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坚守公平 教案+课件(共29张PPT) 2025-2026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坚守公平 教案+课件(共29张PPT) 2025-2026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小调查
请用2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以下关于教育公平的简单调查。
1.你是否了解国家为偏远地区学校捐赠图书、文具等物资的相关政策?
2.你是否听说过国家通过“支教”等方式选派教师支持农村地区教育?
3.你是否知道国家或学校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如两免一补、免费午餐等)?
8.1坚守公平
总议题:为何坚守公平?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6-P70,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公平的内涵?
2.公平的价值?
3.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结合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理解公平的丰富内涵,感悟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增强对国家推进公平正义的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相关高考违规取消成绩等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维护公平的要求,增强依法守护公平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帮助学生明晰公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培养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世的品格。
环节一
解码公平,价值体现在何处?
环节一:解码公平,价值体现在何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学前教育阶段为困难家庭幼儿提供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高中及以上阶段设立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截至2024年,该体系已累计资助学生超3亿人次,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用政策力量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公平,同等享有发展机会。
知识小结
1.公平的内涵 P66-67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环节一:解码公平,价值体现在何处?
王磊生于风光旖旎的广元,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为他铺就求学路,助他顺利大学毕业。返乡后,他目睹家乡因精准扶贫政策焕发新生:村民收入增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随即向当地一家特色农产品企业投了简历,经层层考核成功入职。工作中,他虚心钻研、依据企业的薪酬与晋升制度,短短数年便实现工资翻倍,还升任生产部经理,在家乡热土上收获了成长。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公平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知识小结
2.公平的价值 P67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个人)
①公平能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
②公平能让人感到被尊重,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环节一:解码公平,价值体现在何处?
你知道哪些体现公平的古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有公心,必有公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议一议: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自古以来都在讲公平?
知识小结
2.公平的价值 P67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社会)
①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
②公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人们通过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环节二
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环节二: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李明在班级评选“助学奖学金”时,有同学提议优先给成绩好的,他当即反对:“奖学金该帮真正需要的人。”他主动整理申请规则,帮家境困难的同学准备材料,以公平立场化解利益争议。
议一议:结合李明的做法以及P68页同学们的讨论,请你谈谈如何维护公平?
遇到不公时,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让不公平继续。
知识小结
3.如何维护公平?★ P68
(1)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
环节二: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2021年湖北某考生在高考时,将手机藏于薄衣内避开安检带入考场,开考后拍摄数学试题发送至机构求答,最终被当场查获。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考生所有科目成绩被取消,还面临禁考处罚。
议一议:考生因作弊被取消成绩,对你有何启示?
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
知识小结
3.如何维护公平?★ P69
(2)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①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依靠规则来调整和维系。只有全体社会成员都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社会公平才有可靠的保障。
②要通过确立社会的共同准则,明确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保障人们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
环节二: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农村学校标准化校园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现免费开放。
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大力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
环节二: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议一议:我们已经建立了如此完善的制度,是不是就没有不公平现象了呢?
班级评优
同样票数,却因“综合加分”细则不同,甲同学拿第一。
高铁检票
同一车厢,早到旅客排队30分钟,晚到旅客刷“快速通道”2 分钟进站。
共享单车
同一地点,会员免押金,非会员交 99 元押金才能开锁。
知识小结
3.如何维护公平?★ P69
(3)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公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
环节三
公平在心,如何践行到日常?
环节三:公平在心,如何践行到日常?
