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蝉声(chán) 倦伏(quán) 滑稽(jì) 骇人听闻(hài)
B.安祥(xiáng) 羞怯(qiè) 庇护(pì) 咄咄逼人(duō)
C.荫蔽(yīn) 捶打(chuí) 缄默(jiān) 人声鼎沸(dǐng)
D.雕镂(lòu) 惩戒(chěng) 枯躁(zào) 拈轻怕重(niān)
2.(3分)下面是某同学在阅读《西游记》后制作的读书卡片,请帮他填写完整。
人物:①    性格特征:坚定不移,善良故事情节之一:女儿国遇难。 人物:孙悟空性格特征:爱憎分明,忠诚故事情节之一:②    。
人物:沙和尚性格特征:任劳任怨、忍耐力强故事情节之一:打碎琉璃盏。 人物:猪八戒性格特征:③    故事情节之一:助力败魔王。
3.(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在七上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朱自清的《春》,仿佛在春风中听到了嘹亮的短笛声;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雪后初晴时,山尖的全白,仿佛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读刘湛秋的《雨的四季》,______到了春雨的清新,夏雨的粗犷,秋雨的静谧,冬雨的平静。我们______在美丽的世界中。这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______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四季画卷。这些让我们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A.目不暇接 体验 沉浸 书写
B.目不暇接 体悟 沉迷 描绘
C.美不胜收 体验 沉迷 书写
D.美不胜收 体悟 沉浸 描绘
4.(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随着产业向新、向绿、向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内涵变得更加丰富,②养殖、风电等产业由近海走向深远海,用海模式由平面向立体利用转变。③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9万亿元,同比增长5.6%。④海洋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A.①句“产业”“步伐”“内涵”都是名词。
B.②句“立体”在这个语境中指“多元的用海模式”。
C.⑧句“发布”“显示”“增长”都是动词。
D.④句“成长”可以替换为同义词“生长”。
5.(2分)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孟子》《春秋》合称为“四书”。
B.称呼能体现中国的礼仪文化,如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谦称自己母亲为“家母”。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侧重写人,《五猖会》侧重记事,《二十四孝图》侧重议论。
6.(6分)古诗文填空。
①    ,可以为师矣。(《论语 为政》)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⑤《诫子书》中诸葛亮强调淡泊名利与内心清静对君子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问题。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春
元 白朴
古道春山暖日和风,阑干①楼阁帘栊②,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③。
【注释】①阑干:栏杆。②帘栊:窗户上的帘子。③飞红:落花飞舞的花瓣。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两诗都借富有季节特点的景物抒情,甲诗表达秋日思乡之苦,乙诗抒发对春天的喜爱。
B.甲诗通过写马瘦衬托人之瘦,从而体现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背井离乡之愁苦。
C.乙诗采用由近及远的写景顺序,描绘了一幅微风和煦、暖阳明媚、鸟鸣花飞的春景图。
D.甲诗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衬托内心悲愁,乙诗“小桥流水飞红”则营造安闲和谐的氛围。
8.(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节选自施威《狼》)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仍从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
B.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焉能及我 将复何及(《诫子书》)
D.我之皮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语未竟,狼突至,尽扑杀而食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4)甲、乙两文的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9.(8分)阅读下而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4年上半年大连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次)
