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余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段考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每小题2分,共4分)钨鸪天·兰溪舟中命题:[宋]韩流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6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撸攻準痕散复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鸢更翩翩。五更犹作饯塘梦,坠觉方知过眼前。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A.“雨湿西风水面烟”中,一个“湿”字把雨和风都写活了,给人以消新之感:“烟”字“xu泉瀑布”“大漠弧烟”“历历晴川”“婴嘤鸟鸣”…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常令人凝神屏息,而在文学家净化的笔墨()娴熟的技法中更显得别有情韵。之上加以“水面”二字更呈迷蒙之美。B下片两个三字句“寻浊酒,试吟篇”,运笔灵巧,一“寻”一“试”,表现了词人悠然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自得的潇洒风度,也体现了词人寄情山水的情怀。(1)(xudn)(2)屏(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2分)C.“避人鸥鹭更翩翩”一句以静写动,以荒野的寂静衬托了船行惊鸟,似乎是景语,其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寂寞。长江是我国第二,是军事攻防战中很难逾越的一道屏障。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D这首词笔法清新俊逸,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空江烟雨图,又给人一种船在画中游的感觉。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企图凭借长江天堑继续负隅顽抗,于是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8.“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赀析其(振聋发聩锐不可当)。敌军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敌军盘妙处。(2分)踞的政治经济中心,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题峡山寺”史铁生明白母亲的用心时,已经无法去尽孝:莫怀戚背起母亲,正是为了尽孝。孝是[唐]李翱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的链条。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我们共同祈愿:积极尽孝,翔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敬老爱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4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①养父母之心,愉悦心情。②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无泉;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迹少平地,泉出山,无所遵。③养父母之身,留意起居。④养父母之志,奉献社会。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杜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6.班上召开“人无信不立”的主题讨论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注】①峡山寺:寺名,在广东清远南。②俦:伴侣。③兹:这次。④周历:一一游历。A甲:老子说,“轻诺必寡信”。我们应该做个坚守诺言的人。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用“/”标示。(1分)B.乙:《礼记》中提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宝”。我们应该讲究信用,言必信,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行必果。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C.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1)尝((2)及((3)乃(D.丁:《曾子烹彘》中曾子杀猪兑现诺言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言出必行。第1页共4页新余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1.(1)悬(1分) (2)bǐng(1分)2.、(2分)【解析】“净化的笔墨”与“娴熟的技法”在此处是并列的关系,中间用顿号来衔接。3.锐不可当(2分)【解析】“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结合语境可知横线处形容人民解放军不可阻挡,应填“锐不可当”。4.可在“第一”后加上“大河”/在“第一”后加上“长河”。(2分)【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可在“第一”后加上“大河”或“长河”。5.D(2分)【解析】本题需注意递进顺序,应是先“养父母之身”,然后“养父母之心”,再“养父母之志”,最后②句作总结,且③句、①句、④句分别对应②句中的“有所依”“有所乐”“有所为”。据此可知,正确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D。6.C(2分)【解析】C项谈的是人生价值,与“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无关。故选C。7.C(2分)【解析】理解并赏析诗歌C项“避人鸥鹭更翩翩”一句是“以动写静”,而非“以静写动”;而且是以船行惊鸟衬托了荒野的寂静。故选C。8.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一个“迎”字赋予了“山”和“帆”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帆船向着青山驶去,又离青山远去的情景,富有意趣。且两句字字相对,结构一致,句式整齐,有音韵之美。(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词句。“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不仅因为它对仗工整,有音韵之美,而且因为它形象生动,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有拟人之态,将两岸的青山和小舟都给人格化了,在词人眼中好像是青山在迎接和送别小舟一样,富有意趣。9.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解析】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那么不论才干大小的人才都不会被遗漏,让天下达到长治久安。根据句意可知,断句应为: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10.