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8:基础知识综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8:基础知识综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专题08:基础知识综合
(分值:100分,参考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1-2题(6分)
四季蓬莱,如诗如画。春天,鸟鸣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我们一家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到花团(jǐn)簇的公园走一走,与春天撞个满怀;夏天,在静谧的午后,听窗外淋漓的骤雨,赏荷叶荫蔽下的红莲,与夏天来场约会;最美的当属秋天,黄叶沐浴着夕阳在空中流转,菊花正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màn),各得其所,美不胜收;冬天也不甘寂寞,雨已经化了妆,变成美丽的雪,飘然莅临人间,咄咄逼人。直落时如盐撒空中,风起时又若柳絮飞舞。四季总有变幻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1.给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荫蔽( ) 莅临( ) 花团jǐn簇( ) 烂màn( )
2.上面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花枝招展 B.各得其所 C.美不胜收 D.咄咄逼人
3.同学们围绕下面两则材料进行了探究交流,请你参与。(8分)
材料一近些年,红色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一些展馆不断丰富陈列手段,努力提高展陈设计水平,使陈列展示更加丰富,留住许多年轻观众。在讲解方式上,一些红色博物馆注重把握“物”与“史”的关系,物pèi合史,在讲解“物”的同时,更注重“史”,把史作为展示的中心,以突出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以“物”说史,渐渐让红色博物馆成为(传递 继承 传承)红色精神的历史课堂,成为民众日常出游的热门选项。
(摘编自余玮《讲述博物馆里的红色故事》)
材料二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需要加快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广州市上线“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系统”小程序,打开地图,革命文物分布(历历在目 一目了然),点击图标,还能查看文物现状照片、文物简介与讲解视频。在科技助力下,日益丰富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拉近了革命文物与人们的距离,增强了革命文物的吸引力、感染力。
(摘编自尹双红《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
小语:语段中有一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⑴“蕴”读作_______;有一个字的写法也应注意,“pèi”写作_______。
小文:我发现有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⑵例如材料一中“在讲解‘物’的同时”中的“讲解”其词性是_______,而在“他的讲解很生动”这一语境中,其词性则是_______。
小思: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这是好习惯。我发现材料一括号内的三个词语是近义词,但⑶“_______”放在横线空白处最合适,而材料二横线空白处填“_______”更恰当。
小新:我发现这两则材料都跟红色文化有关。材料一介绍了红色博物馆不断提高展示水平,吸引公众;⑷材料二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让我想到,有关部门采取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社开展古邑莱州研学活动,小莱和小文各写了一篇活动笔记与你分享。(10分)
【甲】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菜”,这里是连苏轼都忍不住赞美的地方——千年古邑莱州。六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中,莱州先后成为郡、州所在地,明朝时升莱州为府。大自然从不lìn( )啬对它的偏爱:三山观潮、大基鸣泉、寒同仙洞、圣水丹霞、海庙画壁等八大历史名景有震撼人心的美。
这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蓝关戏、莱州草辫、掖县滑石雕刻、吴式太极拳、莱州毛笔、莱州面塑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名录。
东莱古邑,人文荟萃。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名人:珠算创始人徐岳、明代重臣毛纪、掖县共产党组织创始人郑耀南、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弘扬和传承莱州文化,使它展览出永恒的魅力。
研学体验官:小莱
【乙】
东莱郡的圣山,状元郎的手中笔。这里是我的家乡——山东莱州,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每条大街小巷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喝一碗热腾腾的羊汤,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温暖舒服①咬一口甜丝丝的柿子,脆生生的,满口生津。慢品这烟火人间,心灵便有了着( )落。春日漫步月季园,百花盛开,______(A.花团锦簇 B.花枝招展);秋日登临寒同山,枫叶似火,层林尽染。这里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这就是我的家乡,它可以青山碧海,也可以灿若霓虹。
研学体验官:小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lìn( )啬 着( )落
(2)给【乙】文划线句子①处加上标点符号。_______(2分)
(3)为【乙】文划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_______(填序号即可)(2分)
(4)【甲】文最后一段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5.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小语拿不准,请你判断。(4分)
我们的家乡叶县,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时景象美不胜收。春日穿过小径,欣赏尖尖的嫩芽酝酿新绿,牧童liáo ① 亮的短笛与轻风流水应和;夏日登临望夫石山,看绚丽的云霞造访远方,酣畅淋漓的夏雨浇灌大地;秋日走进田野,看傲霜的野菊花团锦簇,高邈的天空纯净无比:冬日踱步堤岸,享受悄然lì ② 临的雪花拂过脸颊,和孩子开心地玩耍嬉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但每次驻足,都在感受生命的奥秘。所以这是一场关于求知与探索的研学之旅,我们带着满心的期待,去家乡叶县这片热土上遇见每一个未知的奇迹。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yún hè B.yùn hé C.yún hé D.yùn hè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所对应的汉字。(2分)