材料二:大连的名字主要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和沙俄的命名。“闯关东”时,人们用布口袋携带随身物品。当他们经过大连湾时,发现海湾外的三山岛形状酷似裕涟,因此将这片海湾称为“裕链湾”,后逐步演变为“大连湾”。而沙俄将其命名为“达里尼”,在俄语里意为“远方的城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大连因此得名,并使得“大连”这个名字得以流传至今。
材料三:大连有地理位置造就的码头文化,有历史原因留下的洋楼文化,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还有成为通商口岸后逐渐形成的金融与商业文化……大连独特的地方文化就是由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材料四: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许多“第一”的记录,以下是一些大连的“第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建造地、世界上最早的“高铁”列车亚细亚号(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中国第一个舰船建造厂、中国第一个轴承厂等。
(1)对材料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海湾的三山岛形状酷似裕链,因此将这片海湾称为“裕链湾”,后逐步演变为“大连湾”,大连因此得名。
B.大连是中国第一个港口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码头文化。
C.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
D.大连舰船建造厂历史悠久,它的规模全国最大。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3)请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大连的城市特点。
10.(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花之笔记
①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人发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薄薄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香花、李花、色董或波斯菊。
②花的颜色和线条还比较“实”,花的香味却是一种介乎“虚”“实”之间的存在。有种花像夜来香,香得野蛮,的确是“花香欲破禅”的那种香法;夜来香的香是荤的,茉莉的香是素的,素得可以泡茶;水仙更美,一株水仙的倒影简直是一块明矶,可以把一池水都弄得干净澄澈。
③栀子花和木本株兰的香总是在日暖风和的时候才香得出来,所以也特别让人着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④树上的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纵横交错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江边一树垂垂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那里面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说不尽的故事。
⑤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集中的美。
⑥爬藤花是散文,像九重萝、紫藤、蒿萝,乃至牵牛花和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浑洒。爬藤花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没有其章法的——无论是开在疏篱间的、泼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地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复活了似的……它们都各有其风格,真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花有它自己的修辞。
⑦如果有什么花可以称为舞台剧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动”它简直严格地遵守着古典戏剧的“三一律”———“一时”“一地”“一事”。使我感动的不是那一夕之间偶然白起来的花瓣,也不是那偶然香起来的细蕊,而是那几乎听得见的砰然有声的扩展的过程。
⑧文学批评如果用花来比喻,大概可以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大刺刺的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当然,好的仙人掌花还是漂亮得要命的。
⑨水生花的颜色天生地好,是极鲜润的泼墨画。水生花总是使人惊讶,仿佛好得有点不合常理。大地上有花已经够好了,山谷里有花已经够好了,居然水里也冒出花来,简直是不可信,可是它又偏着了邪似的在那里。水生花是荷也好,睡莲也好,水仙也好,白得令人手脚无措的马蹄莲也好,还有一种紫簌簌的涨成满满串子的似乎叫布袋莲的也好,都有一种奇怪的特色:它们不管开几里地,看起来却每朵都是清寂落寞的,有种伶伶然仿佛独立于时间空间之外的悠远。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属于婉约派的小词吧,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
⑩不但水生花,连水草像蒹葭,像葛蒲,像芦苇,都美得令人发愁。一部《诗经》是从一条荇菜参差、水鸟合唱的水湄开始的——不能想了,那样干干净净的河,那样干干净净的水,那样干干净净的草,那样干干净净的古典的爱情……不能想了,想了让人有一种身为旧王族被放逐后的悲恸。
我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全部的爱去爱它。我要好好地注视它,它的每一刹那的美其实都是它唯一一次的美。下一刹那,或开或阖,它已是另一朵了。
