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书写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到了八yuè fèn,楼下huā yuán里的guì huā就会盛开。每到这个时候,bà ba总会叫上gē ge和我,带着用guì huā做成的糕点,去乡下送给yé ye和nǎi nai。他们住在hú中心的小dǎo上,天气晴朗的wǎn shàng,站在dǎo边便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那里的fēng guāng好极了。
二、词语积累
2.先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金光( )( ) 百( )争艳 名胜古( )
花( )柳( ) 四( )为家 风光( )丽
(1)蒲公英的种子被风轻轻一吹,飘到各个地方,从此 。
(2)日月潭 ,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填空题
3.照样子,想一想,写一写。
(1)一(艘)军舰 一( )港湾 一( )鱼塘
(2)(茂密)的枝叶 ( )的响声 ( )的尾巴
(3)白色:(奶白) ( ) ( ) ( )
(4)(削)土豆 ( )象棋 ( )图画 ( )京戏
四、未命名题型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墙角数枝 ,凌寒独自开。遥知 ,为有暗 来。”这是宋朝诗人 写的一首诗。
(2)假日里,我和爸爸到杭州游玩,那里的山水真可谓是“有山皆图画, 。”
(3)飞流直下 ,疑是银河 。
(4)丽丽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欲穷千里目, 。”
(5)“不以规矩,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五、语言表达
5.看图,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你看,这片枫叶像 。
小博:是啊,天上的云像 。
小文:太有趣了, 像 。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实践。
观察右边的火车票,完成练习。
6.这张车票是 。
①现金购买 ②线上购买
7.票的主人应到 车 号就座。
七、现代文阅读
读《葡萄沟》节选,回答问题。
①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晾房修在山坡上,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8.从文中找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下——( ) 酸——( ) 冷——( )
9.选文第一自然段中,词语“ ”写出了葡萄颜色多。
10.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1.【全新视角】选一选,说说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填序号)
A.架子上 B.晾房 C.水分 D.流动的热空气
课外阅读。
祖国山河多美丽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渔船星星点点,渔民撒网捕鱼。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最美丽。
1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块块)田野 一( )照片 一( )大道 一( )高山
13.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14.请用“ ”在文中画出两处比喻句。
15.照样子,写词语。
一张张(ABB 式词语)
山山水水(AABB 式词语)
课外阅读。
智救大象
①一天,一头大象不小心掉进了坑里。“救命啊!救命啊!”大象大声呼救。一只猴子听见了,赶紧跑过来说:“我来帮你。”说完,猴子拉着大象的鼻子就往上拽。可是,猴子没把大象拉上来,自己反而不小心被拖到坑里去了。于是,猴子只好顺着象鼻子又爬了上来。
②一只狐狸跑过来和猴子一起拉。可是大象太重了,怎么也拉不动。他们只好叫河马和犀牛来帮忙。这回可算把大象拉动了——但还是拉不上来。
③这时,一只小蜜蜂飞过来,笑着说:“哈哈,你们瞎忙啥呀!放几块大石头进去,大象不就能自己出来了吗?”听了小蜜蜂的话,大家(  )来几块大石头(  )进坑里。大象果然(  )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上来了。
1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③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踩 ②搬 ③放
17.大象掉进坑里后,猴子、狐狸、河马、犀牛想到的办法是 ;小蜜蜂想到的办法是 。(填序号)
A.往坑里放几块石头,让大象自己出来 B.把大象拉上来
18.大象是怎样上来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19.你喜欢文中的哪个小动物?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八、书面表达
20.写作创作坊
仔细看每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牛妈妈和小牛在干什么?小男孩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小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写几句话,并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
辛苦 办法 高兴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园”“桂”“哥”“奶”“湖”“晚”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闪 闪 花 迹 红 绿 海 秀 四海为家 风光秀丽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
金光闪闪:形容物体表面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百花争艳:指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展现艳丽的姿态,多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著名地方或古代遗迹。
花红柳绿: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色彩鲜艳的景象,“红”形容花的艳丽,“绿”形容柳树的翠绿。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方,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风光秀丽:形容某个地方的风景优美、清秀雅致,让人看了心情舒畅。
(1)句子描述蒲公英种子无固定居所、飘向各地的特点。所以选“四海为家”符合句子语境。
(2)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句子强调其景色对游客的吸引力,“风光秀丽”专门形容风景优美,能准确体现日月潭的特点。故选“风光秀丽”符合句子语境。
