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培优期中卷】期中培优卷(二)——部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乐学培优期中卷】期中培优卷(二)——部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培优期中卷】期中培优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7分)
课内,我们读课文,欣赏了震撼人心的钱塘江大cháo 探索了“建筑zhuān
jiā ”蟋蟀的zhù zhái ,明白了léi dá
的发明与蝙蝠有关,知道了pá shān hǔ 的叶子在墙上铺得十分均
匀,认识了执着的精卫、意志jiān dìng 的普罗米修斯等令人jìng pèi
的神话人物……课外,我们读美文,从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储备……同学们,一起来读书吧,让我们共同在书海中遨游,在阅读中成长。
二、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7分)
锣鼓喧( ) 震耳( )聋 人声( )沸
嫦娥奔( ) 精卫( )海 女娲( )天
1、第一行都是形容 的词语,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 。第二行都是关于 的词语,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 。(4分)
2、任选一个词语,用一两句话描述出你由它想到的画面。(2分)
; 。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麻雀(què) 薄雾(bó) 严历 敬佩
B.潜入(qiān) 弯曲(qū) 慎重 枯委
C.心脏(zàng) 系鞋带(jì) 幻想 奥秘
D.降落(jiàng) 霎时(chà) 疆硬 悲惨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题西林壁(书写,题写) B.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C.暮江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D.只缘身在此山中(缘故)
3、下列四组词语,全部表示花名的一项是( )。(2分)
A.花卉 牡丹 B.海棠 玫瑰 C.茉莉 花蕾 D.花蕊 花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素质教育。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拟人句的一项是( )。(2分)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C.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D.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6、在下列场所张贴的保护环境的标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洗手池旁:节约用水,人人有贵。
B.可回收垃圾桶旁:有限资源,无限循环。
C.草坪旁:心中有情,脚下留情。
D.开关旁:请勿开灯,节约电能。
7、阅读神话故事要有方法,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读神话故事时,要用心感受故事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B.读神话故事时,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的神奇。
C.读神话故事时,我们可以将不同国家的神话进行对比,感受中外神话的差异。
D.神话故事都是虚构的,读神话时,我们只能感受到故事的神奇,无法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认知。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同学们在展板上看到一段关于科学技术的介绍,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语句。(三处)(3分)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该心竞争力的源泉。它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
2、请用上一两个下面的词语来描绘火箭发射的场面。(2分)
霎时 顿时 忽然 一会儿工夫
3、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设问句,突出中国航天人的精神。(2分)
中国航天人用实干和创新精神实现了中国航天的一项项伟大成就。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1、经典诗文耐人寻味。“返景入深林, ”写出了傍晚的夕阳照进深林的清幽之景;“ ,远近高低各不同”展现了庐山不同角度之美;“嫦娥应悔偷灵药, ”道尽了嫦娥的孤独寂寞。
2、名句谚语内容丰富。“ ,秋霜早”告诉我们夏天的雨少了,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一场秋雨一场寒, ”提醒我们到了秋天,每下一场雨天气都会变凉一些,要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服;而“好问则裕, ”“
, ,不问不知”都启示我们要勤学好问。
3、神话故事代代流传。“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精卫,
,以堙于东海”,精卫 的精神令人赞叹;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将身躯化为万物,他 的品质令人称颂。
阅读理解
六、阅读材料,完成练习,圆航天梦想。(12分)
材料一:中国航天器的命名,与渴望探索宇宙的古人遥相呼应。卫星导航系统名叫“北斗”,古时人们用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等,用“北斗”卫星来定位简直恰如其分;载人飞船名叫“神舟”,既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又谐音“神州”,寄托着中国腾飞的美好希翼……这是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材料二:生活中,航天技术的踪迹已随处可见。如为让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科学家研究开发了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使蔬菜保质期更久。
材料三:三十多年来,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白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
1、读材料,我从 、 和航天人的工作状态三方面了解到更多航天知识。(2分)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2分)
(1)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显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 )
(2)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只有科技人员和飞向太空的航天员。 ( )
3、结合中国神话传说连一连。连线后选择其中一项,仿照材料一中画“ ”的句子写一写。(6分)
月球探测工程 火星探测车 太阳探测卫星 “夸父” “嫦娥” “祝融”
名叫“ ”,

4、材料二中,加点词“几乎”能去掉吗 为什么 (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欢腾 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横卧)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把选段补充完整。(2分)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1分)
3、选段从 、 、形状三个方面描写了潮来之时的景象。(1分)
4、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的壮观景象时,是按照 的顺序观察的。不但写出了看到的浪潮的 ,还写出了听到的浪潮的 。(3分)
5、用“ ”画出描写大潮到来时的声音的句子。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9分)
大禹治水
禹和父亲鯀(gǔn)一样,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为此,禹走遍天南海北,考察地形,研究水的流向。治水过程中,禹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禹为了治理淮水,三次来到桐柏山考察。每次站在山前,山中不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就是山石号叫、树木怒吼,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动工。 禹知道遇上妖怪了,就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知道了阻止他治水的正是妖怪无支祁。传说无支祁是天生神猴,力气比九头象还大,并且迅捷无比。 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出战,都打不败无支祁。最终,禹派出大将庚辰,擒获了神猴。禹率领大家艰苦地劳作,终于引淮水平静地流入大海。
