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解读】3.1电荷与电流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学案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解读】3.1电荷与电流 -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学案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三章 电路探秘
3.1电荷与电流
认识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知道摩擦起电本质是电荷转移。
理解电流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掌握电流方向规定。
学会连接简单电路,识别通路、断路与短路,知道电路基本组成。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1、电中性: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正电;另一种是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物体内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物体整体上没有呈现带电性。
2、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作静电。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性质: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4、雷电: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知识点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的两个小球会吸引。
2、验电器:验电器是一种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当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顶端的导体时,自身所带的电荷会传到玻璃钟罩内的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张箔片将自动分开成一定角度。根据两箔片张开角度的大小可以比较物体带电量多少。
知识点三 电流
1、电路的组成
电源:电池等能提供电的装置。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
电路是指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2、电流方向的规定
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电流单位与转换
电子在导线中朝一个方向的运动会形成电流。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电流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μA。 1A= 103mA 1mA= 103μA
知识点四 电路与电路图
1、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短路的危害
(1)通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通路。这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工作。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即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常见造成开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开关没有闭合;②导线与其他电路元件连接处线头脱落或接触不良;③导线断了;④用电器损坏,比如灯泡灯丝断了。
(3)短路:闭合开关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中间没有用电器,这样的电路叫电源短路,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会很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引发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2、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接入电路中,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它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2)用电器: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等。
(3)开关:它是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工作的作用。开关闭合,用电器工作;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工作。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等。
(4)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运动的通路。常用铜、铝制作导线,导线的外壳包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4、电路图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如图左是实物图,右是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
5、画电路图需注意的问题:
(1)要画得横平竖直;
(2)用规定的符号;
(3)元件分布要均匀;
(4)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连接处注意打“点”。
6、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
①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电路。
②特点:电流路径只有1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作用与位置无关。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如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两盏灯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
①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电路。
②特点: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的通断。各路用电器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并联用电器的连接点叫做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干路上的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叫总开关。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支路,支路上的开关s控制灯L,开关S,控制灯L。
(3)串联、并联的特点
串 联 并 联
连接特点 元件逐个顺次相连,无分支。 各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工作有关联: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某一条电路断开时,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常工作。
开 关 的控制特点 一只开关可控制各用电器工作,且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知识点五 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
作用 电流表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
实物图
电路图符号
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表示负接线柱,两个“+”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使用“0.6”和“-”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0~0.6安,最大可测0.6安的电流,每个大格为0.2安,每个小格为0.02安,即分度值为0.02安;用“3”和“-”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安,最大可测3安的电流,每个大格为1安,每个小格为0.1安,即分度值为0.1安。同一刻度线,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5倍
2、电流表的使用规范
(1)使用时按照“不超”“从小”原则选择合适量程。“不超”指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允许测量的最大电流),“从小”指在“不超”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比如电流大小只有0.4 安,虽然两个量程都没超,要实行“从小”原则,选择0 ~ 0.6安量程,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采用“选择最大量程试触”的方法来选择合适量程。(试触法)
(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不允许将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
(3)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也会损坏电源。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判断电流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的电流,首先要明确它与哪个用电器串联。比如在并联电路中,要仔细辨别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与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大小。若电流表接在干路上,则电流表测电路的总电流。
②判断电流表在电路中连接是否正确,要看是否符合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一般要做到四项检查:A.电路是否发生短路;B.电流表在电路中是否串联;C.接线柱是否正确;D.选择量程是否合适。
知识点六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
实验猜想:①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然后依次减小,B点小些,C点最小,即Ia>Ib>Ic ;②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A、B、C三点的电流应该相等,即Ia=Ib=Ic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2、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
实验猜想:(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大于各支路电流,即Ic>Ib,Ic>Ia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b+Ia
设计并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b+Ic
题型一 摩擦起电
【例1】将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会带上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玻璃棒能带上正电,说明玻璃棒是导体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D.把两支均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互相吸引
【解答】解: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玻璃棒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在摩擦时失去电子带正电,但玻璃棒能够带电,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B错误;
C、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C正确;
D、把两支均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由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会互相排斥,故D错误。
故选:C。
【例2】“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羽毛与纸垫摩擦,根据摩擦起电的原因可知,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异种电荷;羽毛带了电,靠近金箔,由于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故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例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
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解答】解: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故A错误;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B正确;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负电荷(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故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的箔片到橡胶棒,故D错误。
故选:B。
题型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1】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先用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再将塑料丝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解答】解:如图所示:是由于塑料丝会带上电荷,且都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所以D选项的相互作用模型能够解释该现象。
故选:D。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小球悬挂于同一平台下,已知乙球带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可能带负电
B.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可能不带电
C.若甲球带负电,则丙球可能带负电
D.若甲球带负电,则丙球可能不带电
【解答】解: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丙和乙带异种电荷,或丙不带电;
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故AB正确;
若甲带负电,则乙一定带负电,丙带正电或不带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例3】用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分别靠近轻质小球甲和小球乙,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可能带负电 B.乙球可能带正电
C.甲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带负电
【解答】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与甲球排斥,所以甲带负电;橡胶棒与乙吸引,所以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正确。
故选:B。
【例4】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未接触),如图甲所示;而却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如图乙所示。则可推断乙棒(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解答】解:氢气球与带负电的甲棒相互吸引,根据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氢气球可能不带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氢气球可能带正电;氢气球与乙棒相互排斥,那么二者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即乙带正电荷,故A正确。
故选:A。
题型三 电流
【例1】在比较电流强弱时,我们可以来用比值定义,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时间(t)的比值定义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即I.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单位库仑(C),时间的单位秒(s),1C/s=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强度越大
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所用时间越短,电流强度越大
C.电流的大小与导体本身有关,而与电荷的量以及通电时间都无关
D.灯泡电流0.2A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是0.2库仑
【解答】解:
ABC.由I可知,电流强度的大小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的多少和通电时间都有关;
所以,通过导体横截面电量大的,电流强度不一定大;所用时间越短的,电流强度不一定大,故ABC错误;
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时间(t)的比值定义为电流强度,则流经灯泡电流0.2A表达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是0.2库仑,故D正确。
故选:D。
【例2】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支架中瞬时电流的方向是向上的
B.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正电荷
C.喷出后的涂料会越来越分散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A、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负电荷由金属球进入大地,所以其电流方向是向上,故A正确;
BD、由于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异种电荷相互吸,所以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负电荷,故B错误、D正确;
C、喷出后的涂料之所以会越来越分散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正确。
故选:B。
【例3】如图所示,验电器M不带电、N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M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带上了正电
B.N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C.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由M向N
D.用手触摸金属棒,M、N的金属箔片张角不变
【解答】解:A、M、N的金属球通过金属棒连接后,带负电的N的电荷经金属棒流向M,使M带上负电荷,故A错误;
B、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可知,M、N上的总电荷量不变,因为M由不带电到带电,使N的电荷量减少,则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小,故B错误;
C、在金属棒中,负电荷由N流向M,等效为正电荷由M流向N,所以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是由M流向N,故C正确;
D、用手触摸金属棒,使负电荷通过人体流向大地,则M、N上的总电荷量减少,箔片的张角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题型四 电路与电路图
【例1】如图所示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解答】解:实物图中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是:正极→小灯泡L1→开关S1→负极、正极→开关S2→小灯泡L2→开关S1→负极;
因此,两灯并联,L2和S2串联,S2只控制L2,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某同学按照下面的电路把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他所选择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
A.B. C. D.
