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部编版2024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根据课文默写。
(1)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树树皆秋色,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5)小锡陶醉于湖光山色时,不禁吟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
(6)小文远眺山川河流的辽阔之景时,感叹道“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学习《消息二则》,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 )灭和击kuì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 ① (A.锐不可当 B.无坚不摧)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bān( )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那些在特定领域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轻盈的身姿和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信念与梦想在同一时刻 ② (A.集聚 B.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歼( )灭 bān( )发 击kuì( ) 一着( )
(2)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填字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良多趣味 良:甚,很
B.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和,跟
D. 泉水激石 激:冲击,撞击
4.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 _____,_____。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 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② 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 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④ 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 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 ②③①⑤④ B. ④①⑤③② C. ⑤④①③② D. ②⑤④①③
综合性学习(6分)
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我校八年级(三)班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扬州市某同学,在放学途中不慎撞坏路边的轿车,他给车主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赔偿。车主深受感动,表示不需要赔偿。网友纷纷为这位“诚信少年”点赞!
材料二: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货,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材料三: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写一条关于“诚信”的名言。
(3)仿照下面划线句,再补写句子。
诚信是什么?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 。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6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6. 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人名),乙诗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欧阳修。
7. 任选一处画线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呈现的画面。
8. 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相同的情感?
(二)(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甲】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丙】
①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②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②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②羸老:虚弱的老人。
9.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飞漱其间 漱_____ (2)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是_____
(3)清荣峻茂 荣_____ (4)互相轩邈 轩_____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 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
C. 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D. 负势竞上/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11. 用斜线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1处。
余 自 笑 羸 老 乃 复 作 襁 褓 儿 耶
12. 给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13. 结合选文,比较分析这三篇山水游记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三)(7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藤野先生(节选)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④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4. 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5.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感?
16.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在其他一些文章如《呐喊》中对此也有记述,你如何理解鲁迅这一人生选择。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母亲做的手擀面
①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镇上的高中读书。我家到学校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小路,却是近道,需要爬沟过坎翻越一座山,路不好走但用时短,一个来回需要80分钟。另一条是平坦大路,一来一回100分钟。当时也有走读生,大多是学校附近的。离家远的食宿在校,我属于后一种,到了周末才能回家一趟。周日下午返校时,一瓶能吃一星期的萝卜咸菜是必须带的。那时候学校的伙食差,多数时候都是粗粮,玉米糕、红薯面条,小麦面隔三岔五来一顿。家里的饭菜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味道比起学校食堂的要好一些。周末我就和父母商量,每周三中午回家一趟,吃母亲擀的面条。
②中午只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别无选择,只有抄近道走小路。因此,上午12点出了校门,我几乎是一路小跑,跑了一里多路才来到山脚下,上山跑不动,只有加快步伐。到了山顶一路下坡,开始在山路上跳跃——若是从远处看,很像一只猿猴在山坡上舞蹈……即便是冬天,回到家也是满脸淌汗,内衣湿漉漉的。
③母亲已经算好了大致时间,我一进家门,就能端起碗吃饭。母亲擀的面条属于韭叶面,宽窄均匀,非常薄也不会断裂,掂起来朝着阳光看十分透亮。那时的手擀面不像现在,除了蒜汁还有肉哨子、豆腐哨子、鸡蛋哨子。母亲把面条擀好,到锅似滚非滚的时候开始下青菜,多是红萝卜、白菜、豆芽、红薯叶、菠菜这几种,有时是其中一种,有时是多种混合,全看当时菜地里有什么。锅大滚起来后,直接把面条捞到碗里,然后浇上蒜水,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④我家的条件不是很好,吃不起香油,只能把面条捞到碗里后,再用筷子插到油罐里蓏一些猪油,然后去面条里搅和一下,香味就出来了。我回家的时候,母亲给我的碗里额外加一个荷包蛋,当时鸡蛋也属于奢侈品,除了生日和过年,平时都拿到集市上换油盐酱醋。在我看来,母亲的手擀面就是人间最美味的食品。我在家吃饭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之内,以至于养成吃饭快的习惯,到现在也难以改掉。吃过饭就开始往学校赶,一般进教室门的时候,上课铃声就开始敲起来,少有不准的时候。
⑤我有个同桌家在镇上,自行车是他的代步工具。那一天周三,中午他不回家,我便借他的自行车一用。骑自行车需要走大路,但我从学校回家是一路慢坡,骑着车子并不快,有时还要下来推着走。正好是腊月,天寒地冻的,我走出了一身汗。等我赶到家却铁将军把门。邻居四婶说,母亲见我没回来,以为我放学晚或者路上遇到什么事——那条小路偏僻,偶有野兽出没,她不放心,就顺着小路往学校迎。四婶还说,我父亲去米河赶集了。米河是另外一个镇,比我们镇大。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但会用荆条编筐,每个集日都要挑着一担荆货去卖,卖不完的时候,就寄存到熟人那里。每到寒暑假的时候,我也常常随父亲去赶集,赶集可以吃油条,喝胡辣汤,还可以买连环画——今天我喜欢上写作,就是从那时勾起的念想。
⑥怎么办?我总不能把自行车搬在家顺着小路撵母亲吧?我骑着自行车沿着大路往学校赶。四婶家也过了饭点,我临走时,塞给我一个玉米饼子,让我慰劳一下肚子。
⑦返程是下坡,我骑得飞快。骑到学校门口,看到母亲抱着一个包裹站在大门口,佝偻着腰朝大路上不住地张望。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有些生气——可能是埋怨她年纪大,没必要跑这么远的路,她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曾缠过脚,走路不是很利索,也可能是嫌弃她一身泥土味,让好面子的我在师生面前丢丑,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她讨好地笑着说:“我以为你走着回家了……我到学校,才打听到你骑车回家了。我把饭带来了,你赶紧趁热吃吧。”说着话,她一只手把包裹揽在怀里,一只手解开了包裹——满满一碗面条!
