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与健康科学管理体重吃出健康身材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科学管理体重吃出健康身材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三年级体育与健康科学管理体重吃出健康身材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为引领,落实学科育人价值。课程以健康教育中的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健康与安全的意识、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主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掌握科学的营养膳食等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在遭受挫折时能保持稳定情绪;同时交往与合作能力得到提升,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增强。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科学管理体重”共安排三次课,本节课为第二次课。科学管理体重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以评价体重、合理膳食和科学锻炼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能让学生理解一日三餐的营养要求与作用,明白营养均衡和饮食多样化的益处,知道适当运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理解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体重不足的概念,以及超重、肥胖与健康问题的关系;学会保持正常体重的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本班学生已经了解了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以及营养不良与肥胖知识,知道一些简单的健康饮食与肥胖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的体态,但不知道如何科学评价自己的身高体重。在本单元第一次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标准。
(2)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让所有学生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体重和管理自己的体重,作为单元第二次课的学习内容,如超重肥胖学生知道减肥膳食,正常体重的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膳食并维持体重,低体重的同学学会制订增加体重的膳食计划。
(3)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生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接受新知能力强,敢于挑战,但他们容易冲动,易受外界干扰而失去自信,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习目标】
1.知道肥胖的原因和危害,能够说出超重肥胖、一般人群和低体重人群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不同体重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并参照食物热量选出适合本组的一日三餐。
2.能够适当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积极践行膳食计划,增强保持健康的意识。
3.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积极进取、诚信自律、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膳食要求。
2.教学难点:根据食物热量选择适合的一日三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班级学生数量及男女生数量,调取本班学生最近一次身高体重数据,合理分组并选出小组长;组织学生分组传看迷你仿真食材,了解食材名称、类型以及部分食材热量。
2.学生准备:学会测量身高体重,会用公式计算自己的BM值,清楚自己处在什么等级,了解一些肥胖与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
3.器材准备:充气衣服、学案40份、磁力贴12块、黑色马克笔15根、黑板擦5块、仿真迷你食物道具若干、食物热量手册15份。
4.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翻页笔、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1.老师扮演胖墩墩。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好奇和猜想“老师为什么穿成这样”
2.保留学生的疑问和猜想,先给同学们观看我国青少年肥胖日益严峻的视频。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形势日益严峻。
二、活动一:师生共同体验,了解肥胖的危害(约6分钟)。
1.体验活动。
(1)学生前背书包感受系鞋带、体前屈和原地高抬腿动作。
(2)学生放下书包再次感受系鞋带、体前屈和原地高抬腿动作。
(3)教师提出问题:两种体验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更轻松
(4)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通过活动证明肥胖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体育锻炼带来很多不便,为后续介绍肥胖的危害作铺垫。
2.观看有关肥胖的视频,了解肥胖的危害。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肥胖对于我们的身体伤害很大。
三、活动二:了解肥胖的成因,引出吃动平衡概念,引入“吃出健康身材”这一主题(约2分钟)。
1.教师提问: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引出吃动平衡概念,并引入“吃出健康身材”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肥胖产生的原因,知道青少年肥胖多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吃”和“动”保持平衡,才能有效控制体重,为引出“怎样吃才健康”主题做铺垫。
四、活动三:吃出健康身材(约27分钟)。
1.合理膳食总体原则(约4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吃才健康
(2)观看合理膳食的视频,了解合理膳食的总原则。
(3)师生交流,再由教师总结合理膳食总原则。
(4)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除了要合理膳食外,不同体重的人群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①介绍分组依据: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
②简单向同学们传达体重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要学会控制体重。
③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为其他组的饮食安排支招。
2.小组合作探究支妙招(约8分钟)。
(1)各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三个方面来帮其他组支招,总结并写在白板上。
(2)小组分享:分组到讲台上介绍本组为其他组出的妙招,并征求被建议组的意见。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超重肥胖人群、一般人群和低体重人群合理的饮食要点,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考察学生互助合作、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不同体重人群的膳食要点(约3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支的妙招对不对呢
(2)观看不同体重人群合理膳食的小视频。
(3)对比自己出的妙招和视频中膳食的差异。
(4)回答问题:肥胖超重人群、一般人群和低体重人群的膳食要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一是考查学生自己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带着问题和对比信息观看视频,针对性更强,可提高观看视频的效率。
(5)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简单评价总结。
(6)展示三类体重人群膳食要点的顺口溜。
①超重肥胖:低热量,增果蔬,避免油腻不疏忽,糖和盐样样少,七八分饱最为好。
②一般人群:果蔬足,水够量,鱼奶肉蛋、大豆坚果要多种多样。
③低体重:合理膳食为基础,鱼奶肉蛋需多入,含铁食物适当补,
设计意图:把三类人群的膳食重点变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且印象深刻。
4.动手选一选:小组合作选出适合本组的一日三餐(约12分钟)。
(1)供同学们选择的食物都是仿真的食物模型。
①主食类。
②果蔬类。
③成品菜类。
④饮料类:包括鲜榨果汁、奶类、豆浆等。
(2)流程。
①教师简单介绍题目和要求。
②学生小组讨论职责分工:拟定负责早餐、午餐和晚餐的人员,核算热量人员和三餐统筹人员,并按计划开展工作。
③小组轮流到讲台分享本组的一日三餐,介绍早、中、晚餐都选了哪些食物,吃了多少,最后的总热量控制在多少。
④师、生共同评价,倡议大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效提升协调合作能力;通过仿真迷你食物模型,有效激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挑选自己组别的一日三餐,能更深刻地理解本组食的重点;通过查阅食物热量表,加深对日常食物热量的记忆,有利于日常膳食的选择。
五、总结提升与布置作业(约2分钟)。
为家人制作一份一周的饮食计划。
设计意图:家庭的饮食习惯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可带动家人安排合理的膳食。
【板书设计】
科学管理体重
吃出健康身材
【学习评价】
本课评价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紧扣水平三学生学业质量合格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整体评价,科学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健康知识掌握基本情况、家庭体育作业完成情况等学生总体表现,教师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三个维度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估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家长评价 生生互评
1.知道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健康知识。 √ √ √ √
2.知道肥胖的成因和危害。 √ √ √ √
3.知道合理膳食的总体原则。 √ √ √ √
4.知道不同体重人群的膳食要点。 √ √ √ √
5.知道自己一日三餐的分配以及用餐时间。 √ √ √ √
健康行为 1.饮食多样化搭配:主食粗细结合,选择新鲜、颜色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优质蛋白,每天保证牛奶的摄入。 √ √ √ √
2.主动减少油炸食品、高糖甜品和高盐零食的摄入量,每天争取饮用足量的白水,减少饮料的摄入。 √ √ √ √
3.积极向家长、朋友等宣传合理膳食的理念,帮助他们做饮食计划。 √ √ √ √
4.增强健康意识,学习营养知识、读懂标签、参与烹饪、了解食物来源。 √ √ √ √
生活方式 1.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 √ √ √
2.每天坚持1小时的户外活动。 √ √ √ √
3.注意食品安全,餐前洗手,不吃过期或者变质的食物。 √ √ √ √
4.作息规律,不熬夜,睡眠足。 √ √ √ √
注:评价主体可以是单主体,也可以是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有一个主体评价为合格,此项评价结果即为合格,可规定每合格一项累积1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每个维度至少得1分,总分超过6分即为总体合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评价结果,结合学生的课堂内外表现撰写书面评语,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