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3课时)

资源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会写“狼、猩”2个字;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拟声词。
3.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4.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5.背诵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6.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7.阅读成语故事《狐假虎威》,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2.背诵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
3.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会写“狼、猩”2个字;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拟声词。
3.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一、识字加油站
过渡: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动物王国。在那里,我们会认识很多动物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出示动物图片:同学们,快来看看,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试着自己读一读它们的名字。
出示“狼、猩”等11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自主交流识字方法: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有没有发现什么识字小窍门呢?
预设:部首归类法。“狼、猩、狮”都是反犬旁,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兽类有关。“鹤、鸽”都是鸟字旁;“蛇、蚯、蚓、虾”都是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大多和虫子有关。“骆、驼”是马字旁。
(2)指导书写“狼、蛇”两个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谁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预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狼:“犭”撇画平行,竖钩弯曲自然。“良”上点居中,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提要正,捺画收笔比竖提略高。
蛇:“虫”框形扁方,竖画正直居中。“它”的“宀”宜小,竖弯钩圆转自然,钩底要平。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3.学习分类:同学们,我们已经和这些动物成为好朋友啦,那你们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呢?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小组内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1)按照活动方式分类:天上飞的(白鹤、鸽子)、地上跑的(狼、猩猩、骆驼、狮子)、水里游的(虾)、地上爬的(蛇、蚕、蚯蚓)。
(2)按种类分类:哺乳类(狼、猩猩、骆驼、狮子)、飞禽类(白鹤、鸽子)、爬行类(蛇)、无脊椎类(蚕、蚯蚓、虾)。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强调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4.适当拓展:除了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名称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字词句运用
(一)了解拟声词
1.播放各种有趣的声音:请同学们仔细倾听,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声音。
2.(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中的拟声词)同学们,看!这些词语就是用来表示我们刚才听到的那些声音的,它们有个特别的名字叫拟声词。老师先读一遍,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拟声词的奇妙之处。(教师示范读)
3.学生跟读,读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增强对拟声词的记忆和理解。
4.思考: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词语大多由口字旁的字组成,“口”提示字义,表示各种声音,可以根据右边的声旁来猜读音。
5.学习运用: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拟声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看看哪个拟声词最适合。
(1)小组交流讨论,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讨论是否正确。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让学生齐读句子,巩固对拟声词的运用。
总结:句子中加入拟声词,读起来好像听见了这些声音,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
6.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呱呱”是青蛙的叫声、“呼呼”是风声)
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拟声词,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有趣,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二)学习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动物王国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现在他们藏到成语里了,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自己先小声读一读这些成语(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四字成语)。
1.读一读,找一找。
(1)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请同学们把成语中的动物名称圈出来。
2.说说你的发现:边读边观察这些成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第一组(狼吞虎咽、龙飞凤舞、鸡鸣狗吠)包含两个动物名称,两个动物的动作表示一个意思。
(2)第二组(惊弓之鸟、漏网之鱼、害群之马)都带有 “之” 字,“之” 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3)第三组(胆小如鼠、如虎添翼、如鱼得水)都带有“如”字,意思是“好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积累成语: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9个成语,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出示成语的含义)
(1)尝试背诵。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鹰击长空、百鸟朝凤、指鹿为马、缘木求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2.背诵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3.阅读成语故事《狐假虎威》,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书写提示
(出示“数、群、船、能”4个字)同学们,这里有4个字,先自己读一读。
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追问:再认真观察,这4个字左右两边的宽窄有什么特点呢?(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书写时,怎么才能减少修改次数呢?
以“群”字为例,进行书写示范。边写边讲解:一看字的结构,确定是左右结构且左右宽窄大致相等;二看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左边的 “君” 和右边的 “羊” 都要尽量往竖中线靠,给对方留出合适的空间;三看关键笔画,“君”的撇画向左下舒展。“羊”三横均匀,竖画正直、舒展。
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数、船、能”这3个字的书写要点。
数:左部紧凑,右部疏朗。“娄”下边撇点与撇的交叉点大致与上竖相对。“攵”横画稍短,撇收捺放。
船:“舟”框形窄长、端正,两点位置恰当。“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正对上部。
能:左部上短下长,下框端正,横画均匀。右部上略小,下略大;竖弯钩圆转自然,撇画位置恰当。整体布局匀称。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描红,描红后再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和笔画规范。
日积月累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三句非常有道理的话,它们都来自古代的经典书籍,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出示日积月累的三句名言)