①liáo亮________ ②lì临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7分)
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眼前huātuánjǐncù,令人目不暇接: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是牧童liáoliànɡ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体现着百草园的神奇;瘫痪的史铁生在菊花开得泼泼洒洒的秋天,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海伦·凯勒面对不幸的命运,恍然大悟,终于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到了光明……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寻一方静谧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感受语文的世界,这让我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能够不再páihuái,不再怅惘,奋力前行。
6.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huā tuán jǐn cù( ) (2)liáo liànɡ( )
(3)pái huái( )
7.文段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目不暇接 B.传递 C.体现 D.恍然大悟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不要”)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强壮。(将“强壮”改为“充沛”)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把“能否”删掉)
D.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在“个性化”后面加上“的服务”)
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分)
割席断交: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菜畦中有一片yào眼的金子。管宁像没看见一样,继续挥动着锄头,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装饰华丽的车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启示】管宁潜心读书,淡泊名利,华歆则向往富贵,容易受到世俗诱惑。两个人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而断交。
刎颈之交:蔺相如深受赵王赏识,封为上卿。廉颇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处处避让。蔺相如的门客误以为他害怕廉颇,纷纷提出要离开。蔺相如解释说:“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如今,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秦国才不敢进犯。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怎能因私人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十分惭kuì,万不得已,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同心同德为国效力。
【启示】蔺相如谦让大度、顾全大局的胸怀,廉颇知错就改、真诚请罪的风范,成就了古代友谊的佳话。
(1)故事墙文稿中有两处书写用拼音代替,请你依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yào( )眼 惭kuì( )
(2)文稿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淡泊名利 B.志同道合 C.咄咄逼人 D.万不得已
(3)句号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在“割席断交”故事的方格处可以运用哪个标点?请结合你对故事的理解说明理由。(3分)
标点: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一组负责布置诗文墙,展示歌咏友谊的中国经典诗文。请你帮助完成后面小题。(3分)
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乙:__________
(1)请用正楷字书写【甲】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在【乙】处再书写一句能够体现友情的诗文,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7月26日,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拉开帷幕。宽① (chǎng)的展厅内( ),徜徉在展厅里的,有博学的学者,也有质朴的工人,有稚气的孩童,也有和蔼的老人,他们有的为觅得一本好书而( ),有的为( )而徘② (huái)踌躇……潮水般的人群,生动地阐释了书香的③ (mèi)力与力量。
精品图书展示和全民阅读推广,是书博会的重要功能。通过书籍间的交流、传播,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书博会,不仅仅是书展,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文化盛宴。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宽(chǎng)_______ ②徘(huái)_______ ③(mèi)力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吵吵嚷嚷 喜极而泣 无法取决
B.人声鼎沸 喜出望外 无法定夺
C.吵吵嚷嚷 喜出望外 无法定夺
D.人声鼎沸 喜极而泣 无法取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2-14小题。(6分)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春雨无声,犹如贵客________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烘托出一室舒徐的________,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________,“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夏季的雨总在磅礴中吐露诗意,它不懂迂回矜持,它甚至不懂含蓄的暗示,________,无所顾忌,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每一滴都浸满思念与无言的忧愁。“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冬雨如泣如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 )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约一场温暖。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永远的( )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不喜爱呢?
