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8.2敬畏生命议题式教学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8.2敬畏生命议题式教学课件(共30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5年5月10日,山东考生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
合力展开一场“生死救援”
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他们对待生命持怎样的态度?
敬畏
课前导入
第八课 生命可贵
敬畏生命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目录
总议题:践行敬畏生命情怀
子议题一:为何要敬畏生命
子议题二:如何去敬畏生命
子议题一
为何要敬畏生命
议学情境一:赴考期间突发意外

一 议
1.姜昭鹏的同学在赶考途中发生意外,说明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2.他们在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
2025年5月10日8点10分,山东职教高考考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赴考。上车仅1分钟后,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姜昭鹏迅速察觉异常,先尝试掐人中,随即运用急救知识实施心肺复苏。他回忆道:“我摸到他脉搏越来越弱,手抖得几乎按不动。”司机王涛也焦急不已:“红灯倒计时像催命符,后视镜里他嘴唇都紫了。”王涛立刻联系交警,一路连闯6个红灯,将原本15分钟的车程压缩至7分钟。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一 议
你对众人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全力以赴行为的感受?
姜昭鹏(学生):采取急救措施,一刻不停;
王涛(网约车司机):联系交警闯红灯救人护送至医院。
交警:协调6个路口绿灯,缩短15分钟路程;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医生提前10分钟到位准备手术;
教育部门:为姜昭鹏单独安排补考,免除其后顾之忧;
社会车辆:主动让行,形成“生命通道”。
所有人都为挽救这个生命而全力以赴,一系列“生死时速”的操作,堪称教科书式抢救。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议学情境二:众人合力“生死救援”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知识拓展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不可预知的意外
人为的灾难
生命是脆弱与艰难的,生命也是坚强、崇高和神圣,
我们要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子议题二
如何去敬畏生命
看名言,悟生命
“人固有一死。”——司马迁
“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稻盛和夫
“每个人哭着来到世界,最后又哭着离开世界。”——林清玄
思考:有没有人能一直长生不死,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如何看待生与死?
2.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知识拓展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
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天地之大德曰生”释义:天地的最大功德就是给万物以生命。它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天地之大德曰生。
——出自《易经》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郴州市委组织部划拨1200万元党费用于支持防汛救灾抢险工作;
郴州慈善总会、郴州市红十字会等机构累计接受捐赠超过1100万元;
爱心企业湖南发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调派10余辆特种车辆和40多人前往资兴灾区支援,并捐赠近10万元物资;
湖南郴州籍央视主持人龙洋和李丹,分别为家乡灾情各捐款10万元并发声:“能出力的出力,能发声的发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袁亚湘为家乡资兴捐款并发出爱心倡议;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楠、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也为资兴发声,呼吁大家关注资兴灾情、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摩托车师傅运输老弱出村、带救援人员进村;
志愿者们一起搬运救灾物资,清理道路、帮助村民房屋淤泥;
......
爱心接力
爱心接力
思考:以上社会各界人士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什么体现?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如何敬畏生命?
北京暴雨抢险救灾进展:
北京市副市长夏林茂在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4万人,全力搜寻被困和失联人员、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积极救治伤亡人员。目前,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中已抢通364条,力争在7月31日将干线公路全部抢通;所有受灾行政村已实现应急供水;213个断电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05个;72条损毁通信光缆已恢复23条,1971个退服基站中已抢通638个。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接警1.6万余次,处置涉汛警情790起,出动人员6830次、车辆1356次、舟艇296次,营救被困群众1879人、疏散转移3521人,运送应急物资约56吨。
武警北京总队千余名官兵连夜奋战,担负密云宁村新桥构筑堤坝任务,共搬运沙袋10万余袋,构筑堤坝1100米。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4亿元用于支持北京、河北、吉林等地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北京市做好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密云、怀柔等灾区受损交通、水利、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建设,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思考:你认为国家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抢险救灾值得吗?为什么?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2.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2.如何敬畏生命?
拓展提升
敬畏生命不单单是敬畏人的生命,我们还要敬畏......
敬畏自己、他人的生命
敬畏动植物的生命
敬畏大自然
课后实践作业:“生命关怀” 行动
任务内容:
结合观察对象或身边场景,完成一次 “生命关怀” 行动,例如:
为校园里干枯的绿植浇水、清理花盆中的杂物;
给流浪猫 / 狗放置干净的食物和水(需在家长 / 老师陪同下进行,注意安全);
制作 “保护生命” 提示牌(如 “请勿践踏草坪”“爱护小鸟,不掏鸟窝”),放置在社区或校园的合适位置;
向家人讲解 “敬畏生命” 的意义,共同制定家庭 “生命关怀小规则”(如不随意丢弃小动物、节约水资源保护植物生存环境)。
提交要求:
拍摄 2-3 张行动过程照片(如浇水、放置提示牌的瞬间);
撰写 1 篇 150 字左右的 “行动日志”,说明行动的原因、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行动后对 “‘敬畏’不是只停留在想法,更需要行动” 的理解。
课堂总结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敬畏生命?
①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②关爱他人的生命
①生命是脆弱与艰难的
②生命也是坚强、崇高和神圣
课堂练习
B
1. 甘肃省积石山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入震区营救被困群众。此举传递出的生命观是( )
①珍视生命
②敬畏生命
③轻视生命
④守护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仔细观察下图漫画,该司机的行为( )
A.说明敬畏生命,需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B.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C.能够对潜在危险做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D.表明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保障
A
3. 2025年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力展开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这一幕幕场景展现了( )
A.抗震救灾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B.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C.我国坚持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