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题(1-4单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秋天的校园色彩绚丽,我与大家分享我眼中的“校园之秋”。
清,天高云淡,空气清凉。走进校园,我发现秋姑娘把学校打扮得格外。它为银杏叶准备了金黄的,又为枫叶换上了红色的。一阵秋风吹来,树叶随风摇晃,着向我们打招呼。有的树叶落到教学楼前的水道上,就像上了一层地毯。啊,秋天的校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直就是一幅多彩的画卷!
(1)根据拼音写字词。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摇晃(huǎng huàng) 到处(chù chǔ)
(3)文中“天高云淡”是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请你再写两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
(4)“准”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B.你瞧,这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小鸟在蹦跳着。
C.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D.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三、句子训练
3.一头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详地吃草。(缩句)
4.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为陈述句)
5.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扩写两处)
6.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为“把”字句)
7.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仿写排比句)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文化节上,班级里转来了一位名叫“乐诗”的新同学,大家都想和她成为朋友。首先,我们要学会礼貌地询问她名字的含义,用温和的语气开启友谊的大门;接着,还有“暑假趣事分享会”,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暑假里最快乐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一起感受这份快乐。
8.你们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她的名字叫“乐诗”。假如你想询问她名字里的含义,应该怎么发问呢?写一写,注意说话的语气。
9.在这个暑假,你都有哪些快乐的经历?任写一件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五、填空题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漫游童话世界,我认识了 的小蟋蟀青头、 的蚂蚁队长、 的老屋。
(2)我们在《山行》一诗中欣赏到了枫叶如火,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的诗句是: , ;我们在《夜书所见》一诗中感受到了秋风瑟瑟引发的思乡之情诗句是: , 。
(3)虽然治理大气污染很困难,但俗话说“ , ,”我们坚信,只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一定会打赢蓝天保卫战。
六、诗词曲鉴赏
1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______渔灯,孤光______萤。
微微______簇浪,______满河星。
(1)补全古诗。
(2)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
A.记录,书写 B.书信 C.文件
(3)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 (什么时间)的 (什么地点)看见的景色。
(4)诗人把( )比作萤火虫。“满河星”其实是( )。
A.倒映在水中的星星
B.倒映在水面上的渔灯
C.船上的渔灯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博览。
【文段一】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文段二】“老师早。”“小朋友早。”我们像一个个音符走进谱子里去。我多喜欢我那个棕色的书包。蜡笔上沾了些花生米皮子。小石子,半透明的,从河边捡来的。忽然摸到一块糖,早以为已经在我的嘴里甜过了呢。水泥台阶,干净得要我们想洗手去。“猫来了,猫来了。”“我的马儿好,不喝水,不吃草。”下课钟一敲,大家嗓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第一次栖来这个园里的树上的鸟吓得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飞了,看看别人都不动,才又飞回来,歪着脑袋向下面端详。
12.【文段一】中描写了小学生们 时和 时的情景。
13.文段中有很多富有新鲜感的句子,请摘抄一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句子:
体会:
14.【文段二】中的“不假思索”的“假”读音是( ),“假”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②指借助,凭借,依靠;③假设,如果等意思,“不假思索”的“假”的意思选( )。(填序号)
15.想一想,下课了,你和同学们在学校里会做些什么呢?请写一写。
美文分享(课外)
勤小马和懒小猪
①春天到了,真是个播种的好季节呀!熊婆婆给了小马和小猪每人一袋西瓜种子,并让他们比一比谁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谁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呢?联系题目,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小马就起床了。他来到西瓜地,拿起大锄头,用力地刨着,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小马想休息,可是想到小猪会在休息时追上他,就又咬紧牙关继续干了。他轻轻地把种子一粒一粒地放进土里,小心地埋好,细心地浇水。小猪呢,跑到地里胡乱地把种子撒到土里,就回家睡大觉了。小猪好多天也不去西瓜地,朋友们都劝他去照看一下,他却说:“不用急!不用急!老天会保佑我的,到时候肯定会收到很多大西瓜!”说完,就继续做他的白日梦了!
