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10分)
(1)(4分)nèn zhuó 馨 歧
(2)(2分)敖过 熬过
(3)(2分)B
(4)(2分)小宁
2.(6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 山岛竦峙 断肠人在天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 (10分)
(1)(4分)①寿镜吾 ②善良、朴实 益友 琐记
(2)(2分)诵读交友名言 讲述交友故事
(3)(4分)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我赞成网络交友),因为网上交友打破了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可以广交四海朋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我反对网络交友),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可能会因为年少无知,上当受骗;也可能使自己沉溺社交网络,影响学习。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6分)
4.(2分)A
5.(4分)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寄托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带到夜郎。
示例三: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二)(13分)
6.(3分)(1)舍弃,丢下 (2)回头看 (3)离开
7.(2分)A 8.(2分)B 9.(2分)CE
10.(4分)示例:甲文陈元方守信懂礼。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据理反驳,不卑不亢,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乙文王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捡到金子后,把金子投入水中,等待失主并归还。
参考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
王华六岁的时候,和一群小孩在水边嬉戏,见到一个客人来洗脚,因为大醉的缘故,离开时留下了他携带的包裹,王华拿来看了看,有数十两黄金。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不一会儿,那个人果然哭着来了,王华迎上去对他说:“找你的金子吗?”为他指明了地点。那个人很高兴,用一锭金子作为酬劳,王华谢绝不接受。
(三)(12分)
11.(2分)春花竞放图 人们迎春图
12.(3分)虚写(或是想象),通过想象或联想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突出了春花的繁多与香甜,表达了作者对春花和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13.(4分)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描写了树叶子的绿和小草的青,侧面衬托了春雨的“寻常”及其对万物的洁净与润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和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4.(3分)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四)(13分)
15.(4分)①见证了抗战的八路军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了“我们”的胜利。②见证了白求恩同志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③见证历史的规律:跟定共产党,就走上了光明的道路。④见证我们的民族从灾难走向复兴,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16.(3分)(示例)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炮弹爆炸”“震得乱响”“白布门帘烧着”与“白求恩的镇定”形成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怕牺牲、沉着冷静的高贵品质。
17.(3分)大槐树见证了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国人民跟定共产党,追求光明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也将见证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槐树,而是象征民族精神的不平凡的树。
18.(3分)(示例)同学们,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前仆后继。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们永世铭记。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让我们赓续英烈的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伟大梦想,继续奋勇前进,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家园。
三、写作(50分)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10分)
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______下,你才能敖过稚嫩,走向成熟□家庭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______下,你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是灵魂的火焰,在她的光芒里,你才能走向成功。家庭里充满温xīn,是因为有责任和担当;家庭里也会存在分qí,但爱能化解一切。鸟需要蓝天来______姿态,人需要家庭来______生命。
春晚中,有很多有关时间、家庭、亲情的歌曲,一唱就火了。也许正是因为亲情这种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我们内心最珍贵的火种,始终燃烧着爱与希望。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稚嫩( ) 茁( )壮 温xīn( ) 分qí( )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语段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保护 哺育 展现 保护 B.呵护 浇灌 展现 维护
C.呵护 哺育 展露 维护 D.保护 浇灌 展露 保护
(4)下列 (填名字)关于语段中“□”处标点符号的说法是正确的。(2分)
小荣:语段中“□”处都是语气的停顿,而且每句话都有一个新的开头,因此应该都填句号。
小德:语段中“□”处都是语气的停顿,但语段第一段围绕着“家庭”这个主题展开,因此应该都填逗号。
小宁:语段第一段围绕着“家庭”这个主题展开,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分句,因此“□”处应该都填分号。
2.默写。(6分)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友人远去,我们不能随行,但我们可以把情思寄托给那皎洁的月光。正如李白所说,(1) ,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中有画,诗人看到水波荡漾的海面,突兀耸立的山岛,就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景象,正如曹操所说:水何澹澹,(2) ;羁旅之苦是游子无尽的悲凉,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描绘:夕阳西下,(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似《论语》所言:(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诗词的家园里,时间是不停前进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正如王湾站在北固山下慨叹:(5) , ,纵览古诗,心怀乐观进取之心。
3. 学校正开展主题为“交友之道”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0分)
(1)【任务一:以书会友】小宜同学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划分为“益友和损友”两大类,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你帮忙补充。(4分)
经典名著 人物 益友/损友 性格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益友 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益友 ②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③ 治学严谨、平等待人