【解答】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一个开关在干路上,一个开关在左边灯泡的支路上。
A、图中两灯以及两个开关串联,与实物图不相符;
B、图中两灯并联,只有一个开关在干路上,与实物图不相符;
C、图中两灯并联,两灯支路上各有一个开关,与实物图不相符;
D、图中两灯并联,干路和其中一个灯泡支路上各有一个开关,与实物图相符。
故选:D。
【例3】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试改变a、b、c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先在原导线上打“×”,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符合要求的导线)。
【解答】解: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接入干路中,所以应该将导线b接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如下所示:
【例4】(1)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两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到电路中。
(2)图乙: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答】解:(1)将图中的两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到电路中,如下所示:
(2)图乙中,两灯并联,S只控制S1,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题型五 电流的测量
【例1】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 安量程试触。
(2)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是 毫安。
(3)若闭合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流表内部发生了开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灯L2处短路
【解答】解:
(1)在连接电路时,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选择时选用较大的量程(0~3A)进行试触;
(2)由图甲知,电流表与L2串联,所以测量通过L2的电流;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6A=160mA;
(3)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灯泡都发光,则不可能是电路断路,且L2有电流流过,是由于电流表短路而造成的。
故答案为:(1)0~3;(2)160;(3)C。
【例2】小嘉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22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
B.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
C.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22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电流表A1,分为两个支路,一支通过L2、A2,另一支通过L1,回到电源负极,所以两灯是并联的,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所以干路电流为0.5A,L2的电流为0.22A;由于并联电路电流规律:I=I1+I2,故通过灯L1的电流:I1=I﹣I2=0.5A﹣0.22A=0.28A。
故选:D。
【例3】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作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等效电路图知:IL2=IA乙=0.2A,
由并联电路特点知,IL1=IA甲﹣IA乙=0.5A﹣0.2A=0.3A;
故选:B。
【例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0.44安、2.2安 B.0.44安、1.76安
C.0.76安、0.44安 D.0.44安、2.64安
【解答】解:分析电路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的是L1所在支路的电流;
已知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选择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为I总=2.2A,即干路电流为2.2A;
电流表A1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1=0.44A,即通过灯L1的电流为0.44A;
那么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I2=I总﹣I1=2.2A﹣0.44A=1.76A。
故选:B。
【例5】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 透镜。
(2)行人一听到语音提示立即退回,这种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 。
(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2所示),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
【解答】解:(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行人一听到语音提示立即退回,这种听到声音作出的反应是条件反射。(3)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28A。
由电路图1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串联在L2支路上,则测量的是L2的电流。
故答案为:(1)凸;(2)条件反射;(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8A;L2。
题型六 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例1】教室里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呢?小明认为是并联的,下面能很好地支持他的观点的事实是(  )
A.各个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
B.各个灯发光的亮度相同
C.各个灯都由同一个开关控制
D.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
【解答】解:A、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几个用电器,用电器之间可以是串联的,也可以是并联的。各个灯同时亮,同时熄灭,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不符合题意。
B、教室内的灯基本都是同一个规格的,串联时灯泡亮度相同,并联时灯泡亮度也相同。不符合题意。
C、灯泡串联时能用一个开关控制,并联时开关接在干路上也能用一个开关控制。不符合题意。
D、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去掉一个灯泡,其它灯泡不能工作;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去掉一个灯泡,其它灯泡能正常工作。所以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通过其它灯泡是否能工作能判断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小明断开客厅的灯后,到书房去闭合书房的灯进行学习,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
A.一定并联 B.一定串联 C.可能串联 D.无法判断
【解答】解:
如果一个开关断开,两盏灯都熄灭,则两灯可能是串联,可能是并联;如果一个开关断开,只有一盏灯熄灭,表明两盏灯互不影响,则两灯一定并联。
断开客厅的灯后,书房的灯还可以工作发光,表明两盏灯互不影响,则两灯一定并联,故A正确。
故选:A。
【例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
(1)若使L1、L2串联,则应只闭合开关  ;
(2)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S1和   。
【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2,同时断开S1、S3,灯L1、L2首尾相连组成串联电路;
(2)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S2,L1、L2并列连接,组成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1)S2;(2)S3。
【例4】下列电路中,实物图连接正确,且电流表能正确测量出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解答】解:A、电路图灯泡L1短路,电路连接不正确,故A错误;
B、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测量的是总电流,无法测量通过L2的电流,故B错误;
C、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2支路上,正负接线柱的接法也正确,测量通过L2的电流,故C正确;
D、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1支路上,正负接线柱的接法也正确,测量通过L1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例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电路接通后发现,电流表A1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2的偏转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电路未接通之前,有个电流表的指针不在零刻度
B.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两个电流表都不准
C.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电流每流过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小一点
D.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量程不同
【解答】解:图甲可知,灯泡L1与L2以及电流表A1、A2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原因是两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A1选择0~3A量程,示数为0.3A,A2选择0~0.6A量程,示数也是0.3A,说明两电流表示数是相同的,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开关S闭合时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 示数如图乙所示,设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48 A,电流表 的示数是1.2 A
B.串联在电路中
C.电流表A2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D.工作一段时间后 L1 开路,则电流表. 示数将变小, 示数将不变
【答案】A
【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并判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解答】ABC.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 L2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示数. 电流表 A1 的量程为0~0.6 A,示数. ,故A正确,B、C错误;
D.若工作一段时间后 L1开路,因为电流表A1测L2支路的电流,则电流表 A1示数不变,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电流表A2示数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2.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用绝缘绳悬挂的不带电金属小球,但玻璃棒与金属小球不接触。下列关于金属小球两侧所带电荷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判断。
【解答】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可知玻璃棒给小球一个向左的吸引力,小球将向左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小球靠近玻璃棒一侧分布的是负电荷。
故答案为:A。
3.小海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盲人水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杯中近杯口处A点是水位器的触点,当杯中的水位到达A位置时,水位器会自动发出音乐声,表示水已盛满。杯口处触点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用电器 C.滑动变阻器 D.开关
【答案】D
【解析】【分析】 由图可知,电路由水位器、电源、导线组成,当电路闭合时,水位器才有可能发出声音,根据题意分析触点的作用。
【解答】 由题意知:当杯中的水位到达A位置时,电路接通,水位器会发出音乐声,这说明杯口处两个触点的作用相当于开关。
故选D。
