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金普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yáo) 旁骛(wù) 宽宥(yòu) 形消骨立(xiāo)
B. 宿营(sù) 赃物(zāng) 亵渎(dú) 矫揉造作(jiǎo)
C. 呢喃(nán) 恪守(gè) 箴言(zhēn) 丰功伟迹(jì)
D. 摇曳(yiè) 孺养(rú) 娉婷(pīng) 断章取义(yì)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________的历史进程,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华文化。我们要________开放包容的心态,以________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只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________能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A. 流转 秉承 百川归海 就 B. 流转 秉持 海纳百川 才
C. 逆转 秉承 百川归海 才 D. 逆转 秉持 海纳百川 就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内涵,也凸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明属性和特质。②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③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④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捉摸的重大贡献。③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汲取智慧和营养,由此产生了新的制度、文化,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成果。⑥小康社会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
A. 加点的“古老”是名词,“秉承”是动词,“优秀基因”是偏正短语。
B.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C. 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不可捉摸”改成“不可限量”。
D. “小康社会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中,“将”作谓语。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某中学社团举办以“以书会友·学习经典”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温故知新,通晓古今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人,别号饮冰室主人,我们还学过他的《最苦与最乐》一文。
B. “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D.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学习楷模,伴我成长
5. 金圣叹曰:“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你怎么看“熬得住”?请结合具体的情节,说说你的看法。
6. 古诗文默写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张岱《湖心亭看雪》)
(4)四时之景不同,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月光与湖水的相逢,是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舟中二首(其一)
宋·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写出了诗人内心苦闷抑郁,虽然有美酒佳肴也难以下咽。
B. 【乙】诗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惊心动魄。
C. 两首诗都实写了乘舟的感受,【甲】诗中“梦日边”表明诗人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乙】诗诗人在“舟中坐起”,盼望黎明到来。
D. 两首诗都情感丰沛,【甲】诗用“行路难”表现出徘徊低沉的心境:【乙】诗用“今头白”表达了历经坎坷的艰辛。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万山辐凑①,一水碧潆②,雉堞③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缘是数里,蒹葭苍苍,有阁巍然,峙于岩畔者,魁阁也。穿绿荫,拂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作亭者谁?吾家大人④也。翠萝红蓼,罗列于轩前;竹榭茅檐,欹斜于矶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⑤,文风雅俗,焕然一新,故常与民同乐者也。夫其得及则信乎⑥,信乎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由是常徘徊于此阁,以寄胜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烟云万状,锦绣千重,早以毕具于目前。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爱乃建亭于阁之东偏,古径半弯,危廊数转,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
(节选自张之洞《半山亭记》)
【注释】①辐凑:这里是形容群山向中心汇聚的意思。②潆(yíng):形容水流回旋环绕的样子。③雉堞(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④家大人: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指张之洞父亲张瑛。⑤邦:地区,政区。这里指兴义府。⑥孚:使信服。
8.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行六七里 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B. 山水之乐 何陋之有(《陋室铭》)
C. 缘是数里 缘溪行(《桃花源记》)
D. 以寄胜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
10.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11. 走进古人,读懂山水。
(1)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醉翁亭”和“半山亭”的名字由来。
(2)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共同之处,写出两位太守蕴含于其中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引言: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引领未来。以5G技术为先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人工智能、VR/AR、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创建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亟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什么是数字素养?根据国家网信办的定义,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材料一·看应用】
