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交友的智慧 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交友的智慧 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从家到学校,怎样走距离最短
“有朋友相伴,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短。”
6.2 交友的智慧
总议题:通过小豆包的故事学习交友的智慧
自主学习
2
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1
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
阅读教材P45—4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3
人际交往中应树立怎样的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做到文明礼貌、与人为善。
道德修养
通过探究活动,在建立、呵护友谊的过程中,做到真诚、友善,与朋友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健全人格
通过分享活动,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在交友过程中要具有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
通过探究活动,恰当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学会运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
论挚友之交:共性特质有哪些?
环节一
环节一:论挚友之交—共性特质有哪些?
小豆包:妈妈,我不快乐,我没有朋友。
妈妈:你怎么会没有朋友呢?和你一起上下学的小沈、和你一起参加社团的小李,不都是你的朋友吗?
小豆包:妈妈,你不懂,朋友并不只是每天待在一起。
议学提示:因为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
议一议:请站在小豆包的角度,思考: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
知识小结
1.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P46
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
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环节二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议学活动
经验分享:提到朋友,你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谁?回忆一下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知识小结
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1)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P46
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小豆包:
我最近结交了一个新朋友,他人很好,但是总是拉着我打游戏,抄我作业,上课还总是趴着,不听讲,故意和老师作对。我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和他做朋友?
议学提示:可以选择帮助朋友好好学习,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因为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议一议:请帮小豆包出出主意,他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知识小结
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2)交友需要慎重选择。P46
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们走好成长之路。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小豆包:
昨天,我就发现小刚不对劲,眉头紧锁,下课发呆。凭我对他的了解,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放学时我向他打听,他支支吾吾不肯说。我决定今天一定要问个明白,看怎么做能帮助他。没想到,我刚问了几句,他就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问了,我不想说。”
议学提示:小豆包不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议一议:朋友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吗?小豆包该怎么做?
知识小结
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3)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P47
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关心朋友也要尊重对方,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小豆包:
今天老师向我询问小强的学习状态如何。我就把小强最近上课打瞌睡、听课不认真的现象反映给老师。心想:这样可以帮助小强尽快改正。没想到小强却对我大喊:“既然你把我的秘密私自告诉老师,我们就不是朋友了!”我们两个吵了起来……
议学提示:小豆包没做错,可采用写信或者第三人传话的方式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议一议:小豆包做错了吗?小豆包应该怎么办?
知识小结
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4)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P47
与朋友相处时,矛盾和冲突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议学活动
经验分享:你有没有与你的好朋友发生过矛盾冲突?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知识拓展
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
保持冷静
换位思考
承担责任
坦诚交流
及时处理
在做决定前,先想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不要把过错全部推给对方。如果自己错了,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对方错了,向自己道歉,也能够谅解对方。
否认问题的存在,只会导致误解和怨恨。与朋友坦诚讨论,给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
时间拖得越久,问题越难解决。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议学活动
小豆包:上次和小强和好后,我们又发生了一些事情,请你帮帮我。
上课时小强总是和我说话。
小强认为我只能是“他”的好朋友,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
小强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
知识小结
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5)交友需要讲原则。P49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地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议学活动
微型辩论会
要广交
朋友。
拒绝
无效
社交
VS
知识小结
3.我们怎样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P49
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观人际之境:应树观念有哪些?
环节三
环节三:观人际之境:应树观念有哪些?
议学延伸
无论是当今时代下的搭子社交,还是传统的社交,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多数人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建立友谊、呵护友谊,并使友谊升华,有很多方法,请分享给大家。
课堂小结
交友的智慧
成为朋友的前提:
交友的智慧
志趣相投
①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②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③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④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⑤交友需要讲原则。
怎样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
随堂练习