4.用导线将用电器短接是检查电路故障的一种方法,即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平想用一根导线将灯泡L1短接,正确的方法是连接接线柱(  )
A.C 和D B.B 和D C.A 和D D.A 和C
【答案】A
【解析】【分析】导线的电阻很小,忽略不计,当导线与用电器并联时,会将与之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解答】要将灯泡L1短接,即没有电流经过L1,则应用导线并联在L1两端,即接在CD两处,电流从导线经过后回到电源负极。
故答案为:A。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灯泡L1、L2都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观察到两灯泡的发光情况是 (  )
A.L1、L2都变亮 B.L1变亮、L2不亮
C.L1、L2都变暗 D.L1不亮、L2变亮
【答案】D
【解析】【分析】当开关与用电器并联时,开关会将该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经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
【解答】 闭合开关S1,灯泡L1、L2串联,再闭合开关S2,L1被短路,可知L1不亮,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少了一个用电器,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L2变亮。
故答案为:D。
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带上负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电荷消失了
D.人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人手
【答案】B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但电子总数不变。
【解答】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上负电,故A错误;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相互排斥,故B正确;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电荷发生了转移,电荷并没有消失,故C错误;
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片上,当手接触金属箔片时,电子又从金属箔片转移到手上,瞬间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可知电流从手流向金属箔片,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玻璃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将带正电的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被正电荷吸引,转移到玻璃棒上,导致金属箔片带上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将观察到金属箔片张开。
故答案为:B。
8.如图所示,灯泡L1、L2串联的电路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回路,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个回路。
【解答】ACD、闭合开关后,电流有两个回路,可知是并联电路,故ACD错误;
B、闭合开关后,电流只有一个回路,可知是串联电路,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9.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下列选项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负极流入进行判断。
【解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负极流入,可知C图中标注的电流方向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10.如图所示,让两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层相互摩擦带上电荷并形成电压,从而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摩擦层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等量同种电荷
C.正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D.负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答案】D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但电子总数不变。
【解答】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正电荷不发生转移,电荷也没有被创造或消失,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
故答案为:D。
11.如图所示为“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答案】B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但电子总数不变。
【解答】A、由图可知,塑料丝与塑料管相互排斥,说明两者带有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塑料丝带有同种电荷,因而会相互排斥,所以呈现章鱼状,故B正确;
C、毛皮比塑料更易失去电子,可知毛皮与塑料摩擦时,毛皮因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塑料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C错误;
D、塑料管和塑料丝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物品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判断。
【解答】A、摩擦后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相互排斥,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相同的物体摩擦后,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相互排斥,图中看不出两束塑料细丝相互排斥,若使用不能物体摩擦,塑料细丝可能带有异种电荷,所以相互吸引,同理图中也看不出两束塑料细丝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
C、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相互排斥,故C不符合题意;
D、塑料细丝带有异种电荷,所以相互吸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已知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0.5A,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1、L2串联,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为0.2 A
B.灯泡L1、L2并联,干路电流为0.7 A
C.灯泡L1、L2并联,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为0.3A
D.灯泡L1、L2并联,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 A
【答案】C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据此计算经过的电流大小。
【解答】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 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0.5A,可知经过的电流为0.5A-0.2A=03A。
故答案为:C。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和两个灯泡均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 时,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为a→b→c→d
B.只闭合开关S1 时,两个灯泡串联
C.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答案】D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开关S2的通断对所在支路没有影响,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对干路电流有影响。
【解答】A、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可知只闭合时,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为d→c→b→a,故A错误;
B、只闭合开关S1 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故B错误;
CD、 只闭合开关S1 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再闭合开关S2, 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经过的电流不变,可知电流表示数将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5.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然后用同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测量电流。其中一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时,发现三处的测量值有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Ia/A Ib/A Ic/A
0.16 0.15 0.14
A.可能是因为测量有误差
B.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
C.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本来就不相同
D.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进行分析。
【解答】A、三处的电流值存在微小差异,可能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故A正确;
B、若电流表没有调零,测得的电流值不准确,但示数应该相同,故B错误;
CD、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CD错误。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用一个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在图中给出的a、b、c三个位置中,电流表的接入位置应为(  )
A.b 点 B.c 点
C.a 点 D.a、b、c 三点均可
【答案】C
【解析】【分析】b接在所在的支路上,c接在所在的支路上。
【解答】分支点和电源之间的部分称为干路,可知a位置属于干路,所以要测量干路电流时,应将电流表接在a处。
故答案为:C。
17.如图所示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电路图,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通过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进行判断。
【解答】电路为并联电路,ad在干路上,c和b在支路上,由于两灯的规格不同,所以c和b电流大小不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可知ad电流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D。
1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路中电流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只闭合S1 时,灯L1亮,电流表测L2中的电流
B.当S1、S2、S3都闭合时,灯L1、L2全亮,电流表测 L2中的电流
C.当只闭合S1 和S2时,灯L1亮,L2不亮,电流表测 L2 中的电流
D.当只闭合S3时,灯L2亮,灯L1也亮,电流表未被接入电路中
【答案】D
【解析】【分析】电流表在使用时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所测电流不能超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不能将电流表未经任何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导致电源短路。
【解答】A、只闭合S1 时,电流表和处于断路状态,电路为的简单电路,故A错误;
B、当S1、S2、S3都闭合时,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经开关S3、电流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灯不会亮,故B错误;
C、当只闭合S1 和S2时, 电路为并联电路,两灯均会亮,电流表测 L2 中的电流,故C错误;