议学延伸: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请你写一篇100字呼吁坚守公平的倡议书。
课堂小结
坚 守 公 平
公平的价值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做法
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公平的含义
随堂练习
1.(20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平就是平均分配
B.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C.有了公平,社会就不会有矛盾
D.公平只体现在经济领域
B
公平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20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以下关于公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B.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C.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
D.我们要维护公平,坚守公平
C
公平强调权利、机会的平等,而非结果的绝对平均。
3.(20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设立全国助残日意在倡导全社会( )
①珍视自由
②践行平等
③遵纪守法
④守护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与“自由”的内涵无关。
未涉及“遵守法律、纪律”的相关内容。
4.(20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当今社会,就业市场中的“35岁门槛”现象已愈发普遍,从高校教师招聘到环卫工岗位,从互联网大厂到传统制造业,无处不在的年龄限制像一把无形的尺,量出了职场的不公与偏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呼吁通过立法手段遏制就业年龄歧视,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就业环境。这一呼声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请你运用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打破“35岁门槛”的社会价值。
(2)维护社会公平,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个人的努力,说说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2)①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8.1 坚守公平
1.新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理解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树立公平意识,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在生活中践行平等理念。
2.课时教材分析
“坚守公平”是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学习,进一步深入探讨公平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为后续学习正义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平正义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追求和维护公平的意识和能力。教材首先阐述公平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到公平,总结出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接着强调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才能保障社会公平。
3.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公平这一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与公平相关的话题和现象,如考试作弊、分配不均等,但对于公平的内涵、价值以及如何维护公平等理性知识还比较缺乏,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思考和探讨社会现象,但在面对复杂的公平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和迷茫,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平的内涵,维护公平的做法。
(2)教学难点:维护公平的做法。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理解公平的丰富内涵,感悟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增强对国家推进公平正义的政治认同。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相关高考违规取消成绩等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维护公平的要求,增强依法守护公平的法治观念。
(3)健全人格: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帮助学生明晰公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培养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世的品格。
6.设计意图
以国家资助政策为具象载体,破解“公平”抽象性。通过解析政策全学段覆盖、阳光评审机制,搭建“具象感知—逻辑梳理—价值认同”路径。既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制度支撑,又借行动呼吁实现认知到践行的转化,契合思政课育人目标。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教师:请用2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以下关于教育公平的简单调查。
1.你是否了解国家为偏远地区学校捐赠图书、文具等物资的相关政策?
2.你是否听说过国家通过“支教”等方式选派教师支持农村地区教育?
3.你是否知道国家或学校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如两免一补、免费午餐等)?
学生:国家会给偏远地区学校送新书、文具!之前在新闻里见过,志愿者把打包好的书本、笔袋送到山区孩子手里,他们拿到时特别开心,这能让偏远地区的同学和我们有一样的学习用品。
教师:其实这些事都在说教育公平——不管在哪、有没有钱,大家都能有学习的机会和资源。这也让我明白,坚守公平很重要,国家一直在努力,我们也要珍惜这份公平,将来也为公平出份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坚守公平”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 “送图书文具”“派老师下乡” 等真实事例为调查切入点,既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储备,又通过学生的亲身感知回答,让抽象的 “教育公平” 具象化,再顺势引出 “坚守公平” 主题,避免生硬说教,降低学生理解门槛。)
过渡语:正如我们刚刚聊到的,国家通过送图书文具、派老师下乡这些具体行动,在努力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守护教育公平。而这份对“不让每个孩子掉队”的坚守,还体现在更系统、更全面的政策保障中。
(2)自主学习:
(3)新课讲授
环节一:解码公平,价值体现在何处?
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学前教育阶段为困难家庭幼儿提供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高中及以上阶段设立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截至2024年,该体系已累计资助学生超3亿人次,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用政策力量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生: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公平,同等享有发展机会。
教师总结:1.公平的内涵 P66-67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教师:这套覆盖全教育阶段的资助体系,不是冰冷的政策条文,而是实实在在改变无数家庭和孩子命运的“希望之光”。来自广元的王磊,就是这份政策温暖的直接受益者。
王磊生于风光旖旎的广元,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为他铺就求学路,助他顺利大学毕业。返乡后,他目睹家乡因精准扶贫政策焕发新生:村民收入增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随即向当地一家特色农产品企业投了简历,经层层考核成功入职。工作中,他虚心钻研、依据企业的薪酬与晋升制度,短短数年便实现工资翻倍,还升任生产部经理,在家乡热土上收获了成长。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公平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学生: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总结:2.公平的价值 P67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个人)
①公平能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
②公平能让人感到被尊重,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王磊的故事,正是当代中国用政策守护公平的生动缩影 —— 让每个孩子不因家境失学,让奋斗者凭能力收获成长。而这样的公平追求,并非今日独有,早在千年前,古人就已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对公平的珍视与思考。
议学活动:你知道哪些体现公平的古语?