③小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西瓜地,每天锄草,浇水,施肥……几天后,西瓜地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西瓜种子发出了嫩芽!再看一下小猪的西瓜地,只见那里杂草丛生,乱成一团。
④转眼间,夏天到了,西瓜收获的时刻也到了。小马的西瓜地里……
我预测小马的西瓜地是这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我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马请来了亲朋好友,开了个“西瓜宴”。小猪也来了,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西瓜,一边擦着嘴角流下的淡红色的西瓜汁,说:“明天吃我的西瓜,一定会更香、更甜、更好吃!”
⑥第二天,大家来到小猪的西瓜地,只见到处是高高的杂草,看不见一个西瓜。面对这样的场景,小猪羞红了脸,赶紧躲到角落里。
16.请将你的预测和预测依据写在文中的框内。
17.小马和小猪分别是怎么种西瓜的?结果怎么样?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播种 照看 结果
小马 一粒一粒放进土里 开“西瓜宴”
小猪 好多天都不去
18.画线句子中的“白日梦”指的是什么?找一找,用“______”画出来。
19.第⑥段中,“面对这样的场景,小猪羞红了脸”,小猪会想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20.课外阅读。
秋天的蘑菇
①现在森林里光秃秃、湿漉漉的,散发着烂树叶的味道,一片凄凉!唯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是一种蜜环菌。让人看了心情愉快。它们有的一堆堆地长在树墩(dūn)上,有的爬上了树干,有的分布在地上,仿佛离群索(suǒ)居似的。
②看着让人高兴,采起来也痛快。即使光采菇帽,专挑好的采,几分钟就可以采满一小篮。
③小蜜环菌长得挺好看:菇帽绷(bēng)得紧紧的,像小孩头上戴的无边帽,下面围着一条白色的小围巾。几天后,帽子边会往上翘,变成一顶名副其实的帽子;围巾将变成领子。
④整个菇帽上长着烟丝般的鱼鳞(Iín)片。它是什么颜色的?很难说准确,总之是一种叫人愉悦的、宁静的浅褐(hè)色。小蜜环菌的菇帽下的菇褶(zhě)是白色的,老蜜环菌的是淡黄的。
⑤你可曾发现:当老菇帽渐渐遮住小菇帽的时候,小菇帽上仿佛扑了一层粉。你想:“难道它们发霉了?”可是马上你会想起:“这就是孢(bāo)子呀!”是的,这是老菇帽撒下来的孢子。
⑥假如你想吃蜜环菌,一定得了解它们的特征。市场上常常把毒菇当作蜜环菌。毒菇与蜜环菌长得很像,也长在树墩上。不过,毒菇的菇帽下没有领子,菇帽上没有鳞片,菇帽的颜色是鲜艳的黄色或粉红色,帽褶是黄色或浅绿色。毒菇的孢子是发黑的。
(选自《森林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它们有的一堆堆地长在树墩上,有的爬上了树干,有的分布在地上,仿佛离群索居似的。
离群索居:
(2)按原文填空。
小蜜环菌长得挺好看:菇帽绷得 ,像小孩头上戴的 帽,下面围着一条 小围巾。几天后,帽子边会往上翘,变成一顶名副其实的帽子;围巾将变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蜜环菌的菇帽下的菇褶是淡黄的,老蜜环菌的是白色的。
B.当老菇帽渐渐遮住小菇帽的时候,小菇帽上仿佛扑了一层粉,这是发霉了。
C.毒菇与蜜环菌长得很像,也长在树墩上。
(4)请你根据对蜜环菌和毒菇的了解,把“有”或“无”填在下表中。
种类 菇帽下的领子 菇帽上的鳞片
蜜环菌
毒菇
八、书面表达
21.习作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的事情令人难以忘怀,一件日常小事、一次演出、一项活动、一个游戏……请以“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分段表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③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题号 2
答案 C
1.(1)
(2)huàng chù
(3)秋高气爽、金风送爽
(4) Z zhǔn 冫 8/八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晨”“漂”“颜”“装”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多音字。
“晃”读huǎng时,意思是(光芒)闪耀,很快地闪过;读huàng时,意思是摇动,摆动。
“摇晃”意思是摇摆,晃动,故选huàng。
“处”读chǔ时,意思是居住,也指存在、置身,还有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和处置、办理等意思;读chù时,意思是地方。
“到处”意思是各处、处处,故选chù。
(3)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词语。
先明确“描写秋天”的核心要求,即词语需体现秋天的典型特征,比如气候(凉爽、干燥)、景物(落叶、果实、菊花、大雁)、氛围(萧瑟、丰收)等,再从积累的词汇中筛选符合这些特征且结构为四字的词语,确保无错别字且贴合秋天的语境。
示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
(4)本题考查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需遵循“先查大写字母,再查完整音节”的规则。
“准”的读音为“zhǔn”,其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Z”,音序需用大写形式,因此先查音序“Z”。音节是拼音的完整拼写,“准”的音节为“zhǔn”,所以再查音节“zhǔn”。
部首查字法需先确定正确部首,再计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
