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024)1.2 我学习,我快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024)1.2 我学习,我快乐 教案

资源简介

我学习,我快乐(共3课时)
第1课时
1.体验多种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过程蕴含的趣味性与愉悦感。
2.感受学习本身的乐趣,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质上是充满快乐的认知活动。
体验多种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过程蕴含的趣味性与愉悦感。
感受学习本身的乐趣,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质上是充满快乐的认知活动。
新课导入
师:(展示两幅图片。)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第一张图中有一只青蛙坐在井底,仰头望向井口上方,井口旁有一只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第二张图中有一艘木船,船上有四个人,其中一个人正手持小刀在船舷上刻记号。请大家仔细观察,猜猜这两幅图分别反映哪两个成语。
预设:
生1:第一幅图是坐井观天。
生2:第二幅图是刻舟求剑。
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正确!现在,你们对这两个成语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了?大家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好吗?你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吗?
新知探究
探究:学习的快乐
1.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分组玩个词语接龙的小游戏。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比赛。每个选手依次说出一个词语,后一个选手所说词语的首字,必须与前一个选手所说词语的末字相同。
预设:
生1:一心一意。
生2:意气风发。
生3:发扬光大。
生4:大功告成。
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大家有没有觉得学习成语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呢?下面,老师还想邀请同学们参与一个活动。请每个小组再选一位代表,展示自己最擅长的一项家务活儿,并说明你是怎么学会这些家务活和学会后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家务活,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预设:
生1:妈妈教会我洗袜子。她让我先用肥皂搓,再用清水冲洗。我试了几次,袜子就洗干净了。现在袜子脏了我自己洗,不用麻烦妈妈,感觉很有用。
生2:爸爸教会我整理书包。他让我把书本按大小排好,文具放在文具盒里。我每天早上都练习,现在书包整整齐齐的,上学找东西很方便,感觉很舒服。
师:听了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同学们学会家务后,都觉得既舒心又有成就感呢!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你感悟到学习的快乐了吗?
3.学生分享参加课堂活动后的感悟。
预设:
生1:词语接龙时接出大家没想到的词语,得到认可;展示家务时被夸奖,这种来自他人的肯定,让我充满成就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生2:我发现自己能记住更多成语、做好家务,原来我的潜力很大!刷新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这是学习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师:大家说得都特别棒!听了你们的想法,我能真切感受到,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收获了大大小小的快乐!
4.师:展示教材第7页的三幅插图,并简单描述。
第一位同学学会了下中国象棋,在棋盘对弈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第二位同学通过刻苦练习,写毛笔字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体会到了进步的快乐;第三位同学在种花后,看着花儿一天天长大,心里很开心。同学们,了解这三位同学的故事后,你们能回想起自己的学习经历吗?来说说你在学习中体会到的快乐吧!
预设:
生1:学乒乓球时,从拍子都握不稳,到经过反复练习后能连续接住十个球。球拍击球的“砰砰”声像欢快的鼓点,敲打着我满心的欢喜。
生2:学跳舞时,当音乐响起,身体随节奏舒展,镜中自己的动作从生涩到协调,那种与旋律共振的默契,像翅膀轻轻张开,拂动心底的愉悦。
生3:学画画时,看着纸上物体的轮廓慢慢清晰,色彩一点点铺陈出我想要的样子,想法变成画面的成就感充满了我的心,每一笔都藏着创造的快乐。
师:同学们的学习经历十分丰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体验和感受这些学习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习本质上是充满快乐的认知活动,而非痛苦的过程,让学习为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
课堂小结
学习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开阔眼界,收获快乐。让我们一起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我学习,我快乐(第2课时)
1.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和可开发的学习潜能。
2.让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掌握克服不足之处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发现并认识自身学习优势,挖掘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1.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和可开发的学习潜能。
2.让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掌握克服不足之处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发现并认识自身学习优势,挖掘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经历:老师小时候计算题总是写错,感觉很沮丧,但是却特别喜欢给同学讲故事。后来我发现自己擅长表达,现在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就是发挥了这个优势。老师想问问大家,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预设:
生1:我跑步很快。
生2:我擅长弹钢琴。
师总结:听了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你们每个人都很棒!你们都有自己专属的闪光点,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新知探究
探究:人人都能学得好
1.师:展示教材第8页的五幅插图,并简单描述。
第一位同学歌声很好听,赢得大家夸赞后,心中满是开心与自信;第二位同学动手能力很强,总能做出各种小玩具;第三位同学喜欢天文,不仅能熟练说出很多星座的名称,还能准确指出它们的方位;第四位同学特别善解人意,总愿意为别人着想,耐心出主意想办法;第五位同学爱画画,笔下的风景画美丽又生动。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些同学在什么方面学得好?
预设:
生1:有唱歌方面的,有艺术创作方面的。
生2:有的展现在动手实践上,有的显现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生3:还有的表现在探索自然上。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棒!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你们知道这些独特的才能会给集体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吗?
2.学生回答个体独特优势给集体带来的影响。
预设:
生1:不同的才能让集体生活更丰富多彩,从合唱比赛到主题板报,从手工义卖到星空观测会,活动形式因每个人的优势而变得鲜活多样,让集体生活充满惊喜。
生2:不同优势互补,既让每个人的价值被看见,也让集体成为互相学台,大家学会欣赏差异、互相成就,扬长补短,让集体充满成长的力量。
师:大家说得都没错!正因为我们各有优势,才能在集体中优势互补。这既让每个人的价值被看见,也让大家能互相学习。请大家想一想:你的优势是什么?平时是如何发挥这些优势的呢?