①家庭主妇李佳慧:我和朋友在微信聊到**品牌的衣服好看,就打开某宝,发现铺天盖地都是这个品牌;刚在**浏览器搜索到一家餐馆,打开外卖APP一看,这家店就直接出现在首页;国外诈骗电话刚一打过来,国家反诈中心APP就发来提醒短信……
②财务工作者陈菲:我刚工作时碰到很多问题,不知道向谁求助。一次偶然机会,在网站上搜到一个名叫“猫大叔”的前辈,其对财务、职场等话题的解答让我豁然开朗,使我进步很快。
③综采队队长王博:我们煤矿全力建设5G智慧化矿山,现在5G挖煤,一个班轻轻松松生产1万吨煤,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④社区党委书记孟庆征:我们在社区安装了水浸识别报警系统、瓦斯报警系统、SOS紧急呼叫系统、语音窗帘、语音灯光智能家居系统,着力在智慧社区上下功夫,居民生活的安全感、舒适感大大提升。
【材料二·析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材料三·话提升】
①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了全面部署。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其中也提出,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
②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是全面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据介绍,中央网信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建设上线“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平台”,推动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向社会开放学习课程、教学工具、应用案例等数字资源。除此之外,教育部开通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商务部建设“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中华全国总工会打造“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这些平台共同丰富了数字教育培训资源供给,推动了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公平可及和普惠包容。
③重庆礼嘉智慧公园是全国首个以“5G+物联网”为主题的智慧公园,也是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公众可以在园区体验并学习使用AR运动、VR虚拟驾驶、远程医疗等高新技术产品和成果,同时以生动直观的感受,学习数字生活相关知识技能。除了面向大众的培训基地,更加高精尖化的专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也在全国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相关企业联合实施“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该基地覆盖超过2000名学生,提供鲲鹏与昇腾计算硬件平台、openEuler操作系统、数据库openGauss、全场景AI框架MindSpore等,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
④2022年,中央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举办“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围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数字技能进社区、数字教育大讲堂、数字助老助残志愿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2.6万场,直接参与人次超过2000万,覆盖人数4亿以上,开放各类数字资源22.2万个,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提升数字素养点亮智慧生活》)
12.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化时代到来的重要特征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B. 手机各种APP应用形成数据壁垒,数据不共享,不会自动推送相关内容。
C. 公众可以在重庆礼嘉智慧公园体验高新技术产品,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
D.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学生覆盖面广,教学实验环境良好。
13. 阅读材料一,概括数字场景应用的好处有哪些。
14. 小连同学也想为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出一份力。请结合上述材料帮助小语完善给当地政府数字建设办公室的建议书。
建议书 尊敬的数字建设办公室领导: 我是××中学的学生,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亟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为此,建议如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每个人也应加强学习,筑牢数字安全意识,这样才能畅享数字生活。 我的以上建议,希望领导考虑采纳。 建议人:小连 2025年10月10日
(二)(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泪落无声
①儿子参军走后,思念便成了连绵的雨丝,在母亲的夜里无止无休。但是母亲没有流过一滴泪水。
②母亲只有一个儿子,她明白一个道理,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她要让儿子在年轻的时候走更远的路。所以,当儿子大学毕业提出来参军时,母亲没和父亲商量就同意了。母亲相信父亲一定会同意的。因为,父亲曾经也是一位老兵。
③只是,母亲没有想到儿子一去千万里,一下子跑到了青藏高原上的国境线成了边防军人。
④虽然想念儿子,但是母亲不敢有丝毫的打扰。儿子的手机有时有信号,有时没信号。而即便有了信号,按部队规定也不是随时可以使用。所以,母亲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手机从不关机,随时带在身边。只要儿子的电话打来,只响一下,她准能接起。
③母亲和儿子在电话中聊得非常开心,她从来不讲想儿子的话。儿子也知道母亲惦记他,也从不讲边境上的苦。他告诉母亲的都是训练成绩又提升了多少,他们的蔬菜大棚又产了什么应季的菜,指导员对他有多好。
⑥母亲以前对青藏高原是不太关注的,只是儿子去了那里之后,她才在手机上去一点点了解。她知道那里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她知道那里高原缺氧,人在那里躺着都是奉献。她还知道那里离国境线实在太近,和边境那面的军人总要不期而遇。母亲虽然知道这些,但儿子不说,她也装作不知道,也不问。她问的只是天空蓝不蓝,穿得暖不暖,平时记不记日记。每次放下电话前,她不想说还是忍不住叮嘱儿子要注意安全。叮嘱完了她又暗自笑自己,儿子长大了,属于国家的人了,好多事自己管不到了。
⑦时间过得飞快。儿子入伍半年多时,给母亲寄回来一本证书,他被评为优秀团员。十个月的时候,儿子在电话中说,再有两个月,新兵入伍了,他就成为老兵了。母亲觉得儿子一下子长大了,他的身后又会有更年轻的战友加入了。母亲告诉儿子,当了老兵可得有个老兵的样子。
⑧儿子毫不谦虚地对母亲说,你儿可是勇敢着呢。母亲的心有些微微的疼。
⑨没过几天,母亲在手机上看到了不太好的新闻。儿子所在的国境线上,外军总是在制造事端,其中一段视频中,两国军人对峙时,鼻子尖和鼻子尖都快要碰到一起了,而他们的背上都背着枪。这让母亲很紧张,万一走火了咋办呢?
