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21分)
1.古诗文识记。(每句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独坐幽算里,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
。·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
愈《晚春》)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
”表现的
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5)《木兰诗》中表现战争环境异常艰苦的句子是:
许多成语出自古人的诗文名句之中,成语“扑朔迷离”就出自《木兰诗》
”两句。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孙权,劝学吕蒙,造就“非
复吴下阿蒙”的美谈:jūgong j1ncu1的科学家邓稼先,至死不懈,让中华民族
核武器事业结出硕采,迎来新中国的美好未来;充满爱国热情的革命家闻一多,`q
chong dǒuniú地说,吊首挺胸地做,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chun pǔ、
qiānxùn的志愿军战士,浴血朝鲜战场…这些仁人志士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
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慢憬与追求。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ju gong jin cul
qi chong dou niu
chun piǔgian xu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一邓
稼先。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初中,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辙。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歌化的。
D。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能否把以爱因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
永恒主题款育青年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删掉“能否”)
B.截至目前,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己经
共6页第1页
1
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删掉“至少”或“以上”)
C.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行,当千帆过尽,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风
景。(将“一片”和“属于自己的”调换位置)
D.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
华。(将“如果”改为“只有”)
5.你的同学李明在读书活动中拟写了-一条宜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
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
够整齐、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2分)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
6.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组建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活动,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
也在积极地响应号召,班上决定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为文学角,请你拟一条文学角
标语(必须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锌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
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弧?菲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
《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格》、《左
传》、《国语》及《三史》。乳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接以思,无益,不如学
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助邪?”
墓始战学监志不催其所览见旧值不些。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
拊蒙背曰:“吾裙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权
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软,盖不可及也。”
共6页第2页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