3. 处 方 沙沙 长长 雪白 银白 米白 下 画 唱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和仿写。
(1)结合题干可知,填空处应填相应的量词。
港湾:便于船只停泊的海湾,一般有防风、防浪设备。可以搭配的量词为:处、个。
鱼塘:捕鱼或养鱼的地方。可以搭配的量词有:片、亩、方。
(2)根据“茂密的枝叶”可知,填空处应填形容词。
响声:声音。可以搭配的词语有:刺耳的、悦耳的、激昂的、洪亮的等。
尾巴:动物身体后部的延伸部分。可以搭配的词语有:短小的、细细的、长长的、毛茸茸的等。
(3)根据“奶白”可知,是事物+颜色的形式。这样的词语还有,如:奶白、雪白、米白、乳白、灰白等。
(4)根据“削土豆”可知,填空处应填动词。
象棋:二人对抗性棋类游戏。可以搭配的动词为“下、看、买”。
图画: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或肖像。可以搭配的动词为“画、看”。
京戏: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可以搭配的动词有:听、唱、看、学。
4. 梅 不是雪 香 王安石 无水不文章 三千尺 落九天 更上一层楼 不能成方圆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与名言警句的识记。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梅花》。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描写,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诗人借梅花来喻人,表达自己处于困境不屈不挠的心境或赞美那些像梅花一样有高洁品质的人。书写时注意“梅”“雪”“香”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章”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落”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更”“楼”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能”“圆”的正确写法。
5. 手掌 棉花糖 这双鞋子 两只小船
【详解】本题考查比喻句的运用和补充句子。
图一是一片枫叶,第一张图片“一片枫叶”,小文在观察这片枫叶后,可能会联想到与其形状或颜色相似的物体。枫叶的形状通常被比作手掌或者某种有相似轮廓的物品;
图二是一朵白云,小博在回应小文后,也注意到了天上的云,并可能将其比作某种具有相似形态或特性的物体。白云由于其形态多变,经常被比作各种动物、物品或场景;
图三是一双鞋子,小文在继续对话时,可能会再次找到一个与鞋子形状或特性相似的物体进行比喻。
如:小文:你看,这片枫叶像一把精致的小扇子。
小博:是啊,天上的云像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变幻着形状。
小文:太有趣了,这双鞋子像一对勇敢的探险家,准备带领我们踏上未知的旅程。
6.② 7. 15 01C
【解析】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观察车票,票面上有“网”字,这是线上购票的典型标识,由此可判断这张车票是线上购买的,故选②。
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查看车票,上面明确标注有“15车01C号”,这就表明票的主人应到15号车厢、01C号座位就座,所以①填15,②填01C。
8. 上 甜 热 9.五光十色 10.比喻 11.B A
D C
【导语】这篇文章生动描绘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种植、加工的过程。通过细致的描写,文章展现了葡萄挂满枝头的美丽景象,以及收获后的加工过程,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民形象也跃然纸上,增添了强烈的人情味,使得读者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情景交融,增进读者对葡萄沟独特风土人情的了解和向往。
8.本题考查反义词。
结合文中第①段“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可知,“上”的意思是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所以“下”的反义词为“上”。
结合第第①段“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可知,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会摘下最甜的葡萄给你吃,其中“甜”的意思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喻使人感到舒服的。所以“酸”的反义词为“甜”。
结合第②段“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可知,其中“热”的意思是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所以“冷”的反义词为“热”。
9.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结合第①段“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知,描述葡萄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等多种颜色,用“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葡萄颜色的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一串串色彩斑斓的葡萄挂满枝头的美丽景象。
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密展开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葡萄枝叶的茂密和形状,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1.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段“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晾房修在山坡上,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可知,葡萄干在晾房里制作,成串的葡萄先挂在架子上,故选BA;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就成了葡萄干。故选DC。
12. 张张 条条 座座 13.五/5 14.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 15. 一个个 一只只 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
【导语】这篇短文以火车旅行为视角,通过生动地比喻和重复句式,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画卷。文本结构精巧,采用“总—分—总”布局,首尾以火车轰鸣声呼应,中间三段以“一张照片”引领,分别描绘田野、高山、绿水三个典型意象。语言风格明快活泼,“骏马”“照相机”等比喻贴切,叠词运用增强了韵律感。通过儿童化的视角,将宏大的爱国主题转化为可感的具象画面,实现了审美教育与语言训练的自然融合。