(1)如何理解第一段中加点词语“发愁”的内涵?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夜来香的香是荤的,茉莉的香是素的。
(3)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婉约派的小词吧,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
(4)文章结尾画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16分)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善良也是一种超能力
①昨天在家门口的饭店吃午饭,目睹了颇为“惊险”的一幕。
②当时,我的饭刚吃到一半儿,一位光头中年男子大踏步走进来,坐在我左边的那张桌子上。他的长相比较彪悍,满脸横肉,两条胳脚上都有花纹复杂的刺青,属于令人一望就要敬而远之的类型。特别是他“呕当”一下把带着骷髅图案的车钥匙往桌子上用力一丢时我不由得有点战战兢兢,后悔自己选错了座位,却又不敢换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加快吃饭的速度。
③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跑了进来。不知怎么的,他一进屋就直奔“光头男”,直接伸手摸了摸他的光头说:“叔叔,我也有超能力啊。”光头男顿时双眼冒火,大声问:“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没礼貌!”男孩的爸爸这时刚好赶到,他急忙给光头男道歉,并小声耳语了几句。光头男听完,脸上僵硬的线条竟然瞬间变得柔和起来,他满脸带笑地拉过小男孩的手放在自己的光头上,说:“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咱们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小男孩开心地点了点头,非常认真地伸出手指和光头男拉起了钩。男孩的爸爸带着儿子离开时,眼里似乎隐隐有泪光……
④等到这对父子走了,给光头男上菜的老板娘好奇地问:“刚才是咋回事啊?你有什么超能力?”光头男一声长叹:“哪有什么超能力啊,那小孩子的爸爸刚才跟我说,他的儿子最近做了几次化疗,头发掉了很多,只好骗他说光头的人都有超能力……”
⑤光头男开始埋头吃饭,我忍不住在内心对他悄悄赞叹:“大哥啊,你的确有超能力,那就是你的善良。”
⑥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段视频: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幼儿园午睡时不小心尿床了。她睡醒后,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裤子,忍不住难为情地大哭起来,还躲在窗帘后面不肯出来。小女孩的老师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小姐姐,在努力哄劝无效的情况下,她急中生智跑到卫生间,故意用水把自己的裙子也弄湿了一块,然后拉着小女孩的手说:“别怕,老师跟你一样呢,都有不小心的时候……”
⑦小女孩惊讶极了,她看看老师,再看看自己,不由得捂着嘴大笑起来。这一幕恰好被拿着裤子来幼儿园给女儿换衣服的妈妈看到了,她拍下这段视频,并由衷感叹:“我家女儿遇到了像天使一样善良的老师,太幸运了!”
⑧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当年上高中时,有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很差,每次班级小测试考得都不理想。我的同桌小米当时是从别的学校转来的,我并不了解她的成绩,每次我问她:“你这次英语测验考了多少分?”她说出的分数总是比我低,还会笑着说:“有我这个差生和你做伴,怕啥?咱们一起努力往前冲!”在她的影响下,我每天多挤出半个小时专门用来复习英语,日复一日坚持下去,半年后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期末考试后老师把各科成绩贴出来时,我这才惊讶地发现小米的总分是年级第三名,英语成绩更是顶呱呱,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呀!
⑨我由衷地对小米表示佩服,她冲我做个鬼脸,笑着说:“你的进步也很大啊。”我的进步离不开小米充满善意的蚊励和帮助。
⑩安妮宝贝在《素年锦时》中写道:“善良是属于自己的内心安定。”我却觉得不止如此,因为很多时候,善良也是一种超能力,不仅让自己内心安定,也能助力别人更勇敢地去面对困境。
(1)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①段中“惊险”是形容词,②段中“一半”是代词,“桌子上”的“上”是名词。
B.“长相比较彪悍,满脸横肉,两条胳膊上都有花纹复杂的刺青”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了“光头男”的粗犷、彪悍,属于欲扬先抑。
C.“她拍下这段视频,并由衷感叹:我家女儿遇到了像天使一样善良的老师,太幸运了!”这句话属手侧面描写,表现了幼儿园老师的善良、细心。
D.文本引用安妮宝贝《素年锦时》中的语句,概括了文中人物的共同点,内涵丰富,意旨深远,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获得了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
(2)本文围绕题目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括。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满脸带笑地拉过小男孩的手放在自己的光头上,说:“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咱们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有何作用?