(1)曾经 (2)待,等到 (3)才 【解析】(1)“尝”属古今异义,这里译为“曾经”。(2)“及”在《穿井得一人》中有“及其家穿井”,句中“及”的意思是“待,等到”,本文的“及”与之义同。(3)“乃”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去后乃至”,句中“乃”的意思是“才”,本文的“乃”与之义同。11.(1)峡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潭。(2)何况交朋友、选择人才,却要求尽善尽美呢!【解析】(1)句中重点词:亦,也;无,不能。(2)句中重点词:择,选择;欲,要求12.A【解析】根据原文可知,作者童年时只是“听说”峡山寺,并未亲身见到,更没有写“童年时见到的峡山寺的美景”。“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有误,通过他人的讲述表现事物的特点,是侧面描写。故选A。【参考译文】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听游山的人谈论峡山寺,由于地方很远,很难结伴同游,曾经以为没有机会能来了。等到这次旅行,一一游历了五座有名的山峰,这的才知道峡山寺在世间有名,是有它的道理的。在灵鹫寺(游玩)的时候,(我)记叙了各座名山的优点,而没有谈到它们的不足之处。如虎丘山的剑池水不流动;天竺山的石桥下没有泉水;灵鹫山前面有高山(遮挡),不能往远处看;峡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潭。这才领悟到要求事物完美无缺,是很难的啊。何况交朋友、选择人才,却要求尽善尽美呢!忽略他的短处,发挥他的长处,那么不论才干大小的人才都不会被遗漏,让天下达到长治久安,就不难了。13.(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分)14.D(3分)【解析】本则消息以记叙和说明为主。15.①概括了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②标题将“新纪录!”放最前面,新颖独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新纪录”“最多”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打破纪录的过程中蓬勃发展,标题洋溢着作者的自豪感。(一点1分,共3分)16.B (3分) 【解析】从第②段“在这幅美好的21世纪图景中,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定位,我们有没有遗漏什么?我们有没有忽略什么东西,而且可能将永远失去它们?到了公元3000年,最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失去了大部分其他的生物,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某些特性。’”可知,作者对未来社会是担忧的;故选B。17.A (3分)【解析】第⑦段“自人类诞生后,我们就必须把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如果其他生物是身体,我们人类就是大脑。为保护这个生机盎然的星球,人类应该贡献更多的智慧”,作者认为人类和地球的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有责任思考保护其他生物,保护自然生态,使地球保持盎然生机。A.“同在地球之上,共享美好自然”这个标语写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应该要爱护这个地球,享受美好的自然;B.“呵护青山绿水,美丽人类家园”这个标语只强调保护人类的家园;C.“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我们的朋友”这个标语只强调要保护鸟类;D.“花草树木都是宝,有它生活更美妙”这个标语只强调花草树木的作用;故选A。18.(2分)人类和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有责任思考如何保护其他生物,使地球保持盎然生机。【解析】结合第⑦段“自人类诞生后,我们就必须把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如果其他生物是身体,我们人类就是大脑。为保护这个生机盎然的星球,人类应该贡献更多的智慧”可知,整个生物圈是一个整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同属于一个生物圈之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人类有责任去思考如何保护其他的生物,使地球保持生机盎然。19.A (3分) 【解析】 ①至④段写“我”喜迁新居吃饭时,父亲非要一个人蹲着吃饭。第①段写父亲帮“我”搬家,并非总括全文,与结尾也没有形成呼应关系。因此本项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20.(4分) ①“我”喜迁新居请吃饭时,父亲非要蹲着吃饭;②父亲平时吃饭就喜欢蹲着;③为给“我”办贫困生减免学费申请表,父亲在村支书家求盖章蹲了一上午;④为帮弟弟重新开公司,父亲卖掉自己住的房子。21.(3分)(1)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弯、低、飞快地扒拉”等动词,“弯腰,低头;一头芦花”采用了外貌描写,抓住父亲吃饭的姿势进行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苍老和“我”对父亲的心疼和怜惜之情。(3分)(2)父亲“蹲着”的姿势是父亲最主要的特点,父亲平时吃饭就喜欢蹲着,他为了村支书给自己盖个章,硬是在村支书家蹲了一个上午,“我们始终跑在他的肩头”表明父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突出了父亲对子女的爱,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22.(3分)作者从父亲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他的朴实、憨厚、坚强、忍耐、不服输的精神,读出了他对子女的鼓励、期望与关爱。23.C(3分)【解析】A项有误,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B项有误,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而非“军事题材小说”;D项有误,作者没有进行夸张和渲染。故选C。24.朱德 共产主义(2分)25.(3分)《红星照耀中国》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书里记载的故事和人物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以及英勇顽强、积极乐观、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奋发向上。“一路”是什么路 “一路”可以指实际的“路”,如回家之路、小区里一条蜿蜒的小路;也可以如导语材料中的旅人前行之路;还可以是抽象的“路”,如成长之路、人生之路;又可以如导语材料中的求学之路、坚守自我之路、成功之路……或虚或实,或二者兼有。“花”指的是什么 “花”并非指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朵,这里应深刻理解“花”的比喻义,“花”在材料中喻指美好的人和事,如亲人的疼爱、人间的温暖、风景的美好、成功的喜悦、进取的力量……因此,这道题目在选材上侧重于选择成长路上具有温暖、美好、积极向上精神的人和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余市第一中学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段考.pdf 语文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