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世贤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世贤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一、三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要塞(sài) 颁发(bān) 锐不可当(dāng)
B. 翘首(qiào) 仲裁(zhòng)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C. 悄然(qiāo) 桅杆(wéi) 紧绷(bēng) 屏息敛声(bǐng)
D. 炽热(zhì) 匿名(nì) 滞留(zhì) 深恶痛疾(w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咆哮 建树 眼花潦乱 如梦初醒 B. 酷似 由衷 白手起家 振聋发聩
C. 躁热 劳碌 名门旺族 油光可鉴 D. 简陋 落第 催枯拉朽 诚惶诚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最终实现了航母梦。
B. 他说话时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总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让读者欲罢不能。
D. 面对困难,科研工作者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不屈不挠地攻克技术难关。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阅读《消息二则》,使我对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能否坚持做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D. 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敌人防线,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下列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新闻又称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核心要素。
B. 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虚构。
C.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语言简洁有力,充满气势。
D. 新闻的导语通常是新闻的最后一段,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综合性学习:新闻实践活动(4分)
学校将开展“校园新鲜事”新闻采访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若你采访校园“最美志愿者”,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他同士兵们一起生活,同吃同住,早起晚睡,他对战士的关怀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怀。
(1)语段中的“他”是______,这段文字出自美国记者_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2分)
(2)结合原著,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点。(3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每空1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念无与为乐者( ) (4)相与步于中庭( )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山川之美 何陋之有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鸢飞戾天者
C. 自康乐以来 以君之力 D. 相与步于中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句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16题。(15分)
对浩 hàn( )宇宙的向往,深植于中华民族心中。苍穹之外,寄托着华夏儿女的无限遐想。“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飞天梦得到了进一步实现。【甲】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着陆、空间站运行等项目白 shǒu( )起家,陆续成为现实。【乙】航天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地探索、 殚精竭虑地钻研,共同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丙】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永远镌( )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矗立于寰宇间,在岁月淬炼中熠熠生辉。【丁】
13.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浩 hàn( ) 白 shǒu( )起家 镌刻( )
14.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飞天梦进一步得到了实现。
B. “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历史得到了进一步实行。
C. 随着“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飞天梦得到了进一步实现。
D. 随着“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使得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飞天梦得到了进一步实现。
15.“这些成就凝聚的是几代航天人的心血,汇集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一句应还原至()(3分)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6.请从新闻语言客观准确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6分)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阅读《扁担那头的父亲》,完成17-20题。(15分)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卡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其父。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看成谜,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很凶狠状揍我。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渡过。
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第①段写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外柔而内刚”,联系全文可以体会到,这也是父亲为人处世的特点。
B. 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礼帽像父亲一样对“我”嘲笑。
C. 文章开头写“我”不像父亲,第 段又写“我”逐渐像父亲,不仅首尾呼应,构思巧妙,而且意味深长。
D. 本文善用俗语,例如,“牛大自耕田”“行要好伴,住要好邻”等,使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18.文章写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5分)