12.本题考查的是量词。
从第①自然段“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可得出“张张”来修饰“照片”,形象地表明照片数量多。故为:一张张照片。
从第②自然段“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可得出“条条”描绘出大道的数量和形态,展现出田野间大道的分布情况。故为:一条条大道。
从第③自然段“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可得出“座座”体现高山的数量众多,且给人一种连绵起伏的感觉。故为:一座座高山。
13.本题考查的是数自然段。
自然段以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文章共有五处符合开头空两格的特点,所以共5个自然段。
14.本题考查的是找关键句。
第①自然段“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可知,这里把“火车”比作“骏马”,因为火车和骏马都有“跑得快”的特点,用大家熟悉的骏马形象,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火车在原野上奔驰的轻快、有力。
第①自然段的“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可知,这句话把“车窗”比作“照相机”,车窗能让乘客看到外面的景色,就像照相机能“拍下”画面一样,生动地写出了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如同动态照片的画面感。
15.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词语。
“一张张”是ABB式词语,特点是第一个字为基数词(一),后两个字相同,常用来表示数量多,且带有一定的叠词韵律感。据此仿写。
示例:一片片、一朵朵。
“山山水水”是AABB式词语,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后两个字相同,由“山水”这个并列词语重叠而来,常用来泛指同类事物数量多、范围广,比如“山山水水”就是泛指各处的山水景色,语气更舒缓,画面感更强。据此仿写。
示例:明明白白、多多少少。
16.② ③ ① 17. B A 18.大象果然踩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上来了。 19.我喜欢文中的小蜜蜂。它很聪明,想出了救大象的办法。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表现出智慧的重要性。文章讲述了猴子、狐狸、河马和犀牛凭借自身力量试图解救大象,但未能成功,最后通过小蜜蜂的聪明才智才解决了问题。这不仅体现了不同动物携手营救的友爱精神,还强调了解决问题时聪明的思考优于蛮力。小蜜蜂的角色尤为突出,寓意着智慧的关键作用。故事既简单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引导读者重视动脑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搬: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
放:使处于一定的位置。
踩:脚底接触地面或物体;脚底在物体上向下用力。
第一空描述的是动物们需要将大石头从坑外搬到坑里的动作,所以“搬”是最合适的词语。
第二空描述动物们将大石头从手中放到坑里的动作,所以“放”准确地表达了这一过程。
第三空描述的是大象如何利用石头从坑里出来的过程,大象需要用脚去踩踏石头,以此作为支撑点,才能一步步走出来,所以“踩”是正确的选择。
故填入的词语序号为:②搬、③放、①踩。
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①自然段“猴子拉着大象的鼻子就往上拽。”第②自然段“一只狐狸跑过来和猴子一起拉。可是大象太重了,怎么也拉不动。他们只好叫河马和犀牛来帮忙。这回可算把大象拉动了——但还是拉不上来。”可知猴子、狐狸、河马、犀牛想到的方法是把大象从坑里拉上来。故①选B。
结合第③自然段“‘哈哈,你们瞎忙啥呀!放几块大石头进去,大象不就能自己出来了吗?听了小蜜蜂的话,大家搬来几块大石头放进坑里。大象果然踩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上来了。’”可知小蜜蜂想到的办法是搬来石头放进坑里,让大象踩着石头自己出来。故②选A。
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③自然段“‘哈哈,你们瞎忙啥呀!放几块大石头进去,大象不就能自己出来了吗?听了小蜜蜂的话,大家搬来几块大石头放进坑里。大象果然踩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上来了。’”可知大象是踩着石头一步步走上来的。故用“ ”将“大象果然踩着石头一步一步走上来了。”这句画出即可。
19.本题是开放性题目。
首先,在文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可以选择猴子、狐狸、河马、犀牛、小蜜蜂中的任何一个。接下来,思考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表现,分析这个角色的特点。将角色的特点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说明这个角色的行为如何影响了故事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个角色吸引了你。
示例:我喜欢文中的小蜜蜂。原因是小蜜蜂虽然体型小,但它展现出了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其他动物都在用蛮力尝试救出大象而不得其法时,小蜜蜂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放几块大石头进坑里,让大象能够自己踩着石头走出来。它提醒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一定要依靠力量,智慧和巧妙的方法同样重要。
20.例文:
小明看到牛妈妈和小牛在自己家地里吃麦苗,就使劲地牵牛妈妈出来,虽然牵拉得很辛苦,可是牛妈妈纹丝不动,急得小明大哭。忽然小明想到了办法:把小牛赶出自家的麦地,牛妈妈可能会跟出来。他拿起一条树枝追赶小牛,牛妈妈紧跟着跑了出来,小明高兴地跳了起来。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四步法:一看:写好看图写话,一定仔细观察图片,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抓住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也就是什么时间谁在哪干什么。二想:这一步很关键,通过图上信息去想像人们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通过人物的表情,去猜测人物的心情。三说:把从图中找到的信息和想象到的内容连成一段话,说一说。四写:写话时一定要掌握写话的格式,正文部分,开头空两格。写的时候,一定要把图片中事情叙述完整。
由图画中我们看到:第一幅图画了牛妈妈和小牛在地里吃麦苗。第二幅图画了小朋友使劲地牵牛妈妈,可是牛妈妈纹丝不动,急得小朋友大哭。第三幅图画了小朋友赶着小牛跑。第四幅图画了牛妈妈紧跟着跑了出来。据此组织语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