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6.2《共筑生命家园》!
每年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25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为何提出呢 他背后有哪些内涵意蕴
6.2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的意义,理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素养目标: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认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对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认同,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学业质 量标准 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总议题: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
目录
议题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题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学任务
第一部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
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与条件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一
议学追问:为什么国家要采取措施治理长江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2025年央视新闻的报导:直至去年,长江干流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增加36种。江豚、鳤鱼等稀有物种重现,湖北鄂州梁子湖萤火虫种群规模年增15%-20%。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一
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
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一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20人很快死亡。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一个星期内就有63人死亡。
西方工业化老路: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
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议学追问::西方工业化老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议学结果: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方案: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探究二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二
课堂笔记
五大新发展理念
两个基本国策
一个基础、准则、目标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基本国策: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坚定目标: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新发展理念: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议题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探究三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
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回顾:总书记讲话
思考: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三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过去一年,全国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7.2%,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森林覆盖率超25%,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天清气朗的“北京蓝”不再是“限时免费”,而逐渐成为“包月服务、包年消费”;万里长江、九曲黄河焕发新的活力;绵延3046公里的“绿围脖”锁边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成就:新时代,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议学思考:概括一下,我国绿色发展道路取得了哪些成就?
课堂笔记
原因: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成就:新时代,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为解决温饱问题,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
污染空气、山林被破坏,水士流失;伤亡事故不断。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走绿色发展道路,将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第一条致富道路
第二条致富道路
余村的两条致富道路
探究四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通过余村两条发展道路对比,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①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四
第一条富起来的道路
第二条富起来的道路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
结果:富裕带来环境的恶化,富裕不长久,发展陷入困境。
结果:建设美丽山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通过余村两条发展道路对比,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四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拓展: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城市森林公园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此案例启示我们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 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四
探究四
图片对我们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探究四
图片对我们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⑤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探究四
图片对我们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
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⑤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探究与分享P87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做法)
第三部分 低碳行动
4.低碳行动,青少年可以……
第三部分 低碳行动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青少年具体行动)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3.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4. 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5. 使用节约型水具
6. 拒绝过分包装
7.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8.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9. 一水多用
10. 随手关闭水龙头
11. 节约粮食
12. 双面使用纸张
13. 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5.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6. 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5.美丽中国的内涵和重要性?
(1)内涵: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2)重要性: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共筑生命家园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C
课堂练习
1.在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上,四十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共唱“我的家,到处都是绿的”,展现20年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铺展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新画卷。这说明①开发自然就要作出必要补偿
②我国坚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③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丰富滋养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重点在于我国践行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未体现开发自然就要作出尝、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滋养,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2.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紧抓治污减排,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深化企业行业转型,助力产业绿色升级。这表明我国( )
A.聚焦绿色低碳高速度发展
B.把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工作
C.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
课堂练习
解析:我国现在是追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而非高速度发展,故A说法错误;我国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不是环境保护,故B说法错误;“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彻说法过于绝对,我国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环境污染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故C说法错误;
.3.2025年2月20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下列报告中的数据能直接体现我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是( )
A.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79.1亿元、同比增长3.5%
B.粮食播种面积10.3万亩、增加28.5%,产量3.8万吨、增长29.3%
C.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获评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D.新增城镇园林绿化面积103.4公顷,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
652.5公顷
D
课堂练习
解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体现了经济总量,未直接关联环保或绿色产业,故A不符合题意,产量提高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体现,未直接体现绿色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C是实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的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4.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心理李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提出,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以上目标的是( )
A.重视发展经济,推动高耗能产业进一步扩容增产
B.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C.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完善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D.推动发展分式绿色转型,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A
课堂练习
解析:推进高耗能产业进一步扩容增产,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增加碳排放,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故A说法错误;
C
课堂练习
5.2025年4月,浙江安吉发布“竹林碳汇”交易新机制,村民可将宅竹林碳汇量折算为收益,并通过“生态共富银行”兑换创业贷款。该机制实施后,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5%,竹林退化率下降30%。此机制的成功在于( )
A.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践行“两山”理念
B.依靠政府补贴实现城乡收入均等化
C.通过市场垄断保障农民长期利益
D.以牺牲经济效益换取生态保护成效
解析:该机制通过将毛竹林碳汇量与收益挂钩,既引导村民主动保护竹林退化率下降 30%,又通过碳汇交易和创业贷款实现生态价值变现(农民人均增收 15%),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及经济增长的双赢。故A符合题意;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