1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着(zhuó) 和(hè) 咄咄 诀
B.着(zháo) 和(hè) 拙拙 决
C.着(zhuó) 和(hé) 咄咄 诀
D.着(zháo) 和(hé) 拙拙 决
1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莅临 沉寂 激扬 为所欲为
B.造访 静谧 激荡 从心所欲
C.造访 沉寂 激扬 为所欲为
D.莅临 静谧 激荡 从心所欲
14.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2分)
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不喜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15-17题(6分)
在那遥远而人迹罕至的山谷之中,隐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zhù蓄的秘密花园。春日晨曦初照,花园花枝招展,宛如大自然最精致的化妆作品,竞相展示着它们独有的娇艳与妩媚,却又不失和谐,不显得咄咄逼人。
日头渐高,山谷外的世界开始人声鼎沸,而这里却依然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静mì。我独自徘徊在这片被山石环绕的花园小径上,心中思绪万千,如同夜里的梦境,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我仿佛能听到花儿们的匿笑,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让这份宁静与美好深深烙印在心底。
此刻,在大自然的垂爱中,我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着落,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困。在这片幽静的天地间,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了在喧嚣之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宁。而这一切美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升华。
15.依次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 秘 huái zhuó B.贮 谧 huái zhuó
C.贮 秘 huí zhuó D.伫 谧 huái zháo
16.上面文字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花枝招展 B.咄咄逼人 C.人声鼎沸 D.翻来覆去
17.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2分)
A.“在这片幽静的天地间,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句中的“幽静”“倾听”“声音”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我仿佛能听到花儿们的匿笑,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句中用到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而这一切美好,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升华”,句中的“升华”是一个多义词。
D.“在大自然的垂爱中”,句中“垂爱”是敬辞。
阅读短文,完成18-20题(7分)
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酝酿着花香的空气里,唱出wǎn(1)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dǎo)(2)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是鲁迅笔下的“我”,在百草园玩耍时,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
18.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1)wǎn_______转 (2)dǎo_______告
19.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攒_______ (2)载_______
20.仿写语段中划波浪线的语句。(3分)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参考学过的课文,也可根据自己阅读积累仿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5分)
①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
②人们从《论语》中学得,从《史记》中学得,从《正气歌》中学得;从鲁迅学得,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
21.依次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智慧的思考 严肃的历史精神 坚贞的气节 批判的精神
B.批判的精神 坚贞的气节 智慧的思考 严肃的历史精神
C.严肃的历史精神 坚贞的气节 批判的精神 智慧的思考
D.坚贞的气节 批判的精神 严肃的历史精神 智慧的思考
22.联系上下文,在第①②段文字之间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求用上“不仅……而且……”这一组关联词。(3分)
阅读短文,完成23-27题(13分)
初中语文为我们打开一扇亲近大自然的文学之门,开启一段趣味盎然的学习之旅。我们吟咏春夏秋冬四季,游历山水八方,感受古今传承,了解中外文明。陶醉三月花枝招展,我们闻到了酝酿( )在空中的泥土气息;领略冬天济南风光,我们看到zhù( )蓄一汪绿色的澄清的河水;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我们领略四季雨时而粗犷时而静mì( )的千姿百态、各自风情。
“金色花”活泼的舞姿、袭人的芳香和调皮的匿笑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活动,把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表现得① 。诗作通过孩童般无邪的眼睛,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觉到温暖如春;母爱是② ,② 。
《荷叶 母亲》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悠扬的一曲母爱颂歌。文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剔透,又耐人寻味。这首散文诗描绘雨中看红莲的不同景象: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攲斜,荷叶母亲的荫蔽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自然而贴切!