“准”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冫”(两点水)为其部首,因此先查部首“冫”。除去部首“冫”后,剩余部分为“隹”,“隹”字共8画,因此再查8画。
2.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A.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
B.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小鸟。
C.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枝、小鸟、蝴蝶”人的动作。
D.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黄的叶子比作一把把小扇子。
故选C。
3.小母牛吃草。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句子更简洁,但要保持原句的主要意思不变。
原句中“一头”是修饰“母牛”的定语,“正在那里”“安详地”是修饰“吃草”的状语,都可删去。
故缩句后为:小母牛吃草。
4.你知道狗是会叫的。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先把反问句里的反问词(像“难道”“怎么”等)和句末语气助词(如“吗”“呢”)去掉,接着看原反问句有没有否定词,有就去掉,没有就加上,最后把句末问号改成句号。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难道”,同时把否定表述“不知道”改为肯定表述“知道”,把句末问号改成句号。
故句子为:你知道狗是会叫的。
5.大家穿着鲜艳的服装在大青树下跳着优美的孔雀舞。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就是要在原句中加上一些表示修饰的成分,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扩句时应注意:①不能另加主干。②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③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扩写句子时,“大家”是主语,可以添加描述大家状态的词语,比如“欢快地”,来体现大家跳舞时的心情;“在大青树下”是地点状语,可以添加对大青树或者周围环境的描写,比如“枝繁叶茂的”,让场景更具体;“跳孔雀舞”是谓语和宾语,可以添加描述舞蹈状态的词语,比如“翩翩起舞”,让舞蹈的画面感更强,扩写两处即可。
示例:大家在美丽的大青树下欢快地跳孔雀舞。
6.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方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按照“主动者+把+被动者+动词”的句式进行改写。
句中“那香味”是动作的发出者即主动者,“小朋友的脚”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者,将“把”字放在主动者和被动者之间,动词“勾住”放在在最后即可。
故改为“把”字句为: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
7.秋的美丽,在金黄的谷穗上,在飘香的果园里,在火红的枫林里,在农民的笑容里。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连续排列的修辞方法,能增强语言气势,突出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结合句子“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可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四个“在每一……里(上)”的句式,从不同角度描绘出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展现出秋的丰富与灵动,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仿写时,我们可以选取一个主题,如“春的色彩”“夏的热情”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描述,每个描述都用相似的句式结构,形成排比即可。
示例:春的色彩,在每一朵绽放的花朵里,在每一片嫩绿的叶芽上,在每一缕温暖的阳光中,在每一声清脆的鸟鸣里。
8.乐诗,你的名字真好听,请问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9.今年暑假,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那片浩瀚无垠、波光粼粼的大海。大海真宽广呀!它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让人感受到无尽的自由与宁静。 我们在海边尽情地捡着五彩斑斓的贝壳,兴奋地追逐着四处逃窜的小螃蟹,真是太好玩了!
【解析】8.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想要礼貌且温和地询问新同学“乐诗”名字的含义,首先要以友好的态度开启对话,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和热情,从而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交流氛围。比如可以先用“你好呀”这种简单又亲切的话语来打招呼,拉近彼此的距离。接着,直接表明自己好奇她名字的含义,用“特别好奇”这样的表述,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同时语气也比较自然真诚。最后再加上一句“能和我分享一下吗”,以请求的口吻询问,给对方足够的尊重和选择空间,不会让对方觉得有被强迫回答的压力,这样整个询问过程就会显得既礼貌又温和。
示例:乐诗同学,你好呀!我特别好奇你名字里的“乐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能和我分享一下吗?
