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评价六年级综合考生注意: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科学部分道德与法治部分科学部分(大象版)(60分)一、精挑细选。(20分)1.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一般以( )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A.10°~12° B.40°~42° C.80°~82°2.下面环境里,( )不适合大熊猫生活。A.嘈杂的城市 B.湿润的空气 C.茂密的竹林3.金丝猴喜欢吃( )。A.箭竹 B.鱼 C.嫩芽、鸟蛋4.因为空气质量的变化,达尔文蛾的颜色变化是( )。A.由浅变深又变浅 B.由深变浅又变深 C.由浅变深5.下面( )属于喜阴植物。A.月季 B.文竹 C.石榴6.妈妈做饭时用到的天然气属于( )。A.生物资源 B.自然资源 C.矿产资源7.太阳能充电器充电时,能量转化方式是( )。A.电能转化为光能 B.光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动能8.下面( )是资源节约小能手。A.童童家夏季空调制冷时,温度设置为20℃B.文文洗完手不关水龙头C.小丽外出就餐,吃多少点多少,坚持光盘行动9.下面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纸烧成灰 B.水蒸发成水蒸气 C.把白糖溶解到水里做成糖水10.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锈不能导电 B.铁锈有金属光泽 C.铁锈能被磁铁吸引二、材料分析。(26分)1.丹顶鹤是一种很爱干净的鸟,其栖息环境要求有广阔而清洁的沼泽湿地。在繁殖地,丹顶鹤一般选择常年积水的芦苇沼泽和苔草低位沼泽,以及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等地栖息,多在芦苇沼泽内筑巢。在越冬地,丹顶鹤栖息类型包括滩涂、稻田与芦苇沼泽等。(1)根据材料与图片判断对“√”错“×”。(4分)丹顶鹤的嘴很短,腿长。( )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 )(2)根据丹顶鹤栖息的环境猜测,丹顶鹤的食物有 、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2分)(3)什么叫动物的栖息地 (4分)2.右面是2021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根据右图完成下面各题。(1)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是、 、 。(6分)(2)19世纪后半期之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以薪柴为主。薪柴属于( )。(2分)A.石油 B.生物质能 C.核能(3)判断对“√”错“×”。(4分)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古生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变化才形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都与风能有关。( )(4)人类开始研究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4分)三、探究发现。(14分)糖的变化。1.在实验前,为了方便加热,佳佳把较大的白糖块磨成了小颗粒,这个过程中构成白糖的物质 (“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2.佳佳用酒精灯加热白糖后,白糖变成液体,这是白糖的 发生了改变。在加热的过程中,液态的糖中还会“冒泡”,这说明有 (“沉淀物”或“气体”)产生。液体的白糖冷却后可以变成糖块,在这个过程中, (“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3.佳佳持续加热白糖,会出现的现象是( )。A.颜色变为焦黄色B.液态糖像水一样蒸发消失C.产生白色晶体4.佳佳不小心把白糖给熬糊了,她发现熬糊后的白糖液体不再是白糖,而是变成了焦糖。这说明在这个过程中, (“有”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5.下列物体变化中,与白糖被熬糊发生的变化类似的是( )。A.把木头做成桌子 B.把易拉罐压扁 C.燃放烟花道德与法治部分(部编版)(40分)一、我来选择。(14分)1.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A.嘲笑别人的缺点 B.重视他人意见 C.给别人起难听的外号2.下列做法中,体现了宽容的是( )。A.别人不小心踩了自己一脚,立刻破口大骂B.朋友不小心对自己做了错事,不计较,原谅朋友C.同学不小心弄坏了自己的文具,要求对方立刻赔新的3.下列行为不属于反思的是( )。A.李涛每天睡前回顾当天学习的新知识B.张琳考试失利后,分析做错的题目C.王晨因为和同学吵架,一整天都在生气4.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过量使用农药 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5.下列能源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风能 B.煤炭 C.石油6.2023年( )是首个全国生态日。A.7月15日 B.8月15日 C.9月15日7.面对自然灾害,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防灾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B.为确保财产不受损失,遇到灾害要先确保财产安全C.学习自然灾害的防灾和减灾知识二、我来判断。(10分)1.如果有人不尊重我,我也不需要尊重他。 ( )2.宽容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 )3.我们反思时,只要想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就行,成功的经验不用管。( )4.月球没有氧气,不能让人类生存。 ( )5.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 ( )6.海洋面积广阔,向海洋里排放污水不会对其造成危害。 ( )7.我国把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 ( )8.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不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9.2007年,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 )10.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 )三、情景分析题。(8分)在一次班级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完成一项任务,小辉和小敏被分在一组。当讨论活动的具体安排时,总是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小辉觉得小敏太啰嗦,总是纠结一些细节;小敏觉得小辉太粗心,不注重细节。两人互不相让,导致任务进展缓慢。1.小辉和小敏在交往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分)2.请你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4分)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云南大部分地区曾遭受严重的干旱,很长时间没有降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材料二:甘肃曾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较多人员伤亡。材料三:我国南方曾发生严重的寒潮冰雪灾害,造成农作物冻伤或冻死,高速公路结冰,煤电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1.结合材料,写一写自然灾害会造成的影响。(4分)2.除了材料中的自然灾害,我国还遭受过哪些自然灾害?至少写出2个。(4分)六年级综合期中学科素养评价参考答案科学部分(大象版)(60分)一、精挑细选。(20分)1.B 2.A 3.C 4.A 5.B 6.C 7.B 8.C 9.A 10.A二、材料分析。(26分)1.(1)根据材料与图片判断对“√”错“×”。(4分)× √(2)(2分) 鱼(3)(4分)动物的栖息地是指能够为动物提供充足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基本环境条件的区域。2.(1)(6分) 石油 煤 天然气(2)(2分) B(3)判断对“√”错“×”。(4分)√ ×(4)(4分)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三、探究发现。(14分)1.没有发生 2.状态 气体 没有 3.A 4.有 5.C道德与法治部分(部编版)(40分)一、我来选择。(14分)1.B 2.B 3.C 4.A 5.A 6.B 7.C二、我来判断。(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情景分析题。(8分)1.小辉和小敏在交往中出现了沟通不畅、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的问题。他们在讨论任务时意见不合,互不相让,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任务进展缓慢。2.①建议他们冷静下来,不要争吵,先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了解彼此的观点和出发点。②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尊重彼此的差异。③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态度,做到真诚、友善,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对方。④共同制定一个完成任务的计划和分工,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理分配任务,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⑤遇到问题和分歧时,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而不是互相指责。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影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地震、台风、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路街道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科学 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路街道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科学 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