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限时作业
题号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晾亮(1io)应和(hè)
着落(zh6o)
呼朋引伴(yin)
B.静默(m心)
朗润(yùn)
哄托(hng)
花枝招展(zhao)
C.抖撒(sǒu)
酝酿(niang)慈善(cf)
繁花嫩叶(nen)
D.伫蓄(chd)澄清(cheng).黄晕(yin)
嗡嗡嘴嗡(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把底蕴深厚、的辽宁历史文化比作一顶皇冠的话,辽宁省内各大博物馆
的文物,无

是皇冠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些无价之宝,着辽宁先人的无穷智营,印证着辽宁文明
的悠久历史,书写若辽宁大地的千年传奇。
A源远流长
收藏还
凝结
B.源源不绝
收藏】

凝聚
C.源源不绝珍藏

凝聚
D.源远流长珍藏
就凝结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母爱是文字和音乐的永恒主题。②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藉。③母爱如一阵春
风,母爱似一丝细雨。④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
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
A.“永恒”“消沉”“虚度”这三个词词性相同。
B.“主题”“一丝”“母亲”这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数词、代词。
C.“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轻柔优美,余韵绵绵。”这句话适合放在第②句的后面。
D.“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一句有语病,应将“萌发”改为“萌生”。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令尊、惠存、垂爱”属于敬辞,“家
慈、小儿、拙作”属于谦辞。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都是他的
代表作品。
D.《范爱农》中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的消息后,坚持主张发电报,并主动要求拟写发电稿。
(2)名著阅读(3分)
七年级语文限时作业第1页共6页
角色一:(高兴地)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角色二:(和离地)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
样的画。
角色三:(神秘地)我有一种丹,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
贵,只要两块钱一盒…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
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初一语文组“声动青春”表演社团举行话刷展演,导演对前来应征的演员提出了以下问题:①这三个
角色,你想扮演哪一个?他/她叫什么名字?②这段台词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③依据台词说说你对
这个角色的认识。
如果你是应征者,你会怎样回答?
5.古诗文默写(6分)
(1)水何澹澹,
(2)
,风正一帆悬。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表现新旧交替的句子是: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官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
心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选出对上面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描写了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
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B.《天净沙·秋》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避迩、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
分画面色彩斑澜,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C.《天净沙·秋思》著重写“思”,即秋景带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是由秋景引出作
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两首小令一首浓悲,一首淡喜。
D.两首小令都是用了白描手法,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结尾都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
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