(5)文末写道:“警良也是一种超能力,不仅让自己内心安定,也能助力别人更勇敢地去面对困境。”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50分)
12.(50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收获满满的日子里,一定有难忘的声音回荡在你耳边,特别的故事萦绕在你心间。请根据下面题目,写一篇文章。
难忘的声音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13.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收获满满的日子里,一定有难忘的声音回荡在你耳边,特别的故事萦绕在你心间。请根据下面题目,写一篇文章。
特别的故事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倦伏”的“倦”应为“蜷”,“滑稽”的“稽”应读“jī”;
B.有误,“安祥”的“祥”应为“详”,“庇护”的“庇”应读“bì”;
C.正确;
D.有误,“惩戒”的“惩”应读“chéng”,“枯躁”的“躁”应为“燥”。
故选:C。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分析】《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名著情节。
①根据“性格特征:坚定不移,善良”以及“故事情节:女儿国遇难”,在《西游记》中,女儿国这一情节主要围绕唐僧展开,女儿国国王想留下唐僧,唐僧意志坚定,一心向佛,所以这里的人物是唐僧。
②对于孙悟空“爱憎分明,忠诚”这一性格特征,还可以用“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来体现。在这个情节中,孙悟空一眼就看穿了白骨精的伪装,三次棒打白骨精,这体现了他对妖怪的憎恨。而唐僧却误会他滥杀无辜,念紧箍咒惩罚他,甚至要赶走他,但孙悟空即使遭受误解,心里依然忠诚于唐僧,担心唐僧的安危,这很好地体现了他爱憎分明和忠诚的性格特征。
③从“助力败魔王”这一情节来看,猪八戒在很多战斗中虽然有时会有些小毛病,比如贪吃、偷懒等,但总体上是对唐僧忠诚的,而且他比较憨厚、勇敢。“忠勇,憨厚”比较符合他的性格特征。
答案:
①唐僧
②三打白骨精
③忠勇,憨厚。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目不暇接”这个词重点在“暇”,表示空闲。意思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例如,走进玩具店,各种各样的玩具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就像眼睛忙不过来,不知道先看哪个好。“美不胜收”“胜”是尽的意思,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它更强调美好事物的丰富性。比如,春天的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盛开,花香四溢,这景色美不胜收,是说美好的景色多得让人应接不暇,而且突出景色的美好。在形容四时景物时,“美不胜收”更能体现出景物不仅多,而且美好。
“体验”侧重于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比如,我们去体验农村生活,就是亲自到农村去生活一段时间,感受那里的生活方式。“体悟”更强调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体会、领悟。当读描写四季的文章时,我们要去体悟春雨、夏雨等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在感受文字描述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中的韵味,比单纯的体验更深入一层。
“沉浸”表示完全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例如,我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是一种积极的投入状态。“沉迷”带有贬义,指过度地迷恋某种事物,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像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一种不好的状态。在描述我们处在美丽的世界中时,“沉浸”更合适。
“书写”主要是指写字、记录等。例如,我们书写作文,是用文字来表达内容。“描绘”有描写、绘画的意思,更形象地表现出对画卷的创作。对于四季画卷,用“描绘”更能体现出用文字勾勒出美丽画面的感觉。
故选:D。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4.【分析】本题考查词性、字词的含义等语文基础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成长”是指事物走向成熟,“生长”是指生物体长大的过程,所以这里不能用“生长”。
故选:D。
【点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复杂,需要同学们整理好笔记,多练习多巩固。
5.【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解答】A.有误,“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文化常识是需要积累的,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多积累一些文化常识,做一个有心人。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温故而知新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书写)
④风正一帆悬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分析】《天净沙 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 春》这首小令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
【解答】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ABD.正确。
C.有误,乙诗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乙诗采用由近及远的写景顺序”错。
故选:C。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8.【分析】【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狐狸笑猪说:“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上做了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就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过来,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都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狼突然到达,将它们全部杀并吃掉了。笑着说:“这是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总是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也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跟从/顺从;
