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子目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子目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子目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背景 ①外交政策朝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改革开放初期 ①1979年,中美建交
②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世纪之交 ①把巩固与发展__________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③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④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周边关系
21世纪初 ①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__________
②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如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③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如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发展,共同创立“__________”合作机制
④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活动
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
多边外交
【图解】中美关系发展演变
【归纳】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①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②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 【史料阅读】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结合所学回答,史料中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和平发展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说明:国家综合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
2. 【探究】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战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继续维护和巩固国家安全的同时,中国特别强调外交要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要努力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总方针。中国不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要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我国外交中的敌友观念渐趋淡化、交往对象不断拓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韦世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从追求政治安全到促进和平发展》)
根据史料,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简析转变的原因。
答案:转变: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原因:国家工作着重点转移;进行改革开放;国际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对国家利益和外交理念的认识变化。
2. (2024山东高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基础上”。中国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 结伴而不结盟 B. 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 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南方)得不到发展,十一二亿人口的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北方)难以持续繁荣,其与“改善南北关系”,即南方、北方国家利益相连,需加强合作相吻合,故选B项;A项是政治领域,与材料侧重经济领域合作相悖;C项与材料提及的是南北方国家相悖;D项与材料提及的全球问题相悖。
B
谢谢观赏子目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背景 ①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改革开放初期 ①1979年,中美建交②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世纪之交 ①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②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③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④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21世纪初 ①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②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如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③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如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发展,共同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④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图解】中美关系发展演变
【归纳】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①根本原则:独立自主。②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核心探究
1. 【史料阅读】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结合所学回答,史料中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和平发展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说明:国家综合实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
2. 【探究】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战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继续维护和巩固国家安全的同时,中国特别强调外交要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要努力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总方针。中国不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要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我国外交中的敌友观念渐趋淡化、交往对象不断拓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韦世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从追求政治安全到促进和平发展》)
根据史料,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简析转变的原因。
答案:转变: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原因:国家工作着重点转移;进行改革开放;国际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对国家利益和外交理念的认识变化。
2. (2024山东高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基础上”。中国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 结伴而不结盟
B. 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 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南方)得不到发展,十一二亿人口的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北方)难以持续繁荣,其与“改善南北关系”,即南方、北方国家利益相连,需加强合作相吻合,故选B项;A项是政治领域,与材料侧重经济领域合作相悖;C项与材料提及的是南北方国家相悖;D项与材料提及的全球问题相悖。子目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背景 ①外交政策朝着为 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改革开放初期 ①1979年,中美建交②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世纪之交 ①把巩固与发展 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②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③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④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21世纪初 ①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 ②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如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③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如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发展,共同创立“ ”合作机制④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活动
【图解】中美关系发展演变
【归纳】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①根本原则:独立自主。②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核心探究
1. 【史料阅读】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结合所学回答,史料中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和平发展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2. 【探究】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战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继续维护和巩固国家安全的同时,中国特别强调外交要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要努力争取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总方针。中国不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要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我国外交中的敌友观念渐趋淡化、交往对象不断拓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韦世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从追求政治安全到促进和平发展》)
根据史料,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简析转变的原因。
2. (2024山东高考)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基础上”。中国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
A. 结伴而不结盟
B. 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 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