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共建美好集体 课件(共31张PPT)+教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共建美好集体 课件(共31张PPT)+教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总议题:如何共建没美好集体?
7.2 共建美好集体
自主学习
1
为什么要共建美好集体?
2
怎样共建美好集体?
阅读教材P53—5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班级建设活动,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道德修养
通过了解班级活动,感受个人承担责任为集体付出的快乐,培养主人翁意识。
健全人格
通过思考两难问题,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责任意识
为何共建美好集体?
环节一
环节一:为何共建美好集体?
议学活动:请用几个关键词介绍一下你的集体?
议学提示: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议一议:结合同学回答,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好集体?
共同努力
愉快交往
友善合作
公平竞争
共担责任
理解包容
团结协作
知 识 小 结
一、为什么要建设美好集体?P53
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环节二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逐光班:“光” 象征理想、知识与希望,全班如同追光者,在学习中追逐真理、在成长中靠近目标,彼此照亮、共同向光而行,传递 “向上不辍” 的信念。
同舟班:取自 “同舟共济”,寓意班级是一艘共行的船,无论遇到学业难题还是成长挑战,同学们都能齐心协力、互相扶持,凸显 “集体一心,共赴目标” 的凝聚力。
议学提示:建设美好的集体,需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分享你们班的班名及寓意?说说班名对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知 识 小 结
2.怎样建设美好集体?P53
(1)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未来,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知 识 小 结
愿景


心愿
景象
个人脑海中所向往的前景
拥有共同的梦想
向往美好的未来
承担共同的使命
认同正确的价值观
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
愿景的作用
对集体
是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对个人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1
4
3
2
学校里每天都要晨跑,可是今天天太冷,我不想跑步了,所以我就故意躲进了厕所。
小陈同学早早到学校抄作业,我帮她保守着这个“秘密”。
上课时我和同桌讲话,被老师发现了,但是老师只批评了我,我很生气。
议一议:请判断“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小刘故意砸坏门玻璃,老师问谁破坏的?我要帮小刘保守秘密。




知 识 小 结
2.怎样建设美好集体?P54
(2)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对于集体的事务,应积极参与、共同商定;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议学活动:结合现在的班级情况,请你思考是否符合美好集体的要求,并为建设美好班级建言献策。
美好集体的要求:
1.守规则,保有序;
2.善交往,多包容;
3.扬正气,拒欺凌。
........
知 识 小 结
2.怎样建设美好集体?P54
(3)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的共同规则,使集体生活得以有序开展;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推己及人,多些宽容和理解;要弘扬正气,自觉抵制并机智应对欺凌行为。
议一议:同学们之间备战期中考试对建设美好集体有什么启示?竞争一定是不利的吗?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班级备战期中考试,开展“小组互助PK赛”:8个小组各定目标(争平均分第一),课下暗自较劲——A组午休刷题,B组晨读抽背,课间讨论难题更热烈,同学怕拖后腿,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
C组数学弱,向D组请教,D组分享错题本还派3人帮补薄弱章节;E组发现好资料即传班级群,附言 “一起啃难点”。最终班级平均分提12分,7组达成目标,E组组长说:“对手变强更促我们追赶,帮对手补短板,是让班级‘学习水位’整体上涨。”
议学提示: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知 识 小 结
2.怎样建设美好集体?P55
(4)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知 识 拓 展
议学活动
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
方法点拨
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经常自我反思,尝试自我改进。
议一议:此时的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下周就要举行班级运动会了。你报了跳远,但是时间却与你去学校面试广播站播音员时间冲突了。
议学提示:坚持集体主义。
知 识 小 结
2.怎样建设美好集体?P55
(5)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知 识 拓 展
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这一特点使集体主义原则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落实。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共建美好集体,人人有责!
环节三
环节三:共建美好集体,人人有责!
议学延伸
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位成员凝聚智慧、携手行动。
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善班集体共建方案,具体包括:愿景、班名、班徽、班规等。
让我们一起为打造有凝聚力、有活力的班集体出谋划策!