B.相同,离开;
C.不同,比得上/来得及;
D.不同,的/代词,他。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似,好像;意,神情。句意为: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中重点词语有:未,没有;竟,完。句意为:话还没说完,狼突然到达,将它们全部杀并吃掉了。
(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就没有功劳了。故断为: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知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猾,最终都会失败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结合“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可知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低调做人。
答案:
(1)B
(2)①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话还没说完,狼突然到达,将它们全部杀并吃掉了。
(3)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4)甲文: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猾,最终都会失败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乙文:不要总以为自己有一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低调做人。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9.【分析】这是一组关于大连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二题考查统计图的解读与结论概括;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解答】(1)A.有误,根据材料二中“当他们经过大连湾时,发现海湾外的三山岛形状酷似裕涟,因此将这片海湾称为‘裕链湾’,后逐步演变为‘大连湾’。而沙俄将其命名为‘达里尼’,在俄语里意为‘远方的城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大连因此得名”可知,大连的得名并非仅因为海湾的三山岛形状酷似裕链,还受到沙俄命名的影响,所以A项分析错误。
B.有误,材料四中仅提到“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并未提及大连是中国第一个港口城市,所以B项分析错误。
C.正确。
D.有误,材料四中仅提到“中国第一个舰船建造厂”,并未提及大连舰船建造厂的规模是全国最大,所以D项分析错误。
故选:C。
(2)根据材料一“2024年上半年大连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统计图”可知,春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709.2万人次,清明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944万人次,劳动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1103.85万人次。由此可以简要概括出结论:2024年上半年,大连市春节、清明、劳动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
(3)根据材料三中“大连有地理位置造就的码头文化,有历史原因留下的洋楼文化,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还有成为通商口岸后逐渐形成的金融与商业文化……大连独特的地方文化就是由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可知,大连的文化多元(或文化丰富);根据材料四中“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建造地、世界上最早的‘高铁’列车亚细亚号(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中国第一个舰船建造厂、中国第一个轴承厂等”可知,大连的历史悠久(或历史底蕴深厚),且工业(或科技)发达。
答案:
(1)C
(2)2024年上半年,大连市春节、清明、劳动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
(3)文化多元(或:文化丰富);历史悠久(或:历史底蕴深厚);工业(或:科技)发达。
【点评】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
10.【分析】文章记叙了花儿太美了,美得让人一见便生怜爱之意,美得让人无法用言语描绘出来,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由衷喜爱之情,也通过富有哲理性的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薄薄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香花、李花、色董或波斯菊”分析,这里的“发愁“是说花儿太美了,美得让人一见便生怜爱之意,美得让人无法用言语描绘出来。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有种花像夜来香,香得野蛮,的确是“花香欲破禅”的那种香法;夜来香的香是荤的,茉莉的香是素的,素得可以泡茶”分析,这里的“荤”是指花香浓郁,“素“是指花香淡雅。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婉约派的小词吧,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运用比喻修辞,把水生花比喻成婉约派的小词,把花的形、色之美与管弦的音乐之美交融在一起,赋予花诗的意境,增强了感染力,并且能够引发无尽的联想。
(4)本题作者情感分析。结合“我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全部的爱去爱它”分析,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由衷喜爱之情,也通过富有哲理性的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答案:
(1)这里的“发愁“是说花儿太美了,美得让人一见便生怜爱之意,美得让人无法用言语描绘出来。
(2)这里的“荤”是指花香浓郁,“素“是指花香淡雅。
(3)把水生花比喻成婉约派的小词,把花的形、色之美与管弦的音乐之美交融在一起,赋予花诗的意境,增强了感染力,并且能够引发无尽的联想。
(4)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由衷喜爱之情,也通过富有哲理性的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1.【分析】文章通过饭店“光头男”配合化疗掉发小男孩玩超能力游戏、幼儿园老师弄湿裙子安抚尿床小女孩、高中同桌小米隐瞒优异成绩鼓励“我”学英语这三件事,阐述善良不仅能让施善者内心安定,还能助力受助者勇敢面对困境的观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选项中“一半”是数量词,并非代词;“桌子上”的“上”是方位词,不是名词。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
“光头男”事件:在饭店这个场景中,首先介绍了“光头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长相彪悍、令人畏惧。接着小男孩跑来摸“光头男”光头并提及超能力,“光头男”起初愤怒,在男孩爸爸说明情况后,他的态度发生转变,配合小男孩玩超能力游戏。概括时抓住关键人物“光头男”“小男孩”,关键情节“得知小男孩因化疗掉发”“配合玩游戏”,清晰地呈现事件全貌。幼儿园老师事件:幼儿园里,小女孩尿床后大哭且躲在窗帘后,老师为安抚她,急中生智故意弄湿自己裙子,用这种方式让小女孩不再害怕。概括时明确主体“幼儿园老师”“小女孩”,以及关键情节“尿床大哭”“老师弄湿裙子安抚”,简洁概括事件。小米事件:高中时期,“我”英语成绩差,同桌小米为鼓励“我”,每次都说自己成绩比“我”低,在她影响下“我”坚持学习,成绩提高,后来发现小米是“学霸”。概括时突出人物“小米”“我”,关键情节“隐瞒成绩鼓励”“‘我’成绩提高”,完整概括事件。
(3)本题考查句子表达效果。“满脸带笑”这一神态描写,直观地展现了“光头男”态度的巨大转变。之前他“双眼冒火”,而此刻的笑容体现出他内心的柔软和善良,这种笑容传递出他对小男孩的理解与呵护,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拉过”“放”这两个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光头男”主动与小男孩互动的画面。他主动拉过小男孩的手放在自己光头上,这一亲密的动作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小男孩的接纳和关爱,强化了他善良的形象。“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咱们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这句语言描写,富有亲和力,表现出“光头男”对小男孩的尊重和保护。他用这种方式与小男孩建立起一种特殊的默契,呵护了小男孩的童真和自尊心,进一步突出了他善良的品质。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文章前文讲述了幼儿园老师善良的事例,后文开始叙述高中同桌小米善良帮助“我”的事例。“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这句话,自然地将两个事例连接起来,使文章从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文章的叙述更加流畅,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作用:这句话强调了善良之人在“我”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知道善良的行为并非个例,而是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丰富了文章关于善良这一主题的内容,使文章对善良的表达更加全面和深入。
(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文中的事例来看,“光头男”在得知小男孩的情况后,选择配合小男孩玩超能力游戏,他的这一善良举动,是出于对小男孩的同情和保护。在这个过程中,他内心会因为帮助小男孩维护了童真,避免小男孩因掉发而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从而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内心的安定。幼儿园老师通过弄湿自己裙子安抚小女孩,她内心会因成功帮助小女孩摆脱困境而感到欣慰,这种善良的行为让她内心平静且满足。小米用隐瞒成绩的方式鼓励“我”,她在帮助“我”的过程中,看到“我”的进步,自己也会因善良的付出而内心安定。善良助力受助者勇敢面对困境:小男孩因为“光头男”的配合,相信光头的人都有超能力,从而不会因自己掉发而感到自卑,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小女孩在老师的安抚下,不再因尿床而害怕,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误”。“我”在小米的鼓励下,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不再害怕英语成绩差的困境,通过努力提高了成绩,更加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挑战。所以说善良不仅对施善者有益,也能给予受助者力量,帮助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
答案:
(1)A
(2)饭店里,长相彪悍的“光头男”得知小男孩因化疗掉发,为保护小男孩的想法,配合他玩超能力的游戏。幼儿园老师为安抚因尿床而大哭的小女孩,故意弄湿自己的裙子,让小女孩不再害怕。高中时,同桌小米为鼓励“我”学英语,故意隐瞒自己的优异成绩,在她的影响下“我”英语成绩得到提高。
(3)“满脸带笑”是神态描写,“拉过”“放”是动作描写,“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咱们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是语言描写。通过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光头男”得知小男孩情况后,从愤怒到温柔的转变,体现出“光头男”善良的品质,他用这样的方式呵护小男孩的心灵。
(4)结构上,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幼儿园老师善良的事例,引出下文高中同桌小米善良帮助“我”的事例。内容上,强调了在“我”的生活中也遇到过像前文老师那样善良的人,突出善良之人的普遍性,丰富了文章内容。
(5)文中“光头男”配合小男孩、老师弄湿裙子安抚小女孩、小米隐瞒成绩鼓励“我”,他们的善良让自己内心获得满足,像“光头男”帮助小男孩后内心会因守护孩子童真而安定,老师、小米也是如此。同时,小男孩不会因自己掉发而自卑,能勇敢面对;小女孩不再因尿床而害怕;“我”在小米的鼓励下勇敢面对英语学习的困境,成绩得以提高。所以说善良不仅能让施善者内心安定,还能助力受助者勇敢面对困境