9.本题考查综合实践能力。
做题时,首先要在脑海里快速搜索暑假里经历的各种事情,像出去游玩、参加兴趣活动、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等等,从中挑选出让自己印象最深刻、觉得最快乐的一件事。确定好具体事件后,就要考虑如何把这件事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同学们听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事情的开端说起,比如去某个地方玩,先讲讲是怎么决定去的,做了哪些准备;接着描述过程中的具体场景,像看到的美丽景色、遇到的有趣人物、发生的特别小插曲等,运用一些形象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当时的画面感呈现出来;最后说说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为什么觉得它是最快乐的,让同学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份快乐。在整个描述过程中,要注意语言通顺、自然,就像和同学们面对面聊天一样,把这份快乐的经历清晰地分享给他们即可。
示例:暑假里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和爸妈去乡下奶奶家。清晨,跟着奶奶去菜园,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挂满藤架,我帮着浇水、摘菜,满手都是泥土香。午后,和小伙伴跳进村边小河摸鱼,水花四溅,笑声不断。傍晚,我们坐在院子里,吃着自己摘的菜做的晚餐,看晚霞染红天空。那几天,没有作业烦恼,只有简单纯粹的快乐,让我特别难忘!
10. 机智勇敢,关心朋友 以身作则,关爱幼小 乐于助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人心齐 泰山移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讲述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好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 故事赞扬了青头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朋友间真诚互助的情感。
《一块奶酪》一文讲述了蚂蚁队长带领大家搬运粮食,下令谁都不许偷嘴,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自觉抵制住诱惑,带领大家完成工作的故事,表现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幼小的品质。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描述了老屋因三次帮他人摆脱了困境而依然站立在那里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屋乐于助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山行》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通过描写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展现了枫叶如火、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书写时注意“霜”“橙”“橘”“萧”正确写法。
(3)由“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可知强调的是团结一致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11.(1)月黑见 一点 风 散作
(2)A
(3) 夜晚 船上
(4) C B
【导语】《舟夜书所见》这篇古诗内容写的是夜舟图景。“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以“萤火”喻渔灯,凸显其微弱孤寂;“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则通过动态描写,将倒映的灯影幻化为星河,虚实相生。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既展现夜色中渔灯的渺小,又通过水波荡漾的瞬间,赋予画面灵动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物的敏锐观察与浪漫想象。
【详解】(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黑”“散”“作”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舟夜书所见”意思是: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书:记录,书写。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结合“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及题目“舟夜书所见”可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的船上看见的景色。
(4)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从“孤光一点萤”可知,诗人看到渔灯在黑暗中只有“一点”微光,和萤火虫微弱、小巧的光亮相似,于是把船上的渔灯比作萤火虫。故选C。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因为微风掀起波浪,渔灯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被波浪打碎后,原本“一点”的光影扩散成满河闪烁的光点,看起来像满天星星落在河里,因此“满河星”其实是倒映在水面上的渔灯。故选B。
