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大洲和大洋》 单元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为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对全球的海陆面积比例和海陆分布大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重点说明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特点,包括大洲、大洋的位置和分界、形状和轮廓、面积和大小等。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全球海陆空间分布架构的基础,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
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征,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3.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4.地理实践力: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海洋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活动,培养读图分析、问题探究的技能,将是主要教学方式。
重点 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难点 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七大洲的分布,并在地图上说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材料准备 课件、视频与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展图: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 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面积大小的差异。播放视频《地球?水球?》 引导学生观看地图与视频,并对地球名称质疑:地球?水球?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快速进入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世界海陆分布1.人类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讲述】加加林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地球表面大部分为蓝色海洋——“水球”。【思与学】人类是怎样通过航海认识世界的读图3.2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3.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图示)北极周围是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洲。(2)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图示)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读图3.3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陆地面积约占48%;水半球:海洋面积约占90%。(3)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二、七大洲1.大洲: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图示)2.七大洲:读图3.4 七大洲轮廓与面积 (1)面积和轮廓读图3.5 大洲的分布(2)分布读图3.6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和教材封底世界地形图 ③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④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终年冰雪覆盖,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P48~49【活动】读图认识七大洲的分布 1.读图3.4,请按照面积由大到小给七大洲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读图3.4,算一算:①亚洲面积约为非洲的____倍。(1.5)②非洲面积是____洲的3倍。(欧)③大洋洲面积是南美洲的____。(1/2)④非洲与______洲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亚洲面积。(南极)3.读图3.5观察,回答下列问题。①亚洲的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②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哪几个?(亚洲、北美洲和南极洲。)③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哪两个?(欧洲、北美洲。)④_____洲是世界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4.阅读图3.5,说一说: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大陆是相连的?哪些大洲的大陆仅以海峡相隔?。(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相连。亚洲和北美洲、欧洲和非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以海峡相隔。)5.根据图3.9所示的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轮廓,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且标注各大洲的名称。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通过计算,使学生了解大洲的面积大小及排序。理解地理概念,便于掌握新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落实区域认知
课堂练习 1.能够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示意图是( )2.第一张世界视像图是戴马克松地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戴马克松地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水半球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任何划分的半球皆海洋大于陆地(2)图中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图中a处是( ) ①世界最大的洋 ②世界纬度最高的洋 ③世界最小的洋 ④几乎在南极圈内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巩固新知识,反馈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构建本节知识的思维导图。
板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国际事例分析。2.阅读《地球的故事》、《我们的地球》等科普书籍。
课后作业 1.完成填充图册。2.预习“四大洋”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