D、当只闭合S3时, 电路为串联电路,两灯都会亮,电流表处于断路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下列电路图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2 的电流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解答】AB、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出后经过开关,导线、电流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可能会导致电流表和电源损坏,故AB错误;
B、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测量经过的电流,故C正确;
D、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测量经过的电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接在了灯 L1的两端。若此时闭合开关,则一定会发生(  )
A.电源损坏 B.灯L1 不亮 C.电流表损坏 D.灯 L2不亮
【答案】B
【解析】【分析】电流表的阻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电流表与其他用电器并联时,会导致与之并联的用电器短路,所以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使用。
【解答】闭合开关,电流表与并联,会将短路,没有电流经过,不会发光。由于电路中还有用电器,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一定会很大,所以电流表不一定会损坏,电源也不会损坏,有电流经过,可知会亮。
故答案为:B。
21.如图所示,电流表所测的电流是 (  )
A.通过灯L1 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 D.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表串联在所测电路之中进行判断。
【解答】由图可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与串联,可知测量的是所在支路的电流。
故答案为:B。
22.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片带有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C。
23.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
A.小球A 带负电 B.小球 B一定不带电
C.小球 B 可能不带电 D.小球A 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不带电的物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知C带正电,B与C相互排斥,可知BC带有同种电荷,则B带正电,AB相互吸引,AC也相互吸引,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不带电的物体。
故答案为:D。
24.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
【解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甲球带负电,故乙带负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如图甲所示为某电路图中的一部分,已知流经灯泡L1 的电流为0.6 A,流经灯泡L2的电流为0.4A,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B.灯泡 L1 在干路上
C.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
D.如果将灯泡 L1 拧下来,那么灯泡 L2 将熄灭
【答案】C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解答】A、电流表连接的是大量程,示数为1A,故A错误;
B、电流表示数大于经过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接在支路上,故B错误;
C、经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可知两灯是并联的,故C正确;
D、两灯并联且都接在支路上,互不干扰,所以如果将灯泡 L1 拧下来,那么灯泡 L2 不会熄灭,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答案】D
【解析】【分析】A.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B.根据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判断;
C.根据电荷是否发生转移判断;
D.根据电荷分离的知识判断。
【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橡胶棒A带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到电子,即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则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故A错误;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橡胶棒A没有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B,所以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不变,故C错误;
D.橡胶棒A带负电,接近金属球B上,B上的自由电子被排斥而远离,转移到金属箔上,故D正确。
故选D。
27.如图是小曹同学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 短路可分为用电器短路和电源短路,用电器短路是指该用电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而电源短路是直接将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结合电路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当闭合开关后,灯泡可以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键闭合后,两盏灯泡可以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当闭合开关后,电源被短路,故C符合题意;
D.当闭合开关后,一个灯泡被短路,另外一只灯泡可以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的一种电流表,下列关于该电流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有两个接线柱
B.它有三个量程
C.它能测量的最大电流为0.6A
D.它使用0~3 A 量程时的分度值为0.1 A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表的结构特点,结合使用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图中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故A错误;
图中的电流表有 0~3 A 和 0 ~0.6A 两个量程,故B错误;
图中的电流表能测量的最大电流是3 A,故C错误;
使用0~3 A 量程时的分度值为0.1 A,故D正确。
故选D。
29.下列电路中,实物图连接正确,且电流表能正确测量出通过灯L2 的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且接线“正进负出”。
【解答】A中灯泡 L1被短路,电路连接不正确,故A错误;
B中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测量的是干路中的电流,故B错误;
C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2支路上,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也正确,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故C正确;
D中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1 支路上,测量通过L1 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30.由于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其实质是   (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电荷发生了转移;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但电子总数不变。
【解答】空气对流和云层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间相互摩擦,导致电荷发生了转移,因而使云带电。
由图可知,上面的云的底层带负电,下面的云的上部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致上面的云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产生放电现象。
31.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电,因此能够   小纸屑,小纸屑接触有机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   。
【答案】吸引;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进行分析。
【解答】 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
小纸屑接触有机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是因为其与有机玻璃板带有同种电荷,所以会因为相互排斥而弹开。
32.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 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 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 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   电,由于 M的排斥力和N的   ,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的电极 N时,由于   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答案】正;吸引力;电子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进行分析。
【解答】M带走正电,小球与M接触时,电子转移到M上,导致小球也会带上正电。
小球与N带有异种电荷,会受到N的吸引力,在M的排斥力和N的吸引力的作用下,小球从中间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N时,由于N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小球上,导致小球带负电。
33.如图所示为某定时炸弹的引爆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1)定时器应该安装在导线   (填“a”或“b”)上,在定时阶段,该导线为   (填“通”或“开”)路,起爆器被   ,电流   (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因此在定时阶段起爆器不会引爆炸弹。
(2)当定时器定时结束时,导线b被   (填“接通”或“切断”),此时电流   (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因此在定时结束时起爆器会引爆炸弹。
(3)综上所述,定时器在定时阶段相当于一个   (填“闭合”或“断开”)的开关。为使该定时炸弹停止工作,应立即剪断导线   (填“a”或“b”)。
【答案】(1)b;通;短路;不能
(2)切断;能
(3)闭合;a
【解析】【分析】(1)(2)定时阶段没有电流经过起爆器,是因为起爆器被短路,定时器倒计时结束,会将其所在支路切断,导致起爆器中有电流经过。
(3)若将b切断,则起爆器中有电流经过,起爆器爆炸。
【解答】(1)在定时阶段,起爆器被b导线短路,没有电流经过起爆器,所以不会爆炸,可知定时器应安装在b处。
(2)定时结束时,导线b被切断,此时有电流经过起爆器,引发爆炸。
(3)由上面两个小题的分析可知,定时器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为了防止爆炸,应剪断导线a,使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经过。
34.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和S1,观察示数,再闭合开关 S2,示数保持不变的电流表是   (电源电压不变),同时小明观察到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断开开关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A1;改接电流表A 的小量程
【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的闭合与断开对所在的支路没有影响。
【解答】由图可知,测量所在支路电流,测量所在支路电流,A测量干路电流。 闭合开关S和S1,此时A和有示数,没有示数,再闭合开关,有示数,各支路互不干扰,可知示数不变,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可知A示数变大。
由图可知,电流表连接的是大量程,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应改接到小量程。
35.“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1)小金先闭合开关 S、S1,断开开关 S2,顺利测出了通过灯   的电流。
(2)若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则   (填“能”或“不能”)测出通过另一盏灯的电流,理由是   。
【答案】(1)L2