⑩母亲还是忍不住把这担忧告诉了儿子。儿子有些大咧咧地告诉母亲,放心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母亲还是担心,那要是犯了你呢?儿子还是大咧咧地说,我们天天训练是干啥用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我还是有些担心。儿子在手机那头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们连队是二线连队,离国境线远着呢。你别惦记了。
手机挂掉后,母亲的担忧却更强烈了。因为,她明显觉得儿子在最后说了谎。父亲问辗转反侧的母亲,让儿子当兵是你同意的吧?母亲在黑暗中“嗯”了一声。父亲又问,现在部队真是有事了,你能把他领回来吗?母亲颤巍巍地回答了两个字:不能。父亲在黑暗中“哼”了一下,那就睡觉。母亲想了想父亲的话,只能转身睡了。
在儿子当兵一整年的时候,母亲接到了部队的来电,说是儿子受伤了,让父母尽快飞过去。
在县民政局局长的陪同下,母亲去了儿子当兵的部队。路上,母亲在想,儿子到底伤到哪儿了呢?伤得如何呢?内心的煎熬无法形容。母亲把目光投向了父亲,父亲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沉默不语。
母亲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什么叫高原反应。气短,头疼像是有喷泉在脑袋里涌动,一鼓一鼓的。她在汽车里抱着氧气袋,一边吸着氧气一边不由得就想到了一年来儿子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当天晚上,母亲到了部队。好多的战士列成两队迎接着母亲和父亲的到来。母亲看到的场景和在电视中看到欢迎家属来队完全不一样。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战士们都沉默着,表情非常肃穆。那一刻,她明白了一切。一恍中,父亲用力地扶住了她。
当天晚上,团里的领导向母亲和父亲详细地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儿子在随部队巡逻时,连队官兵和越境来我方搭设帐篷的境外军人发生了冲突,在这次流血冲突中,指导员和儿子牺牲了,对方伤亡二十多人。
团领导汇报完事情经过,对母亲说,你儿子是光荣的,是为国牺牲的,家里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全力解决。
整个汇报过程,母亲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没有哭泣,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听完汇报,母亲又静静地侧过头看了看父亲,然后拿过面前的话筒。在场的人似乎都紧张了一下,他们不知道母亲要做什么。
母亲拿起话筒,迟疑了一下,问,我只想知道两件事:他们占了咱们地盘,我儿子才动的手?得到了团领导肯定的答复后,母亲又问,我儿子当时勇敢不勇敢?
在场的人紧紧地咬着嘴唇,一同用力地点头。
母亲的眼神一个一个地检阅着会场上的目光,两行泪水在她的脸上缓缓流下。
此生,父亲头一次看到母亲流泪。
(文/胥得意,选自《北方文学》2024年第6期,有改动)
15. 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关键事件 母亲的情感
①________________ 坚定支持
母亲的手机从不关机,随时带在身边接儿子的电话 ②________________
儿子隐瞒危险,安慰母亲,母亲认为儿子说了谎 担忧加剧
母亲接到部队电话,说儿子受伤,紧急赶往高原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光荣与悲痛交织
16.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儿子参军走后,思念便成了连绵的雨丝,在母亲的夜里无止无休。
17.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她知道那里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18. 文中父亲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9. 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泪落无声”的含义。
(三)(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克勤小物成大事
①任何一件大事的顺利完成,表面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小事做好。元代大儒许衡有言:“克勤小物,而后尽于大事”,意思是说,在细微小事上勤勉耕耘,方能最终成就宏伟功业。告诫人们要注重细节小事,善于从浅处、实处、小处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
②克勤小物是一种做事风格,体现一个人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抓细节、勤小物,重小处、矜细行,是古人从政为官的经验,也是修身律己的方法。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东晋名将陶侃行事细腻,小到竹头木屑,大到设城驻兵,考虑颇为缜密细致。他命令兵士将造船剩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后逢大雪,天晴雪融,木屑正好用来垫路防滑。多年后,造船伐蜀时铁钉不够,所贮竹头也派上了用场。清臣曾国藩以“不苟不懈,克勤小物”为做事准则,养成了早起、练字、写日记、读书等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勤小物,终成大器。能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小事,严以律己管好每一个小节,方可能成就非凡事业。
③克勤小物重在务实,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责任的担当和履行。宋代朱熹在《近思录》中提到:“克勤小物最难。欲当大事,须是笃实。”基层群众的事,很多是一些平常琐碎事,但却都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好这些事,是党员干部磨炼自己的机会和进步的阶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作为。黄文秀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走遍百坭村沟沟坎坎,手绘出“民情地图”,小小一个点,短短一条线,浓缩了百坭村的山水风土、村情民意,清楚地标记了贫困户们的具体信息。不少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受到群众的爱戴和好评,成为让人敬仰的模范,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扑下身子,将“小事”做细做实、做到群众心里去,他们用一件件平凡小事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④做到克勤小物并非易事,“小事”虽小,却考验人的意志、磨砺人的品性。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有高超境界,勤学苦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相传他在池边练习书法,以致池水变黑。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也用完了整整18缸水。细想,________________。所有伟大,始于微末,涵养“克勤小物”的吃苦精神,就要明白“志在高山行在微”的道理,把小事当大事干,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多积尺寸之功,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⑤干事创业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小事”不小,国家的“大事”也是由一件件具体的、事关千家万户的“小事”构成。我们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要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心理,摒弃不在乎小事、不愿干小事的心态,精耕于细微之处,践行于毫末之中,从简单事、平凡事、具体事抓起,拿出“事不避难”的勇气和“日拱一卒”的韧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才能行稳致远。