课 堂 小 结
共建美好集体
为什么:
怎么做
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①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②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④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⑤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随 堂 练 习
1.(2025·山西忻州·期中)2024年8月10日,中国乒乓球女队战胜日本乒乓球女队,夺得金牌。中国乒乓球队连续第五次获得奥运会女团冠军。赛前采访时,队员们表示:“团结凝聚的力量无限大……中国队会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中国乒乓球女队夺冠得益于( )
①确定了共同的愿景 ②每个人都树立了主人翁精神
③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④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④: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④与题意不符;
2.(2025·四川达州·练习题)2025年1月13日至15日,达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举办职工运动会,设置篮球、足球、气排球等集体项目,以及羽毛球、乒乓球个人项目。支队长孙昆鹏勉励大家:“以实干苦干的昂扬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谱写新篇章。”由此可知,( )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相互信任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③美好集体能够凝聚向上的力量
④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自信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②:个体对集体的贡献更多体现个人价值,而非集体的联结度,故②不符合题意;
3.(2025·四川绵阳·开学考试)班会上,同学们就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你认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小强说:只要大家搞好学习,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B.小明说:只要班集体和谐不出事,学习好不好无所谓
C.小勇说: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班级形象,我要做到“班级以我为荣”
D.小刚说:在班级活动中,只要班干部齐心参与就行,其他同学参不参与都无所谓
C
A:班集体建设需要全面发展,仅关注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是片面的,故A错误;
B:优秀班集体应兼顾团结与学习,仅强调和谐而忽视学习目标不正确,故B错误;
D:班级活动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仅依赖班干部无法体现集体凝聚力,故D错误;
4.(2025·广东江门·三模)某班级歌咏比赛排练时,小福由于站位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非常生气,打算退出排练。面对冲突,小福理智的处理路径是( )
①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化解冲突
②反思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③保持冷静,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C
冲突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调节情绪,避免冲动,故③应为首要步骤;冷静后需反思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的合理性,理解双方立场,故②为第二步;在理性分析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化解冲突,故①为最后一步;所以顺序应该为③→②→①
5.(2025·黑龙江佳木斯·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校园生活里,一个人如同涓涓细流中的一滴水,一个班级宛如奔腾不息的一条河,一所学校恰似波澜壮阔的一片海。一滴水若想永不干涸,唯有融入江河大海之中。而任何一条江河,任何一片海洋,同样离不开每一滴小小的水珠。
材料二 一棵树显得微不足道,但众多树木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广袤的森林;一堆沙子原本松散,然而当它与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却能变得比花岗岩还要坚硬;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揭示了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
(3)在建设班集体、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两种“主义”是什么?
【答案】
(1)答案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①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提供成长的平台,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汇聚才能更强大;
②集体离不开个人,集体的力量是由每个成员的力量共同组成的,个人的努力能推动集体发展。
(3)①个人主义: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②小团体主义:只顾本团体利益,不顾集体整体利益,甚至损害集体利益。7.2 共建美好集体
1.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及“责任意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建设美好集体;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建设美好集体。集体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要学会在集体中承担责任,积极参加集体的建设,树立主人翁精神。同时要正确看待个人需求与集体需求的辩证关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要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生活的作用,在集体温暖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责任担当,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情分析
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从对师长的依赖走向独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集体的概念,但不可回避的是,部分学生的集体意识淡薄,对集体生活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为班集体作贡献的担当意识欠缺在这些问题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将集体生活视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注重培养个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着力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集体对学生个性的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会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使自己能够在建设美好集体中健康成长。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共建美好集体的措施
(2)教学难点: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5.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了解班级活动,感受个人承担责任为集体付出的快乐,培养主人翁意识。
(2)健全人格:通过思考两难问题,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3)责任意识:通过班级建设活动,主动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6.设计意图
本课按“为何建—如何建—动手建”逻辑展开:先以关键词分享、议一议,引导学生明建设美好集体的意义;再借班名、行为判断等多元情境,分层拆解五大建设要点,组织小组完善共建方案,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落地,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与行动力。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别人班VS我们班》。
同学们,想让我们班成为“别人眼里的神仙班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共建美好集体”。
设计意图:以《别人班VS我们班》视频切入,用学生熟悉的“班级对比”场景制造共鸣,激发“打造神仙班级”的期待,快速集中注意力;自然引出“共建美好集体”主题,将抽象的集体建设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目标,为后续教学铺垫情感基础,让学习动机更贴合学生需求。
(2)自主学习:3分钟
(3)新课讲授
环节一:为何共建美好集体?
议学活动:请用几个关键词介绍一下你的集体?
议一议:结合同学回答,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好集体?
学生: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教师:1.为什么要建设美好集体?
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设计意图:“关键词介绍集体”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提炼集体特质,激活对集体的直观认知,为后续讨论铺垫;“议一议”环节承接学生回答,引导聚焦“建设美好集体的意义”;教师总结明确核心价值,将学生零散感受升华为系统认知,让学生理解集体对个人成长的支撑作用,深化对集体建设必要性的认同。
过渡语:刚才大家说出了对美好集体的向往,也明白了它对我们成长的意义。但“向往”要落地,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方法。那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共同进步,才能一步步共建出这样的集体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交流的内容。
环节二:如何共建美好集体?
