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多部铭记抗战历史的电影作品陆续上映,如《南京照相馆》《山河为证》《731》等,一部部影片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重回那段烽火岁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于什么的追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历史地位,更深刻启示这一伟大胜利所绽放的正义之光,将永远照耀人类社会的前行之路。80年来,“正义必胜”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坚。守护正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框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录总议题:如何在伟大胜利中看见正义之光?分议题1:铭记抗战历史,如何理解正义?分议题2:历史启迪未来,如何守护正义?01铭记抗战历史,如何理解正义?01影片情节寻正义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影片中的一些情节 《南京照相馆》中侵华日军为拍摄“亲善照”,强征平民当道具,当婴儿因饥饿啼哭时,士兵直接将其抢过摔死,命令平民抱着婴儿尸体“微笑”重拍。01 《南京照相馆》中平民冒死保存、传递日军屠城罪证。02 《731》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03议学任务:明正义之内涵1.在这三个镜头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非正义正义非正义议学任务:明正义之内涵2.请你来续写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描述。秉公执法仗义执言见义勇为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以权谋私恃强凌弱卖国求荣舍生取义公正无私...徇私枉法以邻为壑...议学成果1.正义的内涵?P70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③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这里的每个数字都是血与泪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20多万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她们受尽折磨有人遭虐而死;日军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有准确记载的战例就达2000多次;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02数字背后悟正义议学任务:知正义之价值1.从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思考正义不复存在时,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没有人权,没有尊严,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2.如今我国建立和完善体现正义的社会制度,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这对于个人有何意义?议学成果(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P71做法:①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②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议学追问:当人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善恶、坚守正道,守护正义时,会对社会风气有怎样的影响?议学成果(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P71做法: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议学成果2.正义的价值?P71①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②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③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02历史启迪未来,如何守护正义?03抗战中的智慧火花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重要论断和“持久战”战略思想,广泛动员全国老百姓,充分发挥民众智慧克敌制胜。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这些战术战法对于守护正义有何启示?议学成果(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P72做法: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相关链接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并及时拨打以下热线电话。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公安报警 110 政务服务便民 12345火警 119 公共法律服务 12348急救 120 青少年服务台 12355交通事故报警 122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 1231504正义的审判·沈阳审判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首次开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审判了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沈阳审判百分之百的律师配备,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辩护权。沈阳审判共判处36名战犯二十年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当时“侦查处理日本战争犯罪分子东北工作团”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从全国各地共搜集证据万余件。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对此也有同学发表观点:为什么不直接判这些战犯死刑,还要给他们指定律师、允许他们自行辩护、花费大量精力调查取证呢?你会如何回答他?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槌落下,响起正义惊雷。沈阳审判对公正的执着,恰恰是对野蛮侵略的否定。它以文明的法治之光,映照出侵略者奉行的丛林法则是何等黑暗。面对背负累累血债的日本战犯,当时工作团成员中有不少年轻人义愤填膺,纷纷仗义执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要求判死刑!”议学成果(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P72-73原因: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②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05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你认为这些倡议实践有何意义?维护国际正义;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由家国而世界,从愿景到实践。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四大全球倡议;坚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同超过150个国家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独立建国...议学成果(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P74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做法:①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议学成果3.如何守护正义?P72-74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②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③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胜利纪念日的阅兵仪式上,受阅部队震天撼地的呼声,激荡着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强音。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正义的力量不可战胜。让我们不移维护公平之心,不坠坚守正义之志,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思维导图守护正义正义的内涵正义的价值如何守护正义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启思导行结合所学知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班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中收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例。分组汇报成果,汇报形式不拘一格,如演讲、课件展示、情境模拟等。深度探讨:自己能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些什么?03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2025年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图片并配文“你好2025!时光总是向前,正义永不停歇”。正义永不停歇是因为(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②正义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③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④正义可以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正义的内涵。