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珍视自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珍视自由 教案

资源简介

《珍视自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珍视自由》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时聚焦 “自由” 这一核心价值,从自由的含义、自由的价值入手,阐述了珍视自由的具体要求,即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尊重他人的权利。教材通过思辨活动、寓言故事和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突破对自由的片面理解,懂得珍视自由的做法,为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和法治观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由的地位,识记自由的含义和意义,掌握珍视自由的基本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由,理性看待自由的思维方式,学会珍视自由。
(3)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的价值,如何珍视自由。
教学难点:如何珍视自由。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新闻事件导入
2025年1月30日,四川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引发化粪池沼气爆炸。爆炸导致现场多辆汽车受损,路面被炸塌,但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
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遮盖复原和设立围栏等工作,相关工作已于当天晚上10点完成,现场秩序井然。
思考:放鞭炮是男孩的“自由”吗?为什么最终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教师小结: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男孩放鞭炮看似是“自由”,却因突破了安全与责任的底线酿成悲剧,这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自由需要我们用心去珍视,用理智去守护。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案例,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以 “放鞭炮是男孩的自由吗”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界限,初步感知自由并非随心所欲;再通过“为何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深刻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从而自然地导入《珍视自由》这一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 。
(二)探究新知
【1.活动设计:故事我分享】
思考:查找与自由相关的故事,并谈谈你的启发。
教师总结: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自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故事与呈现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从个人抉择到民族追求,再到核心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自由是人类共同的向往,跨越时空、贯穿始终。既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理解人们对自由的持续追求,又自然引出自由在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入探讨“珍视自由”奠定认知基础。
知识小课堂: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呈现关于自由的几个观点
思考:对三名同学的观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对自由的思辨:从甲、乙对自由的片面理解,到丙对社会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认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辨析“自由是否绝对”,进而自主总结出自由的真正含义——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社会规则约束的,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由的理性认知。
知识小课堂: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活动设计:自由规划我成长】
呈现漫画
思考:(1)如果周末时间由你自主安排,请你规划一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2)这些规划能让你获得哪些成长?
教师总结: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享有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培养我们的多方面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规划周末安排并思考成长收获,将抽象的“自由意义”具象化。在真实的自我规划中,学生能直观体会自由带来的主动性与成长空间,从而自然理解自由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让认知从理性思辨落地到生活体验,加深对自由价值的感知。
知识小课堂:
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3.活动设计:自由发展我见证】
呈现图片
思考:(1)上述图片,分别展现了生活中哪些自由?
(2)保障上述自由的实现,对社会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贴近生活的图片案例,具象化展示言论、创作、经营等不同领域的自由形态,让学生直观感知自由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样体现。结合问题引导,从识别具体自由到思考其社会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保障自由对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作用,将对自由的认知从个人层面拓展到社会层面。
知识小课堂:
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4.活动设计:分析我能行】
呈现案例
八年级学生小敏成绩普通,父母认为她读书的希望不是很大,让小敏辍学到自家饭店帮忙,小敏很想继续上学,却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说,更不敢反抗父母……
思考:(1)小敏失去了什么自由?查找相关法律加以说明。
(2)小敏可以怎么做?这给我们珍视自由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失去了上学接受教育的自由。小敏可以向老师、学校或教育部门求助,主动捍卫自己的权利。珍视自由,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犯时,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思考:生活中,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总结:名誉权、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肖像权、监督权、选举与被选举权、劳动权……
设计意图:通过小敏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法律条文分析其被剥夺的受教育权,理解权利受法律保障。再通过探讨维权途径及列举其他权利,让学生明白珍视自由需珍惜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将抽象的法律知识与具体情境结合,增强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
知识小课堂: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5.活动设计:自由界限我明了】
播放视频:不受约束的风筝
思考:结合视频和实际,思考为什么说没有约束的自由很危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有限制的,我们要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权利。
设计意图:以“不受约束的风筝”视频为喻,直观呈现无约束自由的危险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场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自由需以规则为界,进而认识到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将抽象道理转化为具象认知,强化法治意识。
知识小课堂:珍视自由要依法行使权利。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正如有了轨道火车才能顺利地行驶,有了红绿灯车辆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
【6.活动设计:尊重权利我践行】
呈现案例
思考:(1)请你评价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关某,你会怎么做?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珍视自由,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侮辱诽谤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唐某与网友的案例,引导学生评析唐某的言论行为,思考如何理性对待不同意见。在思辨中理解,珍视自由不仅要依法行使自身权利,更要尊重他人表达权等合法权利,将自由的边界从自身拓展到他人,培养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与践行能力。
知识小课堂:珍视自由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三)随堂练习
1.课间时,初中生小林想在教学楼走廊里追逐打闹,被老师制止。老师告诉他:“课间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能在走廊追逐——这会撞到同学,也违反了校园安全规定,你可以去操场跑跳。” 结合案例,下列对“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 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不应该限制小林的活动
B. 自由是在遵守规则(如校规、道德)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合法行动
C. 规则会完全限制自由,小林在走廊活动的自由被老师剥夺了
D. 只有法律才能限制自由,校规对“自由”没有约束力
2.下列对“自由的意义”的理解,最符合其核心内涵的是( C )
A. 自由是个人摆脱所有约束的权利,能让每个人随心所欲实现目标
B. 自由主要体现为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
C. 自由为个人潜能的发挥提供空间,也为社会创新与活力注入动力
D. 自由意味着国家无需制定规则,只要保障个人利益就能实现社会繁荣
3.古人云:“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你不可能比他本人还要了解他。或许,他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只要尊重就好了。从自由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D )
A.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B.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C.不要干涉别人的任何自由
D.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
4.材料分析题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答案:①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④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真实案例出发,一同探寻了自由的真谛。我们看到,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对自由的追求,而真正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它以社会规则为边界,受法律保障。
我们懂得了,珍视自由,既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自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守住自由的边界。从个人成长到社会进步,自由的价值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守护与践行。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做自由的明白人,既享受自由的美好,也担当起守护自由的责任。
(五)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自由观察与行动
观察生活中一个涉及“自由”的现象(如网络发言、公共场合行为、同学交往等)
结合观察的现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简短分析,并列举一条自己能做的“尊重自由”的具体行动。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