等情绪的讨论,为后续 “适度消极情绪有积极意义” 的讲解埋下伏笔。 鼓励学生分享自身情绪经历,既能让学生在表达中释放情绪,又能让其他学生感受到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情绪,很正常”,培养学生的情绪接纳意识,避免因 “有消极情绪” 产生自卑心理。结合示意图和学生的真实案例,从 “积极”“消极”“适度消极的积极意义” 三个维度分析情绪影响,逻辑清晰,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情绪,避免片面认知。“积极情绪分享会”“消极情绪反思” 等环节,让学生在分享和反思中主动关联自身经历,深化对情绪影响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 “健康小博士” 环节纠正学生对消极情绪的 “完全否定” 认知,帮助学生建立 “接纳情绪,合理应对” 的观念,为后续学习情绪调节方法奠定 “不排斥消极情绪” 的基础,突破 “理解适度消极情绪积极意义” 的教学难点。判断题能快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核心知识点(情绪分类、情绪影响、正确 / 不当调节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逐题讲解能针对学生的认知误区(如 “消极情绪完全无用”“沉迷游戏能调节情绪”)进行强化,确保学生准确理解知识,避免因误解导致不当的情绪调节行为。表扬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成就感中巩固知识,同时为后续的总结和作业做好铺垫。
课堂练习 认真读题,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判断对错。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总结提升 1.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当了‘情绪小管家’,大家能说一说,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管理情绪的知识吗?” 引导学生从 “情绪分类”“情绪影响”“正确调节方法” 三个方面回顾。2.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我们知道了快乐、自豪是积极情绪,愤怒、悲伤是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能帮我们变优秀,消极情绪有危害但适度也有好处;遇到消极情绪,我们可以深呼吸、倾诉、运动,不能摔东西或暴饮暴食,愤怒时要‘停止 — 冷静 — 思考 — 行动’。”3. 最后发出倡议:“情绪就像我们的‘小伙伴’,有开心也有难过,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它、管理它,做情绪的小主人。希望大家以后能觉察自己的情绪,用正确的方法调节,每天都有好心情,也能帮助身边的同学管理情绪哦!”
作业布置 “我的情绪小日记” 任务:连续 3 天记录自己的情绪,每天写下 1 件让自己有情绪(积极或消极)的事,标注情绪类型。若遇到消极情绪,记录自己用了课件里的哪种方法调节,效果如何。3 天后和同桌分享,互相给对方的情绪调节方法提小建议。
板书设计 学会调节情绪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快乐、好奇、爱、自豪、幸福、骄傲、感动、满足(需求满足,带来好感受,提升积极性)消极情绪:悲伤、愤怒、恐惧、厌恶、烦恼、失落、羞愧、嫉妒、内疚(需求未满足,带来坏感受,降低积极性)二、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积极情绪的影响:缓解压力、提升思考能力、获得友谊、提高学习动力消极情绪的影响:失去理智、失去朋友、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健康适度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恐惧远离危险、紧张提高效率三、生活小能手(情绪调节方法)正确方法:即时调节:深呼吸、停止 — 冷静(数 1-10)— 思考 — 行动、离开冲突场景长期调节:倾诉(家人 / 朋友 / 老师)、转移注意力(做喜欢的事)、运动、自我鼓励不当方法(不做):摔东西、暴饮暴食、沉迷电子游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情绪分类、情景模拟等多种互动形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是 “深呼吸练习”“愤怒情景模拟” 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情绪小日记” 作业结合学生日常,能促进知识向行为转化,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与改进:部分学生在分享消极情绪时存在顾虑,不敢坦诚表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 “匿名分享” 环节(如写在纸条上,教师代为分享),让学生更愿意倾诉;同时,对 “适度消极情绪积极意义” 的讲解可增加更多学生熟悉的案例(如 “考试前紧张能认真复习”),让学生更易理解。后续延伸:可在班级设立 “情绪树洞” 信箱,让学生写下不开心的事或情绪调节的困惑,教师定期回复并分享实用方法;同时,开展 “情绪管理小达人” 评选,鼓励学生坚持使用正确方法调节情绪,长期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