1.(2025·陕西西安·开学考试)“你上次把我的秘密告诉别人!”“你上次答应我的事没做到!”“你上次……”友谊虽然美好,但是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发生矛盾甚至冲突,处理不好,就会生疏,甚至绝交。与朋友发生冲突时,以下处理方法恰当的是( )
①要保持冷静,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②要换位思考,理解对方愤怒的心情
③要据理力争,不能丢了自己的面子
④要维护自己,此后不再理会朋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D
③:据理力争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维护友谊。
④:不再理会朋友会直接破坏友谊,并非积极解决冲突的方法。
2.(2025·湖南·模拟预测)小湘所在班级打算组织一次“智慧交友”研讨活动,为此,小湘和同学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该研讨活动主题的是( )
A.当朋友心情不好时,必须追问其原因
B.当与朋友发生矛盾时,一起协商解决
C.同学或朋友做错事时互相包庇、袒护
D.结交网友时,只要谈得来就大胆交往
B
A:当朋友心情不好时,必须追问其原因,可能忽视对方的隐私和情绪需求。
C:包庇朋友错误是纵容不当行为,违背诚信和原则。
D:结交网友仅凭“谈得来”就大胆交往,缺乏必要的谨慎和判断。
3.(2025·青海西宁·期中)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不管是结交朋友还是维护友谊,都会遇到各种困惑。进入中学,建立真挚的友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 )
①保持沉默,等待邀请
②态度真诚,热情待人
③放下尊严,迁就对方
④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B
①:保持沉默会阻碍主动交往,应积极沟通,故①错误;
③:放下尊严违背平等原则,友谊需要相互尊重而非迁就,故③错误;
4.(2025·河南南阳·一模)小阳和小辉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最近却因为一次小组作业分工产生了矛盾。小阳觉得小辉承担任务少,小辉却认为自己负责的部分难度大、花费时间多。小阳不想失去小辉这个朋友,于是决定主动化解矛盾。下列小阳化解双方矛盾的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约小辉出来诚恳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②和小辉一起分析作业任务,重新商讨分工方案
③冷静思考自己对任务分工的看法是否全面客观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A
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面对小阳和小辉的矛盾,首先,冷静思考自己对任务分工的看法是否全面客观;其次,约小辉出来诚恳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和小辉一起分析作业任务,重新商讨分工方案;因此,小阳化解双方矛盾的顺序最合理的是③→①→②,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
5.(2025·黑龙江佳木斯·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晨和小熙是一对好朋友,小晨擅长语文写作,小熙则对英语听说读写十分在行。两人经常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借阅学习资料,在彼此的鼓励与帮助下,语文和英语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
材料二 在交友问题上,小宇持有这样的观点:“朋友之间就应该毫无保留,坦诚相待。一旦朋友做出了让我不满意的事情,我就会直接指出,要是对方不改正,那就没必要再做朋友了。”
(1)材料一揭示了友谊的哪些重要作用?
(2)你是否认同小宇的观点?请阐述理由。
【答案】(1)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会受到朋友的影响。就像小晨和小熙,在学习上相互影响,共同进步。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陪伴。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在彼此分享与帮助中,他们收获了知识与进步,感受到了友谊带来的美好。
(2)不认同。理由:小宇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朋友之间的确需要真诚相待,坚持原则。然而,朋友之间也应相互理解、包容。当朋友犯错时,我们应以恰当、委婉的方式指出,给予朋友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改正,而非轻易断绝关系。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朋友遇到困难与犯错时,不离不弃、相互扶持,才是深厚友谊的体现。6.2 交友的智慧
1.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及“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团结同学,宽容友爱;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成为朋友的基本前提;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交友的智慧。初中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与同龄人发生深刻的联结,迫切需要建立真挚的友情。寻找志趣相投的人才能走到一起 ,成为朋友。掌握交友的智慧,才能让友谊更加长久。本框教学对学生如何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友谊充满渴望,同伴交往和友谊对学生成长的意义重大,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社会行为和情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于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从而珍惜友情、善待朋友,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交友的智慧
(2)教学难点: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 通过探究活动,在建立、呵护友谊的过程中,做到真诚、友善,与朋友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2)法治观念:通过探究活动,恰当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学会运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
(3)健全人格∶通过分享活动,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在交友过程中要具有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4)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做到文明礼貌、与人为善。
6.设计意图
青春期的中学生特别注重生生关系,学生的交友,会影响到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判断,对学业也有一定影响。本节课设置三个议学环节“论挚友之交—共性特质有哪些?——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观人际之境:应树观念有哪些?”,选取小豆包的经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交友情况,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友谊,用心呵护友谊,从而获得美好的友谊;学会在生活中以诚待人,为友谊做铺垫。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从家到学校,怎样走距离最短
“有朋友相伴,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短。”
今天,我们通过小豆包的故事探究交友的智慧。
(设计意图:以“从家到学校怎样走距离最短”的日常问题切入,打破“直线最短”的常规认知,用“有朋友相伴距离最短”的温暖答案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兴趣。 借小豆包的故事为载体,将抽象的“交友智慧”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场景,让受众在贴近自身经验的叙事中感受友谊对心理距离的缩短作用,为后续深入探究交友技巧、理解友谊价值奠定情感与认知基础,实现从生活问题到成长主题的自然过渡。)
(2)自主学习:3分钟
(3)新课讲授
环节一:论挚友之交:共性特质有哪些?
议学情境:
姓名:小豆包
身份:七年级学生
性格:阳光开朗
烦恼:
小学有很多朋友,但是一上初中,朋友去了不同的学校,小豆包面对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小豆包:妈妈,我不快乐,我没有朋友。
妈妈:你怎么会没有朋友呢?和你一起上下学的小沈、和你一起参加社团的小李,不都是你的朋友吗?