治理完淮水,禹又来到黄河,他先派应龙去划出河道。应龙划了半晌,河道还是划不出来。大家正伤脑筋时,河伯跃出水面,来到禹面前,深施一礼,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弯弯曲曲,花纹遍布。原来这是一幅河图——上面画着这一带的大小河道以及水势情况,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都画得清清楚楚。于是,禹根据图上的指点,展开了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
有一天,禹发现一座叫龙门山的大山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河水到了这儿,只能绕道而行。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泛滥成灾,让百姓苦不堪言。禹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大山。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大山终于被凿开了一个大口子。大山被凿开后,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欢畅地向下游流去。人们都兴奋不已,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这样,禹带领大家治服了洪水,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分)
2、禹派应龙在黄河划河道的目的是 。(1分)
3、下面哪一幅图最符合文中描述的禹开凿大山后的景象 ( )(2分)
4、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展现了禹治水英雄的形象,请在文中再找一处类似的句子,用“ ”画出,并说一说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5、“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大禹治水五年的辛劳,请发挥想象,写一写这五年禹开凿大山的艰辛过程。(2分)
综合实践
口语交际。(5分)
科技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后,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老师组织了一场交流会,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小畅认为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下面她举的例子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支持远程控制的智能家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B.网络的普及让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大。
C.智能音箱可以听取语音指令,快速搜索、播放音乐。
2、小亚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展示了下面两幅图。请结合图片,把她的话补充完整。(3分)
看第一幅图,结合生活中人们使用手机支付的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机
;再看第二幅图,结合新闻上一些学生 的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机 。因此,我认为科技发展 。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普罗米修斯》一文中,人类最终得到了火种,普罗米修斯也获得了自由。请你想一想,这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呢 写一写。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潮 专家 住宅 雷达 爬山虎 坚定 敬佩
二、天 欲 鼎 月 填 补
1、声音 方 示例:悄无声息 神话故事 羿射九日
2、锣鼓喧天 超市的开业庆典上,有人敲锣,有人打鼓,还有人扭秧歌,非常热闹,围观的人个个都喜笑颜开。
三、1、C
2、D
3、B
4、B
5、C
6、D
7、D
四、1、第1句添加主语“科技”;把“该”改为“核”;把“文化生活”“和物质”交换位置。
2、在燃料的助推下,火箭经过几秒钟的加速后,霎时升空,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在天际中。
3、中国航天人靠什么实现了中国航天的一项项伟大成就 靠的是实干和创新精神。
五、1、复照青苔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 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夏雨少 十场秋雨要穿棉 自用则小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3、溺而不返 常街西山之木石 坚韧执着 勇于开创、勇于献身
六、1、中国航天器的命名 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1)√(2)×
3、月球探测工程——“嫦娥”火星探测车——“祝融”太阳探测卫星——“夸父”
示例:火星探测车 祝融 祝融是中国神话中最早的火神,象征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宇宙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4、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表示没有完全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去掉则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
七、1、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2、沸腾 横贯;
3、声音 颜色;
4、从远到近 来势猛 响声大;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表现了大潮到来时声音震天动地的特点。
八、1、禹擒获无支祁,治理淮水。河伯献图助划河道,禹开凿大山治理黄河。
2、了解黄河水况
3、C
4、禹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大山。禹给我留下了心怀天下、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印象。
5、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大山。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着冻得坚硬的山石,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就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禹一镐一镐地挖又干了起来。
九、1、B
2、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过度使用手机 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有利有弊
十、 火种之后
人类得到了火种,普罗米修斯也获得了自由。火种在人类的世界里开始燃烧起来,逐渐传播到各个角落。
人类开始用火来烹饪食物,原本粗糙难以消化的食物变得可口,人们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夜晚,有了火的陪伴,黑暗不再那么可怕。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听长辈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火苗跳跃着,映照着人们充满希望的脸庞。
普罗米修斯看着人类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然而,火种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有时候,火会不小心失控,烧毁一些草木或者房屋。人们开始努力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火,制定出一些简单的用火规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分工。有人专门负责收集更多的火种,有人负责制造更好的工具来利用火。文明在火的光辉下慢慢发展起来,人们开始建造房屋,制作陶器等。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在火的帮助下不断进步,他也时常会在夜晚出现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看着那温暖的火光,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个他用生命换来的成果。火种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类走向文明的大门,而普罗米修斯则永远是那把钥匙背后的英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