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嘉峪关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11月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20 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雾霭(ǎi) 龟裂(jūn) 追溯(sù) 销声匿迹(nì) B. 狩猎(shǒu) 凋零(diāo) 迁徙(xǐ) 天衣无缝(fèng) C. 腐蚀(shí) 粗糙(zào) 遗骸(hái) 海枯石烂(kū) D. 褶皱(zhě) 缄默(jiān) 迁徙(tú) 目空一切(k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劫难 帷幕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 B. 喧嚷 枯燥 人情事故 周而复始 C. 装置 弥漫 目空一切 大彻大悟 D. 偏僻 严竣 大失所望 草长莺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B. 她性格温柔和善,说话总是温声细语,娓娓动听。 C.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D. 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见异思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开展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B.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C. 有无扎实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 “年规戏”。 C.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 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6.诗文默写。(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3 分) 班级开展 “走进传统文化”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请从 “端午”“中秋”“元宵” 三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一句诗(词)及对应的习俗。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 8-11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有什么作用?(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游览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词赏析(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开头描绘的秋风破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5 分)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让他操碎了心。他想亲自照顾我一段时间,说实在的,我看了信,心里也挺难受的。我很想把他接来,但是,一是家里住不开,二是我看出父亲似乎越来越自卑。他每一次给我打电话都不断地道歉,说是占用了我们多少时间,耽误了我们多少工作。我听得厌烦,但又不敢不耐心听,因为每一次他都是高高兴兴地打过来的。 ③一个星期天,父亲又来了电话,说他又病了,每天都在发烧,烧得迷迷糊糊的。我很着急,要带他去医院,他却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你工作忙,不要管我。” 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他是怕给我添麻烦。我只好在电话里给他开了些药,让他按时服用。 ④过了几天,父亲的病好了一些,他又给我打电话,说他想通了,要来城里住几天。我很高兴,连忙说:“好啊,我去接你。” 父亲却说:“不用了,我自己坐火车来。” 我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⑤那天,我去火车站接父亲。远远地,我就看见了父亲,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袄,头发已经花白了,背也驼了,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我心里一阵酸楚,赶紧跑过去,接过他手里的布包。父亲笑着说:“没什么东西,就是给你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 ⑥回到家里,父亲把布包打开,里面有红枣、核桃、小米,还有一瓶用塑料瓶装着的酒。父亲说:“这酒是我自己酿的,你尝尝。” 我接过酒瓶,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父亲又说:“我知道你喜欢喝酒,但是不要喝太多,伤身体。” ⑦晚上,我炒了几个菜,陪父亲喝酒。父亲喝得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他说:“我这一辈子,没什么本事,就会教书。现在退休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了。” 我连忙说:“爸,你别这么说,你把我培养成人,就是最大的功劳。” 父亲听了,眼里泛起了泪光。 ⑧喝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突然说:“这酒不错吧?我酿了好长时间呢。” 我点了点头,说:“不错,很好喝。” 父亲又说:“我本来想给你带一瓶的,但是怕你喝不完,就只带了半瓶。” 我心里一震,原来父亲是怕浪费,才只带了半瓶酒。 ⑨吃完饭,父亲要去洗碗,我不让他洗,他却说:“我没事,活动活动也好。” 我只好让他去洗。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⑩第二天,父亲就要回去了。我要送他去火车站,他却说:“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我只好答应了。父亲走的时候,把那半瓶酒又装进了布包。他说:“这酒你留着慢慢喝,我回去再给你酿。” 父亲走后,我把那半瓶酒放在了书架上。每当我看到这半瓶酒,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对我的爱。这种爱,就像这酒一样,浓郁而醇厚,让人回味无穷。文章围绕 “父亲的半瓶酒” 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段中 “我看出父亲似乎越来越自卑”,父亲 “自卑” 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袄,头发已经花白了,背也驼了,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说说 “父亲的半瓶酒” 有什么深刻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5 分) 植物的 “预报员” 本领 ①大自然的奇妙无处不在,许多植物都拥有令人惊叹的 “预报员” 本领,它们能通过自身的变化向人们传递天气、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②含羞草是大家熟知的植物,它的叶片对光和热都很敏感。