小豆包:妈妈,你不懂,朋友并不只是每天待在一起。
议一议:请站在小豆包的角度,思考,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
学生:因为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
教师:1.成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P46
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
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创设七年级学生小豆包的真实交友烦恼情境,贴合初中生升学后重构人际关系的现实困境,引发情感共鸣。通过母子对话中“朋友不只是待在一起”的核心矛盾,自然引出“成为朋友的前提”的议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与教师引导,锚定“志趣相投”的核心前提,延伸朋友间互助共进的意义,既紧扣教材P46知识点,又引导学生从浅层陪伴认知转向对友谊本质的深度思考,为后续友谊话题探究搭建认知框架。)
过渡语: 同学们,刚刚我们跟着小豆包的故事,一起探讨了成为朋友需要志趣相投,也梳理出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尊重关心这几条交友智慧。但大家有没有发现,真正的友谊里,还藏着更灵活的“相处门道”——比如怎么平衡关心和分寸?怎么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伤害友情?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交友之道的智慧心法”里。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挖这份心法,看看如何让友谊既能温暖彼此,又能长久保鲜。
环节二:谈交友之道:智慧心法是什么?
议学活动:经验分享:提到朋友,你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谁?回忆一下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教师:2.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1)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议学情境:小豆包:
我最近结交了一个新朋友,他人很好,但是总是拉着我打游戏,抄我作业,上课还总是趴着,不听讲,故意和老师作对。我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和他做朋友?
议一议:请帮小豆包出出主意,他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学生:可以选择帮助朋友好好学习,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因为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教师:
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们走好成长之路。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议学情境:小豆包:
昨天,我就发现小刚不对劲,眉头紧锁,下课发呆。凭我对他的了解,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放学时我向他打听,他支支吾吾不肯说。我决定今天一定要问个明白,看怎么做能帮助他。没想到,我刚问了几句,他就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问了,我不想说。”
议一议:朋友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吗?小豆包该怎么做?
学生:小豆包不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教师总结:(3)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关心朋友也要尊重对方,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议学情境:小豆包:
今天老师向我询问小强的学习状态如何。我就把小强最近上课打瞌睡、听课不认真的现象反映给老师。心想:这样可以帮助小强尽快改正。没想到小强却对我大喊:“既然你把我的秘密私自告诉老师,我们就不是朋友了!”我们两个吵了起来……
议一议:小豆包做错了吗?小豆包应该怎么办?
学生:小豆包没做错,可采用写信或者第三人传话的方式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教师总结:(4)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与朋友相处时,矛盾和冲突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议学活动:经验分享:你有没有与你的好朋友发生过矛盾冲突?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
议学活动:小豆包:上次和小强和好后,我们又发生了一些事情,请你帮帮我。
事件一:上课时小强总是和我说话。
事件二:小强认为我只能是“他”的好朋友,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
事件三:小强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
教师总结:
交友需要讲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地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议学活动:微型辩论会:正方-要广交朋友;反方:拒绝无效社交。
教师总结:3.我们怎样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P49
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设计意图:以“经验分享”活动切入,唤醒学生自身交友体验,自然过渡到“交友智慧”议题。通过小豆包结交问题朋友、追问他人心事、向老师反映朋友情况三个递进式情境,精准对应“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关心尊重”三大交友智慧。 结合学生讨论与教师总结,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决策场景,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小豆包困境中,深化对交友原则的理解,学会理性处理友谊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跟着小豆包摸清了交友的智慧心法,知道了怎么真诚待人、慎重择友,也懂了要把握关心的分寸。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具体方法背后,其实还藏着指引我们与人相处的“大方向”——比如和朋友相处时,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对待差异?面对人际关系里的得与失,该有怎样的认知? 这些藏在方法背后的认知,就是我们“人际之境”中该树立的核心观念。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拨开具体做法的表层,聊聊能帮我们走稳人际之路的关键观念。
环节三:观人际之境:应树观念有哪些?
议学延伸: 无论是当今时代下的搭子社交,还是传统的社交,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多数人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建立友谊、呵护友谊,并使友谊升华,有很多方法,请分享给大家。
(设计意图:将议学内容从“交友”延伸至更广阔的“人际相处”,结合“搭子社交”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代现象,打破传统社交认知局限,引导学生正视“无法与所有人成为朋友”的现实,树立“和睦相处”的包容人际观。 通过“分享建立、呵护、升华友谊的方法”这一任务,既承接前文交友智慧,又推动学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策略,在交流碰撞中丰富人际技巧,最终落脚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实现从个体友谊到整体人际素养的提升,让议学更具现实意义与延伸价值。)
8.板书设计
9.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七年级学生小豆包的交友经历为主线,层层深入展开教学。从探讨 “成为朋友的前提是志趣相投”,到梳理 “真诚热情、慎重选择、关心尊重” 三大交友智慧,再到延伸至 “搭子社交” 背景下和睦相处、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通过情境议学、经验分享、问题探讨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交友理论与自身生活实际结合,不仅掌握了建立、呵护、升华友谊的方法,更树立了包容、理性的人际观念。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认知,提升解决实际人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健康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亮点在于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小豆包情境为载体,降低了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尤其是 “经验分享” 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让课堂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同时,结合 “搭子社交” 等时代元素,增强了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但仍存在不足:部分讨论环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个别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观点;对不同性格学生的关注不均衡,少数内向学生参与度较低。后续教学中,需优化时间分配方案,设计小组内轮流发言等机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同时可增加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