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中“消除”的说法错误。故选B。B随堂练习2.为维护社会正义,国家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对此,下列人物的行为是正义之举的有( )①程某看到一男子欺凌残疾儿童,不想多管闲事便迅速转身离开②王某带有伤的儿子去医院,问诊中医生觉察异常,向公安机关报警③邻居多次劝说动辄打骂孩子的杨某,劝说无果后报警④李老师关爱儿童,时刻注意孩子们在校活动时的安全情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正义行为的表现。分析国家相关规定可知,医生和邻居的行为均属于正义之举,②③正确。程某未能做到维护正义,①不符合题意。李老师是在履行教师职责,与正义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C随堂练习3.国家建立和完善下面制度( )A①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②有利于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③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 ④只针对生活中的弱势群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题干中的制度都是正义制度,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非消除收入差距;④中“只针对”说法绝对。故选A。随堂练习4.当胡友平挺身挡住刺向无辜妇女儿童的刀,我们看见善良是一种朴素的本能;当“碎花裙女生”和“大勺哥”奋勇阻止施暴者,我们听见雨伞和长勺也能发出宝剑出鞘般的嗡鸣……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 )①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②维护社会正义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③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④正义的彰显依赖平凡人物的见义勇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分析可知,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维护社会正义不一定要牺牲个人利益。④中“依赖”说法错误,维护正义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故选B。B随堂练习5.当公交车被劫持时,济南公交K52路驾驶员董丹不顾自己的安危,沉着应对,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不仅将全车20余名乘客安全疏散,而且配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别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②董丹的行为是正义行为,维护了公共利益③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做到见义智为④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守护正义。董丹的行为是正义行为,维护了公共利益,值得我们赞扬,也启发我们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做到见义智为,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④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选C。C随堂练习6.2024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展望明年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将继续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从中可见( )①中国正主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③中国积极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④维护国际正义就必须反对搞双重标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中国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中国一直在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②③符合题意。①中的“主导”说法错误,①是本题的易错题肢;④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双重标准”这一内容。故选B。B随堂练习7.【聆听公平之声 追寻正义之影】影片《第二十条》将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浪漫主义的情怀相融合,在笑中带泪的悲喜剧框架下,为观众和司法从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普法课。正当防卫,是贯穿该影片叙事始终的关键词。影片充分发挥了电影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向大众普法的同时也激活了民众心中的公平正义。【启示类】影片“金句”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期待。上述“金句”启示我们要如何守护正义 《第二十条》金句★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解析:①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②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③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④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八上《8.2守护正义》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守护正义》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了正义的内涵、价值及如何守护正义。学生通过学习本框内容,一是要明确正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二是要理解正义对于人们富有尊严地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的重要价值;三是要懂得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和国际正义。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正义有朴素的感性认知,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如插队、助人等)。但学生对正义的内涵、价值缺乏系统的理性思考,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可能存在“不敢为”或“鲁莽为”的问题,且对司法公正、国际正义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引导,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并掌握“见义智为”的方法。3.【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抗日战争史实、沈阳审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倡议和实践,认识到我国通过制度建设、司法公正等维护正义,认同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知道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增强对国家治理的认同感。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抗日战争史实,知道正义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以正义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践行正义原则。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沈阳审判,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知道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明白司法机关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提升法治观念。健全人格:通过分析抗战中的智慧火花,知道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既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又要学会见义智为,避免鲁莽行事,形成理性、勇敢、沉稳的人格特质。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抗战中的智慧火花,意识到社会成员在维护社会正义中的责任,积极传播正义理念,以行动守护正义。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义的内涵;正义的价值;如何守护正义。教学难点:如何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互动探究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6.【设计思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伟大胜利所绽放的正义之光,将永远照耀人类社会的前行之路。故本课聚焦这一话题,选取多部铭记抗战历史电影作品中的情节、抗日战争史实、抗战中的智慧火花、沈阳审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倡议和实践等议学材料,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在伟大胜利中看见正义之光?下设两个分议题,分议题1:铭记抗战历史,如何理解正义?分议题2:历史启迪未来,如何守护正义?