19.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20.文章结尾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共50分)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补充“亲情”“责任”“坚持”“科学的魅力”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语;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一、三单元)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2分)_____ 2. (2分)_____ 3. (2分)_____ 4. (2分)_____ 5. (2分)_____
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 (2) (3) _(4) ; (5) _
7.综合性学习(4分)
(1)宣传标语:(2分)————————————————————————
(2)采访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名著阅读(5分)
8.(1) ; (2分)
(2)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4分,每空1分)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10.(3分)______
11.翻译句子(4分,每句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新闻阅读(15分)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3分)
14._________(3分) 15.________(3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扁担那头的父亲》(15分)
17._________(3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作文(5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0
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第一、三单元)参考答案
A(2分)解析:B项“翘首”应读“qiáo”;C项“悄然”应读“qiǎo”;D项“炽热”应读“chì”。
B(2分)解析:A项“眼花潦乱”应为“眼花缭乱”;C项“躁热”应为“燥热”、“名门旺族”应为“名门望族”;D项“催枯拉朽”应为“摧枯拉朽”。
C(2分)解析:“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不能用于形容小说情节。
D(2分)解析: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C项否定不当,删去“不”。
D(2分)解析:新闻的导语通常是新闻的第一段(或开头几句),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而非最后一段。
(6分,每空1分)(1)山山唯落晖 (2)征蓬出汉塞 (3)云生结海楼(4)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5)日暮乡关何处是
(4分)(1)示例1:捕捉校园新鲜事,传递青春正能量 示例2:聚焦校园点滴,记录成长瞬间(2分,符合新闻活动主题、简洁有力即可)(2)示例1:请问你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 示例2:作为“最美志愿者”,你觉得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自身成长有哪些帮助?(2分,问题紧扣“志愿者”身份、逻辑清晰即可)
(1)毛泽东;埃德加·斯诺(2分,每空1分)(2)①生活简朴,与士兵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②说话平易,性格温和,没有架子;③有远见卓识,对中国革命有清晰规划与深刻认知;④关爱群众与士兵,重视人民的力量(3分,答出任意三点,结合原著内容即可)
(4分,每空1分)(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 (3)考虑,想到 (4)共同,一起
B(3分)解析:A项“之”分别为“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项“者”均为“……的人”;C项“以”分别为“表时间限定,可译为‘以来’”“凭借”;D项“于”分别为“在”“被”。
(4分,每句2分)(1)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颓”“沉鳞”翻译准确各1分)(2)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空明”“盖”翻译准确各1分)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愉悦之情(2分);【乙】文:表达了作者贬谪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以及与张怀民共赏月色的欣喜、漫步的闲适(2分,意思对即可)
浩瀚; 白手起家; 镌刻(juān) (3分)
14.答案:C。解析:原句无明显语病;A项“进一步得到了实现”语序稍显啰嗦;B项“实行”与“飞天梦”搭配不当;D项“随着……使得……”缺少主语。(3分)
15.答案:B。解析:该句是对航天成就背后力量的总结,放在乙处,承接前文航天项目的实现和航天人的探索,逻辑最通顺。(3分)
16.①列举数据(1分),“80%”“1000多架”“700多名”这些数据(1分)准确客观地介绍舰载机着舰过程危险之大;(1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限定时间范围(1分),“绝大部分事故”限定事故发生的频率。(1分)这些语言准确客观。(1分)
17.答案:B。解析: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拟人手法,是“我”觉得礼帽在“窃笑”,并非礼帽像父亲一样嘲笑“我”,理解有误。(3分)
18.①父亲佯装打“我”;②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温和劝诫;③父亲给“我”讲故事;④父亲去上海码头装货卸货(练担);⑤父亲回信鼓励“我”读书。(5分)
19.(示例)运用动作描写,连用三个“走”,细致地描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3分)
20. 扁担是父亲用过的“古董”,它串联起父亲的许多故事,见证了父亲的经历与磨难。(1分)将“岁月”比作“扁担”,说明扁担是父子俩感情联系的纽带,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怀念;(1分)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对“我”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1分)同时,这句话又与标题相照应。(1分)
三、写作(共50分)
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45分)
一类文(40-45分):紧扣题目补充内容(如“亲情”“科学的魅力”等),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合真实生活经历),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符合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二类文(34-39分):符合题目要求,补充内容贴合单元主题,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情感真实,结构较完整,语言通顺,基本符合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三类文(28-33分):基本符合题目要求,补充内容与主题关联较弱,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有少量语病,字数接近600字。
四类文(27分以下):偏离题目,补充内容与主题无关,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语病多,字数不足500字。
书写等级(5分)
一类(5分):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无涂改。
二类(3-4分):字迹清楚,卷面较整洁,少量涂改。
三类(1-2分):字迹潦草,卷面较杂乱,涂改较多。
四类(0分):字迹难以辨认,卷面混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