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道法学科八年级10月素养能力自主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BCB
6-10 CDDBA 11-14 CABD
二、非选择题
15.(1)(6分)答案示例
判断:我不赞同小明的观点。
理由:①学习虽是主要任务,但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了解社会,促进个人成长,有利于我们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能力,并非没必要。
②节能降碳关乎人类未来,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是趋势,参与相关活动意义重
大,每个人责无旁贷。
③社会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能让我们走出书本,在真实场景中增长见识、锻炼自我,更好适
应社会发展。
做法:青少年应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美好生活。
(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
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等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需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相关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
行辨析,并给出合理的理由。评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判断正确性1分,理由4分,做法1分。确保
答案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实际评分中可灵活调整,但需遵循核心
得分点。)
(2)(4分)答案示例
答:①不用、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物品。
②参加植树造林或其他环保公益活动。
③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坚持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减少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环保观念等学
科核心素养。学生需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知识,提出符合实际合理的建议。评分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需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每条建议2分,共4分。若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或逻辑
混乱,酌情扣1-2分。若生活实际,若建议过于笼统或缺乏实际操作性,酌情扣1-2分。)
16.(1)(6分)答案示例
答: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程相重与烈士父亲实现了跨越76年的
团圆。
②网络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张某利用网络宣传虚假信息
被处罚,启示我们要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运用网络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查学生的媒介素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法治观念,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网
络的影响”“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能阐述网络的积
极影响,并正确结合新闻一进行分析。(2分)能阐述网络的消极影响及应对,并正确结合新闻二
进行分析。(2分)能总结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要求。(2分)以上三点按点给分,共6分。
考生答案能准确表述观点并正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给分。表述不同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若
答案逻辑混乱、表述不清,或完全脱离材料,可在总分基础上酌情扣1-2分。) 潮
道法学科八年级10月素养能力自主检测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单选题
1[A][B][C][D]
6[A][B][C][D]
11[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15.(10分)
(1)(6分)
(2)(4分)
ㄖ囚■
第1页共2页


16.(12分)
(1)(6分)
(2)(6分)



1
17.(10分)
(1)(6分)
1
(2)(4分)
宣传标语:
拍摄镜头:

囚■囚

第2页共2页道法学科八年级10月素养能力自主检测题
8.下图是“青少年各类上网活动的情况”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青少年各类上网活动的情况
1.以下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路线内容推测,该活动主题应该为()
网上学习
47.8%
路线一:感受科技发展魅力一一武汉科学技术馆
玩游戏
35.7%
路线二:探寻传统文化奥秘一一湖北省历史博物馆
看短视频。34.6%
路线三:领略绿色发展之美一一东湖生态风景区
看动画、漫画32.0%
A.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B.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听音乐
26.6%
C.关注社会发展,感受世界巨变D.走进社会生活,增强综合素养
在线社交避
器23.3%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下列与之表述一致的是(
数据来源:《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①网络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工具
②网络是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网络可以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④网络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
B.①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②④
D.③④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
9.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在首页首屏
对应正确的是(
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对问题突出平台、机构和账号从严采取处置处
①“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地缘关系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业缘关系
罚措施。这表明(
③“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一一血缘关系④“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一一业缘关系
A.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政府严格执法,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4.下图是小陈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C.限制未成年人的自由才能保护其健康成长
D.互联网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①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10.网络交往从我做起,让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爸爸
②我与老师、售货员之间是业缘关系
售货员
A.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③小陈是这张社会关系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B.小云看到一则爆炸性新闻,没有轻易转发,而是进行慎重核实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相同的身份
C.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弹出提示“点击赠送大奖”,他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立即退出了游戏
5.伴随着成长,在父母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在老师的教诲
11.“您的银行卡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看起来仿佛是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
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关爱他人,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了基础。
隐藏的可能是陷阱。一旦手机用户点击操作,后果不堪设想。这警示我们(
上述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应该远离电子产品
B.网上交往具有虚拟性,完全不可相信
①天生的本能
②父母的抚育
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④社会的关爱
C.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D要做到“信息节食”,拒绝接收短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规则,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疫情防控期间如实
6.某班以“践行亲社会之举”为主题布置了实践作业。下列作业清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有(
通报行程”等。之所以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是因为(
①组织开展“体味亲情”的家庭亲子活动②以“环保卫士”身份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A.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
B.所有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参加关爱残障人士志愿服务活动
④以班级成员身份参加班委选举活动
C.规则依靠良好秩序来保障
D.我们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在主题演讲中,有同学说,规则永在我心中,它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
7.“云上非遗”平台正式上线,全景式呈现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企业家走进直播
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间为产品代言,线上成功转型扭亏为盈;市民在政府网站留言,为新地铁站命名提供建议…这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些社会现象共同体现了(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①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②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③网络扩大了人们的民主权利
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14.202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法律与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实施十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相比,身体功能衰退的老人、意外受伤者、推婴儿车的成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