学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有公心,必有公道”
议一议: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自古以来都在讲公平?
学生: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教师总结:2.公平的价值 P67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社会)
①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
②公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人们通过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政策、案例、古语为载体,通过“议一议”互动,遵循“感知-理解-深化”逻辑。先借资助政策、王磊案例让学生具象认知公平,再用古语拓展维度,最后归纳公平内涵与价值,既贴合学生认知,又实现知识落地,还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意识。)
过渡语:古人用古语传递对公平的深刻理解,而这份对公平的坚守,早已融入我们当下的生活,哪怕是在小小的班级里,也能看到鲜活的体现。
环节二:守护公平,关键环节有哪些?
教师:李明在班级评选“助学奖学金”时,有同学提议优先给成绩好的,他当即反对:“奖学金该帮真正需要的人。”他主动整理申请规则,帮家境困难的同学准备材料,以公平立场化解利益争议。
议一议:结合李明的做法以及P68页同学们的讨论,请你谈谈如何维护公平?
学生:遇到不公时,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让不公平继续。
教师总结:3.如何维护公平?★ P68
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
教师:我们通过政策、案例和古语,读懂了公平对个人成长、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也知道公平需要被守护。但现实中,仍有人试图打破公平规则。
2021年湖北某考生在高考时,将手机藏于薄衣内避开安检带入考场,开考后拍摄数学试题发送至机构求答,最终被当场查获。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考生所有科目成绩被取消,还面临禁考处罚。
议一议:考生因作弊被取消成绩,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
教师总结:3.如何维护公平?★ P69
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
①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依靠规则来调整和维系。只有全体社会成员都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社会公平才有可靠的保障。
②要通过确立社会的共同准则,明确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保障人们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
教师:高考舞弊这类破坏公平的行为,提醒我们公平的守护需时刻警惕、不容松懈。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实现免费开放。
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省级全覆盖,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大力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
教师:不可否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各领域建立的公平保障制度,让无数人受益,为社会公平筑牢了坚实根基。但我们也要看到,公平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
议一议:我们已经建立了如此完善的制度,是不是就没有不公平现象了呢?
学生:高铁检票:同一车厢,早到旅客排队30分钟,晚到旅客刷“快速通道”2分钟进站。
教师总结:3.如何维护公平?★ P69
(3)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公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李明事例、高考舞弊案、民生制度为依托,通过“议一议”逐步展开。先借李明做法引导学生懂个人需捍卫公平,再用舞弊案强调规则保障作用,最后结合现实讨论点明公平相对性,层层递进,助学生掌握守护公平的关键。)
过渡语:在“守护公平”环节,我们知晓个人行动、规则保障对守护公平至关重要,也明白公平需持续推进。而公平的阳光要普照大地,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正义也需我们共同期盼、实现与维护。在此,特发出呼吁坚守公平的倡议,号召大家为公平助力。
环节三:公平在心,如何践行到日常?
议学延伸: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请你写一篇100字呼吁坚守公平的倡议书。
(设计意图: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以倡议形式明确自身责任,主动传播公平理念,推动形成“人人守公平”的意识。)
8.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深入剖析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公平内核。从学前到高校,政策覆盖教育全链条,依托班级评议、学校公示等“精准识别、阳光操作”机制,坚定兑现“不让学子因贫失学”的承诺。它不仅保障入学的机会公平,更托举成长的发展公平。愿大家珍惜这份支持,传承公平理念,做践行者与守护者,让每份希望都向阳生长。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案例贴合学生认知,国家资助政策、王磊经历等让“公平”具象化;“解码-守护-践行”环节逻辑连贯,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议一议”活动调动参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集体讨论未充分关注表达弱的学生,难掌握其知识掌握度;课后实践延伸浅,仅写倡议书,缺乏真实场景践行设计。以后要增小组轮流发言、匿名分享,针对性关注不同学生;设计“校园公平行动周”,让学生记录现象、提建议,深化实践感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