当空气湿度较小时,叶片受到震动就会迅速闭合,这通常预示着天气将转晴;而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叶片闭合速度会变慢,甚至不闭合,这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征兆。此外,含羞草的叶片在早晨展开,傍晚闭合,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 ③腊梅不仅以清雅的香气闻名,还是一位出色的 “天气预报员”。腊梅开花的时间和花期长短能反映冬季的气候特点。如果腊梅在农历腊月前就早早开花,且花期较长,说明冬季比较温暖;反之,如果腊梅迟迟不开花,或者花期很短,则预示着冬季将较为寒冷。民间常有 “腊梅早,春寒料峭;腊梅迟,春暖早到” 的说法,正是对腊梅这种 “预报” 本领的生动总结。 ④柳树的叶片也能传递天气信息。在晴朗的天气里,柳树的叶片舒展,颜色鲜绿;当天气即将下雨时,空气湿度增大,柳树叶片的背面会微微翻卷,颜色也显得暗淡一些。这是因为柳树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结构不同,正面的角质层较厚,背面的气孔较多,当空气湿度变化时,叶片的形态和颜色就会发生相应改变。 ⑤除了预报天气,有些植物还能监测环境污染。葫芦藓是一种对空气质量非常敏感的植物,它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很容易侵入叶片细胞,导致葫芦藓死亡。因此,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很难看到葫芦藓的身影;而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葫芦藓则生长得十分茂盛。人们可以根据葫芦藓的生长状况,判断当地的空气质量。 ⑥植物的 “预报员” 本领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本领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当空气湿度较小时,叶片受到震动就会迅速闭合,这通常预示着天气将转晴;而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叶片闭合速度会变慢,甚至不闭合,这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段引用民间说法有什么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说说植物拥有 “预报员” 本领的原因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 分) 请以 “那抹________,温暖了我的时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 “微笑”“灯光”“身影”“花香” 等具体意象;(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3)结合具体事例,写出细节与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A(B. 狩猎 shòu;C. 粗糙 cāo;D. 迁徙 xǐ) C(A. 戛然而止;B. 人情世故;D. 严峻) C(A. 本色当行: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用在此处不当;B.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不能形容说话声音;D. 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 B(A. 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C. 两面对一面,删去 “有无”;D. 否定不当,删去 “不”) 无错误选项(若需设置错误项可调整,此处暂为全对) (1)窈窕淑女(2)胡为乎中露(3)海内存知己(4)波撼岳阳城(5)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示例: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吃粽子、赛龙舟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格外(2)大约(3)静止不动的样子(4)深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用了 “西”“行”“隔”“闻”“伐”“取”“见” 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心情由快乐变为凄凉。因为作者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看到小石潭的美景时感到快乐,但面对小石潭的寂寥无人,又触发了他内心的悲凉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 描绘了秋风破屋的凄凉景象,为下文写诗人的悲惨处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做铺垫。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三、现代文阅读 (一)《父亲的半瓶酒》 ①父亲生病,“我” 让他吃药;②父亲决定来城里住,“我” 去火车站接他;③父亲给 “我” 带家乡土特产和半瓶自己酿的酒;④晚上 “我” 陪父亲喝酒,父亲说只带半瓶是怕浪费;⑤父亲回去时把半瓶酒留给 “我”。 ①父亲退休在家,觉得帮不上 “我” 什么忙;②家里住不开,父亲觉得占用了 “我” 的时间和空间;③父亲怕给 “我” 添麻烦,内心感到不安。 运用外貌描写,“灰色的旧棉袄”“头发花白”“背驼了” 等细节,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苍老和朴实,表现了父亲对 “我” 的关爱,也流露出 “我” 对父亲的心疼。 ①“父亲的半瓶酒” 是父亲对 “我” 的爱的象征,体现了父亲的朴实和节俭;②它承载着 “我” 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③也反映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 (二)《植物的 “预报员” 本领》 说明对象:植物的 “预报员” 本领。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空气湿度不同时含羞草叶片闭合的速度和状态进行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含羞草对湿度敏感,能预报天气的特点。 引用民间说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腊梅开花时间和花期长短与冬季气候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它们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四、作文 评分标准: 一等(45-50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 二等(40-44 分):立意明确,中心较突出,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等(35-39 分):立意基本明确,中心不够突出,内容不够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四等(30-34 分):立意不明确,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五等(30 分以下):文不对题,结构混乱,语言晦涩。 (注: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复不计,最多扣 3 分;卷面不整洁,酌情扣 1-2 分。)第11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