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45分)
一、读拼音,在括号中正确书写词语。(8分)
qīn lüè( )者chuǎng rù( )圆明园,他们yǒu shì wú kǒng( ),能拿走的tǒng tǒng( )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砸碎、xiāo huǐ( )。园中gōng diàn( )、景点等建筑物面目全非,昔日的hóng wěi( )建筑化为灰烬。
二、选择填空。(18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在下面画上“ ”。(4分)
A.家祭(jì) 摧残(chuī) 丘陵(líng) 告乃翁(nǎi)
B.鱼鳞(lín) 抖擞(sǒu) 潜龙(qiǎn) 恃风雷(shì)
C.美哉(zhāi) 直泻(xiè) 胸膛(táng) 奇花初胎(tāi)
D.屡次(lǚ) 剔透(tì) 玲珑(lóng) 熏风(xūn)
2.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字的正确解释是( )(2分)
A.开始,第一。 B.为首的。 C.构成一个整体的。 D.同“原”,本来。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众星拱月 拱:环绕。 B.太平盛世 盛:兴旺。
C.民不聊生 聊:聊天,闲谈。 D.路不拾遗 遗:丢失的东西。
(3)下列词语中,不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呕心沥血 B.处心积虑 C.足智多谋 D.夜不闭户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
B.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D.昔日宁静的村庄,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3按照要求填表格。(6分)
诗句佳句 题目 作者
龚自珍
《示儿》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圆明园建筑宏伟。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缩句)
四、回顾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第1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智、 、 、 、 、 、 、 八个方面,把少年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7分)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原因是:
(2分)
3.选择下面古诗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A.愤慨 B.悲痛 C.痛惜 D.豪情壮志
①《示儿》: ②《题临安邸》:
③《少年中国说(节选)》: ④《圆明园的毁灭》:
阅读理解(25分)
五、课内阅读。(11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圆明三园指的是 、 、 。(3分)
2.第1自然段作者描写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1分)
3.第2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内的景观,请你根据文中的内容填空。(4分)
①规模不同表现在: 。
②象征不同表现在: 。
③创意不同表现在: 。
④风格不同表现在: 。
4.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感受?这样辉煌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成灰烬,你又有怎样的感受?(3分)
课外阅读。(14分)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赡……”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国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手敬听,连声称是。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人的威风。
1.“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这一场面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人们 。(2分)
2.用“ ”画出人们庆祝销烟的热烈场面。这一场面描绘出了人们
的心情,表达了百姓的 情怀。(3分)
3.文中描写销烟的具体过程是:先 ,然后再 ,
又 ,再 。(4分)
4.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有什么表现?从林则徐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3分)
5.说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人的威风的原因是( )(多选)(2分)
A.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罕见的。
B.这次销烟来围观的人多,既有平民百姓,又有文武官员,还有外国商人。
C.这次销烟是由钦差大臣林则徐亲自监督的,而且是当着外国烟贩的面,销毁了近两万箱鸦片,使那些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
习作表达
七、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
近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从“蜗居”到“广厦”;就医从“自费”到“报销”;通讯工具从“BP机”“大哥大”到今天的“智能手机”……这些变化是以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未来的住房、就医、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还会发生什么改变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吧!
题目:未来的
要求:1.补全题目。2.内容具体。
第 3 页 共 4页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一、
侵略 闯入 有恃无恐 统统 销毁 宫殿 宏伟
二、
1 .A.摧残(chuī) B.潜龙(qiǎn) C.美哉(zhāi) D.剔透(tì)
2 .(1)D
(2)C
(3)B
(4)D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已亥杂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题临安邸》 林升
三、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动物园里有憨厚的熊猫,也有狡猾的狐狸;有笨拙的狗熊,也有灵巧的猴子。
3.圆明园是博物馆、艺术馆。
四、
1.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2.让读者感到痛心与愤慨,激发读者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意思对即可)
3.①B ②A ③D ④C
阅读理解
五、
1.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2.众星拱月
3. ①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②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③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④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
4.我为祖国昔日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这样辉煌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成灰烬,我感到痛惜与愤怒。
六、
1.听到当众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
2.成群结队的百姓……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激动 爱国
3.把池子灌上水 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 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 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4.他们都非常震惊,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谁要是不顾禁令,再走私鸦片,就是自投罗网。
5.AC
习作
七、【写作指导】1.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全题目,你想写什么,就在横线上填什么,如:你想写未来的学校,就在横线上填学校,你想写未来的汽车,就在横线上填汽车。2.本文属于想象类作文,未来是美好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勇于从全新的、奇特的角度去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3.想象要丰富、合理,内容要具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