④《 》 衍太太 损友 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2)【任务二:活动交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多交益友,班委会准备召开“明是非,交益友”主题班会。班委会集思广益,设计了下面一个具体活动项目,请你紧扣这次班会主题,帮他们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2分)
示例: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
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3)【任务三:交友之道】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下列关于诗歌的朗读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要读得喜悦昂扬,体现出明丽的春日氛围。
B.第二句中“过五溪”要重读,表现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C.第三句和第四句中间停顿要稍长,制造悬念,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D.第四句“夜郎西”可作长音处理,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安慰。
10.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②大醉,客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③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④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锭为谢,却⑤不受。
(选自焦竑《玉堂从语》)
[注]①濯:洗涤。②以:因为。③度:估计,思考。④号:大声哭喊。⑤却:推辞。
6.文言文实词含义的推断有很多方法,请根据方法提示,推断加点字词含义。(3分)
加点字词 释义方法 分析过程 加点字词含义
太丘舍去 成语还原 舍生取义 (1)
入门不顾 字源推断 来年春天时燕子北返,回到旧巢 (2)
以大醉,客去 课内迁移 去后乃至 (3)
7.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为指其处 可以为师矣
D.以一锭为谢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8.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称谓有尊称谦称,“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B.甲文中,友人最后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元方“入门不顾”。
C.乙文王华之所以把提囊扔到水中,是为了防止其被别人拿走。
D.乙文中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
9.【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选出两处。(2分)
恐A人B持去C以D投水中E坐F守G之
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古代儿童“方正”的故事,请简述陈元方和王华的“方正”各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⑤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⑦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选文具体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画,依次为“春草勃发图” ”、“春风和煦图”、“春雨绵绵图”和“ ”。(2分)
1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13.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14.多角度写景,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选文第③段描写了春风的温暖柔和,主要是从哪三个角度进行描写的?请分别写出例句。(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
大槐树的见证
郭华
①久闻河北省河间市齐会村有棵大槐树,今天我终于站在了它的树荫下。这是一棵历经700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生意盎然的大槐树。这是一棵被日本侵略者的炮弹拦腰炸断,本已枯死,又奇迹般再生的国槐。它见证了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地区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
②在贺龙、关向应所率八路军120师连续粉碎日军三次围攻后,1939年4月23日上午9时,敌人又在炮火掩护下对齐会村发起了攻击。进村的道路上有一座小桥,小桥失守后,村中央最高处的大槐树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前。我们的战士隐蔽在大槐树后向敌人射击,敌人的轻重武器也一起射向大槐树。树上留下无数弹痕,一颗炮弹正好打在树干上,大槐树被拦腰炸断。一个个八路军战士把鲜血洒在大槐树下,但他们毫不畏惧,经过浴血奋战,来犯之敌大部被歼。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槐树见证了八路军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了我们的胜利。
③大槐树还见证了一个外国人如何“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就是白求恩同志。战斗打响后,白求恩将“战地手术室”设在大槐树前线附近的真武庙里。炮弹接二连三在手术室周边爆炸,盘子里的手术器械被震得乱响,庙门口挂着的白布门帘也被炮火烧着了,白求恩仍镇定地做着手术。齐会歼灭战打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伤员。今天,小小的真武庙已成为红色教育纪念地。
④大槐树见证的不仅有炮火硝烟,还有人间正道。
⑤在齐会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名单中,赫然写有独立第二旅旅长魏大光的名字。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地区出现了这样的情状:有的几千、几百人,有的几个人拉起个队伍,便自称“司令”。魏大光就是这时期涌现的“司令”,但他一心一意跟定共产党,参加了齐会战役,身先士卒,大槐树目睹了他英勇的身姿。不久后他在与日寇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28岁。而与他同时期的那些“司令”们,有的却当了汉奸,最终受到人民的惩罚。百年以来中国大浪淘沙的历史有一个规律:跟定共产党,就走上了光明的道路。大槐树见证了这一规律。
⑥大槐树被日寇炸断之后,第二年未见发芽,谁知转年它竟从根部萌发了新的枝条。仿佛是要见证我们的民族从灾难走向复兴,它又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当年村中小桥附近,如今建起了齐会战役纪念碑。整洁的广场,漂亮的二层村舍,享受着新时代和平生活的村民们,他们正忙碌地建设着自己的家乡。80多年前长眠地下的先烈们,不就是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⑦我抚摸着大槐树苍劲的树干,心中对先烈们说:大槐树作证,今天的齐会如你们所愿,今日的中国如你们所愿!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5.本文题目为《大槐树的见证》,大槐树都“见证”了什么?根据全文分条概括。(4分)
16.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炮弹接二连三在手术室周边爆炸,盘子里的手术器械被震得乱响,庙门口挂着的白布门帘也被炮火烧着了,白求恩仍镇定地做着手术。
17.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国槐”的理解。(3分)
18.读完本文,请你在“网上祭英烈”平台留言,与同学共勉。(3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次,那一刻,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让人难以忘怀。或许是一次意外的相遇,或许是一次深刻的领悟,又或许是一次勇敢的嘗试。那一次,我们的内心经历了巨大的波动,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今天,让我们拿起笔,记录下那一次的真挚情感,分享那一次的成长与蜕变。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答题卡
语文 第4页(共6页) 语文 第5页(共6页) 语文 第6页(共6页)
l免费增值服务介绍u

组卷网
WwW.
8卷通组卷系统
zuu8n.XKw.G⊙m
y(https://www./)
组卷网(https:/zujuan.)
致力于提供K12教育资源方服务。
是旗下智能题库,拥有小初高全
√网校通合作校还提供高端杜群
学科超干万精品试题,提供智能组卷、
出品的《老师请开讲》私享直播课等
拍照选题、作业、考试测评等服务。
增值服务。
扫码关注
每日领取免费资源
扫码关注组卷网
回复“ppt”免费领180套PPT模板
解锁更多功能
回复“天天领券”来抢免费下载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