使学生明晰正义的内涵、价值及如何守护正义,懂得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和国际正义。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部铭记抗战历史的电影作品陆续上映,如《南京照相馆》《山河为证》《731》等,一部部影片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重回那段烽火岁月—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问: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你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于什么的追求?(预设回答:和平、自由、正义...)过渡:没错,有同学提到了正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历史地位,更深刻启示这一伟大胜利所绽放的正义之光,将永远照耀人类社会的前行之路。80年来,“正义必胜”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历久弥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伟大胜利中看见正义之光?学习《守护正义》!设计意图:热点引入主题,创设主线情境。二、新课讲授总议题:如何在伟大胜利中看见正义之光?分议题1:铭记抗战历史,如何理解正义?知识关联:1.正义的内涵?2.正义的价值?【议学情境】影片情节寻正义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影片中的一些情节1.《南京照相馆》中侵华日军为拍摄“亲善照”,强征平民当道具,当婴儿因饥饿啼哭时,士兵直接将其抢过摔死,命令平民抱着婴儿尸体“微笑”重拍。2.《南京照相馆》中平民冒死保存、传递日军屠城罪证。3.《731》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播放视频【议学任务】明正义之内涵1.在这三个镜头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1.3非正义,2正义)2.请你来续写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描述。正义行为:秉公执法、仗义执言、见义勇为 。非正义行为:以权谋私、恃强凌弱、卖国求荣 。【议学成果】1.正义的内涵?(P70)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③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议学情境】数字背后悟正义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这里的每个数字都是血与泪。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20多万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她们受尽折磨有人遭虐而死;日军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有准确记载的战例就达2000多次;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议学任务】知正义之价值1.从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思考正义不复存在时,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没有人权,没有尊严,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2.如今我国建立和完善体现正义的社会制度,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这对于个人有何意义?【议学成果】2.★正义的价值?(P71)(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①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②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议学追问】当人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善恶、坚守正道,守护正义时,会对社会风气有怎样的影响?(展示图片见义勇为、扫黑除恶,重拳出击等)【议学成果】2.★正义的价值?(P71)(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议学总结】2.★正义的价值?(P71)①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②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③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抗日战争史实,知道正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理解正义对于人们富有尊严地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的重要价值,为学习守护正义奠定基础。分议题2:历史启迪未来,如何守护正义?知识关联:3.如何守护正义?【议学情境】抗战中的智慧火花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重要论断和“持久战”战略思想,广泛动员全国老百姓,充分发挥民众智慧克敌制胜。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播放视频【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这些战术战法对于守护正义有何启示?【议学成果】3.如何守护正义?(P72-74)(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做法: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议学情境】正义的审判·沈阳审判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首次开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审判了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沈阳审判百分之百的律师配备,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辩护权。当时“侦查处理日本战争犯罪分子东北工作团”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从全国各地共搜集证据万余件。沈阳审判共判处36名战犯二十年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播放视频【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面对背负累累血债的日本战犯,当时工作团成员中有不少年轻人义愤填膺,纷纷仗义执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要求判死刑!”对此也有同学发表观点:为什么不直接判这些战犯死刑,还要给他们指定律师、允许他们自行辩护、花费大量精力调查取证呢?你会如何回答他?(提示: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槌落下,响起正义惊雷。沈阳审判对公正的执着,恰恰是对野蛮侵略的否定。它以文明的法治之光,映照出侵略者奉行的丛林法则是何等黑暗。)【议学成果】3.如何守护正义?(P72-74)(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原因: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②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议学情境】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由家国而世界,从愿景到实践。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四大全球倡议;坚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同超过150个国家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独立建国...【议学任务】守护正义之光:你认为这些倡议实践有何意义?(提示:维护国际正义;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议学成果】3.如何守护正义?(P72-74)(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做法:①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抗战中的智慧火花、沈阳审判、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倡议和实践,知道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和国际正义。三、课堂总结&启思导行课堂总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胜利纪念日的阅兵仪式上,受阅部队震天撼地的呼声,激荡着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强音。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正义的力量不可战胜。让我们不移维护公平之心,不坠坚守正义之志,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启思导行:结合所学知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班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中收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例。分组汇报成果,汇报形式不拘一格,如演讲、课件展示、情境模拟等。深度探讨:自己能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些什么?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2守护正义 教案 2025-2026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docx 8.2守护正义 课件 2025-2026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