(文/朱文哲,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4.10,有删改)
20.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
22. 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出对事实论据的分析。
23. 以下两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作为第③段的补充论据?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一:
达·芬奇学画初期,老师让他日复一日地画鸡蛋。他没有厌烦,而是认真观察每个鸡蛋的不同形态,仔细描绘。通过长期的专注练习,他锻炼出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日后创作出众多惊世画作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张桂梅校长扎根云南山区数十载,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坚持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多公里,改变了上千名山区女孩的命运。
四、写作(50分)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4.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5. 圆也美,缺也美。
明也好,隐也好。
月,天天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上面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4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B
5.【答案】①这里的“熬得住”是隐忍的意思。②情节示例一:初上梁山屈居末席隐忍待发;示例二:高衙内调戏其妻子,林冲选择了隐忍。(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6.【答案】 ①. 何事长向别时圆 ②.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 雾凇沆砀 ④. 而乐亦无穷也 ⑤. 浮光跃金 ⑥. 静影沉璧
7.【答案】C
【答案】8. C 9. (1)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2)大概是上天在这里聚集灵气,一定要等待太守来开启。
10. 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11. (1)“醉翁亭”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半山亭”是亭子位于半山腰这一地理位置且太守在半山之处得到灵感而命名。
(2)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民同乐”的情怀。
【答案】12. B 13. ①为生活提供便利;②有助于学习和工作;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答出任意3点即可)
14. ①. 丰富数字应用场景,在企业、社区等建设智慧管理平台; ②. 弥合数字鸿沟,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数字素养提升; ③. 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④面向大众提供优质培训基地;⑤建立高精尖化的专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⑥多组织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主题活动。(答出任意3点即可)
【答案】15. ①. 儿子提出参军 ②. 思念 ③. 煎熬 ④. 母亲到达部队,得知儿子牺牲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母亲的思念比作连绵的雨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绵长不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与牵挂。
17. 语言幽默诙谐(幽默),突出青藏高原常年寒冷的恶劣气候,表达母亲对儿子在艰苦环境中服役的心疼与牵挂。
18. 父亲的存在,如和母亲深夜的对话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作为老兵的沉稳,与母亲的情感波动形成互补,使母亲这一形象更立体(衬托母亲形象)/父亲作为老兵,代表军人家庭的传承,深化了文章对边防军人及家属牺牲和担当的歌颂这个主题。
19. 一方面指母亲得知儿子牺牲时,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静静流泪,体现出母亲悲痛的内敛深沉;另一方面则象征着母亲对儿子为国奉献的默默支持和无声的骄傲。
【答案】20. 克勤小物成大事(或:人们要注重细节小事,善于从浅处、实处、小处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
21. “可能”是“也许”的意思,表猜测,删去后句意变为“能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小事,严以律己管好每一个小节”一定能成就非凡的事业,语言绝对化,“可能”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性、严谨性的特点。
22. 示例:如果王羲之、王献之没有坚如磐石的毅力和韧劲,不屑于“小事”,怕吃苦,对于练习书法不能保持勤奋的态度,那么他们也注定做不出大事。(言之有理即可)
23. 材料二更合适。张桂梅免费创办女高,改变了上千名女孩命运,这是一个人对责任的担当和履行,与第③段的观点“克勤小物重在务实,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责任的担当和履行”一致,材料一达·芬奇认真对待画鸡蛋这一小事,体现了在小事上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精神,与第③段的观点不一致,所以材料二合适。
24、2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