议学情境:逐光班:“光”象征理想、知识与希望,全班如同追光者,在学习中追逐真理、在成长中靠近目标,彼此照亮、共同向光而行,传递“向上不辍”的信念。
同舟班:取自“同舟共济”,寓意班级是一艘共行的船,无论遇到学业难题还是成长挑战,同学们都能齐心协力、互相扶持,凸显 “集体一心,共赴目标”的凝聚力。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分享你们班的班名及寓意?说说班名对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学生:建设美好的集体,需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教师:
2. 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1)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未来,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议学情境:请判断我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学校里每天都要晨跑,可是今天天太冷,我不想跑步了,所以我就故意躲进了厕所。
2.上课时我和同桌讲话,被老师发现了,但是老师只批评了我,我很生气。
3.小陈同学早早到学校抄作业,我帮她保守着这个“秘密”。
4.小刘故意砸坏门玻璃,老师问谁破坏的?我要帮小刘保守秘密。
教师总结:(2)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对于集体的事务,应积极参与、共同商定;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议学活动:结合现在的班级情况,请你思考是否符合美好集体的要求,并为建设美好班级建言献策。
美好集体的要求:
1.守规则,保有序;
2.善交往,多包容;
3.扬正气,拒欺凌。
学生: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教师总结:(3)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的共同规则,使集体生活得以有序开展;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推己及人,多些宽容和理解;要弘扬正气,自觉抵制并机智应对欺凌行为。
议学情境:班级备战期中考试,开展“小组互助 PK 赛”:8个小组各定目标(争平均分第一),课下暗自较劲 ——A组午休刷题,B组晨读抽背,课间讨论难题更热烈,同学怕拖后腿,学习主动性显著提升。
C组数学弱,向D组请教,D 组分享错题本还派3人帮补薄弱章节;E组发现好资料即传班级群,附言“一起啃难点”。最终班级平均分提12分,7组达成目标,E组组长说:“对手变强更促我们追赶,帮对手补短板,是让班级‘学习水位’整体上涨。”
议一议:同学们之间备战期中考试对建设美好集体有什么启示?竞争一定是不利的吗?
学生: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教师总结:(4)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方法点拨: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
议学情境:下周就要举行班级运动会了。你报了跳远,但是时间却与你去学校面试广播站播音员时间冲突了。
议一议:此时的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学生: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教师总结:(5)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相关链接: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这一特点使集体主义原则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落实。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设计意图:以“逐光班”“同舟班”情境切入,借班名寓意引导学生关联自身班级,理解共同愿景的重要性;结合行为判断情境,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白主人翁意识的意义;再通过班级现状建言、考试PK赛、运动会选择等情境,层层递进拆解建设方法,从认知到实践,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共建美好集体的路径。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通过班名情境懂了共同愿景的力量,在行为辨析里明确了主人翁责任,也从班级建言、PK赛、运动会选择中找到了共建方法。但这些方法不是停在课堂的知识,美好班级的建成,缺不了每一个人的行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化身“集体建设者”,用实际行动把方法变成现实,因为共建美好班级,人人有责!
环节三:共建美好集体,人人有责!
议学延伸: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位成员凝聚智慧、携手行动。
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善班集体共建方案,具体包括:愿景、班名、班徽、班规等。
让我们一起为打造有凝聚力、有活力的班集体出谋划策!
设计意图:在于打破“被动接受”的班级建设模式,通过全员参与、协同共创,让每位学生从“班级的旁观者” 转变为“集体的共建者”,最终实现班集体凝聚力与活力的双向提升。
8.板书设计
9.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班名分享、行为辨析、案例讨论,明确了共建美好集体的五大方法:定共同愿景、树主人翁意识、营有序环境、立合作竞争观、守集体主义。这些方法不是口号,而是要融入晨跑守时、互助学习等日常。希望大家带着今天的思考,主动为班级出力,让我们的集体更温暖、更有力量!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围绕“如何共建美好集体”展开,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班级生活场景,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班名分享、行为辨析,对“共同愿景”“集体主义”等要点的理解较到位,小组合作完善共建方案时也展现出较强的创造力,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仍有改进空间:一是行为判断情境多为“是非题”,未涉及“个人需求与集体利益难平衡”的复杂案例,学生对矛盾处理的思考不够深入;二是小组讨论时,部分内向学生参与度低,需优化分组方式,增设“轮值发言”环节;三是方案完善后缺乏落地路径指导,可补充“班级实践打卡”等后续活动设计,让教学效果延伸到课后。后续需更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增强教学的深度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