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_______ (朝代) 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曦( ) 月 襄( ) 陵 沿溯 ( ) 素湍( )
绝 ( ) 飞漱( ) 属( ) 引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略无阙处 略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_____________ 夜分: _____________
(3) 不见曦月 曦: ____________________
(4) 至于夏水襄陵 陵: ________________
(5) 沿溯阻绝 沿: _________ 溯: __________
(6) 则素湍绿潭 湍: 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绝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每至晴初霜旦 B. 则素湍绿潭
C. 有时朝发白帝 D. 良多趣味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 今义:
(2)虽乘奔御风 (虽):古义: , 今义: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略无阙处( )
(2)哀转久绝(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3)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9.用课文原句填空。
(1) 郦道元《三峡》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冬之时人们俯瞰江面所见到的水色各异、清幽秀美的景象。
(2) 郦道元《三峡》中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漫游在三峡, 你可以感受到郦道元笔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峡》) 的连绵不断、高峻巍峨的山势。
(4) 引用渔歌衬托深秋三峡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小题。
2024 年9 月,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管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活动之一是向社会征集绿色出行公益海报设计。下图是优秀海报作品《奏响135 绿色出行主旋律》。
(1) 请你写一段文字, 向大家介绍这幅作品。
(2) 请你从色彩搭配的角度, 为设计者提供合理的建议, 以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13. 下列对《三峡》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两岸都是山, 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巍然矗立, 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山峰的高耸。
B. 夏天的三峡在发大水时, 江水漫上山陵, 航道被阻断, 不能通航, 足见江水之险。
C. 作者从侧面烘托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文中强调夏季江水的风驰电掣, 和前面表现山之雄伟相得益彰。
D. 文章按照季节顺序描写了三峡的雄奇和秀美, 让人流连忘返; 先写山, 后写水, 突出了“峡”的特点。
14、在长江三峡建水力发电站, 主要有三个理由, 请你找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或写出相对应的理由。
理由 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水势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水流落差大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 如今更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 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 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涂山在怀远县东南八里, 高二百一十三丈, 双峰峻耸, 西峰建禹庙, 东峰为无量佛殿, 山势西蹙①于淮, 而连延于东西。
南麓有小涂山颇坦迤文笔峰建焉。直西陡下, 山半有佟妃祖墓, 面荆山, 右有狮子山。狮子山之麓, 即下洪也。西北麓起小山, 一坡直走淮心, 长可一里, 俗名李家嘴。其西南麓伏而起为三山, 亦谓之九冈, 滨于天河, 其山之引而东者, 曰石门山, 两山如门。山半有狼洞, 颇隘, 北下为石门涧, 境绝幽旷, 涧左右有圆石二, 各径三丈余, 叩之音如锣鼓, 曰锣鼓石。
(节选自《凤阳府志》, 有删改)
【注释】①蹙: 靠近。
16. 小语不理解下面加点文言词的意思, 请你结合相应的方法帮忙解释。
加点词 方法 解释
略无阙处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 _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 词性推断法: 此处的“奔”应为名词。 (2) _________________
长可一里 查阅词典法: ①可以。②正当。③却。④大约。 (3) ______ (填序号)
颇隘 联系语境法: 联系上下文, 做出判断。 (4) _________________
17.12. 小文在理解文意时遇到困难, 请你帮他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 涧左右有圆石二, 各径三丈余, 叩之音如锣鼓。
18. 小语在抄录【乙】文时,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漏掉了标点, 请你用“/”帮他标注出两处。
南 麓 有 小 涂 山 颇 坦 迤 文 笔 峰 建 焉
19.【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 山有什么共同特点 请结合两文内容, 从描写方法上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释】①跸(bì):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拜释之为廷尉( )
(2)使骑捕之,属廷尉(   )
(3)此人亲惊吾马(   )
(4)民安所厝其手足( )
2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答案
北魏 《水经注》 2.xī xiāng sù tuān yǎn shù zhǔ 3.(1)完全没有 (2)正午 半夜 (3)日光,这里指太阳 (4)山陵 (5)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6)急流 4.(1)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 (2)隔断 消失,停止 5.A 6.(1)有时
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即使 虽然 7.(1)“阙”通“缺”,断缺 (2)“转”通“啭”,婉转 8.(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3)猿啼声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
传来猿啼的回声。9.(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1)示例:海报主体是由五线谱勾勒出的“1”“3”“5” 三个数字,与“奏响135 绿色出行主旋律”主题相符; 五线谱构成的1、3、5 的数字上,分别对应绘制了步行者、骑行者和公交车,与“135 绿色出行”(画面右下角小字揭示)的具体含义保持一致;左下角标明主办方;左上角有“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的图标及本次活动的名称。
(2)示例:画面可以以绿色为主色调,彰显绿色环保的主题; 数字以及步行者、骑行者、公交车,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色彩,既与绿色的底色区分开来,让人一目了然,又能寓意践行不同的绿色出行方式,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1.(1)太阳 (2)萎缩 (3)连续 (4)即使
12.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确实是有许多趣味
13.D
14.(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水流急 (3)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15.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素湍回清,绿潭倒影,怪柏凌峰,瀑布飞悬; 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6.(1)同“缺”, 空隙、缺口 (2)飞奔的马 (3)④ (4)狭窄
17.(1)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 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2)涧的左右两边有两块圆形的石头,直径各有三丈多, 敲击它们,声音就像锣鼓一样。
18.南麓有小涂山/ 颇坦迤/ 文笔峰建焉
19.两文中山的共同特点是连绵和高耸。【甲】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山的连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侧面烘托山的高耸,“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乙】文: 主要运用正面描写。“高二百一十三丈……而连延于东西” 直接写出了涂山的高耸和连绵。
20.(1)任命 (2)同“嘱”,委托 (3)使……惊吓 (4)放
21、上 行 出 中 渭 桥 /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 乘 舆 马 惊。
22.我认为皇帝的队伍走过去了,从桥下出来后,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跑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