初读名言,注意读准“欲、施、规、矩”等字的读音。
教师范读,读出节奏和韵味。学生跟读,多读几遍,读通顺流利。
理解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讲信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小结:这些简洁而深刻的句子,不仅记录了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智慧,更告诉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要好好记住它们。
学会运用。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名言。
尝试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背诵、同桌互背、填空背诵等。
我爱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读一个非常经典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在读之前,老师先问问大家,你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谁能简单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容?(指名学生发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并能给课文标注出自然段序号。
概述故事:
(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欺骗了(老虎)。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狐狸为什么要假借老虎的威风?怎样假借老虎的威风?结果如何?边读边思考,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精读课文:
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虎和狐狸谁更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老虎更厉害,从“扑过去”“逮住”这些词语能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中狐狸与老虎的对话,体会狐狸和老虎说话时的语气,从中感受狐狸和老虎的性格特点。(狐狸狡猾、奸诈,老虎凶猛但有些愚笨)
①老虎那么凶猛,为什么不敢吃狐狸?(读第4自然段,了解老虎不敢吃狐狸的原因是狐狸说自己是老天派来管百兽的)
②老虎相信狐狸的话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抓住“迟疑”“松开”理解)
自读7/8自然段:看到老虎被自己蒙住了,狐狸是怎样借机“假”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
圈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再次理解“假”的含义。(借用、凭借、倚仗)
体会寓意: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欺骗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的人。
第3课时(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对非常有趣的父子,他们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埃 奥 卜劳恩笔下的《父与子》。(出示《父与子》的相关图片)你们看,左边这位秃头的大胡子是爸爸,右边留着刺猬头的是儿子,他们既是父子,又是一对好朋友,经常一起经历各种有趣的事情。
介绍漫画《父与子》:这部连环漫画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它用简单而幽默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温情和趣味的故事。今天,这对父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口语交际 —— 看图讲故事。
二、观察漫画,学习讲述
出示第一幅图。
咱们先看这幅图,看的时候不要东看一眼,西看一眼,要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看看图里有谁?(爸爸妈妈)再看看他们在哪里?(家里。有餐桌、饭菜)接着看他们在做什么?(妈妈摆好了饭,爸爸坐在饭桌前,手指着对面的空位置)
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第一幅图的内容。(晚餐时间到了,妈妈做好了饭菜,准备开饭,爸爸坐在桌旁,但儿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出示第二幅图。
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儿子正在干什么?(儿子趴在地上看书)
爸爸会说些什么?(叫儿子吃饭)
出示第三幅图。
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干什么去了?(吃饭去了)
爸爸呢?他想干什么?(好奇儿子看什么书看得这么入迷,他也想看看)
出示第四幅图。
现在是什么情况?餐桌旁还缺少了谁?(儿子过来吃饭了,但是爸爸却又不见了)
爸爸哪儿去了?
出示第五幅图。
妈妈给儿子说了些什么?让儿子干什么?(妈妈让儿子去喊爸爸过来吃饭)
儿子会怎么说,怎么做的?
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明确要求:刚才我们分别了解了每幅图的内容,现在我们要把五幅图连起来,连贯地讲故事。你觉得怎么讲才能把故事讲得完整又清楚呢
教师总结:要按漫画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还要补充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等,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小组内练习完整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讲故事时能加上人物动作、神态、对话的学生。
教师提问:知道了怎么讲故事,那要如何听故事呢
教师讲解:要尊重讲故事的同学,他讲时看着他的眼睛,要安静;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讲得好了要夸夸他,讲得不好给他补充,帮帮他。
集体交流:自我推荐或小组推荐上台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最后选出班级故事大王,赠送奖品。
大胆想象,续编结尾:第六幅图是空白的,结合前面几幅图的内容,想一想事情会怎么发展呢?妈妈让儿子去喊爸爸回来吃饭,儿子去找爸爸,发现爸爸在干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交际范例:晚饭时间到了。妈妈已经把饭菜端上了桌,爸爸也坐在了餐桌旁,可是儿子还没有来。妈妈说:“儿子还在他的房间呢!”于是,爸爸走进儿子的房间。原来儿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书呢!爸爸喊道:“儿子,快去吃饭。”听了爸爸的话,儿子走出房门。爸爸却对儿子看的这么入迷的书充满了好奇,于是瞄了几眼。儿子和妈妈已经坐在了餐桌旁,爸爸却又不见了。他们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爸爸回来。妈妈无奈的指着房间,让儿子去喊爸爸回来吃饭。儿子走进房间一看,只见爸爸也趴在地上看书呢,原来爸爸也被那本书迷住啦!
三、总结分享,拓展延伸
通过像这样看图片讲故事, 你获得了什么收获?
预设1:我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观察图画,才能弄懂图画的意思。
预设2:我明白了不能只讲图上画了什么, 还要推测图画里的人物会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这样故事才更生动。
预设3:把几幅画连起来讲的时候,要按照顺序,这样故事才能有条理。
演一演:
这个故事真有趣!想不想演一演?小组分工练习吧。小组成员三个负责表演,一个负责旁白。表演的小朋友要根据表演完整讲述故事。其他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他们正在表演哪幅图。
小组表演展示。
评选并颁发“小组表演奖”。
拓展阅读:漫画《父与子》里还讲述了很多其他有趣又温馨的故事,大家课后可以找到这本书读一读,相信你会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其实,我们身边也总发生着很多有趣的故事,模仿《父与子》,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你们家的有趣故事吧。画完后给爸爸妈妈看一看,讲一讲。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在本次语文园地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将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灵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教授“识字加油站”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让他们了解动物的分类。在教授“字词句运用”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不同声音可以怎样来描述,并引导他们学习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在“口语交际”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每一幅漫画的内容,并能按顺序讲一讲故事,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与同学交流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人人参与,积极表达、倾听,使多种交际能力得到协同发展。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