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年八上物理(沪粤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年八上物理(沪粤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教学设计
课题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单元 第三章《光和眼睛》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作为 “光现象” 章节的开篇内容,承担着奠定几何光学基础的重要角色。教材开篇通过 “光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这一贴近生活的问题切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材遵循认知规律逐步深入:先明确 “光源” 概念,区分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再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引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的核心规律,并介绍 “光线” 这一物理模型及 “物理模型法” 的研究思想;随后补充光的传播速度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材过渡到光的色散内容,结合牛顿棱镜实验的科学史实,引导学生认识白光的组成,建立光的色散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2.3.6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速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用,知道光的色散原理。(物理观念) 2、学会构建“光线”模型探究光现象,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的形成等现象。(科学思维) 3、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原理,了解白光、单色光、复色光,了解光的三原色。(科学探究) 4、了解光的作用,知道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对光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如见过彩虹、影子、手电筒的光束等,这些感性认知为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与好奇心,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这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 但学生的认知仍存在局限性:对 “光源” 的界定可能存在误区,易将反光物体误认为光源;对 “光线” 的抽象性理解困难,容易将模型与实际光混淆;对色散现象的本质缺乏认识,可能误认为颜色是物体或介质本身具有的属性; 此外,学生虽见过相关光学现象,但缺乏从物理视角分析的意识与方法,需要教师通过直观实验、情境引导与对比分析,帮助其突破思维障碍,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提升。
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及其应用;2、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与色散现象的过程与方法
难点 1、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复杂现象;2、构建 “光线” 物理模型,理解其抽象性与实用性
材料准备 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水槽、清水、玻璃砖、带小孔硬纸板、光屏、三棱镜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光照亮了世界、如植物依靠光和作用茁壮成长、太阳能汽车靠光的能力飞快奔驰、光纤维的应用、激光扫描设备、x光仪器等等……光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也能传导信息 由此开始认识“光”的奥秘……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光是怎么传播的 生活中太阳、开启的电灯和点燃的蜡烛等都能发光,而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而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等…… 人造光源:点灯、火把等等…… 那么光源发出的光是怎么传播呢? 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都告诉我们,光不仅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它的传播路径也是直的,由此可见——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这种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阅读活动1内容,与教师一同进行表演手影 通过探究可知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手遮挡光线,便在后面产生不同形状的影,因此形成生动的动物造型 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光现象,如日食及月食、小孔成像等,也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知识点二 光的传播速度 光瞬息可达,它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吗? 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3.0×108m/s 研究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v空气>v水>v玻璃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知识点三 光的色散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五光十色的光现象,如彩虹 通过牛顿的故事了解光的色散发现过程 阅读活动2的内容,研究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条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由此可知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这七种色光叫单色光 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B.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D.夜里人能看见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B ) A.皎洁的月亮 B.闪亮的手机屏幕 C.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 D.平静的水面 3、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计时的正确做法是( B ) A.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音开始计时 B.看到起点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均可 D.看到起点发令枪冒烟和听到声音之间计时均可 4、对于光速的大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B ) A.v水>v空气>v玻璃 B.v空气>v水>v玻璃 C.v玻璃>v水>v空气 D.v空气>v水<v玻璃 5、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D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6、“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8、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和“树荫”,其中( C ) A.“树荫”是圆形的,是树叶的影子 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 C.“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像 D.“光斑”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影子 9、中午12:00时,若太阳光垂直射入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是( A ) A.“”形 B.“”形 C.“△”形 D.“”形 10、在①太阳、②月亮、③萤火虫、④霓虹灯、⑤宝石、⑥LED灯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①③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④⑥ ;不属于光源的是 ②⑤ 。(填序号) 11、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 直线传播 知识解释。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会变化,当易拉罐适当远离蜡烛时,所成的像将 小 (选填“大”或“小”)。 12、图中的手影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传递而形成的;将手逐渐远离台灯时,墙上的手影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2年11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1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景观。从物理角度讲,月食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2 乙 (选填“甲”或“乙”)。 14、如图所示,路人经过路灯时,路灯下人影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按照图示情况行走,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先变短后边长 (选填:“不变”、“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15、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 红 、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组成的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色散 ,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不能 (能/不能)看到七彩光带。太阳光是 复色 光(单色/复色)。 16、人们把 红 、 绿 、 蓝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白色 光。 17、“井底之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故事,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枯井中,请你利用光路图画出青蛙(眼睛用点O表示)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 18、在图甲中的光屏M上画出蜡烛AB经小孔所成的像A'B'。
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点一 光是怎么传播的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知识点二 光的传播速度 (1)光速: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 3.0×108m/s (2)光年:光在真空中 1 年里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1012 km,符号是 l. y(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知识点三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复色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与教师共同归纳小结 复习知识点,巩固知识
板书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