12. 上课 下课 13.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从句子中我体会到小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很有趣,充满生机。 14. jiǎ ② 15.下课了,我和同学们会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做游戏。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个文段描绘了小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多民族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活动的生动画面。文段一通过描写课堂上和课间活动的场景,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趣味性。文段二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学生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天真烂漫的童心。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新鲜感,能够引发读者对童年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12.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文段一的句子“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里描绘了小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以及山林里的猴子被吸引过来好奇地听的情景。
从文段一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可知这里描绘了小学生们下课后在大青树下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景,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故文段一中描写了小学生们上课时和下课时的情景。
13.本题考查富有新鲜感的句子及其体会。
新鲜感的句子意思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觉得很特别的句子。
句子:“我们像一个个音符走进谱子里去。”
体会:这句话将学生们走进教室的情景比喻成音符进入乐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学生们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状态,仿佛每个人都是一段旋律,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这种比喻手法让人感受到课堂的和谐美好和学生们的积极向上。
14.本题考查字音和字义。
假:jiǎ,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
jià, 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这里的“假”读作:jiǎ。
文段中的“不假思索”是指小鸟不经过思考就飞走了。这里的“假”意思是“借助,凭借,依靠”,即不借助任何思考就做出了反应。
故选②。
15.本题考查情景描写。
结合文段内容,可以想象下课后同学们在学校的活动。例如,文段一中提到小学生们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和松鼠。文段二中提到“下课钟一敲,大家噪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活跃和欢乐。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描写自己和同学们在下课后的活动,如玩游戏、聊天、分享零食等。
示例:下课了,我和同学们会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或者在教室里玩桌游、聊天。我们也会一起分享零食,讨论课堂上有趣的内容,享受短暂的休息时光。
16.小马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地里长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 小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西瓜地,每天锄草,浇水,施肥 17. 每天锄草、浇水、施肥 胡乱地把种子撒到土里 地里没有一个西瓜 18.老天会保佑我的,到时候肯定会收到很多大西瓜! 19.都怪我太懒惰,没有付出却希望能够收获大西瓜。明年我也要像小马一样,细心呵护我的西瓜地,种出又大又圆的西瓜,也请大家品尝。
【导语】在生活里,有人做事勤快认真,有人却总爱偷懒幻想,不同的态度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两位小伙伴——勤小马和懒小猪,就用实际经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他们一起种下了西瓜种子,可对待西瓜地的态度却天差地别:小马天天细心照料,小猪却只做 “白日梦”。想知道最后他们的西瓜地分别变成了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勤小马和懒小猪》的故事,寻找答案吧!
16.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预测的方法有:从文本、图像或数据中找出重要线索(如重复出现的词语、反常现象);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预测。
第一处预测(联系题目):标题有“勤小马”和“懒小猪”,通常“勤”会和“收获”关联,“懒”会和“无收获”关联,因此可预测“勤小马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第二处预测(小马的西瓜地景象):文中第③段写小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西瓜地,每天锄草,浇水,施肥……几天后,西瓜地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西瓜种子发出了嫩芽”,可见小马对西瓜地照料精心,因此可预测“西瓜地里结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预测依据就是“小马精心呵护西瓜地,付出了很多努力”。
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找“小马的照看行为”:文中第③段明确写“小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西瓜地,每天锄草,浇水,施肥……”,因此此处填“每天锄草、浇水、施肥”。
