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 推动和平与发展新知导入世界观Ⅰ2023战争与和平“2023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新年贺词中许下愿望。然而,2023仍被战争阴霾笼罩。欧洲地区:俄乌冲突;中东地区: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非洲地区:苏丹、尼日尔国内发生大规模冲突。亚洲地区:缅甸、阿富汗、尼泊尔等国也发生激烈的冲突。2024年,战争仍在进行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和平弥足珍贵,各国应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 : 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强忧患意识。2.道德修养: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3.法治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4.健全人格:能够结合具体材料培养理解、分析及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5.责任意识:认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教学重点: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和消除贫困与饥饿的具体行动。教学难点:理解国际上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自学导航:0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0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0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06如何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发展?02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04如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 历史视角:世界发生了多少次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探究新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死亡人数约9000余万人,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卷入33国15亿人口。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历史视角: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广岛原子弹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当时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原子弹爆炸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探究新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中国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经济损失达5600余亿美元。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探究新知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人类作出的努力派驻维和部队成立联合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和平谈判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探究新知2、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21世纪的世界当真和平了吗?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朝韩对峙④ 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探究新知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宗教冲突局部战争与冲突领土争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恐怖主义探究新知①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 的伤痛。②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④世界整 体上维 持和平的态势,但局 部战 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求和平--人心所向近来,全球多国的人们走上街头进行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活动,呼吁战方停止战争,表达人们对战争的反对和对和平的渴望,也是人们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深刻反思。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反战浪潮,国际社会纷纷表示关注和支持:呼吁战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恢复和平谈判。让我们共同祈祷,愿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永驻人间。探究新知国际观察: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不宁,各种矛盾互相交织,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我们维护和平安宁、防止战争冲突提供了答案。近年来,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对话,为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和解决巴以冲突作出巨大努力,发挥了中国作用,展现了中国智慧。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探究新知①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②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公民角度)探究新知推动可持续发展没有和平,发展无从谈起;没有发展,和平难以持久。探究拓展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近日发布《2024年世界社会报告》说,受新冠疫情以来一系列危机影响,全球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指标出现逆转,极端贫困率20年来首次上升,不平等现象加剧。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的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就业差距率从2018年的20%上升到2023年的21%,这一趋势加剧了全球收入和财富不平等。2022年,全球最贫穷的一半人口仅拥有世界财富的2%,而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76%的财富。全球有超过7亿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贫富差距比率为1:108。根据2024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3年全球有7.33亿人面临饥饿,每11人中便有1人食不果腹。2024年世界社交报告呼吁全球采取行动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问题探究新知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问题: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探究新知阻碍人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频繁的战争恶劣的环境落后的教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很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饥饿疾病社会动荡难以摆脱贫困阻碍发展探究新知①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探究新知6、如何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发展?75年来,新中国创造世界减贫奇迹:1、新中国采取救济式扶贫措施(1949—1977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80%下降到50%左右。2、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中国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5亿3、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到2000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3209万。4、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2001-2012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7.2%下降到10.2%。5、脱贫攻坚阶段(2013—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不仅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探究新知6、如何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发展?法国:在减贫方面采取了提高就业团结收入的措施,旨在为无收入来源者和低收入来源者提供最低基本保障。除了收入补助,法国还强调需要通过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共同推动减贫工作。巴西:通过实施家庭补助金计划,成功减少了贫困人口,并一度被视为拉丁美洲反贫穷政策的标杆。泰国:“国王的指导”帮助农民自立,开展了大量农村发展项目,目前,泰国虽然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探究新知6、如何消除贫困,促进世界发展?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动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为什么:战争伤痛;渴望和平;存在威胁怎样做:①国家:和平谈判;②个人:珍惜,承担责任为什么:共同发展课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怎样做:设立目标、结合实际探索、积极行动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中国推动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影响的国际和平会议,为重启和谈创造条件,为帮助巴以两国和平共处作出切实努力。中方愿为巴方实现内部和解、推动和谈发挥积极作用。能对此进行诠释的是( )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已不是时代主题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③中方积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④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并积极作出贡献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A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2、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勇毅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古人的观念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是( )A.坚定维护国家安全B.抓住机遇积极谋求自身发展C.促进全球经济融合D.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D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3、美国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黑客帝国”,运用强大的技术能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监控本国人民,监听世界各国人民,窃取各种数据,严重损害别国主权,是名副其实的“监听大国”。这表明( )①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世界上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③“监听”行为体现一个国家诚信的缺失④美国是一个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科技创新能力课堂练习4、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30年,可能还会有1.3亿人加入极端贫困人口的行列,这样的情况,对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的努力造成了沉重打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①各国积极行动 ②派驻维和部队③停止竞争,以发展为根本原则 ④贫困国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A不符合题意国与国之间既要合作,也要竞争课堂练习5、2024年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谈及中美关系时,他引用了这样一句露骨的“老话”: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对抗与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常态B.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断削弱C.威胁世界和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D.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恶化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符合题意观点绝对化课堂练习6、巴以冲突激化后,以中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支持以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两国方案”为基础重启和谈,呼吁举行由联合国主导、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中东和平进程各攸关方参与的国际和会,希望巴以可国早日实明持久和平。由此可见( )A.和平和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如今仍然存在C.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D.我国推动建设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D和平与发展不符合题意重要力量课堂练习7.(2023年福建省)“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古人的这一思想观念对我国国际交往的启示是(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③打破世界多极化格局 ④国家间共同利益至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发展、国家安全。①②:“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意思是国家虽然强大,经常发动战争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备战必然危险;启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故①②说法正确;③:要适应世界多极化格局,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A课堂练习8.(2024·吉林长春·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4年2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塞拉利昂总统比奥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把中国的发展、非洲的发展、世界的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运用所学,分析中国的举措。⑴中国主张合作。⑵因为①当今世界是开放互动的世界或当今世界是紧密联系的世界;②合作有利于推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③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是什么+为什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九下道法推动和平与发展2025.ppt 2023战争与和平.mp4 全球安全倡议.mp4 广岛原子弹.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