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润(rdn)
应和(hé)
着落(zhu6)
决别(jue)
B.贮蓄(zhù)
粗犷(gung)
莅临(11)
咄咄逼人(duo)
C.澄清(chéng)棱镜(ling)
静密(mi)
恍然大悟
(huang)
D.吝啬(11)
憔悴(qio)
分岐(q1)
翻来覆去(fù)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9月3日,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
的日子。全球的目光投向雄伟的
天安门、壮丽的天安门广场,国际社会对大党大国领袖、世界级领袖再次发出
时代强音充满热切期待。历史不会因时代
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
抵赖而消失。守护共同的记忆,
守护历史正义,守护人类良知,守护和
平与安宁的家园。
A.怀念变迁
油嘴滑舌
才是
B.纪念
变革
油嘴滑舌
就是
C.怀念变革巧舌如簧
才是D.纪念
变迁
巧舌如簧
就是
3.下列各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②诗人们落笔生辉,有“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心境,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
阔,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③这些诗句如同一颗颗明
珠,串联起华夏儿女的情感脉络,虽时光流转,依旧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动人
的光彩,让每一个浸润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文字与灵魂的共鸣,激励起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A.第①句中加点词“国度”“优秀”“繁星”都是名词。
B.第②句中加点词“落”“有”“见”都是动词。
C.加点词“串联”有多个意义,这里用的是“连接”的意义。
D.画线句有语病,应将“激励”改为“激发”。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
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
事,是由宋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遥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