找“小猪的播种行为”:文中第②段写“小猪呢,跑到地里胡乱地把种子撒到土里”,因此此处填“胡乱地把种子撒到土里”。
找“小猪的结果”:文中第⑥段写“大家来到小猪的西瓜地,只见到处是高高的杂草,看不见一个西瓜”,因此此处填“地里没有一个西瓜”。
18.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语句。
文中第②段“说完,就继续做他的白日梦了!”。定位到“白日梦”,结合前文小猪的想法 “不用急!不用急!老天会保佑我的,到时候肯定会收到很多大西瓜!”,可知“白日梦”指的就是这句话,用横线画出即可。
19.本题考查补充人物心理。
文中第②段“小猪呢,跑到地里胡乱地把种子撒到土里,就回家睡大觉了。小猪好多天也不去西瓜地,朋友们都劝他去照看一下,他却说:‘不用急!不用急!老天会保佑我的,到时候肯定会收到很多大西瓜!’”可知,小猪播种时 “胡乱撒种子”,之后 “好多天不去照看”,还幻想“老天保佑收很多大西瓜”。第⑤段“小马请来了亲朋好友,开了个“西瓜宴”。小猪也来了,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西瓜,一边擦着嘴角流下的淡红色的西瓜汁,说:‘明天吃我的西瓜,一定会更香、更甜、更好吃!’”第⑥段“第二天,大家来到小猪的西瓜地,只见到处是高高的杂草,看不见一个西瓜”可知,小猪地里只有杂草,没有西瓜。此时小猪看到自己的“成果”,对比小马的“西瓜宴”,会因自己的懒惰、不劳而获的想法感到羞愧、后悔。可围绕“后悔没像小马一样勤劳”“羞愧于自己的偷懒和幻想”来写。
示例:唉,都怪我太懒了,播种的时候不好好撒种子,之后也不照看西瓜地,只想着靠老天保佑,现在什么也没有,真是太丢脸了!我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偷懒、做白日梦了。
20.(1)分别住在不同的地方。
(2) 紧紧的 无边 白色的 领子
(3)C
(4) 有 有 无 无
【导语】本文通过对蜜环菌的描写,展现了秋季森林中一种宁静而愉悦的自然景观。开篇奠定了森林的寂寞基调,随后通过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突出蜜环菌的美丽与给人带来的喜悦。文章不仅描绘了蜜环菌的外观特征,如菇帽、菇褶和孢子,也巧妙地提醒读者注意毒菇的辨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整体语言生动朴实,既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引导人们关注和认识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和区别。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句中的“有的一堆堆地长在树墩上,有的爬上了树干,有的分布在地上”可知,蘑菇分散生长。“群”指同伴,“索”指离散、孤单 。因此,“离群索居”可以解释为:离开同伴孤独地生活。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中“小蜜环菌长得挺好看:菇帽绷得紧紧的,像小孩头上戴的无边帽,下面围着一条白色的小围巾。几天后,帽子边会往上翘,变成一顶名副其实的帽子;围巾将变成领子。”可知,第一个填空位填“紧紧的”;第二个填空位填“无边”;第三个填空位填“白色的”;第四个填空位填“领子”。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从第④段“小蜜环菌的菇帽下的菇褶是白色的,老蜜环菌的是淡黄的。”可知,“小蜜环菌的菇帽下的菇褶是淡黄的,老蜜环菌的是白色的。”的说法有误。
B.从第⑤段“你可曾发现:当老菇帽渐渐遮住小菇帽的时候,小菇帽上仿佛扑了一层粉。”“是的,这是老菇帽撒下来的孢子。”可知,“当老菇帽渐渐遮住小菇帽的时候,小菇帽上仿佛扑了一层粉,这是发霉了。”的说法有误。
C.第⑥段“毒菇与蜜环菌长得很像,也长在树墩上”可知,“毒菇与蜜环菌长得很像,也长在树墩上。”的说法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③段“小蜜环菌长得挺好看:菇帽绷得紧紧的,像小孩头上戴的无边帽,下面围着一条白色的小围巾。几天后,帽子边会往上翘,变成一顶名副其实的帽子;围巾将变成领子。”,第④段“整个菇帽上长着烟丝般的鱼鳞片。”可知,蜜环菌的特点:菇帽下有领子,菇帽上有鳞片。
从第⑥段“毒菇与蜜环菌长得很像,也长在树墩上。不过,毒菇的菇帽下没有领子,菇帽上没有鳞片,菇帽的颜色是鲜艳的黄色或粉红色,帽褶是黄色或浅绿色。毒菇的孢子是发黑的。”可知,毒菇的特点:菇帽下无领子,菇帽上无鳞片。
21. 难忘的一件事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是,老师跟我们玩游戏,一次活动课上,老师跟我们玩了一个游戏:改名字。老师正在说明规则:“每一个人都要取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改名字的过程中,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也不能说给其他人听。”
同学们开始写了,只有我东张西望,只见同学们一边用手挡住字条,一边埋头苦想着,好像在想:我该取什么名字啊,这个名字好听吗?梦幻吗?
同学们写完了,把纸条交给了老师。老师说:“现在开始报名字,报道谁的名字,谁都要说某某某到,念了两遍或两遍以上的,就要到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
老师开始念了,“梦家心”念完,我想:谁取的?还挺别有风趣的。谢仁仁站起来说:“梦家心到。”还说:“梦是我想像梦里一样快乐,家是家和万事兴,心事心想事成。”老师又要开始念,“欧阳小雨”一念,我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我想:他想每天都下雨吗?陈依依笑着站起来说:“欧阳小雨到。”原来她和我想的不一样,而是:“人们不是常说不经历风雨哪来的彩虹。"所以给了自己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像这样回味无穷的名字还有很多,比如还有“欧阳风”、“米其连”、“雪儿开心果”等。
这一场游戏让我了解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友谊更加坚固,这件事令我很难忘。
【详解】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属于半命题作文重点把握“难忘”的事件展开进行叙述。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