(2)不能;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解析】【分析】(1)电流表与被测对象串联,据此分析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若方向相反,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解答】(1)先闭合开关 S、S1,断开开关 S2,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连接在所在的支路上,可知测得的是通过灯的电流。
(2)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电流将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会导致指针反偏,可知不能测出通过另一盏灯的电流。
36.造成电流表出现图甲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造成电流表出现图乙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选择的量程太大
【解析】【分析】电流表在使用时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所测电流不能超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小量程的分度值为0.02A,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1A,所以使用小量程精确度更高。
【解答】由图可知,甲中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电流表。
乙中指针偏转角度较小,示数为0.3A,小于电流表小量程的最大测量值,原因是所选量程过大,应改接到小量程。
37.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
(1)电流表应选用   A量程试触。
(2)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2 的电流为   mA。
(3)若闭合开关后,灯均亮,但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
A.电流表内部发生了开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灯L2处短路
【答案】(1)0~3
(2)160
(3)C
【解析】【分析】(1)试触时,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则选择小量程,若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则选择大量程。
(2)A和mA都是电流常用单位,1A=1000mA。
(3)灯亮,说明电路为通路且灯没有被短路。
【解答】(1)试触时,为防止电流过大导致电流表损坏,应使用大量程即0-3A量程试触。
(2)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6A,即160mA。
(3)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的电流。
A、若电流表开路,则没有电流经过,不会亮,故A错误
B、开关接在干路上,若开关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灯不能亮,故B错误;
C、电流表被短路,电路仍为通路,会亮,没有电流经过电流表,所以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C正确;
D、灯L2处短路,不会亮,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8.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横线上填写当开关S1、S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L1、L2的亮、熄情况。
(1)S1 断开、S2闭合时:   。
(2)S1闭合、S2断开时:   。
(3)S1 和S2都闭合时:   。
【答案】(1)L1熄、L2亮
(2)L1、L2都熄
(3)L1、L2都亮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开关的控制作用,判断不同闭合情况下是否有电流经过灯泡即可。
【解答】(1)S1 断开、S2闭合时,只有L2接入电路,故L2亮、L1不亮;
(2)S2为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所以S2断开时电路为开路,故L1、L2都不亮。
(3)S1、S2都闭合时,L1、L2并联接入电路,故L1、L2都亮。
39.如图甲是“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物连接图。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填“L1”或“L2”)的电流。
(2)若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A。
(3)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图甲中导线   (选填“a”、 “b”或“c”)的右端改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答案】(1)L1
(2)0.3
(3)b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判断电流表所测量的电流。
(2)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
(3)分析图示电路图答题。
【解答】 (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串联在L1支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L1的电流。
(2)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L1、L2的总电流,电流表应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应将导线b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接线柱上。
40.有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如图所示,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喷出的电荷带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由于涂料带     电(填“正”或“负”),能够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表面,其原理是    。
【答案】同种;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喷出的电荷带同种电荷。
由于涂料带负电,能够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表面,其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同种;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1.如图,将一个不带电的铁质圆盘放在一个塑料瓶上,在圆盘中放入彩色的碎纸屑。然后用一个高压静电棒去接触圆盘,发现彩色的碎纸屑像礼花一样向上散开,碎纸屑和圆盘带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若静电棒带正电,当它接触圆盘时,   (填“正”或“负”)电荷发生移动,电流方向为   (填“从圆盘到静电棒”或“从静电棒到圆盘”)。
【答案】同种;负;从静电棒到圆盘
【解析】【分析】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用高压静电棒去接触圆盘,发现彩色的碎纸屑像礼花一样向上散开,说明碎纸屑和圆盘相互排斥,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碎纸屑和圆盘带有同种电荷。
圆盘由铁制成,当带正电的静电棒接触圆盘时,电子发生定向移动,电子的移动方向为从圆盘到静电棒,由于电子带负电,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为从静电棒到圆盘。
42.图甲是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明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快速向右大幅度偏转,他赶快断开开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小明同学纠正错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大小为   A。
(4)要让图甲中的电流表测通过L1 和L2的总电流,可将图中   (填字母)导线的一端改接到合适位置。
【答案】(1)断开
(2)电流表的量程太小
(3)1.2
(4)b
【解析】【分析】 (1)连接电路时,为了安全,开关必须断开;
(2)根据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3)电流表读数时,要先看选的量程,然后读出数据;
(4)用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要将电流表接在干路上。
【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元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指针快速向右大幅度偏转的原因可能是电路电流较大,电流表所选的量程太小。
(3)由题图乙知,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是0.1 A,所以测得的电流大小为1.2 A。
(4)要让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电流表应串联在干路上,则由题图甲知,可将导线b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接线柱上。
三、实验与探究题
43.小刚和小强做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实验。
(1)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则会出现   (填“开路”或“短路”)现象。
(2)小强将导线   拆除,变成了两灯的串联电路,此时再闭合开关,发现 L1 不亮、L2亮,则L1   (填“烧坏了”或“没烧坏”)。
(3)小刚将导线   (填“a”“b”或“c”)改接到   ,变成了两灯的并联电路。
【答案】(1)短路
(2)a;没烧坏
(3)c;L2左端的接线柱
【解析】【分析】(1)不能直接将电流表不经过任何用电器接在电源两端,会导致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流表和电源,甚至导致火灾。
(2)串联电路只有一个回路,若存在断路,则整个电路均处于断路状态,用电器均不能工作。
(3)并联电路电流存在多个回路,可据此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解答】(1)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经过开关、导线a、c后直接回到电源负极,没有经过任何的用电器,会导致电源短路。
(2)去除导线a,等效实物图为
可知电路为串联电路,闭合开关, L2亮 ,说明电路为通路,可知L1没烧坏。
(3)将c改接在L2左端的接线柱,实物图如图所示,可知此时电路为并联电路。
四、作图题
44.水位自动报警器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装置,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请按要求连接图中的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
【答案】
【解析】【分析】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控制电路断开,电磁铁无磁性,衔铁在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水(通常水是导体)使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向下运动。
【解答】控制电路断开(水位低)时,衔铁向上,应使绿灯所在电路接通,所以将上方电源、绿灯通过衔铁上方触点连接 。控制电路接通(水位高)时,衔铁被吸下,应使红灯所在电路接通,所以将下方电源、红灯通过衔铁下方触点连接 。
4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甲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连接实物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与灯泡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开关S2在靠近正极一侧的干路上,如下图所示:
46.请对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甲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连接实物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电铃并联,开关S1在正极一侧的干路上,开关S2与电铃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47.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实物图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
【解答】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S1在靠近正极一侧的干路上,开关S2和灯泡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如下图所示:
48. 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图,请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实物图确定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连接的先后顺序,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开关与灯泡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则电路图如下所示:
49.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
【答案】
【解析】【分析】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可以根据电流流向法进行连接,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电路元件最多的支路,再把并联的部分串联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电铃为并联,一个开关在干路上,一个开关串联在电铃所在的支路上。先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串联下面的开关、灯泡然后回到电源负极,然后把电铃和上面的开关并联在灯泡两端即可,如下图所示:
50.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中的实物。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据此完成实物图的连接即可。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串联在灯泡L2的支路上。先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1、灯泡L2、开关S2,然后回到电源负极,再把灯泡L1 并联在灯泡L2、开关S2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01 学习目标
02 思维导图
03 基础知识
04 经典例题
05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三章 电路探秘
3.1电荷与电流
认识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知道摩擦起电本质是电荷转移。
理解电流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掌握电流方向规定。
学会连接简单电路,识别通路、断路与短路,知道电路基本组成。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1、电中性: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正电;另一种是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物体内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物体整体上没有呈现带电性。
2、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 ,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作 。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
3、性质: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4、雷电: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知识点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结论: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的两个小球会 。
2、验电器:验电器是一种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当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顶端的导体时,自身所带的电荷会传到玻璃钟罩内的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张箔片将自动分开成一定角度。根据两箔片 可以比较物体带电量多少。
知识点三 电流
1、电路的组成
电源:电池等能提供电的装置。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
电路是指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种电路元件,缺一不可。
2、电流方向的规定
科学上规定, 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电流单位与转换
电子在导线中朝一个方向的运动会形成电流。导体中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 用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更小的电流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μA。 1A= 103mA 1mA= 103μA
知识点四 电路与电路图
1、电路的三种状态及短路的危害
(1)通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 。这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用电器工作。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 ,即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常见造成开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开关没有闭合;②导线与其他电路元件连接处线头脱落或接触不良;③导线断了;④用电器损坏,比如灯泡灯丝断了。
(3)短路:闭合开关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中间没有用电器,这样的电路叫电源 ,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 会很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引发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2、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接入电路中,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它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2)用电器: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炉、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等。
(3)开关:它是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工作的作用。开关闭合,用电器工作;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工作。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等。
(4)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运动的通路。常用铜、铝制作导线,导线的外壳包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4、电路图
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如图左是实物图,右是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
5、画电路图需注意的问题:
(1)要画得横平竖直;
(2)用规定的符号;
(3)元件分布要均匀;
(4)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连接处注意打“点”。
6、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
①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 。
②特点:电流路径只有1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作用与位置无关。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如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灭。两盏灯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
①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 。
②特点: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的通断。各路用电器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并联用电器的连接点叫做电路的分支点,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 ,干路上的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叫总开关。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 ,支路上的开关s控制灯L,开关S,控制灯L。
(3)串联、并联的特点
串 联 并 联
连接特点 元件逐个顺次相连,无分支。 各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工作特点 各用电器工作有关联: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某一条电路断开时,其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常工作。
开 关 的控制特点 一只开关可控制各用电器工作,且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知识点五 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
作用 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
实物图
电路图符号
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有 个接线柱,“-”表示负接线柱,两个“+”接线柱(注意不是“+”极和“-”极)使用“0.6”和“-”两个接线柱时,它的量程是 安,最大可测0.6安的电流,每个大格为 安,每个小格为 安,即分度值为 安;用“3”和“-”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 安,最大可测 安的电流,每个大格为 安,每个小格为 安,即分度值为 安。同一刻度线,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 倍
2、电流表的使用规范
(1)使用时按照“不超”“从小”原则选择合适量程。“不超”指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允许测量的最大电流),“从小”指在“不超”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比如电流大小只有0.4 安,虽然两个量程都没超,要实行“从小”原则,选择0 ~ 0.6安量程,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采用“选择最大量程试触”的方法来选择合适量程。( 法)
(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 ,不允许将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
(3)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也会损坏电源。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判断电流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的电流,首先要明确它与哪个用电器串联。比如在并联电路中,要仔细辨别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与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大小。若电流表接在干路上,则电流表测电路的总电流。
②判断电流表在电路中连接是否正确,要看是否符合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一般要做到四项检查:A.电路是否发生短路;B.电流表在电路中是否串联;C.接线柱是否正确;D.选择量程是否合适。
知识点六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
实验猜想:①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然后依次减小,B点小些,C点最小,即Ia>Ib>Ic ;②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A、B、C三点的电流应该相等,即Ia=Ib=Ic
设计并进行实验: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换用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即____________
2、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样的特点
实验猜想:(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大于各支路电流,即Ic>Ib,Ic>Ia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b+Ia
