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矿产资源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了解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并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煤、铁、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分布区,理解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学习目标石油用途广泛,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但是,它的开发利用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我国的石油总储量较丰富,但人均量较少,消费需求量大。1.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石油加工提炼而成的?2. 你还知道哪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说出来与同学交流。柏油马路、床单上的化纤材料、餐厅里的合成橡胶椅子、汽车加的汽油或柴油、润滑油、油漆、洗发水、化妆品、肥皂、蜡烛、口红等。花岗岩、大理石用于建筑行业;磷矿、钾盐用于农业;石墨用于制造铅笔芯、电极;铜矿用于制造电线等。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矿产和矿产资源PART 1矿产和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大多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按其特点和用途,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矿产资源有80余种。矿产矿产资源1. 图3-14 中哪些属于矿产资源?说出你的判断理由。2.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结合身边的事例,说明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盐矿、地下水、地热、玛瑙、铁矿。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石油、煤炭提供能源支撑;铁矿、石英、石灰石等用于建筑与交通;铜、硅、稀土矿用于电子产品等。种类齐全,总量丰富PART 2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较为齐全。能源矿产13种:煤、石油、天然气、铀、地热……金属矿产 59 种:铁、锰、铜、铝、铅、锌……非金属矿产95种:石墨、磷、硫、钾盐……水气矿产6种: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气体硫化氢、氦气和氡气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63种。读图 3-15,完成相关任务。1. 说一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与世界差异较大的有哪些?2.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谈一谈其中的原因。石油、天然气、铁、铜、铝土矿、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PART 3能源矿产分布我国的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煤炭集中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神府-东胜煤田,横跨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空间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石油资源石油多出产于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黑龙江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长庆油田长庆油田长庆油田现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田,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主体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在空间上高度分散,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勘探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这里油气储量丰富,被誉为“满盆气,半盆油”。2022年,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突破6500万吨,居全国油气田之首。空间分布:北多南少。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四川等地。空间分布:北多南少。读图 3-20,谈一谈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我国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与世界相似,而煤炭占比较大,石油、天然气与世界相比,占比较小。华龙一号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总里程超2万千米。截至2022年底,西气东输工程累计输送天然气超8000亿立方米,惠及我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相继投产,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据此,完成相关任务。一线干线主要途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宁夏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结合图 2-9,说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的主要地形区。二线干线主要途径:准噶尔盆地、宁夏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等;三线干主要途径:准噶尔盆地、宁夏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等。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总里程超2万千米。截至2022年底,西气东输工程累计输送天然气超8000亿立方米,惠及我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相继投产,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据此,完成相关任务。对东部: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东部地区环境等;(2)议一议,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对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人,加大西部地区治理环境的投入等。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高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金属矿产分布我国金属矿产分布相对集中。铁矿我国铁矿资源储量排世界第四位,但贫矿多、富矿少。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四川、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等地。铝土矿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河南、山西等地。金属矿产分布锡矿锡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云南个旧、广西大厂、湖南冷水江非金属矿产分布我国非金属矿产分布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磷矿磷矿主要产地有云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硫铁矿硫铁矿以广东、安徽、四川、内蒙古等地相对集中。石墨石墨多产于黑龙江、内蒙古、湖南等地。“工业维生素”——稀土资源稀土是一组同时具有电、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种特性的新型材料,其用途非常广泛而重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6%,产量占世界的97%,号称“世界第一稀土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可以大量供应不同品种及不同品级稀土产品的国家,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具有重要原料的轻稀土生产基地;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为主,形成以南方离子型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稀土又称稀土元素。周期系第3族(第ⅢB族)元素中钪、钇及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的合称。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故得名稀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PART 4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但同时也是一个大型的铁、铌、钍等多种矿产共伴生的综合矿床。在过去几十年里,主要开采目标是铁矿石,而价值更高的稀土、铌等矿物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大部分被当作“废石”或尾矿丢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山西作为中国“煤都”,长期大规模的地下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采空区上方岩层失去支撑,导致地面大面积沉降、开裂。许多村庄的房屋开裂、农田被毁,道路中断。山体因地下采空而失稳,在降雨等诱发下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郴州富含铅、锌、钨、锡等多种有色金属,开采历史悠久。矿石中的硫化物暴露在空气和水中,形成强酸性的废水,溶解了大量铜、铅、锌、镉等重金属离子。含有重金属的选矿废水和尾矿渣,通过尾矿库渗漏或溃坝,污染下游的河流和土壤。部分河段鱼虾绝迹,农田被迫撂荒,“毒大米”事件也时有发生。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导致资源浪费较大,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21世纪以来,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注重安全、高效、节约和集约,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产资源开发的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推广绿色、高效的采选冶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开展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全社会倡导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旧金属回收利用。01030204具体措施江西寻乌废弃矿山综合治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江西寻乌稀土开发生产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南方沙漠”。江西寻乌废弃矿山经过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融合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南方废弃矿山治理修复的典型示范。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类社会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产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确保矿产资源安全,国家安全才有保证。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我国于2016年将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境内没有银矿,却被誉为“中国银都”。明清以来,当地的工匠不断摸索,从回收来的工业废品中提炼出银,再加工成银器,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银提取、污染处理和加工工艺。永兴县还通过技术创新,将回收的稀贵金属,从金、银等少数品种,发展到包括金、银、铋、钯、铂、铑等在内的 20 多个品种,其中白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永兴县现已形成的“废旧资源回收—冶炼—提纯—深加工—贸易”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链,对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1)查找资料,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银制品?银制纪念币、银首饰、银餐具、纯银内胆保温杯等。再生金属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通过再生利用可以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推进节能环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产业。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扎实推进。2018 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有色金属、煤炭等九个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截至2022 年底,我国共建设了 1100 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据此,完成相关任务。