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3.1 网络改变世界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变革性作用,为后续理解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等内容奠定基础。教材首先通过生活观察事例,强调网络使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又借助“天宫课堂”这一具体案例,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再以“新农人”为例,闸述推动传统行业较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功能。最后,讲述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的便捷性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然而,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互联网在行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可能感受不深,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事物和案例比较感兴趣,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发展。因此,单纯的概念讲解可能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而结合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情境进行教学,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三、素养目标1.通过“生活观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课堂活动,围绕议题“网络的作用”,深刻认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认同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关注互联网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积极支持国家在网络领域的政策和发展举措,增强对国家冶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政治认同)“2.通过“探究与分享”等课堂活动,认识到互联网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民主政治进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建言献策等活动。(责任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作用。教学难点:网络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网络在改进社会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主题 情境任务设计 活动实施 活动收获3.1网络改变世界(1学时) 1.【导入】播放视频:《数字故宫》引导: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游览故宫,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2.自主学习 1.观看视频2.体会网络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3.阅读教材P16-1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便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一 生活观察1.PPT出示课本材料: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2.相关链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活动思考:进一步了解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办理一些生活费、查阅学习资料、购物、休闲娱乐。 小结:A.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笔记】 1.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何积极作用?P10活动二2 从“书信”到“天地对话”1.PPT出示图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问题思考:如果在今天他们的交往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小结:B.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笔记】 2.网络如何促进人际交往?P18 ①②活动三3 “互联网+”“互联网+”传统集市互联网+传统银行......1.解读: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为基础,创造出的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问题思考:1.结合上述,说明网络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进一步理解网络的广泛应用。 小结:C.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笔记】 3.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P18 ①② 活动3 互联网问政PPT出示材料:互联网与民主 问题思考:“跑腿找政府”到“线上 问政”,治理方式新在哪 小结:D.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笔记】 4.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有何作用?P19 ①②【笔记】 5.网络有何积极作用?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重点知识 课堂练习: 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PPT 板书设计 3.1 网络改变世界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 经济 2. 政治 3. 文化科技 作业设计(分层) 1.基础性作业:完成表格《网络改变世界的利与弊》,每方面至少写出两点。2.实践性作业:采访一位长辈,了解网络出现前后他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并写下你的感想。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