设计并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即____________
题型一 摩擦起电
【例1】将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会带上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玻璃棒能带上正电,说明玻璃棒是导体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D.把两支均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互相吸引
【例2】“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例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
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题型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1】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先用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再将塑料丝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现象的是()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小球悬挂于同一平台下,已知乙球带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可能带负电
B.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可能不带电
C.若甲球带负电,则丙球可能带负电
D.若甲球带负电,则丙球可能不带电
【例3】用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分别靠近轻质小球甲和小球乙,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可能带负电 B.乙球可能带正电
C.甲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带负电
【例4】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的塑料氢气球向带负电的甲棒靠近(未接触),如图甲所示;而却远离带电情况未知的乙棒,如图乙所示。则可推断乙棒(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题型三 电流
【例1】在比较电流强弱时,我们可以来用比值定义,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时间(t)的比值定义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即I.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单位库仑(C),时间的单位秒(s),1C/s=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强度越大
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所用时间越短,电流强度越大
C.电流的大小与导体本身有关,而与电荷的量以及通电时间都无关
D.灯泡电流0.2A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灯丝横截面的电量是0.2库仑
【例2】有一种静电喷涂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当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上时,与大地相连的金属支架中会形成瞬时电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支架中瞬时电流的方向是向上的
B.静电喷涂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正电荷
C.喷出后的涂料会越来越分散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雾状涂料被均匀喷涂在金属球工件上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3】如图所示,验电器M不带电、N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M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带上了正电
B.N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C.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由M向N
D.用手触摸金属棒,M、N的金属箔片张角不变
题型四 电路与电路图
【例1】如图所示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例2】某同学按照下面的电路把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他所选择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
A.B. C. D.
【例3】如图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试改变a、b、c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先在原导线上打“×”,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符合要求的导线)。
【例4】(1)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两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到电路中。
(2)图乙: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题型五 电流的测量
【例1】小明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 安量程试触。
(2)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是 毫安。
(3)若闭合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流表内部发生了开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灯L2处短路
【例2】小嘉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22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
B.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电流
C.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22A
【例3】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例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0.44安、2.2安 B.0.44安、1.76安
C.0.76安、0.44安 D.0.44安、2.64安
【例5】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 透镜。
(2)行人一听到语音提示立即退回,这种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 。
(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2所示),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
题型六 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例1】教室里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呢?小明认为是并联的,下面能很好地支持他的观点的事实是(  )
A.各个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
B.各个灯发光的亮度相同
C.各个灯都由同一个开关控制
D.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
【例2】小明断开客厅的灯后,到书房去闭合书房的灯进行学习,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
A.一定并联 B.一定串联 C.可能串联 D.无法判断
【例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
(1)若使L1、L2串联,则应只闭合开关  ;
(2)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S1和   。
【例4】下列电路中,实物图连接正确,且电流表能正确测量出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例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连接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电路接通后发现,电流表A1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2的偏转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电路未接通之前,有个电流表的指针不在零刻度
B.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两个电流表都不准
C.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电流每流过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小一点
D.A1的偏转角度比A2小,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量程不同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开关S闭合时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 示数如图乙所示,设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48 A,电流表 的示数是1.2 A
B.串联在电路中
C.电流表A2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D.工作一段时间后 L1 开路,则电流表. 示数将变小, 示数将不变
2.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用绝缘绳悬挂的不带电金属小球,但玻璃棒与金属小球不接触。下列关于金属小球两侧所带电荷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小海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盲人水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杯中近杯口处A点是水位器的触点,当杯中的水位到达A位置时,水位器会自动发出音乐声,表示水已盛满。杯口处触点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用电器 C.滑动变阻器 D.开关
4.用导线将用电器短接是检查电路故障的一种方法,即将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小平想用一根导线将灯泡L1短接,正确的方法是连接接线柱(  )
A.C 和D B.B 和D C.A 和D D.A 和C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灯泡L1、L2都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观察到两灯泡的发光情况是 (  )
A.L1、L2都变亮 B.L1变亮、L2不亮
C.L1、L2都变暗 D.L1不亮、L2变亮
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带上负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电荷消失了
D.人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人手
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玻璃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是 (  )
A. B.
C. D.
8.如图所示,灯泡L1、L2串联的电路是 (  )
A. B.
C. D.
9.电源可以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电流。下列选项为电动玩具中电池的安装情况,当电动玩具工作时,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让两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层相互摩擦带上电荷并形成电压,从而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摩擦层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等量同种电荷
C.正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D.负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11.如图所示为“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12.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物品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