3.学生谈谈自己的优势。
预设:
生1:我擅长整理。负责管理图书角、收纳课上用品,让班级环境更有序;在小组活动中会协助记录,让任务有序推进……
生2:我喜欢做计算题。在小组练习时会帮同学检查错题,讲解解题步骤,用耐心感染大家,让班上的数学学习氛围更浓厚。
生3:我喜欢跑步。每年都会参加运动会,也常跟同学分享我的技巧,如呼吸节奏、脚步配合,带动全班爱上运动,让班级充满活力与体育竞技精神。
师:大家的分享都很精彩!通过你们的讲述,老师清楚地看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生活中把这些优势发挥得很好。在保持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来完成一份学习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并分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小组代表轮流分享学习单上填写的内容。
预设:
生1:我因为在日常练习中没有制订持续性的训练计划,在学习新曲目时,通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基本掌握,并且演奏仍不熟练。
生2:我因为缺乏情绪管理经验,难以冷静表达想法,导致在和同学有分歧时,很容易冲动发脾气,处理冲突的方式较为急躁。
师:看来同学们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只有明确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克服它。我们又该如何克服不足之处呢?请在小组内分享你们知道的方法。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预设:
生1:进行自我强化训练。针对自身不足,制订并落实训练计划。
生2:寻求师长指导。说明困难,听取具体建议。
生3:向优秀的同伴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方式。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正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去克服。既要认识自己的不足,更要牢牢记住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在扬长补短中不断完善和进步。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有针对性地去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激发潜能,实现全面的进步和成长。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学习,我快乐(第3课时)
1.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具有普遍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
2.勇敢面对困难,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克服困难带来的快乐。
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具有普遍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
勇敢面对困难,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克服困难带来的快乐。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呀?
预设:
生1:遇到过,数学题总做不对。
生2:背课文总记不住。
师总结: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像“拦路虎”,谁都可能碰到。勇敢地把它们说出来,就已经迈出了战胜它们的第一步!
新知探究
探究:战胜困难更快乐
1.师:展示教材第10页的三幅插图,并简单描述。
大家来看看这几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华华碰到一道数学难题,心里特别烦躁;丽丽学做小木船总是做不好,就想放弃了;田田总是读不准英语单词,他有点沮丧。这三位同学在遇到困难时都出现了负面心理状态,若未及时得到疏导,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你们在学习上遇到过哪些困难?面对困难时,你们又是怎样的心态呢?完成教材第11页的活动,并和大家分享。
预设:
生1:我总是记不住古诗,很泄气。
生2:以前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
2.师:看来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过很多困难。你们是怎样处理的?
预设:
生1:我总是记不住古诗。那些古诗很是拗口,读了几遍,合上书就只剩模糊的影子。现在看到古诗就刻意避开,不主动去接触。
生2:以前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现在,我会提前规划好每日任务,将作业拆分,按轻重缓急排序,并利用碎片时间补漏,逐步提升学习效率。
师:同学们在面对困难时,有着不同的心态。有的同学会抱有负面情绪,而有的同学则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你们认为哪种心态更好?为什么?
3.学生分享对两种不同心态的看法。
预设:
生1:积极心态更好。它能让人主动面对问题,像处理作业那样,通过规划、拆分等方法找到突破点,在解决问题中锻炼自己,积累应对困难的信心,实现持续进步。
生2:消极心态不可取。对古诗的刻意回避,会让人始终停留在“记不住”的困境中,不仅无法掌握知识,还会逐渐消磨面对困难的勇气,形成恶性循环,阻碍自身成长。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需要调整好心态,可以先找找原因,再想办法解决。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而不是回避它。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栋栋是怎么学会骑车的。
4.师:展示教材第12页的连环画,并简单描述。
栋栋在父亲指导下学骑自行车,遇到挫折时想要放弃,但在父亲的鼓励下坚持练习,最终成功掌握骑车技能。从栋栋学骑车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分享观点。
预设:
生1: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坚持不懈才能突破难关。
生2:可以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解决问题。
生3:任何成功都需要实践的积累,要坚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技能。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学习过程中,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做到坚持不懈。请大家来说说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
5.学生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
预设:
生1:我做科学课作业时,对着“萤火虫发光原理”犯了难,急得挠头。翻遍科普书,又请教老师,终于弄懂是荧光素在起作用,开心地写下答案。
生2:刚学写毛笔字时,握笔总抖,笔画歪歪扭扭,最后把笔扔在桌上。爷爷握着我的手教我运笔,让我每天练习。几个月后,老师都夸我字写得好。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大家在遇到困难时都会想办法去战胜它,无论是请教老师,还是找家人帮忙,这些都是有效地克服困难的办法。你能总结出战胜困难都有哪些方法吗?
6.学生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方法。
预设:
生1: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先独立思考,再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他人。通过多种途径结合,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
生2:遇到不会做的事,先冷静分析,明确核心难点。通过观察、模仿他人操作或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保持专注并坚持完成任务,在磨练的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战胜困难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学以致用,将这些方法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最后请大家阅读三则名言,感悟主动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学习中遇到困难具有普遍性,关键在于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应对挑战,进而获得突破自我的成长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