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10.2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10.2捍卫国家利益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10.2 捍卫国家利益
课程标准 本课内容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法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等相关主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理解国家利益至上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涵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荣誉和安全的义务的规定,树立依法捍卫国家利益的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并能够将这一责任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课时教材 分析 本框是第十课《国家利益至上》的落脚点和实践归宿。第一框“认识国家利益”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国家利益的内涵、重要性),而本框“捍卫国家利益”则重点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即如何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它直接衔接下一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因为捍卫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体现。 本框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关键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知走向实践,从情感认同转化为自觉行动。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 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国家利益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 他们通过历史课、语文课以及媒体宣传,对爱国人物和事迹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爱国情感基础。 心理与行为特点: 爱国情感强烈但易冲动: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国情感朴素而强烈,但对于如何理性、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缺乏清晰认识,容易受到网络极端情绪的影响,可能将爱国行为简单等同于抵制外国货或在网上发表激烈言论。 自我意识增强,但大局观不足: 开始关注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但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时,难以深刻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价值,需要引导。 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他们知道要爱国,但对于“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做什么”感到困惑,需要将宏大的主题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指导。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在网上分享信息、发表言论时,对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形象的风险警惕性不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并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核心素养 目标 1.健全人格:在探讨国家与个人关系时,培养理性、务实、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和健全人格。 2.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法治要求。 3.政治认同:通过身边真实案例,认同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4.责任意识:明确自身作为国家一员的责任,将捍卫国家利益的信念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和行动。
设计思路 微光映照下的捍卫之路 ——从一面国旗读懂国家利益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子议题一:方寸之间之深远:国旗方寸,利重千钧情境一:消防员归队途中帮助小男孩捡起掉进下水道中的小国旗任务一:结合视频,请你评价小男孩和消防员们的行为,并思考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知识一:为何捍卫国家利益子议题二:情怀所向之行动:赤子情怀,力行担当情境二:上学路上国歌响起小学生原地敬礼 情境三:①小学生发现国旗破损找民警一同更换②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情境四:①王继才夫妇艰苦守岛32年②黄旭华隐姓埋名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 情境五:王继才与犯罪分子英勇斗争任务二: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小学生们的行为?这给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任务三:假如小浩直接去找施工方“理论”可能会面临什么阻碍?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你还知道哪些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这对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有哪些启示? 任务四:①王继才夫妇守岛三十多年,付出了哪些代价?②有人说,他们的行为很傻,不值得,你怎么看?③黄旭华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④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任务五:继才的这些经历还对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有何启示?知识二: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感动!消防员俯身从下水道里捡国旗! 近日,江西吉安,消防队员出警归队途中,偶遇俩男孩在排水沟旁徘徊。上前询问得知,男孩的国旗不小心掉入下水道。消防员半个身子钻到下水道里,取出国旗后用衣服擦拭干净。 网友评论: 消防员用衣服擦拭国旗的细节看哭了! 教师过渡引出主题——捍卫国家利益。 1.思考问题。 2.阅读本课议题、核心素养目标。
设计意图
以新闻热点导入新课,把生活场景与课本知识相衔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议题一:方寸之间之深远:国旗方寸,利重千钧
任务一: 结合视频,请你评价小男孩和消防员们的行为,并思考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享。 老师引导学生作出结论。 知识总结一:为何捍卫国家利益? ①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②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本领。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案例——小男孩与消防员的“互动”,双方的举手投足都体现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并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议题二:情怀所向之行动:赤子情怀,力行担当
【情境二】 播放视频并展示文字材料。 【上学路上国歌响起小学生原地敬礼】2024年11月8日,山东青岛。刘女士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清晨碰到小学生听到国歌响起时,仿佛立刻按下暂停键,立刻向国旗方向敬礼。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这是最感人的静止瞬间!少年强则国强! 任务二: 你如何看待视频中小学生们的行为?这给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知识总结二: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①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情境三】 播放视频并展示文字材料。 【小学生发现国旗破损找民警一同更换】5月9日,浙江台州。小学生小浩到派出所报案,称上街附近国旗破损,“颜色不鲜艳了”。民警蹲下身,耐心地听小浩讲述,随后拿来新的国旗,和小浩以及工地施工人员一起将崭新的国旗挂好。 网友:先生你看,这盛世如你所愿。 任务三:假如小浩直接去找施工方“理论”可能会面临什么阻碍?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 图片展示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议学追问: ①你还知道哪些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②这对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有哪些启示? 知识总结二: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②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情境四】 播放视频并展示文字材料。 迎着朝阳,五星红旗在开山岛升起。海风呼啸,国旗猎猎飘扬。 1986年7月,王继才受组织派遣,前往黄海前哨开山岛执勤。同年,妻子王仕花辞掉教师工作,陪伴丈夫守岛。30多年来,王继才夫妇以孤岛为家、与艰苦为伴,坚持每天升国旗、巡逻、看管维护军事设施和民用设备、救助渔船渔民、观察海上空中情况。 守岛卫国32年,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荣获“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王继才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任务四: ①王继才夫妇守岛三十多年,付出了哪些代价? ②有人说,他们的行为很傻,不值得,你怎么看? 1958年,黄旭华奉命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连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内容,直到1986年核潜艇工程解密后才公开身份。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完全自主研制出中国首艘核潜艇。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62岁的黄旭华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成为全球首位亲自下潜的总设计师,成功验证潜艇性能,突破技术难关。 议学追问: ①黄旭华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知识总结二: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③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关系: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如何处理: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情境五】 1999年,曾有犯罪分子想利用开山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将其变为犯罪的“避风港”,多次威逼利诱王继才交出开山岛管理权。面对危险,王继才丝毫没有退缩。每当回忆起险情,他憨笑着说:“其实他们威胁我,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他们做的事是违法的,肯定会被抓。”32年中,他提供情报线索成功破获多起走私、偷渡案件,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任务五:王继才的这些经历还对我们捍卫国家利益有何启示? 知识总结二: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④发扬斗争精神。 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发展受到阻挠时,我们应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课堂小结: 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主干知识进行总结。 课后实践:一面国旗的“尊严”守护 小调查:询问至少3位同学或家人:“活动结束后,使用过的破损小国旗应如何处理?”记录他们的看法。 小探究:通过网络或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了解正确处理破损国旗的规范方式。 小行动:如果条件允许,请按照规范方式,亲手妥善处理一面破损的国旗,记录下这个过程和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一系列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捍卫国家利益,使理论更具象化。尤其是最后的课后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去,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我通过整合教材与社会热点案例,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价值,同时深化主题,进一步指引学生主动践行捍卫国家利益。但部分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处理欠佳,讲解稍显仓促,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课堂互动中,还需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问题,鼓励每个学生参与。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