A. B.
C. D.
1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已知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0.5A,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灯泡L1、L2串联,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为0.2 A
B.灯泡L1、L2并联,干路电流为0.7 A
C.灯泡L1、L2并联,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为0.3A
D.灯泡L1、L2并联,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 A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和两个灯泡均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 时,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为a→b→c→d
B.只闭合开关S1 时,两个灯泡串联
C.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15.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然后用同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测量电流。其中一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时,发现三处的测量值有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Ia/A Ib/A Ic/A
0.16 0.15 0.14
A.可能是因为测量有误差
B.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
C.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本来就不相同
D.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用一个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在图中给出的a、b、c三个位置中,电流表的接入位置应为(  )
A.b 点 B.c 点
C.a 点 D.a、b、c 三点均可
17.如图所示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电路图,L1与L2是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通过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1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路中电流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只闭合S1 时,灯L1亮,电流表测L2中的电流
B.当S1、S2、S3都闭合时,灯L1、L2全亮,电流表测 L2中的电流
C.当只闭合S1 和S2时,灯L1亮,L2不亮,电流表测 L2 中的电流
D.当只闭合S3时,灯L2亮,灯L1也亮,电流表未被接入电路中
19.下列电路图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2 的电流的是 (  )
A. B.
C. D.
20.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接在了灯 L1的两端。若此时闭合开关,则一定会发生(  )
A.电源损坏 B.灯L1 不亮 C.电流表损坏 D.灯 L2不亮
21.如图所示,电流表所测的电流是 (  )
A.通过灯L1 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 D.都有可能
22.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23.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
A.小球A 带负电 B.小球 B一定不带电
C.小球 B 可能不带电 D.小球A 可能不带电
24.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25.如图甲所示为某电路图中的一部分,已知流经灯泡L1 的电流为0.6 A,流经灯泡L2的电流为0.4A,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B.灯泡 L1 在干路上
C.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
D.如果将灯泡 L1 拧下来,那么灯泡 L2 将熄灭
2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27.如图是小曹同学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2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的一种电流表,下列关于该电流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有两个接线柱
B.它有三个量程
C.它能测量的最大电流为0.6A
D.它使用0~3 A 量程时的分度值为0.1 A
29.下列电路中,实物图连接正确,且电流表能正确测量出通过灯L2 的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30.由于云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等原因,使云带电荷,其实质是   (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通常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当两个云层靠近且达到一定条件时,上层云底部的负电荷向下运动从而产生放电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1.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电,因此能够   小纸屑,小纸屑接触有机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   。
32.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 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 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 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   电,由于 M的排斥力和N的   ,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的电极 N时,由于   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33.如图所示为某定时炸弹的引爆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1)定时器应该安装在导线   (填“a”或“b”)上,在定时阶段,该导线为   (填“通”或“开”)路,起爆器被   ,电流   (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因此在定时阶段起爆器不会引爆炸弹。
(2)当定时器定时结束时,导线b被   (填“接通”或“切断”),此时电流   (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因此在定时结束时起爆器会引爆炸弹。
(3)综上所述,定时器在定时阶段相当于一个   (填“闭合”或“断开”)的开关。为使该定时炸弹停止工作,应立即剪断导线   (填“a”或“b”)。
34.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和S1,观察示数,再闭合开关 S2,示数保持不变的电流表是   (电源电压不变),同时小明观察到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断开开关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35.“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1)小金先闭合开关 S、S1,断开开关 S2,顺利测出了通过灯   的电流。
(2)若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则   (填“能”或“不能”)测出通过另一盏灯的电流,理由是   。
36.造成电流表出现图甲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造成电流表出现图乙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37.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
(1)电流表应选用   A量程试触。
(2)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2 的电流为   mA。
(3)若闭合开关后,灯均亮,但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
A.电流表内部发生了开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灯L2处短路
38.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横线上填写当开关S1、S2处于以下状态时,灯泡L1、L2的亮、熄情况。
(1)S1 断开、S2闭合时:   。
(2)S1闭合、S2断开时:   。
(3)S1 和S2都闭合时:   。
39.如图甲是“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物连接图。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泡   (填“L1”或“L2”)的电流。
(2)若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A。
(3)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应将图甲中导线   (选填“a”、 “b”或“c”)的右端改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40.有一种静电喷涂枪,通电后,它可以使喷出的涂料微粒带上电荷。如图所示,当涂料喷出后,会形成分散的雾状,是因为喷出的电荷带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由于涂料带     电(填“正”或“负”),能够被均匀喷涂在带正电的金属球工件表面,其原理是    。
41.如图,将一个不带电的铁质圆盘放在一个塑料瓶上,在圆盘中放入彩色的碎纸屑。然后用一个高压静电棒去接触圆盘,发现彩色的碎纸屑像礼花一样向上散开,碎纸屑和圆盘带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若静电棒带正电,当它接触圆盘时,   (填“正”或“负”)电荷发生移动,电流方向为   (填“从圆盘到静电棒”或“从静电棒到圆盘”)。
42.图甲是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明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快速向右大幅度偏转,他赶快断开开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小明同学纠正错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大小为   A。
(4)要让图甲中的电流表测通过L1 和L2的总电流,可将图中   (填字母)导线的一端改接到合适位置。
三、实验与探究题
43.小刚和小强做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实验。
(1)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则会出现   (填“开路”或“短路”)现象。
(2)小强将导线   拆除,变成了两灯的串联电路,此时再闭合开关,发现 L1 不亮、L2亮,则L1   (填“烧坏了”或“没烧坏”)。
(3)小刚将导线   (填“a”“b”或“c”)改接到   ,变成了两灯的并联电路。
四、作图题
44.水位自动报警器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装置,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请按要求连接图中的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
4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6.请对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47.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48. 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图,请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49.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
50.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中的实物。
01 学习目标
02 思维导图
03 基础知识
04 经典例题
05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