【点评】理解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掌握住。
四、写作(50分)
选材上,可以从个人经历中挖掘,如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诲、朋友的鼓励、自然的声响等,选取那些对自己产生深远影响的声音。同时,也可以考虑声音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如声音传递的爱、勇气、坚持或希望等,使文章更加饱满与动人。
构思时,可以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手法,先展现声音对当下自己的影响,再回溯声音的来源与背后的故事,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情感更加递进。同时,注重细节描写与心理刻画,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魅力与力量,以及它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独特意义。
【解答】
难忘的声音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许多声音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其中,有一个声音尤为难忘,它是我心中的一束光,温暖而坚定,那是母亲每晚在我耳边轻轻哼唱的摇篮曲。
母亲的声音并不特别,没有天籁之音的悠扬,也没有播音员那般字正腔圆,但她的声音里有一种魔力,能抚平我所有的不安与焦虑。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母亲便会坐在我的床边,轻轻拍着我的背,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摇篮曲。那旋律简单而温馨,就像是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让我在宁静与安详中进入梦乡。
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夜空,我吓得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不敢入睡。这时,母亲的声音就像一盏明灯,穿透了黑暗与恐惧,她轻轻走到我的床边,用她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说:“别怕,妈妈在这里。”随后,她又哼唱起了那首摇篮曲。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包裹着,所有的恐惧都烟消云散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懂得,母亲的声音不仅仅是一首摇篮曲,它更是一种母爱的传递,一种力量的象征。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母亲的声音总能给我勇气与力量,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每当我迷茫或失落时,母亲的声音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想起母亲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它就像是我心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多少风雨,母亲的声音都会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温暖。
难忘的声音,是母爱的旋律,是成长的记忆,更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力量与温暖,继续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幸福。
【点评】本文《难忘的声音》情感真挚,通过描写母亲每晚哼唱的摇篮曲,展现了母爱的温暖与力量。文章语言流畅,细节描写生动,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声音的怀念与感激。整体而言,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感恩的佳作。
【解答】
特别的故事
回忆是——古城深处的一次回眸;是磅礴大雨中的恣意奔跑;是高山远眺的默然;是清流濯衣的华丽……那些指间滑落的日子,尽是些无法遗忘的回忆。
经历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是人生的财富。经历能催熟你的心智,经历能滋养你的生命。阅尽千山万水,尝遍酸甜苦辣。行走在路上,这便是人生。
这个暑假之前,我是个公认的“旱鸭子”,到没膝盖的水池我都不敢下,但这个暑假过后,我又变成了公认的“游泳运动员”。
叔叔给我报了游泳班,第一次去上课就出了大丑:我不敢下游泳池。虽说我在学校里是“好好学生”,但在游泳班,我是让教练头疼的“问题学生”。
第一节课就这样被我“荒废”掉了。看着其他学员像小鱼儿一样在水里穿梭自如,我是又羡慕又嫉妒,但又产生了自卑感。
第二节课,叔叔陪我一起来,他说他要学习韩非子,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实行“赶鸭子上架”制。叔叔看我准备临阵退缩,“威胁”我说:“你准备‘乌江自刎’了?”我立即反驳道:“谁说!我什么都不怕,我准备‘冲锋陷阵’呢!”
可到了那儿,我先前的气势一扫全无。
叔叔鼓励我说:“不要怕,相信自己!”于是,我迈出了我勇敢的一大步:下游泳池。
到了游泳池里面,我感觉,似乎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恐怖,继而,我给自己加油打气,准备再次迈出勇敢的一大步。
教练看我下水后很有水性,就鼓舞我说:“你的水性很好,是块好料子。”我听了,像打了一剂兴奋剂,先前的恐惧感也飞到九霄云外去了,立即要求教练教我游泳。
教练先教我手的姿势,又教我脚的动作,我迫不及待的试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在水中漂了起来,我又野心勃勃地游了几下。却没想到吃了大亏:我兴奋地喊叔叔看,却忘记了这里是游泳池,不能边游边说话,说话会呛到水。我这个“顽童”的下场就是喝了几口免费的水。
通过这次经历,我懂得了:只要有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一些指尖滑落的日子,尽是些无法遗忘的回忆。
经历,我们共典藏。特别的故事,特别的感受。
【点评】作文结构严谨,文章中有很多细节描写,使整篇文章生动具体,语言精炼幽默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写得很棒,有起有伏,张驰有度,可见有很好的阅读做基础。文章通过记叙自己学游泳不敢下水的故事,得出“只要有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的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