(2)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谈一谈,建设绿色矿山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哪些重要意义?(1)查找相关资料并小组讨论,自然资源部对于绿色矿山建设主要有哪些规范要求?建设绿色矿山的核心是生态环境保护,此外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未来负责任。自然资源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将绿色矿山建设定位转为全面推进,强调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机构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具备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评估的经验和能力,能够长期稳定开展评估工作;明确了第三方评估工作要求对第三方评估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细化了规定,并明确了评估过程中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强化了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修订完善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强调了进一步强化对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矿产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中国的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种类齐全,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概念和分类地位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跨区域调配1.我国( )A.能源矿产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B.甘肃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C.陕西煤炭储量占比大于天然气D.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2.我国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张 B.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C.改善能源输出地的大气质量 D.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D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92%的一次能源取自矿物能源。读我国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A稀土资源主要应用于高端芯片、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供应国。目前,我国在高精尖技术应用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图(a)为我国稀土产地比重分布示意图,图(b)为2014—2020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走势图,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稀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有( )①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②南方地区以轻稀土为主③产量最多的省区简称是新④北方地区以轻稀土为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4.2014—2020年中国稀土占国际市场比例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上升 B.持续下降 C.波动下降 D.持续上升5.针对我国稀土产业的现状,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A.增加对稀土开采量 B.将稀土矿低价出口C.科技投入提高利用 D.扩大稀土的出口量CBC/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中国的矿产资源》 课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1课时备课人 教材 湘教版版初中地理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能够说出几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及其战略地位认识到矿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够以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等)为重点,运用地图说出它们的分布地区,明确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能够综合分析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提高对资源的认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能够在课下开展我国矿产地和矿产品储备的小调查,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土地资源之后,对另一类重要自然资源的深入认识。教材主要围绕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基本国情、开发利用问题及保护措施展开,是培养学生国情意识、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的重要载体。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为后续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地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知道一些矿产资源的类型,并了解一些矿产资源运用后的成品。但他们对于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分布的宏观格局以及开发带来的深远影响缺乏系统认知。部分学生可能停留在“中国地大物博”的单一印象上,难以辩证看待资源问题。因此,教学需通过丰富的图表、真实的案例和探究活动,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其进行深度思考。学习目标 1.了解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并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煤、铁、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矿产分布区,理解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3.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重难点 重点: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基本国情。 难点: 辩证理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新课导入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石油用途广泛,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但是,它的开发利用又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我国的石油总储量较丰富,但人均量较少,消费需求量大。 【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石油加工提炼而成的? 学生们自由发言,结合已有认知谈谈对石油加工品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哪些。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 明概念,辨种类——工业的“粮食”从何而来 1.矿产和矿产资源 教师讲解矿产与矿产资源的概念区分,组织“矿产分类快闪”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资料 【提问引导】(1)图中哪些属于矿产资源?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结合身边的事例,说明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矿产资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种类齐全,总量丰富 【展示材料】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矿种较为齐全。截至2022 年底,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163种。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煤、石油、天然气、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3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9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5种,地下水、二氧化碳气等水气矿产6种。 【展示地图】 【提问引导】①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与世界差异较大的有哪些?②我国矿产资源呈现出什么特征?我国是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请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地区分布不均 【展示地图】 【提问引导】在地图中找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主要分布区,说出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特点? 【展示地图】 【提问引导】在地图中找出铁矿、铝土矿、锡矿等金属矿产的主要分布区,说出我国金属矿产的分布特点? 【展示地图】 【提问引导】在地图中找出磷矿、硫铁矿、石墨等非金属矿产的主要分布区,说出我国非金属矿产的分布特点? 【探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总里程超2万千米。截至2022年底,西气东输工程累计输送天然气超8000亿立方米,惠及我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相继投产,四线工程正在建设中。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提问引导】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分别有哪些有利影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从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进行归纳总结。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展示材料】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提问引导】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开发矿产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由于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导致资源浪费较大,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注重安全、高效、节约和集约,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资料,学生快速抢答。 学生小组讨论,辨析我国的矿产资源的特点。 小组代表上台指图汇报,说出我国主要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根据文字材料,提取关键词 通过快节奏的抢答游戏,激发兴趣,强化对矿产概念的记忆,为后续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通过数据冲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维,辩证看待国情。 将读图过程转化为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直面触目惊心的问题,到主动思考解决方案,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使学生深刻理解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环节三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内容重难点知识,加深印象。 出示本节知识结构框架,简要小结重难点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A类作业 练习:《分层练》 B类作业 理解记忆:矿产资源的特征,几种主要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教学反思 本节课组织学生读图、找图、论点辨析等活动,使学生做到手到心到,口到心到。但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把控各环节时间,确保读图探究有充分深度,案例讨论不流于表面。对于学生提出的个性化见解应给予鼓励,并灵活引导,使核心素养在动态生成中落地生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 中国的矿产资源(教学设计).docx 3.2 中国的矿产资源(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