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张PPT)单元复习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儒家化乡约分权制衡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综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中国 ①古代: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且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讨论;自西汉起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礼法结合,发展形成了____________。另外家训、理学、乡约逐步对社会发展起到教化作用,并逐步被____________及其法律所控制和渗透。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_________。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中华法系国家政权宪法罗马法1. (2025厦门期末)有明一代,乡规民约劝阻家族成员以诉讼解决纠纷,若告官争讼将被视作重罪。《泰泉乡礼》《桐城到任禁约》等都明确规定惩罚骨肉争讼者。据此可知,明代( )A. 秉行以礼入法原则 B. 基层秩序有赖宗族教化C.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D. 血缘伦理推动司法进步【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代乡规民约劝阻家族成员以诉讼解决纠纷,并且对告官争讼者进行惩罚,说明明代基层秩序有赖宗族教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明代乡规民约关于解决家族成员纠纷的内容,至于结果材料中没有提示,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司法,排除D项。B2. (2025海淀期末)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共有现行有效法律305件,包括宪法及相关法、民法、社会法、刑法、行政法等诸多领域。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部分民法商法的通过与修正情况,对时间轴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B. 保障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C.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D【解析】 民法商法的多次修正,反映了法律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调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故选D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未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参政议政属于人民政治权利,材料反映的是民法商法属于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排除B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0年正式形成,排除C项。3. (2025泉州期末)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欧洲法学家从研究罗马法转向观察、整理和编纂本国法,甚至质疑罗马法典的《学说汇纂》,进而出现“反罗马主义”意识。这反映了( )A. 欧洲社会转型特征 B. 罗马法的渐趋衰落C. 民族主义广泛传播 D. 人文主义开始觉醒【解析】 从研究罗马法转向关注本国法,体现了欧洲社会从以罗马法为代表的普世性法律体系向具有民族国家特色的法律体系转变,是欧洲社会转型在法律领域的表现,故选A项;罗马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法学家研究方向的转变不能说明罗马法渐趋衰落,排除B项;从研究罗马法到关注本国法,体现的是法律体系建设的变化,虽然与民族国家的兴起有一定关联,但不能直接说明民族主义广泛传播,排除C项;人文主义开始觉醒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A谢谢观赏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勾画逻辑体系建构专题线索综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中国 ①古代: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且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讨论;自西汉起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礼法结合,发展形成了 。另外家训、理学、乡约逐步对社会发展起到教化作用,并逐步被 及其法律所控制和渗透。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 。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1. (2025厦门期末)有明一代,乡规民约劝阻家族成员以诉讼解决纠纷,若告官争讼将被视作重罪。《泰泉乡礼》《桐城到任禁约》等都明确规定惩罚骨肉争讼者。据此可知,明代( )A. 秉行以礼入法原则 B. 基层秩序有赖宗族教化C.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D. 血缘伦理推动司法进步2. (2025海淀期末)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共有现行有效法律305件,包括宪法及相关法、民法、社会法、刑法、行政法等诸多领域。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部分民法商法的通过与修正情况,对时间轴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B. 保障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C.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3. (2025泉州期末)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欧洲法学家从研究罗马法转向观察、整理和编纂本国法,甚至质疑罗马法典的《学说汇纂》,进而出现“反罗马主义”意识。这反映了( )A. 欧洲社会转型特征B. 罗马法的渐趋衰落C. 民族主义广泛传播D. 人文主义开始觉醒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勾画逻辑体系建构专题线索综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中国 ①古代: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且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讨论;自西汉起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礼法结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法系。另外家训、理学、乡约逐步对社会发展起到教化作用,并逐步被国家政权及其法律所控制和渗透。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1. (2025厦门期末)有明一代,乡规民约劝阻家族成员以诉讼解决纠纷,若告官争讼将被视作重罪。《泰泉乡礼》《桐城到任禁约》等都明确规定惩罚骨肉争讼者。据此可知,明代( )A. 秉行以礼入法原则 B. 基层秩序有赖宗族教化C.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D. 血缘伦理推动司法进步【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代乡规民约劝阻家族成员以诉讼解决纠纷,并且对告官争讼者进行惩罚,说明明代基层秩序有赖宗族教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明代乡规民约关于解决家族成员纠纷的内容,至于结果材料中没有提示,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司法,排除D项。2. (2025海淀期末)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共有现行有效法律305件,包括宪法及相关法、民法、社会法、刑法、行政法等诸多领域。以下时间轴梳理的是部分民法商法的通过与修正情况,对时间轴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B. 保障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C.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答案】 D【解析】 民法商法的多次修正,反映了法律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调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法治理念,故选D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未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参政议政属于人民政治权利,材料反映的是民法商法属于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排除B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于2010年正式形成,排除C项。3. (2025泉州期末)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欧洲法学家从研究罗马法转向观察、整理和编纂本国法,甚至质疑罗马法典的《学说汇纂》,进而出现“反罗马主义”意识。这反映了( )A. 欧洲社会转型特征B. 罗马法的渐趋衰落C. 民族主义广泛传播D. 人文主义开始觉醒【答案】 A【解析】 从研究罗马法转向关注本国法,体现了欧洲社会从以罗马法为代表的普世性法律体系向具有民族国家特色的法律体系转变,是欧洲社会转型在法律领域的表现,故选A项;罗马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法学家研究方向的转变不能说明罗马法渐趋衰落,排除B项;从研究罗马法到关注本国法,体现的是法律体系建设的变化,虽然与民族国家的兴起有一定关联,但不能直接说明民族主义广泛传播,排除C项;人文主义开始觉醒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pptx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学用word.doc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教用word.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