2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酝酿( ) (2)zhù( )蓄 (3)静mì( )
24.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4分)
(1)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填入横线①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活灵活现 B.栩栩如生 C.惟妙惟肖 D.绘声绘色
26.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②处写两句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句式一致,内容相关。(2分)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28.走过夏与秋的交界线,同学们踏入初中的大门,书写崭新的成长诗篇。近期,学校开展以“少年成长正当时”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大家踊跃参与,共谱成长华章。(5分)
(1)小吴拟写了一份邀请函,邀请任课老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下面是小吴拟写邀请函的正文,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为引导我们班同学积极参与“少年成长正当时”主题学习活动,贵班将于11月7日下午3点至5点在教学楼117室举行成长诗篇分享会。届时全体同学将一一亮相,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并对同学们的表现提出宝贵的拙见。感谢您拜读此函。
A.贵班 B.莅临 C.拙见 D.拜读
(2)你被选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个开场白。(不少于30字)(2分)
(3)同学们分享了成长路上同行作家的资料卡,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朱自清,字舍予,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代表诗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C.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等。
29.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答题。(6分)
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正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__________________。车队驶出了沙地丘陵,眼前平漠千顷,天地间一片苍茫。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恢宏_______ 跨进_______ 杳无人烟_______ 平漠千顷________
(2)结合语境,将下列两个句子填入横线处,恰当的顺序是( ) (2分)
①不知不觉间,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
②之后,这些色块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
参考答案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荫蔽(yīn)
解析:“荫”在“荫蔽”中读yīn,意为遮蔽;若作动词“树荫”则读yìn(如“绿树成荫”)。
莅临(lì)
解析:“莅”为易错字,注意与“位”“笠”区分,读音为lì,意为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花团jǐn簇(锦)
解析:“锦”指色彩艳丽的丝织品,“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
烂màn(漫)
解析:“漫”意为遍布、充满,“烂漫”形容颜色鲜明而美丽(如“山花烂漫”)。
2.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答案:C(美不胜收)
解析:
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艳丽,文中用于“一家人”,对象不当。
B.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文中形容菊花“各得其所”,语境不符。
C.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看不过来,符合“秋天黄叶、菊花”的美景描述。
D.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文中形容冬天的雪,感彩不当。
3. 材料探究(8分)
⑴“蕴”读作yùn;“pèi合史”中“pèi”写作配。
⑵“讲解”在“讲解‘物’的同时”中是动词;在“他的讲解很生动”中是名词。
⑶材料一选传承(“传承”侧重精神、文化的传递,比“传递”“继承”更贴合“红色精神”);材料二选一目了然(形容革命文物分布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侧重回忆中的清晰,不符语境)。
⑷材料二介绍了加快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如广州“花城红图”小程序),拉近革命文物与人们的距离;根本目的是传承红色精神,增强革命文物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4. 研学活动笔记(10分)
(1)“lìn啬”写作吝;“着落”的“着”读作zhuó。
(2)①处标点:;(前后两句为并列关系,描述两种食物带来的感受)。
(3)选A(花团锦簇)(形容百花盛开的景象,“花枝招展”多用于人)。
(4)病句修改:将“弘扬和传承”改为**“传承和弘扬”,将“展览”改为“展现”**(原句语序不当,“展览”与“魅力”搭配不当)。
5. 开场白字词(4分)
(1)选D(yùn hè)
解析:“酝酿”的“酝”读yùn,“应和”的“和”读hè(附和、响应)。
(2)①liáo亮嘹;②lì临莅。
6. 根据拼音写词语(3分)
(1)huā tuán jǐn cù花团锦簇
(2)liáo liànɡ嘹亮
(3)pái huái徘徊
7.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答案:C(体现)
解析:“体现”侧重抽象性质的表现,文中“叫天子直窜云霄”是具体场景,应用“展现”更恰当。
8. 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2分)
答案:B
解析:原句“身体和精力还很强壮”中,“精力”与“强壮”搭配不当,应改为“身体很强壮,精力很充沛”,而B项仅将“强壮”改为“充沛”,未修正“身体”与“充沛”的搭配错误。
9. 故事墙文稿(7分)
(1)yào眼耀;惭kuì愧。
(2)选D(万不得已)
解析:“万不得已”意为实在没有办法,文中廉颇负荆请罪是主动认错,并非“万不得已”。
(3)标点:!