⑧门岗室的牛师傅出来了:“赶紧进来吃吧,才一点半,时间早着呢。”
⑨“您真是好人,谢谢您啊老师儿。”母亲谦卑地笑了笑。在我们这里,称呼陌生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一律叫“老师儿”,老师的儿化音是师傅的意思。
⑩牛师傅对我说:“我刚才让你妈进来暖和,她怕错过你,不愿进来。”
这时候,已经有学生和老师三三两两进校,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门岗室。
牛师傅说:“面条不凉吧?我见你妈一直裹在怀里呢。”
我埋头吃着,一句话没说。
直到今天,回忆起那碗温热、香甜的手擀面,我还口齿生津,好似余香犹在,可惜我再也没机会品尝——母亲已经离开我30多年了。
(选自《郑州日报》2025.1.13,有删改)
17. 文章第⑤~ 段回忆了“我”高中某个周三回家吃饭的经过。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具体情节 心情/感受
①________________ 疲惫
发现无人在家,得知母亲顺小路找“我”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不舒服、生气
接过包裹并进入门岗室吃面条 ④_________
18.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看到母亲抱着一个包裹站在大门口,佝偻着腰朝大路上不住地张望。
19. 文章的 段写到“我”在进入门岗室时“犹豫了一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在此刻“犹豫”的原因。
20.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出三点。
21. 本文以“母亲做的手擀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五)整本书阅读(6分)
22. 小语同学很喜欢《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并且想更深入了解这本名著,于是穿越时空,采访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请你结合全书,将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提纲
采访记者:小语 采访对象:①_____
问题一:②_____ 我接触到的周恩来同志是一个平易近人、③________的人。
问题二:你为什么说周恩来同志是“造反者”? 周恩来同志和很多革命者出生于贫困不同,他出身官僚家庭,却为民族解放而背弃官僚阶级,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
三、作文(40分)
23 不小心摔倒时,路人的搀扶温暖了你;寒气逼人的凌晨,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感动了你;迷茫困惑时,一本好书启发了你;平淡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你;考试失利时,同学的安慰鼓励了你;取得成绩得意忘形时,老师的批评鞭策了你……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引你前行。
请以《_________为我照亮人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 大漠孤烟直 ②. 山山唯落晖 ③. 鸢飞戾天者 ④.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⑥.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⑦. 山随平野尽 ⑧. 江入大荒流
2.【答案】(1) ①. jiān ②. 颁 ③. 溃 ④. zhuó
(2) ①. A ②. B
(3)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轻盈的身姿(或: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轻盈的身姿,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人言即信,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承诺;守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失信的恶人终会自食其果。
(2)例句:言必信,行必果。
(3)诚信好像那沙漠中的绿洲,失去它你将饥渴万分。
【答案】6. ①. 白居易 ②. 北宋(或:宋代)
7. 示例一:几只早来的黄莺叽叽喳喳地鸣叫着,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不知哪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泥辛勤地在筑巢。示例二:看,微微的涟漪在船边荡漾,被划动的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展翅飞翔。
8. 流露出诗人游览西湖时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答案】9. ①. 冲荡 ②. 这 ③. 茂盛 ④. 高,这里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10. C
11.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
12. (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僧人)招来五六个强壮英俊的人,(他们)都拿着几丈布。
13. 甲文《三峡》通过描写夏水的湍急、春冬的清幽(“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抒发了对三峡壮丽风光的赞美之情;乙文《与朱元思书》描绘富春江“奇山异水”,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既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丙文《游黄山记》记录游黄山经历,如“万峰刺天”等描写,流露出对黄山奇险景色的惊叹与游历的浓厚兴致。
【答案】14. 看电影事件
15. 反语,表达作者极大的愤慨、不平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6. 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在仙台又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抉择,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有志青年在做人生选择时,往往不只是考虑个人的利益,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7. ①. 放学后借同学自行车走大路回家 ②. 焦急 ③. 骑车回到学校看到母亲抱着包裹站在校门口等“我” ④. 愧疚、感动
18.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抱着”“站在”“佝偻着腰”“张望”等动词细腻地描绘出母亲在学校门口等待“我”时的情形,体现出母亲的年迈和焦急的等待,展现出母亲因担心“我”而焦急、不安的心情,也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
19. ①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我”一方面埋怨母亲没必要跑这么远的路,另一方面又对母亲的关爱有些感动,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我”在进门岗室时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面对母亲。②担心被他人看到而尴尬,母亲年纪大,走路不利索,还一身泥土味,“我”怕师生看到母亲这样的形象,会让自己在他们面前丢面子。
20. ①厨艺娴熟:母亲制作的手擀面“宽窄均匀”“非常薄也不会断裂”“十分透亮”。②关爱孩子:她算准时间让“我”到家就能吃上热面条,给“我”加很珍贵的荷包蛋,担心“我”的安全,冒寒徒步去学校送饭,并将面条“裹在怀里”保温。③节俭朴实:家境贫寒,她用猪油代替香油,平时舍不得吃鸡蛋,拿鸡蛋换油盐酱醋。(写出要点即可,不用列举具体事例)
21.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事物“手擀面”,让读者能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母亲做的手擀面”串联起了文章的各个情节,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连贯。表达效果上,以具体的事物为标题,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答案】 ①. 埃德加·斯诺 ②. 您在书中如何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真实形象? ③. 信念坚定/机智果断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