理由:管宁断交时态度坚决,用感叹号更能体现其与华歆划清界限的决心。
10. 诗文墙(3分)
(1)正楷书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选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A项咏梅,B项思乡,D项久客归乡,均与友情无关;C项为送别诗,体现对友人的鼓励。
11. 图书交易博览会文段(7分)
(1)①宽chǎng敞;②徘huái徊;③mèi力魅。
(2)选B(人声鼎沸 喜出望外 无法定夺)
解析:“人声鼎沸”形容人多热闹,“喜出望外”形容因意外收获而高兴,“无法定夺”形容难以选择,均符合语境。
(3)修改:书籍间的交流、传播,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删去“通过”,避免主语残缺)。
12. 四季之雨文段(2分)
答案:A
解析:“着落”的“着”读zhuó,“应和”的“和”读hè;“咄咄逼人”“诀别”字形正确。
13. 词语填空(2分)
答案:D(莅临 静谧 激荡 从心所欲)
解析:“莅临”用于贵宾(春雨如贵客),“静谧”形容环境安静,“激荡”形容夏雨的磅礴,“从心所欲”形容夏雨的随性(褒义,区别于“为所欲为”的贬义)。
14. 病句修改(2分)
修改: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解析:原句“不让人不喜爱”为双重否定表肯定,语义重复,删去一个“不”。
15. 字词注音与书写(2分)
答案:B(贮 谧 huái zhuó)
解析:“zhù蓄”为“贮蓄”,“静mì”为“谧”,“徘徊”读huái,“着落”读zhuó。
16.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答案:D(翻来覆去)
解析:“翻来覆去”形容来回翻身或多次重复,文中形容思绪,应用“辗转反侧”。
17. 表述错误的一项(2分)
答案:B
解析:“花儿们的匿笑”是拟人(赋予花儿人的动作“笑”),而非拟物。
18.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wǎn转婉;(2)dǎo告祷。
19. 加点字注音(2分)
(1)攒成cuán(“攒”读cuán时意为聚集,读zǎn时意为积攒);(2)载满zài(“载”表“装载”时读zài)。
20. 仿写句子(3分)
示例:童年,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在月夜的沙滩上,手持钢叉刺向猹的勇敢身影。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句式为“是……笔下的……,在……,……”)
21. 短语填空(2分)
答案:A(智慧的思考 严肃的历史精神 坚贞的气节 批判的精神)
解析:《论语》对应“智慧”,《史记》对应“历史精神”,《正气歌》对应“气节”,鲁迅对应“批判精神”。
22. 过渡句(3分)
示例:阅读不仅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而且能让我们从不同作品中学得各种精神品质。
23. 注音与汉字(3分)
(1)酝酿yùn niàng;(2)zhù蓄贮;(3)静mì谧。
24. 解释词语(4分)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艳丽,文中指春天花草繁盛艳丽。
(2)攲斜:歪斜、倾斜。
25. 成语填空(2分)
答案:A(活灵活现)
解析:形容“金色花”的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侧重艺术形象像活的一样,此处选“活灵活现”更贴切。
26. 仿写母爱(2分)
示例: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干涸的沙漠也能感受到清凉甘甜。
27. 病句修改(2分)
修改:《荷叶 母亲》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悠扬的母爱颂歌。
解析:原句“悠扬的一曲”语序不当,改为“一曲悠扬的”。
28. 活动相关(5分)
(1)选B(莅临)
解析:“莅临”为敬辞,用于邀请长辈、上级,符合语境;“贵班”“拙见”“拜读”均为谦辞或不当使用。
(2)开场白示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少年成长正当时’,让我们在分享中汲取力量,共谱成长华章!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3)选B(曹操)
解析:A项朱自清字佩弦,C项泰戈尔是印度作家,D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29. 沙漠穿行文段(6分)
(1)恢宏huī;跨进kuà;杳无人烟yǎo;平漠千顷qǐng。
(2)顺序:②①
解析:②承接上文“色彩又变”,描述色块变化;①描写暮色降临,与下文“暮色已重”衔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